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a/d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93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a/d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换电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A/D转换 电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因为电阻式触摸屏生产简单、使用灵活、寿命长、价格便宜,已广泛 应用在各个领域的电子产品中。现有使用的A/D转换驱动模块由CPU和一枚电流驱动IC构成,电流驱动IC是集 成了多个电压触发的电流放大元件。传统的单片机(CPU)的输出端口因为内部结构的因素 不具备强电流输出能力,要实现较大的输出电流(拉电流)必须外接上拉电阻,增加了电路 的复杂性。而且,其硬件驱动部分的驱动芯片的价格高,接口(触摸产生的AD值与CPU接 口)不标准,不利于移植设计到嵌入式产品中,阻碍了电阻式触摸屏的进一步发展。而增强 型单片机(STC12C5202AD)端口具备推挽输出功能,推挽输出的特点是输出的阻抗低,单端 口能够提供最大20毫安的灌电流或拉电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阻式 触摸屏的A/D转换电路。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A/D 转换电路,所述的电路包括具备推挽输出功能的增强型单片机和5个三极管,单片机的端 口中,其中4个端口经过排阻分别连接4个三极管,其中一个端口经过电阻连接第5个三极 管,用于实现电流的放大驱动。更具体的,以上所述的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A/D转换电路,所述的增强型单片机 为 STC12C5202AD。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A/D转换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电路采用成熟的增强型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器,通过巧妙连接外部分立外围元 件来完成电阻式触摸屏A/D转换数据的采集。电路简洁合理,结构新颖、可靠稳定,生产成 本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A/D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A/D转换电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A/D转换电路实施例的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A/D转换电路的实施例 中,所述的电路包括具备推挽输出功能的Ul (STC12C5202AD)8位增强型单片机和5个三极 管,单片机的Pl. 4、Pl. 5、Pl. 6、Pl. 7端口经过排阻PZ4P分别连接到4个功率三极管(QU Q2、Q3、Q4),Pl. 3端口经过电阻R6连接到Q5,实现电流的放大驱动。由于Ul (STC12C5202AD)是8位增强型单片机具有以下优点1、低功耗,a,掉电模式< 0. Iua ;b,空闲模式< 1. 8ma ;c,正常工作模式2. 7_7ma ;2、外部晶体或者内部RC振荡器可选;3、内部2K的flash,擦写次数10万次以上;4、ISP/IAP 在线可编程;5、8通道10位A/D装换,转换速率30次/秒;6、硬件内嵌看门狗;7、外部掉电检测;可以能够满足本电路的设计要求,因此在设计中选用此款单片机。单片机的软件 的结构是在硬件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软件的流程图如图3,软件控制的中心思想是围绕着 如何更能准确的判断触摸动作的位置和防止误操作发生,因为人为触摸的无规律性和触摸屏 本身固有电容都影响着有效触摸动作的完成,要得到准确的触摸动作数据只有通过编程单片 机软件来完成。当没有触摸动作的时候单片机处在待命状态,单片机外部端口经过限流电阻 PZ8P驱动5个功率三极管(Q1、Q2、Q3、Q4、Q5)使触摸屏的X轴在低电平,Y轴在高电平状态; 当产生触摸动作时,单片机立即发生外部中断程序,在中断程序里执行A/D装换指令,延时 后,再进行A/D转换反复三次得到A/D数据的平均值,此时再判断触摸动作是否还存在,假如 存在即触摸动作有效,发送有效数据给32位CPU ;否则无效,程序返回待命状态。综上所述,如本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了解的,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 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做的改变或修饰,皆应在本实用新 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A/D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包括具备推挽输出功能的增强型单片机和5个三极管,单片机的端口中,其中4个端口经过排阻分别连接4个三极管,其中一个端口经过电阻连接第5个三极管,用于实现电流的放大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A/D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 型单片机为STC12C5202AD。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A/D转换电路,所述的电路包括具备推挽输出功能的增强型单片机和5个三极管,单片机的端口中,其中4个经过排阻分别连接到4个三极管,其中一个端口经过电阻连接到第5个三极管,用于实现电流的放大驱动。实施本实用新型电路简洁合理,结构新颖、可靠稳定,生产成本低。
文档编号G06F3/045GK201757893SQ2010202851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6日
发明者宋成, 宋斌, 潘法成 申请人:深圳市显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