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菌培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968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菌培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菌培养器。
背景技术
集菌培养器主要用于无菌药品等液体的无菌检测。2011年3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修订版GMP在其附录1无菌药品中规定无菌药品的生产应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以及热源的污染,这就对无菌检查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申请号为200520117399.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集菌培养器,该专利所公布的培养器其底座采用了直径很小的出液嘴结构,该出液嘴的设计不符合标准Luer锥度要求, 由此会造成集菌培养器在过滤液体时因为出液不通畅而影响过滤效率;另外,因为出液嘴不符合标准Luer锥度要求,使得集菌培养器上护帽装配的密封要求难以达到,同时也不利于实现生产的标准化,另外该集菌培养器在空气过滤器组件上使用的护帽和底座出液嘴上使用的帽塞是同一种,因为二者不具有易区分性,在供试品无菌检测操作过程中极易将两种帽塞混淆使用导致外源性污染,最终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另外,在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中并没有提到排气孔设计不合理,容易造成使用中因过滤液堵塞空气滤膜而导致排气不通畅时的解决方案。以上这些因素在集菌培养器实际使用中都会影响无菌检查操作的可重现性,甚至导致检测数据失真、实验失败。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能够正常过滤、杯体内外气压均衡通畅,可以大幅度改善无菌检测试验操作便利性并提高操作安全性的集菌培养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集菌培养器由杯体、底座、空气呼吸器组件、护帽、 导管、过滤膜、空气滤膜和帽塞组成,并在杯体上设计了可以避免因液体吸附而堵塞空气过滤通道的合理的排气孔结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合理的排气孔结构,是在杯体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该排气孔的面积大于3. 14mm2。所述的排气孔包括一个中心排气孔和设置在中心排气孔周围的外环排气孔。所述的外环排气孔可以是扇形、圆环形或者其它形状。在杯体顶部设有与中心排气孔同心的圆弧形排气槽,在圆弧形的外围设有一圈圆环防溢槽。 这种结构的设计特点是排气孔大,不易被液体堵塞,有利于杯体内泄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杯体固定在底座上,空气过滤器组件固定在杯体上端,导管固定在杯体上端进液嘴两同心圆的间隙处,护帽与帽塞根据使用时需要分别安装在空气过滤器组件上和底座出液口上,且护帽和帽塞的方位、大小在设计上均有明显的区别,在实验过程中避免了混淆可能导致的外源性污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集菌培养器在进液嘴的出口处设有引流导槽;杯体上设有台阶状容量刻度线。[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滤膜被液体吸附而保障通道对空气过滤的应有作用,并通过对护帽和帽塞的区别性结构设计而避免检品的外源性污染,同时严格按照标准Luer锥度进行,能加速底座与帽塞的标准化生产过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气滤膜设置防液体吸附结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与帽塞密封配合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杯体与底座固定联接装配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集菌培养器由杯体1、底座2、空气呼吸器组件3、空气滤膜4、护帽5、帽塞 6、导管7和过滤膜8等组成。杯体1固定在底座2上,空气滤膜4固定在呼吸器组件3上, 呼吸器组件3固定在杯体上端,导管7固定在杯体上端进液嘴两同心圆的间隙处,护帽5与帽塞6根据使用时需要分别安装在空气过滤器组件上和底座出液口上。在集菌培养器进液嘴的出口处设有引流导槽A,杯体上设有台阶状容量刻度线;如图2,为避免在过滤检品操作过程中空气呼吸器组件3上的空气滤膜4遇液体吸附堵塞失去正常过滤空气功能,在杯体2上设计了避免液体吸附的开孔结构B。如图3、4,集菌培养器所使用的底座2为大出液嘴标准Luer内锥结构,且与过滤膜 8接触的支撑平面设有利于快速排液和保护滤膜功能的排液槽结构为方便实验操作和实现更加可靠的密封性能,该集菌培养器底座2上使用的帽塞6外廓设计成方便操作的防滑结构、中心密封圆柱设计成与底座2上的大出液嘴相匹配的Luer外锥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集菌培养器,包括(1)杯体、(2)底座、(3)空气呼吸器组件、(4)空气滤膜、(5) 护帽、(6)帽塞、(7)导管和(8)过滤膜,其特征在于在杯体上设计了可以避免因液体吸附而堵塞空气过滤通道的排气孔结构,杯体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菌培养器,其特征在于设计了排气孔结构,排气孔的面积大于3. 14mm2,所述的排气孔包括一个中心排气孔和设置在中心排气孔周围的外环排气孔,外环排气孔可以是扇形或者圆环形,在杯体顶部设有与中心排气孔同心的圆弧形排气槽,在圆弧形的外围设有一圈圆环防溢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菌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护帽与帽塞分别安装在空气过滤器组件上和底座出液口上,帽塞(6)外轮廓设计成防滑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菌培养器,其意在解决已有的专利中存在的因为排气孔设计不合理,容易造成使用中因过滤液堵塞空气滤膜而导致排气不通畅的问题,以及护帽和帽塞之间不具有可区分性而导致二者混用并进一步导致外源性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杯体上设计了可以避免因液体吸附而堵塞空气过滤通道的合理的排气孔结构,并在对护帽和帽塞的方位、大小、轮廓在设计上均有明显的区别,在实验过程中避免了混淆可能导致的外源性污染,具有操作简单,并能获得准确的实验分析数据的有益效果。广泛应用于各类生物制药、食品等行业的无菌检测。
文档编号C12M1/00GK202124621SQ2011201311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叶大林, 夏信群 申请人:杭州泰林生物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