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出法用薯泥制薯片的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909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挤出法用薯泥制薯片的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生产领域,专门针对普通番薯、紫薯、南瓜、芋头、山楂等食材资源,提出了熟化薯泥再深加工制成干片的工艺路线,研制挤出法用薯泥制薯片的挤出生产线的食品加工工艺装备。
背景技术
薯片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休闲食品,制作薯片的历史久远。然而薯片制作的工艺方法一直很原始,多是通过对番薯直接切片的方式制作,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往往要受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制约,原料个头的大小不一,难以保证薯片大小一致,加之工艺设备原始,薯片干燥多靠阳光日头,难免有霉烂变质现象,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都很难保证。同时,薯片配方料的加入,某些风味剂的加入,传统工艺也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0003]为了弥补传统工艺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采用熟化薯泥制薯片的工艺路线,提出了挤压法用薯泥制薯片的工艺方法,研制用薯泥制薯片生产线的工艺装备。挤压法用薯泥制薯片工艺装备目前市场上是没有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挤出法用薯泥制薯片的生产线,弥补了传统工艺的不足,研制用薯泥制薯片生产线的工艺装备。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挤出法用薯泥制薯片的生产线,包括含挤出机组,隧道式干燥窑,滚剪机。所述挤出机组包括由若干个单螺杆套筒挤出装置组合成的联动挤出机组,所述挤出装置的挤出头呈90度向下弯曲,各挤出头呈错位排列,使挤出的薯泥带为平行布置,不发生重叠。所述隧道式干燥窑具有一条循环式输送带,其上半个循环在干燥机组的烘窑的烘道内通过,下半个循环在干燥机组下通过;输送带的两端伸出机组外,一端承接来自挤出头的薯泥带,另一端连接到滚剪机的进料接口板;所述干燥窑的内胆为金属板封闭通道,断面为封闭矩形,具有输送带托辊辊道;隧道式干燥窑分若干个干燥功能区;用鼓入的热风或管状加热器供热。所述滚剪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对辊辊剪机构和给料装置,所述对辊辊剪机构中,至少有一个刀辊;位于所述对辊辊剪机构的入口有给料装置,经所述给料装置将条片状或片张状的食材送入对辊辊剪机构,所述食材被旋转的刀辊剪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当薯片机工作时,挤出机组能同时挤出至少10条、宽度30mm左右、厚度Imm以内的薯泥带。薯泥带经过烘窑的各个干燥区段的烘烤,到达输送带的终端时,就形成了含水量合格的干薯泥条片。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线实施例中,用的设备少,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实现班产500Kg以上的干薯片。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0008]图I为包括三段工艺段设备的挤压法薯泥制片生产线;图2为生产线上两个挤出机组的配置方式(之一);图3为生产线上两个挤出机组的配置方式(之二);图4为生产线上两个挤出机组的配置方式(之三);图中AOO—挤出机组,BOO—隧道式干燥窑,COO—署片到切机,I一螺杆套筒挤出装置,2—干燥窑,3—输送带,4一传动电机,5—主动传动轴,6—输送带托辊,7—从动传动轴,8—张紧机构,9一接口板,10一送料槽,11一滚到机构,12一薯片送料槽,13一薯片储片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作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参见附图,一种挤出法用薯泥制薯片的生产线,包括含挤出机组A00,隧道式干燥窑B00,滚剪机C00。所述挤出机组AOO包括由若干个单螺杆套筒挤出装置组合成的联动挤出机组,所述挤出装置的挤出头呈90度向下弯曲,各挤出头呈错位排列,使挤出的薯泥带为平行布置,不发生重叠。所述隧道式干燥窑BOO具有一条循环式输送带3,其上半个循环在干燥机组的烘窑的烘道内通过,下半个循环在干燥机组下通过;输送带的两端伸出机组夕卜,一端承接来自挤出头的薯泥带,另一端连接到滚剪机的进料接口板9;所述干燥窑的内胆为金属板封闭通道,断面为封闭矩形,具有输送带托辊辊道8 ;隧道式干燥窑BOO分若干个干燥功能区;用鼓入的热风或管状加热器供热。所述滚剪机COO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对辊辊剪机构和给料装置,所述对辊辊剪机构中,至少有一个刀辊;位于所述对辊辊剪机构的入口有给料装置,经所述给料装置将条片状或片张状的食材送入对辊辊剪机构,所述食材被旋转的刀辊剪切。实施例中,所述挤出机组A00,所用挤出螺杆为深螺槽单螺杆,转速低、低剪切力,套筒上不带加热器,不具膨化功能,属低温挤压型。在每个单螺杆套筒挤出装置的挤出头上安装有挤出口模9,提供挤出成形。实施例中,所述挤出机组AOO上的每个挤出口按错位排列,错位排列遵守的原则是挤出的薯泥带为平行布置,不发生重叠,形态同图2或图3中的薯泥带。实施例中,每个单螺杆套筒挤出装置上各配一个薯泥供料推进装置。薯泥供料推进装置把喷料管送来的高浓度、高粘稠性、没有流动能力的薯泥,连续不断推入挤出装置的挤出螺杆落槽之中,实现有效挤出。实施例中,薯泥的料流,依靠气动隔膜泵,把薯泥从薯泥池中抽吸出来,再经过一个分流装置的分流,薯泥被分别输送到各个喷料管。进一步,所述循环式输送带3由动力装置4拖动输送带主传动轴5,经从动轴7,再经张紧装置8将输送带3张紧,输送带在干燥窑托辊6的支撑下,按一定运动速度运转。实施例中,所述隧道式干燥窑机组B00,它有一条循环运转的输送带3,其上半个循环在干燥机组的烘道内通过,下半个循环在干燥机组下通过;输送带的两端伸出机组外,一端承接来自挤出头的薯泥带,另一端连接到滚剪机的进料接口 ;输送带为柔性的不锈钢网袋或无毒的帆布袋。实施例中,所述隧道式干燥窑机组B00,它有一个提供热能干燥薯泥的烘窑,烘窑内胆为封闭板结构,两端开口,断面为封闭矩形,不锈钢板制造;有输送带辊道托辊6 ;用鼓入的热风或管状加热器供热;能自动控温;有保温绝热功能;薯泥带通过隧道式干燥窑的若干干燥功能区后,产出含水量合格的薯泥干条片。实施例中,所述循环式输送带3,由动力装置4拖动输送带主传动轴5,经从动轴7,再经张紧装置8将输送带3张紧,输送带在托辊6的支撑下,按一定运动速度运转。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滚剪机(COO)的送料槽与输送带间有一接口板9,借由该接口板9把干薯泥带从输送带上剥离出来并经送料槽10送入辊式滚剪机构11进行剪切,小薯片由薯片储片槽12汇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线实施例中,挤出机组能同时挤出至少10条、宽度30mm左右、厚度Imm以内的薯泥带。薯泥带经过烘窑的各个干燥区段的烘烤,到达输送带的终端时,就形成了含水量合格的干薯泥条片。·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线实施例中,用的设备少,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实现班产800Kg以上的干薯片。
权利要求1.一种挤出法用薯泥制薯片的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含挤出机组(A00),隧道式干燥窑(BOO),滚剪机(COO); 所述挤出机组(AOO)包括由若干个单螺杆套筒挤出装置组合成的联动挤出机组,所述挤出装置的挤出头呈90度向下弯曲,各挤出头呈错位排列,使挤出的薯泥带为平行布置,不发生重叠; 所述隧道式干燥窑(BOO)具有一条循环式输送带(3),其上半个循环在干燥机组的烘窑的烘道内通过,下半个循环在干燥机组下通过;输送带的两端伸出机组外,一端承接来自挤出头的薯泥带,另一端连接到滚剪机的进料接口板(9);所述干燥窑的内胆为金属板封闭通道,断面为封闭矩形,具有输送带托辊辊道(8);隧道式干燥窑(BOO)分若干个干燥功能区;用鼓入的热风或管状加热器供热; 所述滚剪机(COO)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对辊辊剪机构和给料装置,所述对辊辊剪机构 中,至少有一个刀辊;位于所述对辊辊剪机构的入口有给料装置,经所述给料装置将条片状或片张状的食材送入对辊辊剪机构,所述食材被旋转的刀辊剪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挤出法用薯泥制薯片的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循环式输送带(3)由动力装置(4)拖动输送带主传动轴(5),经从动轴(7),再经张紧装置(8)将输送带(3)张紧,输送带在干燥窑托辊(6)的支撑下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挤出法用薯泥制薯片的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滚剪机(COO)的送料槽与输送带间有一接口板(9),借由该接口板(9)把干薯泥带从输送带上剥离出来并经送料槽(10)送入辊式滚剪机构(11)进行剪切,小薯片由薯片储片槽(12)汇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专门针对普通番薯、紫薯、南瓜、芋头、山楂等食材资源,研制一种挤出法用薯泥制薯片的生产线,包括含挤出机组,隧道式干燥窑,滚剪机。挤出机组包括由若干个单螺杆套筒挤出装置组合成的联动挤出机组,所述挤出装置的挤出头呈90度向下弯曲,各挤出头呈错位排列。隧道式干燥窑具有一条循环式输送带,其上半个循环在干燥机组的烘窑的烘道内通过,下半个循环在干燥机组下通过。输送带的两端伸出机组外,一端承接来自挤出头的薯泥带,另一端连接到滚剪机的进料接口板。滚剪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对辊辊剪机构和给料装置,所述对辊辊剪机构中,至少有一个刀辊。位于所述对辊辊剪机构的入口有给料装置。
文档编号A23L1/217GK202489154SQ201220060129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3日
发明者张成华 申请人:张成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