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多用拭子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05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多用拭子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贮存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一次性多用拭 子采集器。属于医用或生化分析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采样拭子,取样时分两步进行,即在取样前由检验人员先 加入一定浸润试液,取样后即刻插入容器中,浸润、洗脱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检验分析; 或是取样后即刻接种于培养基平板中,此类拭子一是明显存在限人、限时性的缺陷。二 是该拭子由木、竹质作拭子杆,均残留拭子杆处理时所用的甲醛等其它有害物质,极易 造成待检微生物生物学性状的改变。三是拭子所用的脱脂棉均存在荧光物质或其它有害 物质,加之浸润后有微小纤维脱落,对取样后检测分析会造成结果的不真实性和不准确 性。现有拭子采集装置的另一类型则是将采样容器与维护微生物生物学性状的营养介质 分开处理,取样时需检验专业人员操作既不方便且易污染,难以达到转运、贮存和预处 理的功效。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1158655Y,公告日2008年12月3日,实用新型名 称《微生物标本釆集和贮存装置》,包括标本容器和运送培养基容器,所述标本容器 一端设置有盖子,标本容器内部有一根拭子,拭子的一端和盖子连接,拭子的另一端带 有拭子头.;运送培养基容器装有运送培养基,运送培养基容器的开口密封连接有连接塞, 运送培养基容器的开口端与标本容器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塞开有导通标本容器和运送培
养基容器的通孔,运送培养基容器内部有封闭通孔的可折断的塞柄。本装置结构简单, 整合了标本采集和贮存的功能,降低了制造成本;特别是能够更好,更方便临床标本釆 集的医护人员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微生物标本受污染的可能性。在该装置中运送培养 基置于拭子头的下方,并通过塞柄隔开,折断塞柄后,须倒置标本容器和拭子头,运送 培养基才会经通孔流入标本容器中,操作上比较麻烦,使用不便。而且该装置的一端是 拭子杆及盖子,另一端是由软塑材料制成的运送培养基容器,拭子杆及盖子一端向下垂 直放置时,容易泄漏运送培养基,运送培养基容器一端向下垂直放置时,容易折断运送培养基容器内部的塞柄,放置和拿取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拭子或标本采集装置操作麻烦,放置和拿取不 便的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拭子垂直放置的一次性多用拭子采 集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次性多用拭子采集器,包括软 塑盛液管、护套塑管和拭子,软塑盛液管内盛有培养液,所述软塑盛液管的管口密封套 接在连接固定管一端的外壁上,所述连接固定管一端上的塞杆伸入软塑盛液管的内部, 连接固定管另一端的外壁与护套塑管相套接,所述拭子的拭子杆为中空的杆体,拭子上 的拭子杆一端插接在连接固定管的管孔中,拭子头一端指向护套塑管的内底部。
所述软塑盛液管的管口外侧设置有锥形套管,锥形套管外口的内径大于护套塑管的 外径,在锥形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卡环,所述连接固定管的外壁上对应锥形套管和护套 塑管设置成圆锥面,且在圆锥面上对应卡环和护套塑管内孔设置有环形凸台。
所述连接固定管的管孔内对应拭子杆的外径设置有台阶孔,所述的台阶孔与拭子杆 密封套接。
所述拭子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横向通孔。
所述的拭子上的拭子杆采用塑料制成,拭子头人造纤维制成,所述的连接固定管和 护套塑管采用硬质塑料制成,所述的软塑盛液管采用软质塑料制成。 所述的塞杆的外壁上靠近管孔设置有折断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l.本采集器封闭无菌的一次性容器集采样、转运、贮存 和样本预处理功能于一体,减少了标本采集到贮存诸多环节中的污染,确保了标本在分 析前得到有效保护和培养,为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设计 独特,可手拿连接固定管带动拭子头进行采样,将拭子头及护套塑管底部向下垂直放置, 折断塞杆,软塑盛液管内的培养液便通过拭子杆上的中空管道流向下方的拭子头,对采 样的标本进行培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培养液不易泄漏,取样便捷及时,确保了检 测结果的真实可靠。3.各元件间的密封连接设计,确保在转运、贮存过程中不与外界接 触,既可有效保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又可避免医患之间、环境之间的交叉污染。所用 的培养液可针对临床检测的不同目标菌微生物,进行调整和变换,故具有采集标本后的 前处理功能。4.拭子杆采用塑料如无菌医用制成,代替了传统木制、竹制的取样杆,避
4免了木材中可能含有的毒素以及取样杆加工处理后残留的甲醛等物质对微生物、病毒标 本活性及形态的影响。拭子头采用人造纤维如医用人造纤维制成,代替了传统用脱脂棉 包裹的拭子头,避免了脱脂棉中所含有的荧光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且人造纤维的吸 附能力强,能够吸附足够量的取样标本。5.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采样、转运、贮存和 标本预处理等环节基本无污染,适于医院、微生物研究单位推广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软塑盛液管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连接固定管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护套塑管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拭子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软塑盛液管l,管口ll,锥形套管12,卡环13,连接固定管2,塞杆21,管 孔22,环形凸台23,台阶孔24,折断槽25,护套塑管3,拭子4,拭子头41,拭子杆 42,横向通孔4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l,图2,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多用拭子采集器,包括软塑 盛液管1、护套塑管3和拭子4,软塑盛液管1内盛有培养液,所述软塑盛液管1的管口 11密封套接在连接固定管2 —端的外壁上,所述连接固定管2 —端上的塞杆21伸入软塑 盛液管l的内部,连接固定管1另一端的外壁与护套塑管3相套接,所述拭子4的拭子 杆42为中空的杆体,拭子4上的拭子杆42—端插接在连接固定管2的管孔22中,拭子 头41 一端指向护套塑管3的内底部。
所述软塑盛液管1的管口 11外侧设置有锥形套管12,锥形套管12外口的内径大 于护套塑管3的外径,在锥形套管12的内壁上设置有卡环13,所述连接固定管2的外壁 对应锥形套管12和护套塑管3设置成圆锥面,且在圆锥面上对应卡环13和护套塑管3 内孔设置有环形凸台23。锥形套管12的设置是为了提高管口 11与连接固定管2之间的 密封效果。在软塑盛液管1 一侧,锥形套管12上的锥形内孔与连接固定管2上的外圆锥 面形成径向紧密套接,锥形套管12上的卡环13可与连接固定管2上的环形凸台23形成 轴向卡接,使连接固定管2与软塑盛液管1的管口 l密封套接。在护套塑管3—侧,护套塑管3的内孔与连接固定管2上的外圆锥面形成径向紧密套接,锥形套管12上的一个 卡环13成为护套塑管3的轴向止挡,由于锥形套管12的外口伸长至护套塑管3的插入 端,当护套塑管3的内孔套接在连接固定管2的外壁上时,护套塑管3的外壁就相应插 入锥形套管12的外口中,对护套塑管3构成夹层密封,同时提高了连接固定管2与护套 塑管3间的密封效果。按此结构,护套塑管3与连接固定管2连接紧密,能承受5N的拉 力而不脱落,可达到完全密封的状态。
所述连接固定管2的管孔22内对应拭子杆42的外径设置有台阶孔24,所述的台阶 孔24与拭子杆42密封套接。拭子杆42插入连接固定管2上的台阶孔24中,套接成一 体,拔开护套塑管3后,无需拔出拭子杆42,即可手拿连接固定管2带动拭子头41进行 采样,使用极为方便,污染更小。根据需要,也可拔出拭子杆42进行采样,采样后再将 拭子杆42插入连接固定管2中。
为便于软塑盛液管1内的培养液更好的浸润拭子头41 ,所述拭子杆42的外壁上设置 有横向通孔43。培养液流过拭子杆42中心的管道时,可以从横向通孔43至拭子杆42 的外壁并从上方浸润拭子头41。
所述的拭子4上的拭子杆42采用塑料制成,拭子杆42上包裹的拭子头41由人造纤 维制成,采集样本时,吸水性、洗脱性良好,且无污染。所述的连接固定管2和护套塑 管3采用硬质塑料制成,所述的软塑盛液管1采用软质塑料制成。如可采用医用高分子 塑料,经吹、挤、注塑工艺制成。
所述的塞杆21的外壁上靠近管孔22设置有折断槽25。以保证塞杆沿折断槽25折断 并软塑盛液管1与连接固定管2的管孔22连通,使软塑盛液管1内的培养液能及时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A.按微生物分离培养的要求,选择盛有相应培养液的 一次性多用拭子采集器。B.采样时首先拨开护套塑管3,用拭子头41采集样本,采样完 毕后迅速套接护套塑管3。 C.根据样本的检测要求,并拭子头41朝下竖置,从软塑盛液 管1的外壁处折断置于其内部的塞杆21,软塑盛液管1内的培养液从管孔22流出,通过 中空的拭子杆42和横向通孔43流入护套塑管3的内腔中,轻轻摆动,洗脱拭子4上粘 附的标本即可。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样本保存和转运的安全,操作极为方便。
使用时应注意A.采样操作前不可将护套塑管3拔开,防止污染。B.采样结束后应 迅速套上护套塑管3。 C、贮存、转运样品应在2"C—8t:环境中进行。D.使用后的拭子4 应消毒后丢弃。
权利要求1.一次性多用拭子采集器,包括软塑盛液管(1)、护套塑管(3)和拭子(4),软塑盛液管(1)内盛有培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塑盛液管(1)的管口(11)密封套接在连接固定管(2)一端的外壁上,所述连接固定管(2)一端上的塞杆(21)伸入软塑盛液管(1)的内部,连接固定管(1)另一端的外壁与护套塑管(3)相套接,所述的拭子(4)的拭子杆(42)为中空的杆体,拭子(4)上的拭子杆(42)一端插接在连接固定管(2)的管孔(22)中,拭子头(41)一端指向护套塑管(3)的内底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多用拭子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塑盛液管(1) 的管口 (11)外侧设置有锥形套管(12),锥形套管(12)外口的内径大于护套塑管(3) 的外径,在锥形套管(12)的内壁上设置有卡环(13),所述连接固定管(2)的外壁上 对应锥形套管(12)和护套塑管(3)设置成圆锥面,且在圆锥面上对应卡环(13)和护 套塑管(3)内孔设置有环形凸台(23)。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多用拭子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 管(2)的管孔(22)内对应拭子杆(42)的外径设置有台阶孔(24),所 述的台阶孔(24) 与拭子杆(42)密封套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多用拭子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拭子杆(42) 的外壁上设置有横向通孔(43)。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次性多用拭子釆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拭子(4) 上的拭子杆(42)采用塑料制成,拭子头(41)人造纤维制成,所述的连接固定管(2) 和护套塑管(3)采用硬质塑料制成,所述的软塑盛液管(1)采用软质塑料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多用拭子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杆(21) 的外壁上靠近管孔(22)设置有折断槽(25)。
专利摘要一次性多用拭子采集器,属于医用或生化分析器具。所述软塑盛液管(1)的管口(11)密封套接在连接固定管(2)一端的外壁上,所述连接固定管(2)一端上的塞杆(21)伸入软塑盛液管(1)的内部,连接固定管(1)另一端的外壁与护套塑管(3)相套接,所述的拭子(4)的拭子杆(42)为中空的杆体,拭子(4)上的拭子杆(42)一端插接在连接固定管(2)的管孔(22)中,拭子头(41)一端指向护套塑管(3)的内底部。集采样、转运、贮存和样本预处理功能于一体,减少了标本采集到贮存诸多环节中的污染,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适于医院、微生物研究单位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C12M1/26GK201376965SQ20092008479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9日
发明者刘晨霞, 刘运甫 申请人:武汉致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