五加北五味绿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216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五加北五味绿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长白山天然植物剌五加,五味子为原料同绿茶组成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茶的发源地,是人类茶的故乡,我国人民喝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
段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渐体验到唱茶有益于健康的重要
性,在茶业生产领域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造出许多优质名茶,发展了祖国茶的文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提高了喝茶的标准并盼望着能喝到更多的既有营养,又
有保健作用的名茶。本发明就是在总结我国传统的制茶工艺的基础上,把中医学的理论同
现代营养学相结合;把中药炮制技术应用于制茶工艺之中而研制的既有营养和保健作用,
又能防病和辅助治疗疾病的保健茶。
首先,从组成保健茶的原料上看 剌五加又叫五加参,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剌五加的根、根茎、或茎叶。是生长在长白山上的天然植物,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已被列为渐危物种。剌五加味辛、微苦,性微温;归脾、肾、心经。具有益气、补肾、安神、活血之功效。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剌五加具有安神、镇静(能明显抑制苯甲酸钠咖啡因引起的小鼠自发活动增加),调节血压,调节内分泌功能紊乱;合理参与机体组织代谢、有效利用能量储备、预防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减少,促进脑内DNA、 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抑制高胆固醇血症、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脑血管、改善大脑供血量;抗疲劳、明显提高耐缺氧能力;抗应激、改变机体应激反应的病理过程,延长应激反应的抵抗期;保护和活跃骨髓造血功能,提升白细胞以及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止咳祛痰、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此外,剌五加除含有芝麻脂素、木栓酮、皂苷、真皮素、剌五加苷等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有维生素A、 Bl、 B2、 C等和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及必需微量之素,如锰、镁、钴、锌、铁、钠、钾、钙等以及另含有葡萄糖,半乳糖、胡萝卜素等。剌五加叶也具有重要的临床和保健价值。经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的研究结果发现剌五加叶中含有皂苷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降血糖、抗疲劳等药理作用。 五味子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果实,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五味子又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为人们滋补和药用的首选。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律、宁心安神之功效。五味子五味倶全,是一种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性的果实,能对人体五脏心、肝、脾、肺及肾发挥平衡作用。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它做为滋补和药用的佳品。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安神、助睡眠的作用,特别是能对抗咖啡因、苯丙胺对自主活动的兴奋作用;五味子能促进脑内DNA、 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提高记忆力,改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能力;五味子对呼吸系统有呼吸兴奋作用,使呼吸加深加快,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营造和运用能量、保护心脑血管;五味子能保护肝脏并能增强肝脏的 解毒作用;五味子还有滋补和增强肾脏机能,抗防自由基侵害以及抗缺氧、抗疲劳、抗癌、抗 菌、止咳祛痰、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五味子嫩叶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及槲 皮素、山奈酚等黄酮类以及有机酸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因此,五味子嫩叶也具有保护心脑血 管、抗肿瘤、抗疲劳等药理作用。此外,五味子除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等主有效成分外,还含 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和必需微量元素。五味子的嫩叶不但 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还具有柠檬香气。 绿茶为山茶科茶属植物茶的嫩叶或嫩芽,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制备而成 的不发酵茶类。其特征是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 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 收敛性强"的特点。绿茶叶苦、甘,性凉;归心、肺、胃、肾经。具有清头目,除烦渴、清食、化 痰、利尿、解毒之功效。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绿茶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心肌 收縮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S0D(超氧化物 歧化)活动力、清除自由基、保护和修复抗氧化系统;活跃骨髓造血系统,显著提升血清促 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升高白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消化、溶解脂肪;预防龋齿、去 除口臭以及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防辐射和防衰老的作用。此外, 绿茶除含有茶多酚、咖啡碱、芳香油等主要成分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类、氨基酸、碳 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和必需微量元素。绿茶中含有的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 和B族维生素),可以通过饮茶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绿茶中能通过饮茶被直接吸收利用的 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约为2% ;绿茶中的氨基酸多达25种以上,其中的异亮氨酸、亮氨酸、赖 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是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中的六种,还有婴儿生长发育所 需的组氨酸;绿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必需微量元素;磷、钙、钾、钠、镁、硫、铁、锰、 锌、硒、铜、氟和碘等,其中,锌的含量较高,每克绿条平均含锌量达73微克,高的可达252微 克;绿茶中铁的平均含量每克干条中为123微克。因此,常饮绿茶,是获得以上这些营养素 的重要渠道之一。 其次,从以上三种原料组合后发挥的作用上看 第一,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以上三种原料组合后具有益气生津、补肾健脑、养心安 神、敛肺止咳、除烦渴、助消化之功效。具体地说,具有安神、镇静,对抗咖啡因对自主活动的 兴奋作用,改善睡眠;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SOD(超氧化物歧化)活力、清除自由基,保 护和修复抗氧化系统;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供应更 多氧气、营造和运用能量、益肾强肝,保护并活跃骨髓造血系统,促进血细胸生成;保护和增 强心脏机能,增强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毛细 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脑内DNA、 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扩张脑血管、改善 脑循环、保护脑神经,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增强脑功能以及抗炎、抗病毒、抗癌、坑疲 劳、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助消化、防辐射、防衰老、防龋齿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第二,根据现代营养学的观点,以上三种原料组合后,丰富了保健茶的蛋白质、脂 类、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和必需微量元素,基本复合包含了人体生存所需 要的各种营养素,为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代谢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及其功能性物质。这些营养 素不但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也是调整人体各组织器官,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
8人体生长发育,健身、强身、预防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 本发明为了丰富保健茶的营养素,采取在我国多个地区选择绿茶原料的方式,制成有各种不同营养特点的保健茶。为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增强我国人民的健康提供了多种类型的保健食品。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家,有着辽阔的陆地、海洋,还有广阔的森林和丰富的地下宝藏!在我国各地选择有生长特点的绿茶为原料,具有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这必将形成一种具有多种类型的,多种营养成分和功效特点的保健茶系列产品。
( — )根据选择保健茶原料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制备方法,将保健茶分为以下三类,即以剌五加、五味子植物茎叶(芽)和绿茶为原料制备的保健茶为第一类;以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果实和绿茶为原料制备的保健茶为第二类;以剌五加植物的根、根茎,五味子植物的果实和绿茶为原料制备的保健茶为第三类。 a、以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茎叶(芽)和绿茶为原料制备的保健茶(共22个类型)如下1、五加北五味绿茶12-,五加北五味峨眉绿茶2、五加北五味凤冈绿茶13-,五加北五味名山绿茶3、五加北五味恩施绿茶14-,五加北五味婺源绿茶4、五加北五味紫阳绿茶15-,五加北五味建德绿茶5、五加北五味狮河绿茶16-,五加北五味昌宁绿茶6、五加北五味石门绿茶17-,五加北五味凌云绿茶7、五加北五味宜兴绿茶18-,五加北五味宁德绿茶8、五加北五味英山绿茶19-,五加北五味徐闻绿茶9、五加北五味武当绿茶20-,五加北五味威海绿茶10、五加北五味珠峰易贡茶21-,五加北五味青岛绿茶11、五加北五味黄山绿茶22-,五加北五味海岛绿茶 b、以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果实和绿茶为原料制备的保健茶如下
五加北味果绿茶 c、以剌五加根、根茎,五味子植物的果实和绿茶为原料制备的保健茶如下
五加北五味子绿茶 ( 二 )根据我国的地理环境、土壤条件、气候特征等自然条件选择生产基地
1、五加北五味绿茶、五味北五味果绿茶、五加北五味子绿茶 五加北五味绿茶,五加北五味果绿茶和五加北五味子绿茶是选用山东日照市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制备而成。日照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东临黄海,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山地丘陵土壤呈微酸性,属黄棕壤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这里的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l-2个月,昼夜温差大,利于内含物的积累。经中国农业科院茶叶研究所测定,其中儿茶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比南方茶同类产品高13. 7%和5. 3 % ,具有"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特色。 日照市是在1966年实现"南茶北引"的成功的,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的55. 1% ;年产茶叶4000吨,占山东省茶叶总产量的54. 1%,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并享有"江北第一茶"之美誉。
2、五加北五味凤冈绿茶 五加北五味凤冈绿茶是选择贵州省凤冈县等20个产茶县所生产的绿茶为原料制 备的保健茶。贵州省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的茶叶产区,所产茶叶具有内 含物质丰富,香高馥郁、解爽醇厚、汤色明亮等品质。贵州土壤主要为酸性,质地疏松、排水 性好,特别是凤冈县等20个产茶县的土壤富含硒、锌、锶等微量元素,是优质茶叶的重要产 地。凤冈县土壤含硒为1. 75-3. 72mg/kg,含锌为84. 04-120. 34mg/kg,是我国目前土壤含 硒、锌较高的县。因此,被评为"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
3、五加北五味恩施绿茶 五加北五味恩施绿茶是选择湖北省恩施市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为原料制备 的保健茶。恩施市是全球唯一独立硒矿床所在地,有"中国硒都"之称,也是我国著名的产 茶区之一。恩施富硒茶生长于北纬30。、海拔600-1200米的富硒土壤里。有资料表明,处 于北纬30度的地理位置是名茶出产带,恩施正处在北纬30。。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湿润,雾 绕山野、溪流遍布,自古"云雾山中出好茶"。恩施高硒区生长的茶、硒平均值为6. 42mg/kg, 是我国土壤含硒量最高之地。
4、五加北五味紫阳绿茶 五加北五味紫阳绿茶是选择陕西省紫阳县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为原料制备 的保健茶。紫阳县是我国古老的产茶区之一,所产茶叶是我国北方茶区的代表,自唐朝起 "每岁充贡"。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紫阳茶具有浓香爽口,回味醇厚甘甜的独特风味。紫阳 县是我国第二个富硒区,所产茶叶中硒含量较高,平均含硒O. 6530mg/kg,为我国土壤中含 硒较高的县。 5、五加北五味狮河绿茶 五加北五味狮河绿茶是选择河南省狮河区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为原料制备 的保健茶。狮河区位于河南南部、楚头豫尾大别山腹地,1998年6月在原县级信阳市基础上 重新调整区划而成立,因淮河支流狮河穿越全境而得名。狮河是绿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 发祥地之一。狮河茶始于东周兴于唐宋,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唐 代,狮河就成为全国第二大产茶区——淮南茶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后一直绵延至明清。
狮河区境内生态环境优越,宜茶条件得天独厚。茶园主要分布在车云山、集云山、 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潭、白龙潭等群山的峡谷之间。这里地势高峻,一般高达800 米以上,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颇多,这缕缕之雾滋生润育了肥壮柔嫩的茶芽,为制作独 特风格的茶叶,提供了天然条件。
6、五加北五味石门绿茶 五加北五味石门绿茶是选择湖南省石门县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为原料制备 的保健茶。石门县茶叶生产发展得快,而且茶叶质量好。从1996年开始,石门县就把茶叶 生产目标定在"有机茶叶"上。该县首先选定白云山林场的1000多亩茶园作为有机茶生产 示范基地,从茶叶品种的选择到种植、培管、加工、包装、销售均实施全程质量监控,提高了 茶叶的产品质量。1998年,白云山茶场首次获得欧盟生态市场研究所的有机茶认证。此后, 石门县因势利导,将白云山茶场的有机茶生产模式向全县推广。现在,全县10万亩茶园已 有8万亩通过农业部无公害茶叶产地认证,其中1. l万亩茶园获得欧盟、美国、日本和农业 部等多家有机食品机构的有机茶认证,现在有机茶园面积达到3万多亩。
10
7、五加北五味宜兴绿茶 五加北五味宜兴绿茶是选择江苏省宜兴市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为原料制备 而成,宜兴市,濒临太湖、群山重叠、沟壑交错、四季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形成"雨洗青山四 季春"的宜茶环境。宜兴市又是著名的茶乡,近几年茶业生产发生很快,有多种茶叶产品通 过有机食品认证,宜兴有机茶年产量近50吨,从而成为江苏省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宜 兴素有"茶的绿洲"之美誉!
8、五加北五味英山绿茶 五加北五味英山绿茶是选用湖北省英山县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为原料制备
而成。英山县茶叶面积与茶叶总产量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被评为"中国茶叶之乡","中
国绿茶(名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英山县境内生态环境优越,宜茶
条件得天独厚。茶园主要分布在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南麓,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
1729. 13米)座落境内。境内峰恋叠翠,云雾缭绕,独特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
英山绿茶的上佳品质。 9、五加北五味武当绿茶 五加北五味武当绿茶是选用湖北省十堰市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为原料制备 而成。十堰山区是农业部划定的优势茶叶区域,也是湖北省著名的高香绿茶和有机绿茶区, 茶叶品质极佳,被湖北省农业厅认定为湖北省高山名茶基地。十堰市茶叶生产发展很快,由 1981年的7. 5万亩,已发展到目前的43万亩,2008年茶叶产量7955吨,茶叶农业产值6. 9 亿元,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12. 1%。十堰市境内生态环境优越,宜茶条件得天独厚。地处 北纬30度附近,位于我国内陆中央山地,武当山、大巴山、秦岭山脉纵横交错,滔滔汉江横 贯其中,这里南北气候兼有,四季分明,降雨量适中,南物北种皆备,素有"天然生物宝库"之 称。经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十堰山区在古地理变化过程中,为茶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繁 衍生环境,使秦巴武当山区成为我国茶叶主要发源地之一。
10、五加北五味珠峰易贡茶 五加北五味珠峰易贡茶是选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易贡茶场生产的绿茶为原料 制备而成。易贡,藏语是"美好地方"的意思,是我国海拔最高的茶场,也是西藏高原上唯 一的,规模最大的专业茶场。易贡依傍着珠穆朗玛峰,紧邻雅鲁藏布江,虽然地处海拔2200 多米的高寒地带,却风景远如画,气候宜人,把高原的雄伟和江南水乡的秀丽融为一体,这 处是耀眼夺目的冰山,四周是茫茫的原始森林,东面是碧波荡漾的湖泊、西藏人把易贡誉为 "高原江南"。最特别的是易贡的雾、多姿多彩,有如海市蜃楼、美妙无比。由于这些特殊的 环境,决定了易贡绿茶具有特殊的优良品质。
11、五加北五味黄山绿茶 五加北五味黄山绿茶是先用安微省黄山市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制备而成。黄 山市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境内群峰参天,山立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 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迥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图画。 黄山市中低山地大部分为黄壤,山地黄棕壤,土层较厚、透水透气性能良好,肥力较高,有利 于木、茶、桑和药材生长。黄山市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 分明的特征。年平均气温15t:-16t:,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无霜其236天。平均年降水量 1670毫米,最高达2708毫米。适宜多种林林、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黄山市共有茶叶生
11产基地70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46.7万亩,通过绿色食品茶叶认证的生产基地 10. 3万亩,通过有机茶认证的生产基地10. 5万亩。
12、五加北五味峨眉绿茶 五加北五味峨眉绿茶是选用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山茶园生产的绿茶为原料制备 而成。峨眉山区内的生态茶园是地处海拔800-2000米无污染的原生态高山区,有着八亿 五千万年地质生长的历史,存在着被世界气象气候学界堪称奇异的"华西雨屏"自然气候现 象,在峨眉山云雾缭绕的翠峰叠峦中,雾淞、雨淞、雪霁三大自然生态气候特征形成了 "一 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特自然景观。蛾眉山是中国茶叶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种茶历
史悠久,茶叶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十分优秀,这一切决定了峨眉山绿茶的上佳品质。
13、五加北五味名山绿茶 五加北五味名山绿茶是选用在四川省名山县境内的蒙山生长的茶叶为原料制备 而成。蒙山巍峨挺秀,云雾弥漫,山上云多、雨多、雾多,有茶树生长得天独原的自然条件, 蒙山茶园是名山县茶园的主产区。名山县是全国首批茶叶无公害示范基地县,从2000年 到2005年茶业生产发展很快,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县茶园面积由2000年的51209亩增加至 2005年的230634亩,全县茶叶生产基地遍及20个乡镇;茶叶年产量由2000年的6210吨增 加至2005年17238吨;茶叶年产值由2000年的8551. 50万元增加至2005年的34855. 01 万元。全县茶叶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14、五加北五味婺源绿茶 五加北五味婺源绿茶是选用江西省婺源县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为原料制备 而成。婺源地处赣东北山区,为怀玉山脉和黄山山脉环抱,地势高峻,峰峦耸立,山清水秀、 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最适宜栽培茶树,是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 区。婺源县把茶叶产业定位为全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促进了茶叶产 业的发展。2005年茶叶加工出口实现125000吨,茶叶系列产值达到2. 16亿元。全县茶叶 面积、产量、出口创汇均居全省首位,成为全国绿茶出口大县。婺源县也由原来的"中国绿茶 之乡",又跻身"中国十大绿茶生产基地",成为全国首个拥用4个AA证书和7个有机产品认 证的茶叶生产大县。
15、五加北五味建德绿茶 五加北五味建德绿茶是选用浙江省建德市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为原料制备 而成。建德市是浙江省茶叶优势产区,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市之一。2006年茶叶种植面 积达到7. 5万亩、茶叶产业达2. 2亿元。特别是有8家茶叶生产企业从事有机茶生产,通过 认证的有机茶基地面积达到10820亩,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有机茶基地市。
16、五加北五味昌宁绿茶 五加北五味昌宁绿茶是选用云南省保山地区昌宁县等地生产的绿茶为原料制备 而成。这个地区是云南省最主要的产茶区之一,特别是昌宁县,不仅是全国首批4个优质茶 叶基地县之一,也是名副其实的"千年茶乡"。 昌宁县大部分地区属滇西横断山脉向南延伸地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峰兀 立,河谷深切,土质及地形复杂,海拔相对高差2267. 9米(最高2875. 9米,最低608米), 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境内各地在气温、雨量、光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形成了低热、温热、 温凉、高寒四种立体气候带。年平均气温13°C _191:,年有效积温40001:,年降雨量1200mm以上,大部分地方湿度在so %以上,年日照面分率在50左右,境内大部分土壤ra值在
4. 5-6. 6之间。由于境内处于云雾期长(比省内相近讳度地区的雾日多70天以上),年温 差小,空气湿度大,降雨充沛,漫射光多、土壤性酸、肥力中等等特殊优势,经云南省有关部 门研究分析,这里的尼诺山一带生长的大叶种茶含有的氨基酸比同等大叶种茶高出40%。 因此,促成了昌宁县茶叶品质的特殊优良。
17、五加北五味凌云绿茶 五加北五味凌云绿茶是选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为 原料制备而成。凌云县坚持把茶叶生产做为该县的优势产业,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发展。从 1999年开始先后获得全国第二届"中茶杯"名优茶品质奖,国际名茶功夫红茶金奖、绿茶类 一等奖,第三届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凌云红茶获金奖,绿茶获银奖;同年在广州博览会上
又获绿茶金奖。 18、五加北五味宁德绿茶 五加北五味宁德绿茶是选用福建省宁德市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为原料制备 而成。宁德,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临浩瀚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北接浙江省温州市,南临 福建省会福州市,处在长江、珠江三角洲两个发达经济区的中心。宁德属中亚热带海洋性 和风气候,日照长,积温高,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类型多样等,为茶叶生长提供了丰富 多彩的气候优势,促成宁德绿茶独有的优良品质。宁德市这几年茶叶产业发展很快,茶园面 积达85.85万亩,产量6. 26万吨,约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产茶地市之首。宁德市绿 茶产量占福建省的50. 5%,是全国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
19、五加北五味徐闻绿 五加北五味徐闻绿茶是选用广东省徐闻县是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为原料制 备而成。徐闻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位于我国广东省雷州半岛南部及其东、西两侧海域、琼 州海峡大部及海南省海口市以北地区。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常年高温多雨,海区多风浪、 湖差也较大,气候类型多样等,为茶叶生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气候优势。促成了徐闻绿茶独 有的优良品质。徐闻县已建成面积四百五十公顷的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基地,这是广东省 目前面积最大的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该基地生产的名优绿茶已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志 的认证。 20、五加北五味威海绿茶 五加北五味威海绿茶是选用山东省威海市在荣成、乳山等茶叶种值基地生产 的绿茶制备而成。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东端,位于东经121。 11' -122° 42',北纬 36° 41' -37° 35'之间,三面积濒临黄海, 一面接陆地。威海地处温带,特殊的地理位置 和海洋、山林的调节作用,使这里具有海洋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2°C ,年平均降水量800 多毫米,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皆宜。这样的地理及气候环境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茶叶以叶厚、香高、耐泡、甘爽、栗香突出等特点而形成了我 国最北方茶叶独特的优良品质。 威海市的茶树种植,是在1957年实行"南茶北嫁"由我国南方运来茶苗后,在威海 市的荣成、乳山、文登等地试种后,经过一两年的精心管理和培育,而实现引种成功,成为我 国最北方的茶园基地。现在已有茶园面积10000余亩,有3000余亩被山东省农业厅命名为 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
21、五加北五味青岛绿茶 五加北五味青岛绿茶是选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茶叶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茶为 原料制备而成。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 30'——121° 00',北纬 35° 35'——37° 09'。崂山区位于青岛市区东部,与老市区相邻,东南濒临黄海。崂山 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山海相 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崂山三面临海,气候温和湿润,光照较强,霜期也较南 方长,加之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发育慢,有充分时间积累养分,故崂山茶内含营养物质丰 富,有大量的多酚类,咖啡碱,芳香物质和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 因此,崂山绿茶以它独特的优良品质展示了 "海上第一名山"特有的"美味佳肴"。
崂山茶是"南茶北嫁"引种试种成功的典范,是我国发展茶业生产,开展科技创新, 提高茶叶质量,富民强国的又一个生动体现。从1957年开始,青岛市就开始了茶苗移植试 验,引种的绝大多数是皖南、浙江的良种。崂山绿茶最初在太平山南麓苗圃试种,第一次从 黄山运来两年生茶苗5000株,由于当时缺乏经验,加之茶苗启运时间不当,根部损伤较重, 第二年春天培植完全失败,无一成活。1958年青岛市又试行育苗驯化,由杭州引种,在中山 公园太平山南麓的空旷地带试种,出苗率达70%左右。1959年,在太清宫小广场前播种了5 万多丛,折合40多亩,但由于缺乏管理经验,仅存治5千至1万丛。经过一两年的精心管理 和培育,引种成功。到90年代初期崂山茶种植面积仅有1000亩左右。从90年代中后期开 始,崂山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发展建度很快,生产出多种优质绿茶,畅销国内外。到2006 年为止,崂山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有2200余亩茶园被山东省农业厅命名为无公 害农业生产基地,有2000余亩茶园已通过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认证。
22、五加北五味海岛绿茶 五加北五味海岛绿茶是选用海南岛中西部山区的白沙盆地上的海南省国营白沙
农场生产的绿茶制备而成。这里的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常年晨雾缭绕,是高山
云雾茶生长的最佳环境,特别是该农场茶园分布在白沙陨石坑及其周围。白沙陨石坑是
七十万年前由天际陨石撞击白沙大地形成的目前中国唯一被证实的陨石坑。这里的土壤既
含有大地表面和地壳深层的物质,也含有"天外来客"带来的特有物质。经华南农业大学和
农业部食品检测中心检测分析证明白沙绿茶所含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均高于其它
同类产品,成品茶的水浸出物指标和水溶性灰分指标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因此,这个
地区生长的茶叶,所形成的优良品质是全世界特有的,极其珍贵的宝贵财富! 综上所述五加北五味绿茶等24个类型的保健茶,是选用长白山天然植物剌五
加、五味子同生长在我国多个地区的山茶科茶属植物茶的嫩叶或嫩芽加工成的绿茶而制成
的保健茶。这种保健茶的研制,是通过把中医学与现代营养学相结合;把中药炮制技术同我
国传统的制茶工艺相结合;特别是通过对在不同地区,不同土壤条件及不同的气候环境条
件下生长的茶叶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丰富了保健茶的营养成分,增强了保健茶的作用功
效,使保健茶既有营养和保健作用,又能防病和辅助治疗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要公开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以达到增强人体综合素质,预防疾 病,有利于健康的目的。本发明保健茶虽然分24个类型,但它们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配比是相同的。它们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配比为 剌五加值物茎叶(或根、根茎,或果实)18-42 五味子植物茎叶(或果实)18-42 绿茶28-50 本发明的较佳重量(份)配比为 剌五加植物茎叶(或根、根茎,或果实)26-34 五味子植物茎叶(或果实)26-34 绿茶36-44 本发明的最佳重量(份)配比为 剌五加植物茎叶(或根、根茎,或果实)30 五味子植物茎叶(或果实)30 绿茶40 本发明保健茶原料的选用即可选用天然植物为原料,也可选用人工种植(或栽
培)的植物为原料。本发明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分以下五个方案叙述如下 制备方法一 (方案一)取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茎叶(芽)、山茶科茶属植物茶的
嫩叶(芽)为原料制备的保健茶,即22种如下
1、五加北五味绿茶12-,五加北五味峨眉绿茶2、五加北五味凤冈绿茶13-,五加北五味名山绿茶3、五加北五味恩施绿茶14-,五加北五味婺源绿茶4、五加北五味紫阳绿茶15-,五加北五味建德绿茶5、五加北五味狮河绿茶16-,五加北五味昌宁绿茶6、五加北五味石门绿茶17-,五加北五味凌云绿茶7、五加北五味宜兴绿茶18-,五加北五味宁德绿茶8、五加北五味英山绿茶19-,五加北五味徐闻绿茶9、五加北五味武当绿茶20-,五加北五味威海绿茶10、五加北五味珠峰易贡茶21-,五加北五味青岛绿茶11、五加北五味黄山绿茶22-,五加北五味海岛绿茶 a.采摘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茎叶(芽)和山茶种茶属植物菜的嫩叶或嫩芽;
a. 1.剌五加植物茎叶可采摘春季初发的嫩茎叶,也可在8个月份采摘秋季的叶;
a. 2.五味子植物的嫩叶可在6-7月采摘; a. 3.山茶科茶属植物茶的嫩叶或嫩芽的采摘,以适宜茶树新梢为标准,一年四季 均可进行。 b.鲜叶的摊放 将采摘的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鲜味(芽)和茶属植物茶的嫩叶或嫩芽清理除杂 后,分别摊放在阴凉清洁,空气流通的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摊放时间视天气情 况而定, 一般是6-12小时,摊放厚度为2-3厘米,摊放程序以含水率降至70% ,叶质软,发出 清香为宜。 c.进行茶叶加工 c. 1.按绿茶的加工方式,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进行。绿茶按加工中造型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扁形、片形、条形、针形、尖形(兰花形)、雀舌形、巻曲形、珠形、扎花形等各
种类型。在保健茶的制备过程中可任意选择绿茶的各种造型。
c.2.以巻曲形绿茶加工工艺为例,叙述保健茶的加工制作过程 c. 2. 1.进行巻曲形茶手工加工即杀青一揉捻一搓团一干燥等四个基本过程(三
种原料分别进行) c. 2. 1. 1.杀青可采用二种方式 第一,杀青采用直径60厘米的平锅,也可采用电炒锅,当锅温达到140-16(TC时, 向平锅中投入经过摊放过的鲜叶200克,用双手迅速翻炒,先抖后闷,少闷多抖,做到捞净、 抖散、杀匀、杀透,杀青时间约3分钟,然后降低锅温转入下道工序。
第二,杀青可采用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进行杀青,使杀青和灭菌同时进行。
c.2. 1.2.揉捻是在锅温达到8(TC左右时,用双手拢住杀青叶、沿锅壁盘旋热揉, 使茶叶在手掌和锅壁间滚动翻转,方向一致,不可倒转。开始时,揉3-4转抖散一次,以散发 叶团内水汽,防止结团,以后逐步增加揉转的次数,减少抖散次数。当茶叶达到七成干,条索 基本紧结时结束揉捻,改揉为搓。揉捻总时间约12分钟。 c.2. 1.3.搓团是茸毛显露与条索紧细巻曲关键工序。当锅温降至60-7(TC时,将 锅内经揉的茶坯分成两团,分置于两手掌中搓团,每团搓4-5转,搓好一团放在锅内定型, 再搓第二团,搓时方向一致,每个茶团不必马上解散,可在锅内放置片刻再解散。如此反复 操作,边搓团,边解块、边干燥。搓至条索巻曲、茸毛显露、茶坯达八成干时即可。搓团用时 约12-15分钟。 c. 2. 1. 4.干操时,锅温从6(TC慢慢降低到50°C。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轻轻翻动或 轻轻转团,然后起锅进行摊凉。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回潮,达到茶叶从内到外干湿均匀。
c. 2. 1. 5.将经过摊凉后的茶叶送到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快速干燥灭菌 后取出。 c.2. 1.6.将上述茶叶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 杀菌后,取出。此时茶叶为合格茶叶,含水量在5%-6%。 c. 2. 2.巻曲形茶机制加工按绿茶的加工工艺结合保健茶的灭菌工序进行。 d.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组合后为成品。规格每2克为一个包装。 实施方案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的剌五加叶30克,五味子叶30克,绿茶40克,
将它们分别分成各50份。然后,再将这三种原料配在一起即得到成品50份,每份2克为一
个包装。 制备方法二 (方案二 )取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茎叶(芽)和绿茶为原料制备的 保健茶。 a.剌五加、五味子值物茎叶(芽)的加工按《制备方法一》进行。
b.以绿茶为原料进行加工过程如下
b. 1.从绿茶种植基地购买新加工的绿茶; b. 2.将购买的绿茶放入温度在18-2(TC的温室内,摊放在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 放设备上,摊班厚度为2-3厘米。盖上洁净棉布,用少许的水喷雾在棉布上,以促进茶叶湿 润。30分钟后,将茶叶翻动一次后,再用棉布盖上,使茶叶湿润均匀;
b.3.将湿润均匀的茶叶放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干燥和灭菌;
16
b.4.将茶叶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后取 出,此时茶叶为合格原料。 c.取以上加工合格原料制备保健茶可按《制备方法一》进行。 制备方法三(方案三)取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茎叶(芽)和绿茶为原料制备袋 泡茶。
a.剌五加、五味子植物茎叶(芽)的加工过程如下 a. 1.剌五加叶、五味子植茎叶(芽)的采摘,摊放和杀青都按《制备方法一》进行 制作; a. 2.将剌五加叶、五味子叶进行烘干一晾晒一烘干一灭菌 a. 2. 1.将经过杀青后的剌五加叶,五味子叶送到干燥室内进行烘干。干燥室温度 保持在32-4(TC之间,每15-20分钟排潮1次,直到茶叶达到八成干时就可出室晾晒;
a. 2. 2.将出室后的茶叶摊放在阴凉清洁,空气流通的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设 备上,摊放厚度为2-3厘米。然后,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回潮,达到茶叶从内到外干湿均 匀。 a. 2. 3.将经过摊凉后的茶叶送到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快速干燥和灭菌 后取出。 a. 2. 4.将茶叶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后 取出,此时的茶叶含水量在5% _6%,为合格原料。
b.绿茶的加工按《制备方法二》进行
c.将上述三种原料组合后,制成袋的茶。 c. 1.将加工合格的剌五加叶、五味子叶和绿茶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 10-30目之间。 c. 2.将上述三种粉末按比例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粉末混合均匀,颗粒度保持在 12-30目之间,装袋制作袋泡茶。 c. 3.实施方案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的剌五加叶30克、五味子叶30克、绿茶40 克,将它们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0-30目之间,然后,再将它们混合后,再粉碎,使 三种原料混合均匀,颗粒度保持在12-30目之间,最后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50份袋泡茶, 每份含量2克。 制备方法四(方案四)取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果实和绿茶为原料制成袋泡茶, 即五加北五味果绿茶。 a.剌五加、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
a. 1.剌五加植物果实的采摘在7-9月; a. 2.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在8月下旬-10月上旬,果实呈紫红色时,随熟随收。
b.果实的摊放 将采摘的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果实清理除杂后,分别摊放在阴凉清洁,空气流通 的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摊放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 一般是6-12小时,摊放厚度 为2-3厘米,摊放程度以含水率降至70%,果体萎縮,发出清香为宜。
c.对经过摊放的剌五加果实和五味子果实进行炮制加工; c. 1.将剌五加果实和五味子果实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杀青,使杀青和灭菌同时进行。 c.2.将经过杀青的五味子果实和剌五加果实送入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室温 度保持在32-4(TC,每15-20分钟排潮1次,当果实达八成干时,可出室晾晒。盖上洁净棉 布,以促进回潮,达到果实从内到外干湿均匀。 c.3.将经过晾晒的果实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干燥和灭菌; c.4.将上述原料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
菌; c.5.将上述经过照射杀菌的原料取出后,此时原料的含水量在5% _7%,为合格 原料。 d.对绿茶的加工按《制备方法二》进行。
e.将上述三种原料经粉碎、混合后制成袋泡茶。 e. 1.将上述加工合格剌五加、五味子、绿茶等三种原料分别粉碎为粉末状,颗粒度 在10-30目之间; e. 2.将上述三种原料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粉末混合均匀,颗粒度保持在14-30 目之间; e.3.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袋泡茶。
e. 4.实施方案 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的剌五加原料30克、五味子原料30克、绿茶40克将它们 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0-30目之间;然后,再将它们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原料混 合均匀,颗粒度保持在14-30目之间,最后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50份袋泡茶,每份含量2 克。 制备方法五(方案五)取剌五加植物的根、根茎,五味子植物的果实和绿茶为原 料制备保健茶,即五加北五味子绿茶。 a.剌五加植物的根、根茎的采收和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 a. 1.剌五加植物的根、根茎的采收,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春季树液流动前进 行。 a. 2.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按《制备方法四》进行。 b.对剌五加药材(植物根、根茎,茎)和五味子植物果实进行炮制加工;
b. 1.对剌五加药材的加工有二种方式 b. 1. 1.将采收的剌五加药才进行初步加工,首先对采收药材进行清理除杂,云掉 药材上的泥土 ;其次,将采收的药材切成30-40mm长,晒干后捆成小捆,或切成5mm长小段,
晒干后装袋保存。 b. 1. 2.对采收的剌五加新鲜药材直接进行炮制加工; b. 1. 2. 1.取剌五加药材进行清洗除杂后,泡在清水中2-4小时,达八成浸透可捞 出; b. 1. 2. 2.将经过浸泡后捞出的药材堆积于润药台上,以湿物遮盖,可根据情况继 续喷洒适量清水,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的水分徐徐渗透到药物组织内部,达到内外湿 度均匀; b. 1. 2. 3.将以上润透的药材切成薄片后,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青机内进行杀菌和灭菌; b.1.2.4.将上述饮片取出后送入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室温度保持在 32-4(TC,每15-20分钟排潮1次,当饮片达八成干时,可出室晾晒。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 回潮,达到饮片内外干湿均匀; b. 1. 2. 5.将上述饮片再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快速干燥和灭菌后取 出; b. 1. 2. 6.将上述饮片再送到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后取出。此时饮片 含水量在5_7%,为合格原料。 b. 2.对五味子植物果实进行炮制加工按《制备方法四》进行。
c.对绿茶的加工按《制备方法二》进行。
d.取上述加工合格的三种原料制成袋泡茶; d. 1.取上述三种经加工合格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0-30目 之间; d. 2.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再进行粉碎,使三种粉末混合均匀,颗粒度保 持在16-30目之间,装袋,制成袋泡茶。
d. 3.实施方案: 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的剌五加药材饮片30克、五味子30克、绿茶40克,将它们 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0-30目之间;然后,再将它们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原料混 合均匀,颗粒度保持在16-30目之间;最后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50份袋泡茶,每份含量2克。
权利要求
五加北五味绿茶等24个类型的保健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刺五加植物茎叶(或根、根茎,或果实)18-42五味子植物茎叶(或果实)18-42绿茶28-52五加北五味绿茶等24个类型的保健茶如下1、五加北五味绿茶13、五加北五味峨眉绿茶2、五加北五味凤冈绿茶14、五加北五味名山绿茶3、五加北五味恩施绿茶15、五加北五味婺源绿茶4、五加北五味紫阳绿茶16、五加北五味建德绿茶5、五加北五味浉河绿茶17、五加北五味昌宁绿茶6、五加北五味石门绿茶18、五加北五味凌云绿茶7、五加北五味宜兴绿茶19、五加北五味宁德绿茶8、五加北五味英山绿茶20、五加北五味徐闻绿茶9、五加北五味武当绿茶21、五加北五味威海绿茶10、五加北五味珠峰易贡茶 22、五加北五味青岛绿茶11、五加北五味黄山绿茶 23、五加北五味海岛绿茶12、五加北五味果绿茶 24、五加北五味子绿茶
2. 根据树利要求1所述的五加北五味绿茶等24个类型的保健茶,其中各原料的重量 (份)配比是刺五加植物茎叶(或根、根茎,或果实)26-34 五味子植物茎叶(或果实)26-34 绿茶36-44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五加北五味绿茶等24个类型的保健茶,其中各原料的重 要(份)配比是刺五加植物茎叶(或根、根茎,或果实)30 五味子植物茎叶(或果实)30 绿茶4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五加北五味绿茶等24个类型的保健茶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分五种制备方法叙述如下·4. 制备方法一取刺五加、五味子植物的茎叶(芽)和山茶科茶属植物茶的嫩叶(芽)为原料制备的 保健茶。这类保健茶共分以下,22个类型·1、 五加北五味绿茶 12、五加北五味峨眉绿茶·2、 五加北五味凤冈绿茶 13、五加北五味名山绿茶··4、 五加北五味婺源绿茶··15、 五加北五味建德绿茶·16、 五加北五味昌宁绿茶·17、 五加北五味凌云绿茶·18、 五加北五味宁德绿茶 2·3、 五加北五味恩施绿茶·4、 五加北五味紫阳绿茶·5、 五加北五味狮河绿茶·6、 五加北五味石门绿茶·7、 五加北五味宜兴绿茶8、 五加北五味英山绿茶 19、五加北五味徐闻绿茶9、 五加北五味武当绿茶 20、五加北五味威海绿茶10、 五加北五味珠峰易贡茶21、五加北五味青岛绿茶11、 五加北五味黄山绿茶 22、五加北五味海岛绿茶以上保健茶的具体加工方法如下4.a.采摘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茎叶(芽)和山茶科茶属植物茶的嫩叶或嫩芽;4. a. 1.剌五加植物茎叶可采摘春季初发的嫩茎叶,也可在8月份采摘秋季的叶;4. a. 2.五味子植物的嫩叶可在6-7采摘;4. a. 3.山茶科茶属植物茶的嫩叶或嫩芽的采摘,以适宜茶树新梢为标准,一年四季均可进行。4.b.鲜叶的摊放将采摘的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鲜味(芽)和茶属植物茶的嫩叶或嫩芽清理除杂后,分别摊放在阴凉清洁,空气流通的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摊放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 一般是6-12小时,摊放厚度为2-3厘米,摊放程序以含水率降至70% ,叶质软,发出清香为宜。4. c.进行茶叶加4.c. 1.按绿茶的加工方式,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进行。绿茶按加工中造型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扁形、片形、条形、针形、尖形(兰花形)、雀舌形、巻曲形、珠形、扎花形等各种类型。在保健茶的制备过程中可任意选择绿茶的各种造型。4. c. 2.以巻曲形绿茶加工工艺为例,叙述保健茶的加工制作过程4. c. 2. 1.进行巻曲形茶手工加工即杀青一揉捻一搓团一干燥等四个基本过程(三种原料分别进行)4. c. 2. 1. 1.杀青可采用二种方式:第一,杀青采用直径60厘米的平锅,也可采用电炒锅,当锅温达到140-160°C时,向平锅中投入经过摊放过的鲜叶200克,用双手迅速翻炒,先抖后闷,少闷多抖,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杀青时间约3分钟,然后降低锅温转入下道工序。第二,杀青可采用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进行杀青,使杀青和灭菌同时进行。4. c. 2. 1. 2.揉捻是在锅温达到8(TC左右时,用双手拢住杀青叶、沿锅壁盘旋热揉,使茶叶在手掌和锅壁间滚动翻转,方向一致,不可倒转。开始时,揉3-4转抖散一次,以散发叶因内水汽,防止结团,以后逐步增加揉转的次数,减少抖散次数。当茶叶达到七成干,条索基本紧结时结束揉捻,改揉为搓。揉捻总时间约12分钟。4.c.2. 1.3.搓团是茸毛显露与条索紧细巻曲关键工序。当锅温降至60-7(TC时,将锅内经揉的茶坯分成两团,分置于两手掌中搓团,每团搓4-5转,搓好一团放在锅内定型,再搓第二团,搓时方向一致,每个茶团不必马上解散,可在锅内放置片刻再解散。如此反复操作,边搓团,边解块、边干燥。搓至条索巻曲、茸毛显露、茶坯达八成干时即可。搓团用时约12-15分钟。4. c. 2. 1.4.干操时,锅温从6(TC慢慢降低到5(TC。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轻轻翻动或轻轻转团,然后起锅进行摊凉。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回潮,达到茶叶从内到外干湿均匀。4. c. 2. 1. 5.将经过摊凉后的茶叶送到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快速干燥灭菌后
4.c.2. 1.6.将上述茶叶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 菌后,取出。此时茶叶为合格茶叶,含水量在5%_6%。 4. c. 2. 2.巻曲形茶机制加工按绿茶的加工工艺进行。 4.d.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组合后为成品。规格每2克为一个包装。4. d. 1.实施方案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的剌五加叶30克,五味子叶30克,绿茶40 克,将它们分别分成各50份。然后,再将这三种原料配在一起即得到成品50份,每份2克 为一个包装。
5. 制备方法二 取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茎叶(芽)和绿茶为原料制备的保健茶。 5.a.剌五加、五味子值物茎叶(芽)的加工按《制备方法一》进行。5. b.以绿茶为原料进行加工过程如下 5.b. 1.从绿茶种植基地购买新加工的绿茶;5.b.2.将购买的绿茶放入温度在18-2(TC的温室内,摊放在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 设备上,摊班厚度为2-3厘米。盖上洁净棉布,用少许的水喷雾在棉布上,以促进茶叶湿润。 30分钟后,将茶叶翻动一次后,再用棉布盖上,使茶叶湿润均匀;5. b. 3.将湿润均匀的茶叶放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干燥和灭菌; 5.b.4.将茶叶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后取出, 此时茶叶为合格原料。5. c.取以上加工合格原料制备保健茶可按《制备方法一》进行。
6. 制备方法三取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茎叶(芽)和绿茶为原料制备袋泡茶。 6.a.剌五加、五味子植物茎叶(芽)的加工过程如下6.a. 1.剌五加叶、五味子植茎叶(芽)的采摘,摊放和杀青都按《制备方法一》进行制作;6. a. 2.将剌五加叶、五味子叶进行烘干一晾晒一烘干一灭菌6.a.2. 1.将经过杀青后的剌五加叶,五味子叶送到干燥室内进行烘干。干燥室温度保 持在32-4(TC之间,每15-20分钟排潮1次,直到茶叶达到八成干时就可出室晾晒;6. a. 2. 2.将出室后的茶叶摊放在阴凉清洁,空气流通的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 上,摊放厚度为2-3厘米。然后,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回潮,达到茶叶从内到外干湿均匀。6. a. 2. 3.将经过摊凉后的茶叶送到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快速干燥和灭菌后 取出。6. a. 2. 4.将茶叶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后取 出,此时的茶叶含水量在5% _6%,为合格原料。 6.b.绿茶的加工按《制备方法二》进行 6.c.将上述三种原料组合后,制成袋的茶。6. c. 1.将加工合格的剌五加叶、五味子叶和绿茶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0-30 目之间。6. c. 2.将上述三种粉末按比例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粉末混合均匀,颗粒度保持在 12-30目之间,装袋制作袋泡茶。6. c. 3.实施方案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的剌五加叶30克、五味子叶30克、绿茶40克,将它们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0-30目之间,然后,再将它们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颗粒度保持在12-30目之间,最后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50份袋泡茶,每份含量2克。`7.制备方法四取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果实和绿茶为原料制成袋泡茶,即五加北五味果绿茶。`7.a.剌五加、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7. a. 1.剌五加植物果实的采摘在7-9月;`7. a. 2.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在8月下旬-10月上旬,果实呈紫红色时,随熟随收。`7.b.果实的摊放将采摘的剌五加、五味子植物的果实清理除杂后,分别摊放在阴凉清洁,空气流通的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摊放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 一般是6-12小时,摊放厚度为2-3厘米,摊放程度以含水率降至70% ,果体萎縮,发出清香为宜。`7. c.对经过摊放的剌五加果实和五味子果实进行炮制加工;`7.c. 1.将剌五加果实和五味子果实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杀青,使杀青和灭菌同时进行。`7.c.2.将经过杀青的五味子果实和剌五加果实送入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室温度保持在32-4(TC,每15-20分钟排潮1次,当果实达八成干时,可出室晾晒。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回潮,达到果实从内到外干湿均匀。`7. c. 3.将经过晾晒的果实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干燥和灭菌;`7. c. 4.将上述原料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7.c.5.将上述经过照射杀菌的原料取出后,此时原料的含水量在5% _7%,为合格原料。`7.d.对绿茶的加工按《制备方法二》进行。`7.e.将上述三种原料经粉碎、混合后制成袋泡茶。`7.e. 1.将上述加工合格剌五加、五味子、绿茶等三种原料分别粉碎为粉末状,颗粒度在10-30目之间;`7.e.2.将上述三种原料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粉末混合均匀,颗粒度保持在14-30目之间;`7.e.3.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袋泡茶。`7. e.4.实施方案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的剌五加原料30克、五味子原料30克、绿茶40克将它们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0-30目之间;然后,再将它们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颗粒度保持在14-30目之间,最后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50份袋泡茶,每份含量2克。`8. 制备方法五取剌五加植物的根、根茎,五味子植物的果实和绿茶为原料制备保健茶,即五加北五味子绿茶。`8.a.剌五加植物的根、根茎的采收和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8. a. 1.剌五加植物的根、根茎的采收,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春季树液流动前进行。`8. a. 2.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按《制备方法四》进行。`8.b.对剌五加药材(植物根、根茎,茎)和五味子植物果实进行炮制加工;,8.b. 1.对剌五加药材的加工有二种方式,,8.b. 1. 1.将采收的剌五加药才进行初步加工,首先对采收药材进行清理除杂,云掉药 材上的泥土 ;其次,将采收的药材切成30-40mm长,晒干后捆成小捆,或切成5mm长小段,晒 干后装袋保存。,8. b. 1. 2.对采收的剌五加新鲜药材直接进行炮制加工;,8. b. 1. 2. 1.取剌五加药材进行清洗除杂后,泡在清水中2-4小时,达八成浸透可捞出; 8. b. 1. 2. 2.将经过浸泡后捞出的药材堆积于润药台上,以湿物遮盖,可根据情况继续喷洒适量清水,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的水分徐徐渗透到药物组织内部,达到内外湿度均匀;,8. b. 1. 2. 3.将以上润透的药材切成薄片后,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青机内进行杀菌和 灭菌;,8.b. 1.2.4.将上述饮片取出后送入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室温度保持在32-4(TC, 每15-20分钟排潮1次,当饮片达八成干时,可出室晾晒。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回潮,达到 饮片内外干湿均匀;,8.b. 1.2.5.将上述饮片再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快速干燥和灭菌后取出;,8. b. 1.2.6.将上述饮片再送到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后取出。此时饮片含 水量在5-7%,为合格原料。,8. b. 2.对五味子植物果实进行炮制加工按《制备方法四》进行。 8.c.对绿茶的加工按《制备方法二》进行。 8. d.取上述加工合格的三种原料制成袋泡茶;,8.d. 1.取上述三种经加工合格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0-30目之间;,8. d. 2.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再进行粉碎,使三种粉末混合均匀,颗粒度保持 在16-30目之间,装袋,制成袋泡茶。 8. d. 3.实施方案: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的剌五加药材饮片30克、五味子30克、绿茶40克,将它们分别 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0-30目之间;然后,再将它们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原料混合均 匀,颗粒度保持在16-30目之间;最后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50份袋泡茶,每份含量2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长白山天然植物刺五加、五味子为原料同绿茶组成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保健茶是在总结我国传统的制茶工艺的基础上,把中医学的理论同现代营养学相结合;把中药炮制技术应用于传统的制茶工艺之中而研制的既有营养和保健作用,又能防病和辅助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茶叶。它不但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茶叶的色、香、味、形等优良品质,而且还为人体的新陈代谢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素;它不但具有营养和保健作用,而且还能防病和辅助治疗疾病。本发明保健茶具有益气生津、补肾健脑、养心安神、敛肺止咳、除烦温、助消化之功效。特别是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将会发挥重要的功效。
文档编号A23F3/14GK101766242SQ200910266189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邵伟 申请人:邵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