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42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团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紧压茶(再加工茶)的新形态产品的加工领域,适用于大、中叶种茶,尤其适用于普洱茶(包括生、熟茶)。
背景技术
自从我们的祖先发现和饮用茶叶以来,饮茶方法和茶叶形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以普洱茶为例
在唐宋时期,江南地区茶叶已进入团饼茶的兴盛期,而“普洱茶”加工尚处于“散收无采造法”阶段。明初,江南茶区形成团改散的巨大变革,而普洱茶的生产加工却因边销而继续沿着紧压茶的方向发展。满清入关,随着普洱茶入贡宫廷(以“八色贡茶”为代表)而进入发展鼎盛阶段。近代则逐渐演化成以饼、沱、砖茶为主要形态的普洱紧压茶和普洱散茶。目前市场上的普洱散茶形态不漂亮,饼、沱、砖茶品饮不方便而且自然陈化时间长,小沱茶、小茶果虽方便但需将原条茶切碎后成型,而且不易作成2. 5g、3g的量(用杯冲泡的茶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的小团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小团茶的具体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a.秤量根据木模单元孔的大小秤量若干份2.5g飞g的普洱散茶;
b.加工将步骤a称量好的普洱散茶放入小蒸屉里,然后将小蒸屉放入大蒸屉中,用蒸汽蒸软或用蒸锅蒸1(Γ15分钟;
c.成型先将中模放到下模上,然后逐一取出小蒸屉,将蒸软的茶叶倒入组装好的木模中,用上模挨个孔将茶叶压制成球团形;
d.晒干将制作成型的茶叶晾晒干;
所述的木模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三部分,下模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为If 22mm 半球形凹槽5,中模与下模相对应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为If 22mm、高30mm圆柱形模孔4, 上模为T形结构形式,上端为手柄1,下端为圆木棒体2,圆木棒体2低端有直径为If 22mm 的半球形模孔3,中模和下模靠定位销连接。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定量,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小团茶其重量2. 5g飞g刚好是杯泡或功夫茶喝法的数量, 品饮方便、快捷。2、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小团茶茶型漂亮、新颖、独特。3、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小团茶冲泡时在杯中不漂浮,易于品饮。4、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小团茶是整条茶,不是切碎茶。5、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小团茶与饼、砖、沱茶相比自然陈化时间短。


图1为本发明木模的上模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木模的中模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木模的中模结构的A-A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木模的下模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木模的下模结构的B-B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1)、用一个大蒸屉,里面放若干个小蒸屉,蒸屉为圆筒形,直径在18 22mm。称量好 2. 5g或3g的普洱散茶(生茶或熟茶),用蒸汽蒸软或用蒸锅蒸1(Γ15分钟。O)、逐一取出小蒸屉,将蒸软的茶叶倒入三角形棉布上,包紧后用手工压揉成球团形。
(3)、由附图1、2、4所示木模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三部分,下模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为If 22mm半球形凹槽5,中模与下模相对应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为18 22mm、高 30mm圆柱形模孔4,上模为T形结构形式,上端为手柄1,下端为圆木棒体2,圆木棒体2底端有直径为If 22mm的半球形模孔3,中模和下模靠定位销连接。将蒸软的制作成初形的茶叶倒入组装好的木模中,用上模挨个孔将茶叶压制成球团形,二次定型。、晾晒干。实施例2
(1)、秤量好单元重2. 5g或3g的普洱散茶,放入三角形棉布(淋湿软化后),包扎好成团形。(2)、用蒸汽蒸软或用蒸锅蒸1(Γ15分钟。(3)、取出,用手工压揉做型(球团形)。、与实施例1中(3 )步骤相同。(5)、晾晒干。实施例3
(1)、用一个大蒸屉,里面放若干个小蒸屉,秤量好2. 5g或3g的普洱散茶,用蒸汽蒸软或用蒸锅蒸1(Γ15分钟。O)、由附图1、2、4所示木模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三部分,下模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为If 22mm半球形凹槽5,中模与下模相对应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为18 22mm、 高30mm圆柱形模孔4,上模为T形结构形式,上端为手柄1,下端为圆木棒体2,圆木棒体2 底端有直径为If 22mm的半球形模孔3,中模和下模靠定位销连接。将蒸软的茶叶倒入组装好的木模中,用上模挨个孔直接将茶叶压制成球团形。(3)、晾晒干。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秤量、加工、成型、晒干工序,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是a.秤量根据木模单元孔的大小秤量若干份2.5g飞g的普洱散茶;b、加工将步骤a称量好的普洱散茶放入小蒸屉里,然后将小蒸屉放入大蒸屉中,用蒸汽蒸软;c.成型先将中模放到下模上,然后逐一取出小蒸屉,将蒸软的茶叶倒入组装好的木模中,用上模挨个孔将茶叶压制成球团形;d、晒干将制作成型的茶叶晾晒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模包括上模、 中模和下模三部分,下模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为1圹22mm半球形凹槽(5),中模与下模相对应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为1纩22mm、高30mm圆柱形模孔(4),上模为T形结构形式, 上端为手柄(1),下端为圆木棒体(2),圆木棒体(2)底端有直径为1纩22mm的半球形模孔 (3),中模和下模靠定位销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紧压茶(再加工茶)的新形态产品的加工领域,适用于大、中叶种茶,尤其适用于普洱茶(包括生、熟茶),本发明的特点是定量、品饮方便、快捷,茶型漂亮、新颖、独特,茶冲泡时在杯中不漂浮,易于品饮,茶是整条茶,不是切碎茶,自然后发酵的陈化时间短。
文档编号A23F3/06GK102283296SQ20111021350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8日
发明者关洪奎 申请人:关洪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