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51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细胞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或生物学研究领域使用的细胞培养皿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在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与应用领域广泛使用。通常,使用细胞培养皿盛装液体培养基,细胞在液体中贴壁生长或悬浮生长。常用的细胞培养皿依底部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平底和圆底(U型和V型);培养孔的孔数有6、12、24、48、96、384、1536孔等;根据材质的不同有Terasaki板和普通细胞培养板。具体选择时根据培养细胞的类型、所需培养体积及不同的实验目的而定。如图1所示。但是,这些细胞培养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各培养孔之间绝对分隔,不允许不同培养孔间细胞信息的相互沟通和作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变常规细胞培养中用培养孔与培养孔间绝对分隔的培养皿,建立用于细胞间信息相互沟通和作用研究用细胞培养皿,为研究细胞间信息转导机制和信号分子筛查提供研究工具。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细胞培养皿,包括若干培养孔,其特征在于一组需要交流的培养孔之间设置有交流区,各培养孔和交流区之间设置交流板,所述的交流板上开有交流孔。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方案,交流区设置有可驱动其内液体流动的动力来源。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的动力来源为可驱动交流区内液体流动的气体来源。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的动力来源为搅拌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交流板与培养孔的孔壁设置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交流板与培养孔的孔壁插接式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细胞培养皿除具有常规细胞培养皿的真核细胞体外培养功能夕卜,还能用于不同细胞体外的联合培养。这种不同细胞的体外联合培养可用于细胞与细胞间信号分子相关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可用于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作用效果和机制研究, 也可用于特定肿瘤细胞对某一机体正常组织的侵袭性研究等。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拓展了细胞培养的研究领域,创造了不同真核细胞体外联合培养的研究方法,是进行体内细胞水平机制研究的重要工具。

图1为现有常用的细胞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为6培养孔培养皿。图2为本实用新型交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培养孔的各种形状示意图。图中1-培养孔,2-孔壁,3-交流区,4-交流板,5-交流孔,6_动力来源。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而不是对其做任何限制。细胞培养皿,包括若干培养孔,一组培养孔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一组需要交流的培养孔1,各培养孔1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设置,培养孔1之间设置有交流区3,各培养孔1 和交流区3之间设置交流板4,所述的交流板4上开有交流孔5,交流孔5允许不同培养孔间的液体包含其成分(如蛋白质分子等信息分子)互相流动。交流区3设置有可驱动其内液体流动的动力来源6。动力来源为可驱动交流区内液体流动的气体来源。动力来源也可为机械式搅拌结构。动力来源也可以是微型泵。交流板4与培养孔的孔壁2可以设置为一体。各个交流板上的交流孔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交流板4与培养孔的孔壁2也可以插接式连接,不同孔径信息孔的交流板可以更换。所述的一组互相交流的培养孔可以配套若干组交流板,配套各组交流板的孔径各不相同。每组交流板中的各个交流板上的交流孔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培养皿设置培养皿盖装置,也可以不设置。培养皿和/或交流板,其材质可为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硅系聚合物或聚烯烃。培养皿的培养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半椭圆形。
权利要求1.一种细胞培养皿,包括若干培养孔(1 ),其特征在于一组需要交流的培养孔(1)之间设置有交流区(3),各培养孔(1)和交流区(3)之间设置交流板(5),所述的交流板(5)上开有交流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交流区(3)设置有可驱动其内液体流动的动力来源(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来源(6)为可驱动交流区内液体流动的气体来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来源(6)为搅拌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交流板(5)与培养孔的孔壁(2)设置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交流板(5)与培养孔的孔壁(2)插接式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或生物学研究领域使用的细胞培养皿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变常规细胞培养中用培养孔与培养孔间绝对分隔的培养皿,建立用于细胞间信息相互沟通和作用研究用细胞培养皿,为研究细胞间信息转导机制和信号分子筛查提供研究工具,细胞培养皿,包括若干培养孔,一组需要交流的培养孔之间设置有交流区,各培养孔和交流区之间设置交流板,所述的交流板上开有交流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拓展了细胞培养的研究领域,创造了不同真核细胞体外联合培养的研究方法,是进行体内细胞水平机制研究的重要工具。
文档编号C12M1/22GK202226863SQ201120326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
发明者史培荣, 牛勃, 王晓霞, 解军, 陈显久 申请人:山西医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