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属于茶饮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桑叶从神农时代起就被利用为药。《神农本草经》称之为“神仙叶”,具有滋阴补血、 疏风散热、益肝通气、降压利尿之功效。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等矿物质,其维生素、食物纤维的含量也非常丰富。特别是唯有桑叶中含有特殊的主要成份「DNJ」(1-脱氧野尻霉素),能在小肠内通过酶的直接作用分解糖分,阻碍摄取的糖分、淀粉的分解,防止血管吸收,是抑制饭后血糖值上升特有的主要成份。此外还具有预防高血压、改善中性脂肪、抑制胆固醇、 改善便秘、利尿及美肤、减肥、防止衰老的效果。因此桑叶是一种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原料, 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同时绿茶是一种大众化的传统保健饮料,因其含有儿茶素类、咖啡碱、Γ -氨基丁酸和各种维生素等,可抑制癌症发生、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值的正常化,抗菌抗病毒作用,预防口臭,消除疲劳感和应力以及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功效,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喜爱。而丝素粉是由桑蚕丝经脱胶后,将丝素蛋白水解为蚕丝复合氨基酸与低聚肽的混合物,含有十八种氨基酸、丙氨酸、乙氨酸含量占总量80%以上,且都能被胃肠壁吸收, 对人体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血糖值上升、降低血压、降低血液胆固醇、防止帕金森氏症及解酒和抗菌等作用。近年来已有用桑叶或桑叶与中草药制成的桑叶茶,但未见经蒸汽杀青处理的桑叶与绿茶、丝素粉按本发明比例的饭前桑叶茶产品,该产品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桑叶茶产品的青臭气、苦涩味及中草药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鲜桑叶经蒸汽杀青工艺加工而成的干桑叶与绿茶、蚕丝氨基酸一起制成桑叶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过程为将干桑叶、绿茶、丝素粉,按重量比1.0 0.6 0.4的比例混合,先将桑叶和绿茶粉碎成14目的碎末后按比例加入丝素粉,充分混合均勻,用袋泡茶包装纸包装成每袋2. 0克的袋泡茶,装入复合塑袋封口即得成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国外先进的茶叶蒸汽杀青原理,结合我国传统的茶叶加工工艺,对鲜桑叶进行加工,去除桑叶的不利口感。并充分利用桑叶、绿茶及丝素粉各自具有的功能性营养成份进行有机搭配,研制成饭前桑叶茶产品。产品加工工艺先进,配方独特,汤色为浅黄色,口感清凉有回甘,香气清香。以袋泡茶形式包装,饮用和携带方便。由于独特的方法,强化了桑叶中的DNJ精华(1-脱氧野尻霉素),并添加了蚕丝氨基酸和绿茶精华儿茶素,是一种重视功能性的「健康饭前茶」。并且这三种精华物质均易溶于水,只需加入开水后就能溶解出来,易被人体所吸收。因此在吃饭或吃甜食前(15分钟前)饮用,可抑制饭后血糖值上升。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清咽利喉、便秘、整肠之功效,适合各种人群饮用。 该产品的开发即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市场需求欲望,又有效利用蚕桑业的过剩资源,提高了蚕桑业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1)蒸汽杀青采摘晚秋新鲜桑叶,精选和预处理,用10(TC蒸汽杀青后烘干得干桑叶。(2)分别取干桑叶50克、绿茶30克、丝素粉20克,先将干桑叶50克、绿茶30克混合,粉碎成14目的碎末后,加入20克丝素粉,三者充分混合均勻,即得成品饭前桑叶茶原料。(3)成品包装将成品桑叶茶原料,用袋泡茶包装纸包装成每袋2. Og的袋泡茶,装入复合塑袋封口密封,即得桑叶茶成品。
权利要求
1.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过程为将干桑叶、绿茶、丝素粉,按重量比1.0 0.6 0.4的比例混合,先将桑叶和绿茶粉碎成14目的碎末后按比例加入丝素粉,充分混合均勻,用袋泡茶包装纸包装成每袋2. 0克的袋泡茶,装入复合塑袋封口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过程为将干桑叶、绿茶、丝素粉,按重量比1.0∶0.6∶0.4的比例混合,先将桑叶和绿茶粉碎成14目的碎末后按比例加入丝素粉,充分混合均匀,用袋泡茶包装纸包装成每袋2.0克的袋泡茶,装入复合塑袋封口即得成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鲜桑叶进行加工,去除桑叶的不利口感。并充分利用桑叶、绿茶及丝素粉各自具有的功能性营养成分进行有机搭配,研制成饭前桑叶茶产品。产品加工工艺先进,配方独特,汤色为浅黄色,口感清凉有回甘,香气清香。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清咽利喉、便秘、整肠之功效,适合各种人群饮用。该产品的开发既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市场需求欲望,又有效利用蚕桑业的过剩资源,提高了蚕桑业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23F3/14GK102258097SQ20111021133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张晓英, 张静, 魏春 申请人: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