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浮式多功能沼气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60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顶浮式多功能沼气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浮式多功能沼气池。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矿物能源的枯竭已不很遥远,因此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沼气,已被从 战略高度来看待。但是我国现行沼气普遍推行的是无搅拌装置的分离浮罩沼气池,这种沼 气池的产气率低,容积大,造价高。曾经也有人使用过顶浮式沼气池,虽然这种沼气池采用 的是整体式的结构,但出料、安装等问题却难以解决,造价更高,由于是整体的结构还需定 期揭罩清渣,很麻烦,且事后维修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池底进行搅拌且制造和维修都简单方便的 顶浮式多功能沼气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顶浮式多功能沼气池,包括带进料管和出渣管的发酵池、 浮罩,还包括用柱塞式水力搅拌发酵池的水管,该水管切向布置在发酵池之底部,所述出渣 管通过水位差实现出渣。所述浮罩上开有一个开口,并有一活动盖进行封盖。所述进料管、出渣管和水管均勻布置在发酵池底部。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可加压式的水管切向布置于发酵池的底部,当加压时,水管内 的水流会沿着池底的圆周流动,给池底一个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推力,当该推力足够大 时,将会带动池底的沉渣沿着推力方向旋转,使池底的沉渣能够得到充分搅拌,发酵完全。 由于是通过水位差实现出渣,只需在出口舀水,不需要抽取即可出渣,也不需要定期清渣, 更加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结构更简单,造价更低,更加经久耐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至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顶浮式多功能沼气池,包括发酵池1和 浮罩2,浮罩2位于发酵池1的上面,在发酵池1的底部连通有进料管11、出渣管12和两根 水管13,出渣管12通过水位差实现出渣,水管13采用柱塞式加压,该进料管11、出渣管12 和两根水管13均勻的布置在发酵池1底部,且进料管11、出渣管12和两根水管13的管口 水流方向与发酵池1底部的圆周相切,当水管13开始同时为池底加压时,会给池底的沉渣 一逆时针方向的力使其旋转搅拌。[0012]在浮罩2的中间有一开口 21,在浮罩2的上面盖有一个可以使开口 21关闭的活动盖22,活动盖22通过一对弧形的能紧密配合的凹槽23和凸起24实现对开口 21的密封,凹 槽23位于开口 21外的顶部,凸起24位于活动盖22的底部。密封时,可在凹槽23内涂上 密封胶,加大密封的效果,在活动盖22的外边缘处还有四个均勻布置的紧固螺钉25,使活 动盖22和浮罩2密封的更加牢固。在活动盖22的作用下,浮罩2可在发酵池1上现场浇 铸,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在浮罩2的顶部还开有一个出气孔26,当发酵池1内产生沼气后,将慢慢顶起浮罩 2,并依靠浮罩2的自身重力,使气室产生一定的压力,致使沼气从出气孔26输出。
权利要求一种顶浮式多功能沼气池,包括带进料管(11)和出渣管(12)的发酵池(1)、浮罩(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柱塞式水力搅拌发酵池的水管(13),该水管(13)切向布置在发酵池之底部,所述出渣管(12)通过水位差实现出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浮式多功能沼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罩(2)上开有一个 开口(21),并有一活动盖(22)进行封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浮式多功能沼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1)、出渣管 (12)和水管(13)均勻布置在发酵池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浮式多功能沼气池,包括带进料管和出渣管的发酵池、浮罩,还包括用柱塞式水力搅拌发酵池的水管,该水管切向布置在发酵池之底部,所述出渣管通过水位差实现出渣。所述进料管、出渣管和水管均匀布置在发酵池底部。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可加压式的水管切向布置于发酵池的底部,当加压时,水管内的水流会沿着池底的圆周流动,给池底一个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推力,当该推力足够大时,将会带动池底的沉渣沿着推力方向旋转,使池底的沉渣能够得到充分搅拌,发酵完全。由于是通过水位差实现出渣,只需在出口舀水,不需要抽取即可出渣,也不需要定期清渣,更加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结构更简单,造价更低,更加经久耐用。
文档编号C12M1/02GK201574150SQ2009202594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日
发明者贾扶托 申请人:贾扶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