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松萝茶清洁化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60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黄山松萝茶清洁化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加工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黄山松萝茶清洁化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安徽省休宁县有座松萝山。松萝山因产松萝茶而闻名。松萝茶也许没有铁观音、普 洱那么名贵,也没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叫得那么响亮,但是松萝茶确是绿茶炒青的鼻祖, 历史有文字记载的达500多年了。松萝山在唐朝就有产茶的记载,而松萝茶的盛名远播是在明代。明代冯时可的《茶 录》记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 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也"。明代,饮松萝茶已成为一种时尚,因其香味比虎丘茶好,故 而爱者甚众。史云制茶名家焕龙到松萝山,问茶产于何处,僧引至后山,只见石壁上蟠屈古 松,高五、六丈,不见茶树。僧曰“茶在松桠,系衔茶子,堕松桠而生,如桑寄生然,名曰松萝, 取茑与女萝旗于松上意也”。又问摘采之法,僧以杖叩击松根,大呼“老友何在? ”当即就有 二三只巨猿跃至,依次攀树采撷茶草。松萝茶也因而得名。松萝茶有着自己的特点条索紧 卷勻壮,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滋味浓厚,带有橄榄香味,汤色绿明,叶底绿嫩。饮后令人神驰 心怡,古人有"松萝香气盖龙井"之赞辞。喝过松萝茶的人都知道,初喝头几口稍有苦的感 觉,但是,仔细品尝,甘甜醇和,这是茶叶中罕见的橄榄风味。松萝茶区别于其他名茶的显著 特点是"三重"色重、香重、味重。众所周知,茶叶的清洁化生产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茶园环境的净洁化、种植中的 清洁化、茶叶加工中的清洁化、包装和运输过程的清洁化等全过程。需要运用农业生态技 术、茶树高效栽培与病虫草害综合治理技术、食品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等现代理论,开展茶 园清洁化种植与管理控制、绿茶清洁化初、精制加工等项技术的创新研究与集成应用。松萝茶传统手工制法是,先采叶而剔去梗,晾而待炒,扇者色青,不扇色黄,仍须急 扇,令热气消退以手重揉之,再散之锅,文火入焙,出缸待冷,复再焙,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 香味易出。其不足之处是,始法机具简陋,操作单纯,技能不足。有必要科学发展,更新创造, 并实现清洁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山松萝茶清洁化加工工艺,解决松萝茶传统手工制法 存在的机具简陋、品质缺乏控制等问题,并实现黄山松萝茶清洁化加工。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山松萝茶清洁化加工工艺, 包括如下加工步骤鲜叶采摘一晾青一杀青一冷却一揉捻一初烘一成形一提香足干一筛分成品。1、鲜叶采摘。分级要求特级一芽一、二叶初展,一级一芽二、三叶初展,二级一芽 一、二叶。四不准不折断叶芽,不折断芽头,不带鱼老蒂头,不带虫病叶子。2、晾青(萎凋)。晾青是制作绿茶的前提,也是关键部分。萎凋是乌龙茶的操作叫法。将鲜叶按品种、等级、采摘时间段(上午、下午)、天气(晴、雨)分开摊晾。晾青过程(1)薄摊均勻,厚度2-3cm,时间4-8小时。室内温度20°C左右。可应 用电扇排水分,疏通空气或用空调控室温在12-15°C。(2)摊晾一定时间可用手轻翻,二次再继续萎凋,茶叶之间进行摩擦后,发热,温度 22°C左右,促使酶素缓慢氧化引起一系列化学反应,促使嫩梗筋中所含芳香物和氨基酸、儿 茶素、咖啡因类随水分扩散到叶片,而之与叶子里面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成自然吐出清香 味。发现叶子变深绿色、筋呈白色、嫩梗变软即可。3、杀青。技术性高,灵活性强,也是决定品质优劣的关键。采用高温热风和电热集 为一体的滚筒杀青机。热风锅炉温280°C,电热120°C左右,热风送递滚筒内温达130°C,集 合实际温度180-190°C,杀青时间1-2分钟。能迅速破坏酶的活性,抑制茶酚酶促氧化。实 践证明单用热风杀青“颜色绿、茶香不足”,主要是不完全掺透内细胞质组织,筋梗不能完 全化学反应。热风加电热就可实现色绿茶香足。也就是说“杀熟、杀透、杀勻”。投叶量多少 具体根据内温度、鲜叶级别、含水量高低进行操作。4、冷却(回潮)。杀青出的茶叶能及时散发热气,茶叶不产生闷味,降低茶叶温度。 时间约1小时。5、揉捻经过连续电子计量的杀青叶自动分配到各台揉捻机中。原始于以手重揉 之严重破坏细胞组织,汁液外透、芽叶不离、色质降低。现揉捻技术参数例如35型揉捻机 桶装茶叶数量为12KG,2分钟内加压5-8kg,5分钟内加压8_10kg,3分钟内加压4_6kg,总时 间10分钟。程序轻一重一轻一松。原则(1)芽叶不分离;(2)表外组织轻微受伤,保持 内汁液不掺透叶面;(3)耐泡,完整。6、烘焙(初烘)。分三烘。一烘温度达到120°C散发表面水分,速度较快,含水率 占75% ;二烘用微波机,利用微波电子振动增加热量,温度达到80°C左右,芯、梗、筋水分抽 化到叶面,干湿度均勻,保证质量,并实现微波灭菌;三烘茶叶进一步自然整条,温度达到 60°C。叶子手捏不粘、稍感触手,一把抓捏成团松开,自然弹开即可。7、成形(卷曲)。操作繁杂要求高,采用50型曲毫机制作,步骤是,小锅一并锅一 合锅。(1)小锅。“锅温高,叶温低”。锅温达120°C左右,叶温达60°C左右,促使茶叶在一 定温度后产生轻微发酵物理变化作用。原理锅温升到一定程度,投叶量4KG,打开曲毫机 的热风器,大幅度摆动茶叶,茶叶360度翻转,翻炒8-12分钟,最终小叶片与芽带弯曲。(2)并锅。“锅温与叶温平衡”。锅温达70°C左右,大幅与小幅度摆动茶叶相互调 试,速度40次/分钟,茶叶滑距呈弧度翻转。叶量7KG-10KG,叶温不烫手,时间10分钟左 右,颗粒大部份成形。(3)合锅。先锅温50°C,投叶量10KG,5分钟小幅度,后锅温升到120°C,2分钟大 幅度摆动茶叶。茶叶抛距高20CM,手感茶叶烫手立即出锅。锅温低,茶温高,有橄榄香味。8、提香足干,拣杂梗,包装成品。提香机体香,水分控制在4%。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清洁化加工,所述的步骤1中分选还设置磁性物电磁清除步
马聚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鲜叶采摘一晾青一杀青一冷却一揉捻一初烘一成形 —烘干一分筛成品的加工工艺,结合机械化制茶机具,实现传统工艺的机械化。解决了松萝茶传统手工制法存在的机具简陋、品质缺乏控制等问题。并得出,鲜叶分选是初制过程剔 除非茶类夹杂物最有效、最关键的工序;杀青是绿茶加工过程中控制源头有害生物、微生物 的最有效、最关键的环节;炒干是绿茶初制过程产生茶叶粉类磁性金属粘附和重金属污染 的关键控制点;辉干茶叶水分控制是绿茶初制过程控制在制品中有害生物、微生物生存的 关键。在精制过程污染物的清洁去除技术方面,成功的将磁性物电磁清除技术和微波灭菌 技术引入外销绿茶精制流程中,实现了有害微生物、磁性物的实时在线控制,取得显著的效 果,从而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安全性。在松萝茶初、精制清洁化加工方面,本发明把食品工程技术与绿茶加工原理相结 合,系统地提出了初精制茶工艺、机具选型配套与清洁要求及运行清洁化控制、实现绿茶 初、精制的全程清洁化。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黄山松萝茶清洁化加工工艺,包括如下加工步骤鲜叶采摘一晾青一 杀青一冷却一揉捻一初烘一成形一提香足干一筛分成品。1、鲜叶采摘。分级要求特级一芽一、二叶初展。一级一芽二、三叶初展。二级一 芽一、二叶。四不准不折断叶芽,不折断芽头,不带鱼老蒂头,不带虫病叶子。2、晾青(萎凋)。晾青是制作绿茶的前提,也是关键部分。萎凋是乌龙茶的操作叫 法。将鲜叶按品种、等级、采摘时间段(上午、下午)、天气(晴、雨)分开摊晾。晾青过程(1)摊晾于篾器框架,薄摊均勻,厚度2-3cm,时间4-8小时。室内温度 20 V左右,应用电扇排水分,疏通空气或用空调控温在12-15 °C。(2)摊晾一定时间可用手轻翻,二次再继续萎凋,茶叶之间进行摩擦后,发热,温 度22°C,促使酶素缓慢氧化引起一系列化学反应,促使嫩梗筋中所含芳香物和氨基酸、儿茶 素、咖啡因类随水分扩散到叶片,而之与叶子里面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成自然吐出清香味。 发现叶子变深绿色、筋呈白色、嫩梗变软即可。3、杀青。技术性高,灵活性强,也是决定品质优劣的关键。采用高温热风和电热量集为一体的滚筒杀青机。锅炉温280°C,加电热量120°C左 右,热量风送递滚筒内温达130°C,集合实际温度180-190°C,能迅速破坏酶的活性,抑制茶 酚酶促氧化。杀青时间1-2分钟。实践证明单用热风杀青“颜色绿、茶香不足”,主要是不 完全掺透内细胞质组织,筋梗不能完全化学反应。热风加电热量就可解决色绿茶香足。也 就是说“杀熟、杀透、杀勻”。投叶量多少具体根据内温度、鲜叶级别、含水量高低进行操作。 一般150型杀青机每小时投叶量100-120公斤,转速约80-100/rpm。4、冷却(回潮)。杀青出的茶叶能及时散发热气,茶叶不产生闷味,降低茶叶温度。 时间约1小时。5、揉捻经过连续电子计量的杀青叶自动分配到各台揉捻机中。原始于以手重揉 之严重破坏细胞组织,汁液外透、芽叶不离、色质降低。现揉捻技术参数例如35型揉捻机 桶装茶叶数量为12KG,2分钟内加压5-8kg,5分钟内加压8_10kg,3分钟内加压4_6kg,总时 间10分钟。程序轻一重一轻一松。原则(1)芽叶不分离;(2)表外组织轻微受伤,保持 内汁液不掺透叶面;(3)耐泡,完整。
5
6、烘焙(初烘)。分三烘。一烘温度达到120°C散发表面水分,速度较快,含水率 占75% ;二烘用微波机,利用微波电子振动增加热量并杀菌,温度达到80°C左右,芯、梗、筋 水分抽化到叶面,干湿度均勻,保证质量;三烘茶叶进一步自然整条,温度达到60°C。叶子 手捏不粘、稍感触手,一把抓捏成团松开,自然弹开即可。7、成形(卷曲)。操作繁杂要求高,采用50型曲毫机制作,分五步,小锅一并锅一合锅。(1)小锅。“锅温高,叶温低”。锅温达120°C左右,叶温达60°C左右,促使茶叶在一 定温度后产生轻微发酵物理变化作用。原理锅温升到一定程度,投叶量4KG,打开曲毫机 的热风器,大幅度摆动茶叶,茶叶360度翻转,翻炒8-12分钟,最终小叶片与芽带弯曲。(2)并锅。“锅温与叶温平衡”。锅温达70°C左右,大幅与小幅度摆动茶叶相互调 试,速度40次/分钟,茶叶滑距呈弧度翻转。叶量7KG-10KG,叶温不烫手,时间10分钟左 右,颗粒大部份成形。(3)合锅。先锅温50°C,投叶量10KG,5分钟小幅度,后锅温升到120°C,2分钟大 幅度摆动茶叶。茶叶抛距高20CM,手感茶叶烫手立即出锅。锅温低,茶温高,有橄榄香味。8、提香足干,拣杂梗,包装成品。提香机体香,水分控制在4%,时间5-10分钟。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清洁化加工,所述的步骤1中分选还设置磁性物电磁清除步
马聚ο松萝山生长的茶叶,具有叶片厚、叶脉细、嫩度好的特点。本发明制作的松萝茶条 索紧卷、勻壮,色泽绿润,滋味浓厚带苦,有橄榄果清香,冲泡后,汤色明亮,叶片翠绿,香气 四溢,泌人心脾。特别是松萝茶含有银元素,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松萝有解酒、消食、减肥、 明目、愈顽疮、疗痢疾、治高血压等疾病之效,素有药茶之美誉。传统松萝茶的加工技艺代表了中国绿茶的制法的从团茶、蒸青向炒青散茶发展分 水岭,并相传到江南茶区,有名的屯绿炒青就是按照松萝茶的制法演变而来的。本发明将对 中国机制绿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权利要求
一种黄山松萝茶清洁化加工工艺,包括如下加工步骤,鲜叶采摘→晾青→杀青→冷却→揉捻→初烘→成形→提香足干→筛分成品;所述的鲜叶采摘,工艺要求不折断叶芽,不折断芽头,不带鱼老蒂头,不带虫病叶子;所述的晾青是按品种、等级、采摘时间段、采摘时天气将鲜叶分开摊晾;晾青过程(1)薄摊均匀,厚度2-3cm,时间4-8小时,室内温度20℃左右;(2)摊晾一定时间可用手轻翻,二次再继续萎凋,发现叶子变深绿色、筋呈白色、嫩梗变软即可;所述的杀青采用高温热风和电热为一体的滚筒杀青机,电热锅温在120℃左右,热风送递滚筒内温达130℃,集合实际温度180-190℃;杀青时间1-2分钟;所述的冷却时间约1小时;所述的揉捻,技术参数采用35型揉捻机,桶装茶叶数量为12KG,先2分钟内加压5-8kg,再5分钟内加压8-10kg,最后3分钟内加压4-6kg;所述的初烘,分三烘,一烘温度达到120℃散发茶叶表面水分,茶叶含水率占70-75%;二烘用微波机,温度达到80℃左右,微波灭菌;三烘温度达到60℃左右;叶子手捏不粘、稍感触手、手捏成团,自然散落即可。所述的成形,采用50型曲毫机制作,分如下步骤(1)小锅锅温达120℃左右,叶温达60℃左右,打开曲毫机的热风器,大幅度摆动茶叶,茶叶360度翻转,翻炒8-12分钟,最终小叶片与芽带弯曲;(2)并锅锅温达70℃左右,大幅与小幅度摆动茶叶相互调试,速度40次/分钟,茶叶滑距呈弧度翻转;时间10分钟左右,茶叶大部份成颗粒形;(3)合锅先锅温50℃,5分钟小幅度摆动茶叶,后锅温升到120℃,2分钟大幅度摆动茶叶;茶叶抛距高20CM,手感茶叶烫手立即出锅;所述的提香足干,采用提香机体香,水分控制在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山松萝茶清洁化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鲜叶采摘还 设置分级要求,特级一芽一、二叶初展;一级一芽二、三叶初展;二级一芽一、二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黄山松萝茶清洁化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鲜叶采 摘步骤中还设置磁性物电磁清除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山松萝茶清洁化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青是采用 150型杀青机,每小时投叶量100-120公斤,转速80-100/rpm。
全文摘要
一种黄山松萝茶清洁化加工工艺,包括如下加工步骤鲜叶采摘→晾青→杀青→冷却→揉捻→初烘→成形→提香足干→筛分成品。所述的晾青过程(1)薄摊均匀,厚度2-3cm,时间4-8小时。室内温度20℃左右。(2)摊晾一定时间可用手轻翻,二次再继续萎凋。发现叶子变深绿色、筋呈白色、嫩梗变软即可。杀青采用高温热风和电热集为一体的滚筒杀青机。冷却的时间约1小时。揉捻采用35型揉捻机桶装茶叶数量为12kg,先2分钟内加压5-8kg,再5分钟内加压8-10kg,最后3分钟内加压4-6kg。所述的初烘分三烘。并利用微波干燥和灭菌。成形采用50型曲毫机制作。还设置磁性物电磁清除步骤。本发明将食品工程技术与绿茶加工原理相结合,系统地解决了制茶工艺、机具选型配套与清洁生产问题。
文档编号A23F3/06GK101884353SQ201010224180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9日
发明者王光熙 申请人: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