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02680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原胶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黄原胶性能优越,用途广泛,其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石油工业及日用品工业等领域。国内大约有45%的黄原胶作为食品级销售,40%作为石油级销售,15%用于农药、饲料、 日化、环保等行业,根据有关预测,2005年,国内黄原胶的需求量将增至1万吨。食品工业透明型黄原胶是食品工业中理想的增稠剂、悬浮剂、乳化剂和成型剂, 在某些苛刻条件下黄原胶的性能比明胶、CMC (羧甲基纤维素)、海藻等现行食品添加剂更具优越性;应用于奶制品(如奶酪、果奶饮料、冰淇淋、酸奶等)中可起到改进质量、增加稳定性、易于香味释放、口感细腻清爽等作用;应用于果汁饮料,与其他添加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有效悬浮果肉和释放风味,保持液体均勻不分层;应用于啤酒中,产泡效果极佳;应用于冷冻食品中,多次冷冻解冻后,仍具有良好稳定性能和保水性能,减少冰冻晶,使食品口感滑爽。石油工业透明黄原胶的流变学特性、耐盐性能、增稠效果等,使其应用于油田开发方面较之普通黄原胶、聚丙烯酰胺、CMC、变性淀粉及一些多糖植物(瓜尔胶等)有明显的技术优势。黄原胶作为一种卓越的油田钻井泥浆添加剂,它的应用被称为70年代泥浆技术的最新成就之一,其所独有的在低剪切情况下的高粘度,使低浓度的钻井液可以悬浮固体物质,即使在高温、高浓度酸碱盐溶液中仍保持其性能,这一点尤其在海洋钻井或其他苛刻条件下更为重要,透明黄原胶特别适用于三次采油和提高采率法采油,它的极强的耐温性能使其成为可靠的驱油剂和良好的移动控制剂。在美国和西欧,约有30% 40%的黄原胶用于钻井泥浆,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聚合物驱油”新技术中,其用量占聚合物的30% 40% 左右。占我国生产量60%左右的老油田,含水量达到80%以上,三次采油问题已被提到战略高度,但是由于透明型黄原胶生产工艺复杂,国内尚无公司规模化生产,产品价格较高,我国石油行业的透明黄原胶用量也很少。相信随着经济发展,市场潜力非常大。目前对于透明黄原胶的生产工艺,主要有超滤膜分离法、过滤法、多步复合酶处理法,其中(1).超滤法需要对发酵液加大量水稀释,应用超滤膜加压进行菌体、多糖分离, 其缺点在于超滤装置费用高,使用周期短,易堵塞,生产成本太高,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2).过滤法黄原胶属于高粘液体,普通板框根本无法过滤,需对发酵液加水稀释后过滤, 过滤后透明效果较好,但过滤装置运行周期长,滤液需大量酒精沉淀,酒耗量大,废水量多, 能耗也大,生产成本高,效率低。(3).复合酶处理法发明专利200710115431.2 (—种高透明黄原胶的提取法)中提出应用双酶复合法处理提取的黄原胶,该工艺可将黄原胶处理透明,但发酵液需酒精沉淀后再用水溶解稀释,需两次提取,
存在以下缺点(a)两次提取酒精用量大,周期长,能耗高;(b)需加大量水稀释酒精沉淀物,导致二次提取黄原胶废水量大,治污费用高;(c)溶菌酶价格高,处理成本大;(d) 处理周期长,生产费用高。
(4).传统生 产法缺陷为发酵液直接酒精提取,菌体、蛋白等无法去除,产品杂质多,透明度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透明黄原胶生产工艺复杂、周期长、成本高、品质低、无法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具体的工艺步骤为 (1)发酵步骤
具体为种子培养及种子发酵,选用的菌种为中轩现有生产菌种xc-181#,一级种子培养按1%接种量,二级种子培养、发酵培养按10%接种量;通过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和二级种子液体培养来稳定其生理状况、扩大种子数量,培养20-30小时后,采用生物显微镜检验无污染,转入发酵罐中继续培养;一、二级种子罐的培养温度30 34°C,PH值7. 3 7. 7,通风量0. 12-0. 2vvm,在液体深层发酵阶段采用葡萄糖或淀粉水解糖作为碳源,通过磷酸缓冲剂或CaCO3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变化,培养60 70小时后获得高粘黄原胶发酵物料;发酵罐培养温度30 34°C,PH值7. 3 7. 7,通风量0. 12—0. 2vvm ; 种子罐配方由下列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葡萄糖 0.8-1%、蛋白胨 0.5- 0.6%、酵母 0.3- 0.4%、CaCO3 0.1-0.15%、余量为水。发酵罐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1)葡萄糖3.5-4%、蛋白胨 0.5-0. 6%、酵母 0.2-0. 3%、CaCO3 0. 2-0. 25%、余量为
水;
(2)葡萄糖3.5- 4%、大豆分离蛋白0.4-0.6%、 酵母0. 2-0. 3%、CaCO3 0. 2-0. 25%、余量为水;
(3)葡萄糖3. 5-4%、蛋白胨 0. 5-0. 6%、酵母 0. 2-0. 3%、 KH2PO4 0. 12-0. 14%、K2HPO4 0. 12-0. 14%、余量为水;
(4 )淀粉水解糖 3. 5-4% 、蛋白胨 0. 5- 0. 6%、酵母 0. 2-0. 3%、CaCO3 0. 2-0. 5%、
余量为水。上述四个配方任意一个均可以作为发酵罐的配方来使用。其中上述配方中蛋白胨可以用大豆分离蛋白替换,CaCO3可用磷酸盐缓冲剂替换, 葡萄糖可以用淀粉水解糖来替换。(2)提取步骤
a.发酵液预处理步骤
对停罐发酵液进行菌体灭活处理可采用下列步骤(1)或(2)
(1)对停罐发酵液可采用加酸调PH值5. 0-5. 9加热升温
100 士 5 °C维持30 士 5分钟,进行菌体灭活处理。(2)往发酵液中加入浓度6%的NaClO溶液,其重量占发酵液的0. 03—0. 04%,通风搅拌反应30-35min,对菌体灭活。b.酶解步骤调整处理过的发酵液PH值,加入酸性蛋白酶时调节PH值5. 5士0.2,维持温度55士2°C; 加入碱性蛋白酶时调整PH值8. 0 士0. 2,开蒸汽升温到55 士 2°C。按发酵液重量百分比加入2%0 -4%o的蛋白酶,保温开搅拌1-1. 5小时,发酵液变的澄清透明。C.灭酶活步骤 把浓度6%的NaClO加入酶解的发酵液中,其用量为发酵液的0. 03- 0. 05%,维持45 55分钟,反应完毕后用碱液调整PH值7. 3 7. 7。d.酒精沉淀洗涤
将灭酶活后的发酵处理液压入萃取罐,加入85%以上的食用酒精,开搅拌充分混合 25 35 min,使黄原胶呈絮状沉淀析出,并对色素等小分子杂质进行洗脱,然后将物料用泵泵入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离心后的纤维状物料用机械进行挤压,将物料中残留的酒精挤出,废酒精打入酒精蒸馏储罐。e.真空干燥
将脱水挤压后的纤维状物料倒入真空干燥机内,在真空状态下维持干燥温度70— 80°C,干燥6小时。f:将干燥好的黄原胶进行粉碎、筛分、包装得到透明型黄原胶成品。在上述的b.酶解步骤中,还可以采用中性蛋白酶,调整PH值为7.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现已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在提取步骤中直接对发酵液进行处理,只需一次升温过程,加酶一次,食用酒精一次性提取,相比其他透明黄原胶生产工艺,该方法生产的透明黄原胶产品,生产周期短,能耗少,费用低,透明度高;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透明型黄原胶产品1%水溶液透光率> 85%。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以实施例为限。实施例1
(1)发酵步骤
种子罐、发酵罐采用葡萄糖、蛋白胨配方。种子罐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葡萄糖0.8% 蛋白胨0.5%酵母0.3% CaCO3 0. 1%余量为水发酵罐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葡萄糖3. 5%蛋白胨0. 5%酵母0. 2% CaCO3 0. 2%余量为水菌种采用中轩现有生产菌种(黄单胞杆菌xc-181)选用的菌种为中轩现有生产菌种 xc-181#,一级种子培养按1%接种量,二级种子培养、发酵培养按10%接种量,一、二级种子罐培养温度30°C,PH值7. 3,通风量0. 12vvm,培养时间20小时,采用生物显微镜检验无污染,转入发酵罐中培养,在液体深层发酵阶段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通过磷酸缓冲剂或 CaCO3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PH值,PH值7. 3,温度30°C,,通风量0. 12vvm,培养时间60小时;(2)提取步骤
a.发酵液预处理步骤
对停罐发酵液可采用加酸调PH值5. 0加热升温105°C维持25分钟,进行菌体灭活处
理;
b.酶解步骤
用HCl溶液调整菌体灭活后的发酵液PH值5. 3,维持温度54°C,加入按发酵液重量百分比2%。的酸性蛋白酶,通风开搅拌1小时,发酵液变的澄清透明;
c.灭酶活步骤
把浓度6%的NaClO加入酶解的发酵液中,其用量为发酵液的0. 03%,维持55分钟,反应完毕后用碱液调整PH值7. 3 ;
d.酒精沉淀洗涤
将灭酶活后的发酵处理液压入萃取罐,加入85%的食用酒精,开搅拌充分混合35min, 使黄原胶呈絮状沉淀析出,并对色素等小分子杂质进行洗脱,然后将物料用泵泵入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离心后的纤维状物料用机械进行挤压,将物料中残留的酒精挤出,废酒精打入酒精蒸馏储罐;
e.真空干燥
将脱水挤压后的纤维状物料倒入真空干燥机内,在真空状态下维持干燥温度70°C, 干燥6小时;
f将干燥好的黄原胶进行粉碎、筛分、包装得到透明型黄原胶成品。实施例2
(1)发酵步骤
种子罐、发酵罐采用葡萄糖、蛋白胨配方。种子罐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葡萄糖0.9% 蛋白胨0.5%酵母0. 4% CaCO3 0. 13%余量为水发酵罐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葡萄糖3. 8%蛋白胨0.6%酵母0.3% CaCO3 0. 23%余量为水菌种采用中轩现有生产菌种(黄单胞杆菌xc-181)选用的菌种为中轩现有生产菌种 xc-181#, 一级种子培养按1%接种量,二级种子培养、发酵培养按10%接种量。一、二级种子罐培养温度32°C,PH值7. 5,通风量0. 15vvm,培养时间25小时,采用生物显微镜检验无污染,转入发酵罐中培养,在液体深层发酵阶段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通过磷酸缓冲剂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PH值,PH值7. 5,温度32°C,,通风量0. 15vvm,培养时间66小时;
(2)提取步骤
a.发酵液预处理步骤
对停罐发酵液可采用加酸调PH值5. 4加热升温IOCTC维持30分钟,进行菌体灭活处
理;
b.酶解步骤
用HCl溶液调整菌体灭活后的发酵液PH值5. 5,维持温度55°C,按发酵液重量百分比加入3%。的酸性蛋白酶,通风开搅拌1. 2小时,发酵液变的澄清透明;
c.灭酶活步骤把浓度6%的NaClO加入酶解的发酵液中,其用量为发酵液的0. 04%,维持50分钟,反应完毕后用碱液调整PH值7. 5 ;
d.酒精沉淀洗涤
将灭酶活后的发酵处理液压入萃取罐,加入95%的食用酒精,开搅拌充分混合25min, 使黄原胶呈絮状沉淀析出,并对色素等小分子杂质进行洗脱,然后将物料用泵泵入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离心后的纤维状物料用机械进行挤压,将物料中残留的酒精挤出,废酒精打入酒精蒸馏储罐;
e.真空干燥
将脱水挤压后的纤维状物料倒入真空干燥机内,在真空状态下维持干燥温度75°C, 干燥6小时;
f将干燥好的黄原胶进行粉碎、筛分、包装得到透明型黄原胶成品。实施例3
(1)发酵步骤
种子罐、发酵罐采用葡萄糖、蛋白胨配方。种子罐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葡萄糖1% 蛋白胨0.6%酵母0.4% CaCO3 0. 15%余量为水发酵罐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葡萄糖4%蛋白胨0.6%酵母0.3% CaCO3 0. 25%余量为水菌种采用中轩现有生产菌种(黄单胞杆菌xc-181)选用的菌种为中轩现有生产菌种 xc-181#, 一级种子培养按1%接种量,二级种子培养、发酵培养的按10%接种量。一、二级种子罐培养温度34°C,PH值7. 7,通风量0. 2vvm,培养时间30小时,采用生物显微镜检验无污染,转入发酵罐中培养,在液体深层发酵阶段采用淀粉水解糖作为碳源,通过CaCO3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PH值,PH值7. 7,温度34°C,通风量0. 2vvm,培养时间70小时;
(2)提取步骤
a.发酵液预处理步骤
对停罐发酵液可采用加酸调PH值5. 9加热升温95°C维持35分钟,进行菌体灭活处理;
b.酶解步骤
用HCl溶液调整菌体灭活后的发酵液PH值5. 7,维持温度57°C,按发酵液重量百分比加入4%。的酸性蛋白酶,通风开搅拌1. 5小时,发酵液变的澄清透明。c.灭酶活步骤
把浓度6%的NaClO加入酶解的发酵液中,其用量为发酵液的0. 05%,维持45分钟,反应完毕后用碱液调整PH值7. 7 ;
d.酒精沉淀洗涤
将灭酶活后的发酵处理液压入萃取罐,加入90%的食用酒精,开搅拌充分混合30min, 使黄原胶呈絮状沉淀析出,并对色素等小分子杂质进行洗脱,然后将物料用泵泵入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离心后的纤维状物料用机械进行挤压,将物料中残留的酒精挤出,废酒精打入酒精蒸馏储罐;
e.真空干燥
将脱水挤压后的纤维状物料倒入真空干燥机内,在真空状态下维持干燥温度80°C,干燥6小时;
f将干燥好的黄原胶进行粉碎、筛分、包装得到透明型黄原胶成品。实施例4 1)发酵步骤
种子罐、发酵罐采用葡萄糖、蛋白胨配方种子罐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葡萄糖0.8% 蛋白胨0.6%酵母0. 4% CaCO3 0. 1%余量为水发酵罐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葡萄糖3. 8% 大豆分离蛋白0.5%酵母0.3% CaCO3 0.2%余量为水菌种采用中轩现有生产菌种(黄单胞杆菌xc-181)选用的菌种为中轩现有生产菌种 xc-181#, 一级种子培养按1%接种量,二级种子培养、发酵培养按10%接种量,一、二级种子罐培养温度32°C,PH值7. 5,通风量0. 15vvm,培养时间25小时,采用生物显微镜检验无污染,转入发酵罐中培养,在液体深层发酵阶段采用淀粉水解糖作为碳源,通过CaCO3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PH值,PH值7. 5,温度32°C,通风量0. 15vvm,培养时间65小时; (2)提取步骤
a.发酵液预处理步骤
往发酵液中加入浓度6%的NaClO溶液0. 03%,通风搅拌反应30min,对菌体灭活;
b.酶解步骤
加碱液调整灭活后的发酵液PH值7. 8,开蒸汽升温到54°C,按发酵液重量百分比加入 2%。碱性蛋白酶,通风开搅拌1. 5小时,发酵液变的澄清透明;
c.灭酶活步骤
把浓度6%的NaClO加入酶解的发酵液中,其用量为发酵液的0. 05%,维持45分钟,反应完毕后用碱液调整PH值7. 5 ;
d.酒精沉淀洗涤
将灭酶活后的发酵处理液压入萃取罐,加入85%的食用酒精,开搅拌充分混合35min, 使黄原胶呈絮状沉淀析出,并对色素等小分子杂质进行洗脱,然后将物料用泵泵入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离心后的纤维状物料用机械进行挤压,将物料中残留的酒精挤出,废酒精打入酒精蒸馏储罐;
e.真空干燥
将脱水挤压后的纤维状物料倒入真空干燥机内,在真空状态下维持干燥温度70°C, 干燥6小时;
f.将干燥好的黄原胶进行粉碎、筛分、包装得到透明型黄原胶成品。实施例5 1)发酵步骤
种子罐、发酵罐采用葡萄糖、蛋白胨配方种子罐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葡萄糖0. 9% 蛋白胨0. 5%酵母0. 3% CaCO3 0. 15%余量为水
发酵罐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葡萄糖 4% 蛋白胨 0.5% 酵母 0.2% KH2PO4 0. 12% K2HPO4 0. 13%
9余量为水
菌种采用中轩现有生产菌种(黄单胞杆菌xc-181)选用的菌种为中轩现有生产菌种 xc-181#, 一级种子培养按1%接种量,二级种子培养、发酵培养按10%接种量,一、二级种子罐培养温度34°C,PH值7. 7,通风量0. 2vvm,培养时间25小时,采用生物显微镜检验无污染,转入发酵罐中培养,在液体深层发酵阶段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通过CaCO3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变化温度34°C,PH值7. 7,通风量0. 2vvm,培养时间65小时; (2)提取步骤
a.发酵液预处理步骤
往发酵液中加入浓度6%的NaClO溶液0. 04%,通风搅拌反应32min对菌体灭活;
b.酶解步骤
加碱液调整灭活后的发酵液PH值8. 0,开蒸汽升温到56°C,按发酵液重量百分比加入 3%碱性蛋白酶,通风开搅拌1. 2小时,发酵液变的澄清透明;
c.灭酶活步骤
把浓度6%的NaClO加入酶解的发酵液中,其用量为发酵液的0. 04%,维持50分钟,反应完毕后用碱液调整PH值7. 5 ;
d.酒精沉淀洗涤
将灭酶活后的发酵处理液压入萃取罐,加入90%以上的食用酒精,开搅拌充分混合 30min,使黄原胶呈絮状沉淀析出,并对色素等小分子杂质进行洗脱,然后将物料用泵泵入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离心后的纤维状物料用机械进行挤压,将物料中残留的酒精挤出,废酒精打入酒精蒸馏储罐;
e.真空干燥
将脱水挤压后的纤维状物料倒入真空干燥机内,在真空状态下维持干燥温度73°C, 干燥6小时;
f.将干燥好的黄原胶进行粉碎、筛分、包装得到透明型黄原胶成品。
实施例6
1)发酵步骤
种子罐、发酵罐采用葡萄糖、蛋白胨配方种子罐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葡萄糖1% 蛋白胨0. 6%酵母0. 4% CaCO3 0. 15%余量为水发酵罐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淀粉水解糖3. 8%蛋白胨0.5%酵母0.3% CaCO3 0. 4%余量为水菌种采用中轩现有生产菌种(黄单胞杆菌xc-181)选用的菌种为中轩现有生产菌种 xc-181#, 一级种子培养按1%接种量,二级种子培养、发酵培养的按10%接种量,一、二级种子罐培养温度32°C,PH值7. 5,通风量0. 2vvm,培养时间25小时,采用生物显微镜检验无污染,转入发酵罐中培养,在液体深层发酵阶段采用淀粉水解糖作为碳源,通过磷酸缓冲剂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PH值,PH值7. 5,温度32°C,通风量0. 2vvm,培养时间65小时; (2)提取步骤 a.发酵液预处理步骤
往发酵液中加入浓度6%的NaClO溶液,其重量占发酵液的0. 04%,通风搅拌反应35min,对菌体灭活;
b.酶解步骤
加碱液调整灭活后的发酵液PH值8. 2,开蒸汽升温到57°C,按发酵液重量百分比加入 4%o碱性蛋白酶,通风开搅拌1. 3小时,发酵液变的澄清透明;
c.灭酶活步骤
把浓度6%的NaClO加入酶解的发酵液中,其用量为发酵液的0. 03%维持55分钟,反应完毕后用碱液调整PH值7. 7 ;
d.酒精沉淀洗涤
将灭酶活后的发酵处理液压入萃取罐,加入95%的食用酒精,开搅拌充分混合25min, 使黄原胶呈絮状沉淀析出,并对色素等小分子杂质进行洗脱,然后将物料用泵泵入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离心后的纤维状物料用机械进行挤压,将物料中残留的酒精挤出,废酒精打入酒精蒸馏储罐;
e.真空干燥
将脱水挤压后的纤维状物料倒入真空干燥机内,在真空状态下维持干燥温度70°C,干燥6小时;
f.将干燥好的黄原胶进行粉碎、筛分、包装得到透明型黄原胶成品。
权利要求
1. 一种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包括发酵步骤和提取步骤,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步骤为(1)发酵步骤具体的为种子培养及种子发酵,选用的菌种为中轩现有生产菌种xc-181#,一级种子培养按1%接种量,二级种子培养、发酵培养按10%接种量,通过一级种子液体培养和二级种子液体培养来稳定其生理状况、扩大种子数量,培养20-30小时后,采用生物显微镜检验无污染,转入发酵罐中继续培养;一、二级种子罐的培养温度30 34°C,PH值7. 3 7. 7,通风量0. 12-0. 2vvm,在液体深层发酵阶段采用葡萄糖或淀粉水解糖作为碳源,通过磷酸缓冲剂或CaCO3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变化,培养60 70小时获得高粘黄原胶发酵物料; 发酵罐培养温度30 34°C,通风量0. 1—0. 2vvm ;(2)提取步骤a.发酵液预处理步骤对停罐发酵液进行菌体灭活处理可采用下列步骤对停罐发酵液可采用加酸调PH值5. 0-5. 9加热升温100士5°C维持30士5分钟,进行菌体灭活处理;b.酶解步骤调整处理过的发酵液PH值,加入酸性蛋白酶时调节PH值5. 5士0.2,维持温度55士2°C; 加入碱性蛋白酶时调整PH值8. 0士0. 2,开蒸汽升温到55士2°C ;按发酵液重量百分比加入 2%0 -4%o的蛋白酶,保温开搅拌1-1. 5小时,发酵液变的澄清透明;c.灭酶活步骤把浓度6%的NaClO加入酶解的发酵液中,其用量为发酵液的0. 03- 0. 05%维持45 55分钟,反应完毕后用碱液调整PH值7. 3 7. 7 ;d.酒精沉淀洗涤将灭酶活后的发酵处理液压入萃取罐,加入85%以上的食用酒精,开搅拌充分混合 25 35 min,使黄原胶呈絮状沉淀析出,并对色素等小分子杂质进行洗脱,然后将物料用泵泵入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离心后的纤维状物料用机械进行挤压,将物料中残留的酒精挤出,废酒精打入酒精蒸馏储罐;e.真空干燥将脱水挤压后的纤维状物料倒入真空干燥机内,在真空状态下维持干燥温度70— 80°C,干燥6小时;f将干燥好的黄原胶进行粉碎、筛分、包装得到透明型黄原胶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步骤中的 a发酵液预处理步骤为往发酵液中加入浓度6%的NaClO溶液,其重量占发酵液的0. 03— 0. 04%,通风搅拌反应30-35min,对菌体灭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步骤中的 b酶解步骤中,采用中性蛋白酶,调整PH值为7. 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步骤中,种子罐中的配方为葡萄糖0.8-1%、蛋白胨0.5- 0.6%、酵母0.3- 0.4%、CaCO3 0. 1-0. 15%、余量为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步骤中,发酵罐中的配方为葡萄糖3.5-4%、蛋白胨0.5-0. 6%、酵母0.2-0. 3%、CaCO3 0. 2-0. 25%、余量为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步骤中, 发酵罐中的配方为葡萄糖3. 5- 4%、大豆分离蛋白0.4-0.6%、酵母0.2-0. 3%、CaCO3 0.2-0.25%、余量为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步骤中,发酵罐中的配方为葡萄糖3.5-4%、蛋白胨0.5-0.6%、 酵母0.2-0. 3%、KH2P04 0. 12-0. 14%、K2HP04 0. 12-0. 14%、余量为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步骤中, 发酵罐中的配方为淀粉水解糖3. 5-4% 、蛋白胨0.5- 0.6%、 酵母0.2-0. 3%、CaCO3 0.2-0.5%、余量为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黄原胶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本发明中采用发酵和提取的步骤,提供一种透明型黄原胶的生产方法。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现已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在提取步骤中直接对发酵液进行处理,只需一次升温过程,加酶一次,食用酒精一次性提取,相比其他透明黄原胶生产工艺,该方法生产的透明黄原胶产品,生产周期短,能耗少,费用低,透明度高;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透明型黄原胶产品1%水溶液透光率≥85%。
文档编号C12P19/06GK102220394SQ20101014810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
发明者司书锋, 孙正艳, 王新纲, 陈健 申请人: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