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炒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068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炒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炒茶机。
技术背景茶叶在我国的使用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如今对茶叶的加工大部分都采用机械加工,而且茶叶还可以用来深加工。茶叶的深加工是指用茶的鲜叶、成品茶叶为原料,或是用茶叶、茶厂的废次品、下脚料为原料,利用相应的加工技术和手段生产出含茶的制品。在现有技术中,炒茶机存在以下缺陷根据茶叶的制造工艺,炒制不同类型的茶叶需要改变炒锅的转速以及炒锅轴线的倾角,而现有技术炒茶机的炒锅转速以及炒锅轴线的·倾角都是唯一的,故现有技术的炒茶机炒制的茶叶种类单一,通用性差,而且容易出现茶叶炒生或炒焦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高的一种多用茶叶打片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的机壳及内层的炒茶筒,所述机壳内设有机仓,机仓内设置炒茶筒,炒茶筒左侧设有进出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为同一处,方便了进出料的操作,所述炒茶筒右侧设有与机壳相固定的固定转轴,固定转轴能够带动炒茶筒两向旋转,所述炒茶筒内设有螺旋刀片,在炒茶筒旋转时,螺旋刀片更好翻炒茶叶,让茶叶受热均匀,配合螺旋刀片,当炒茶筒顺时针旋转时能够促进进料炒茶,当炒茶筒逆时针旋转时,螺旋刀片带动茶叶向进出料口移动,有利于出料,所述机壳底部开设配插门。所述螺旋刀片倾斜设于炒茶筒内壁上,螺旋刀片与炒茶筒内壁的倾斜角为53°,有利于茶叶的翻炒及进出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无需调节炒茶筒的倾角,通用性强,受热均匀,产品质量好,操作简单。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图I所示,一种新型炒茶机,包括外层的机壳I及内层的炒茶筒2,机壳I内设有机仓11,机仓11内设置炒茶筒2,炒茶筒2左侧设有进出料口 21,进料口与出料口为同一处,方便了进出料的操作,炒茶筒2右侧设有与机壳I相固定的固定转轴3,固定转轴3能够带动炒茶筒2两向旋转,炒茶筒2内设有螺旋刀片22,在炒茶筒2旋转时,螺旋刀片22更好翻炒茶叶,让茶叶受热均匀,配合螺旋刀片22,当炒茶筒2顺时针旋转时能够促进进料炒茶,当炒茶筒2逆时针旋转时,螺旋刀片22带动茶叶向进出料口移动,有利于出料,机壳I底部开设配插门4,螺旋刀片22倾斜设于炒茶筒2内壁上,螺旋刀片22与炒茶筒2内壁的倾斜角为53°,有利于茶叶的翻炒及进出料。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的机壳及内层的炒茶筒,所述机壳内设有机仓,机仓内设置炒茶筒,炒茶筒左侧设有进出料口,所述炒茶筒右侧设有与机壳相固定的固定转轴,所述炒茶筒内设有螺旋刀片,所述机壳底部开设配插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刀片倾斜设于炒茶筒内壁上,螺旋刀片与炒茶筒内壁的倾斜角为53°。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炒茶机,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层的机壳及内层的炒茶筒,所述机壳内设有机仓,机仓内设置炒茶筒,炒茶筒左侧设有进出料口,所述炒茶筒右侧设有与机壳相固定的固定转轴,所述炒茶筒内设有螺旋刀片,所述机壳底部开设配插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无需调节炒茶筒的倾角,通用性强,受热均匀,产品质量好,操作简单。
文档编号A23F3/06GK202738713SQ2012203285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苏小兵 申请人:苏小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