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25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用培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培养皿升降的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培养皿主用于细菌、真菌和细胞的培养。为提高效率,在多组培养或联合培养等情况下,常用到多皿培养盘或多孔培养板,然而因为多皿盘和多孔板都是一体式设计,只能整盘活或整板移动,给单个细胞的观察带来极大不便,且在皿孔较多的情况下还容易造成混·淆。因此需要ー种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ー种可分别控制每个培养皿升降的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皿,其还包括基座和轮廓线相配合的上凸轮、下凸轮,其中基座上设有柱形腔,该柱形腔壁上设有导向槽;上凸轮和下凸轮的上部设于该柱形腔内,其中上凸轮侧壁上设有外凸的与导向槽尺寸相配合的耳部;所述培养皿设于上凸轮顶部;基座侧壁上设有控制下凸轮转动的推杆。如此设计,上凸轮耳部与导向槽配合使上凸轮轴向不发生转动,推杆控制下凸轮转动,从而使上凸轮在柱形腔内上升和下降,进而带动培养皿上升和下降,染色后,吸除培养液,将带观察的培养皿单独升高,观察记录后再将其下降回收,如此,既方便观测又不容易与其他培养物产生混淆。作为优化,下凸轮下部设有齿轮,推杆后部连接有齿条,该齿条与下凸轮齿轮相啮合。如此设计,推动推杆,通过齿轮和齿条的配合,使下凸轮转动,如此便于控制培养皿升降。作为优化,齿轮左右两侧分别啮合一齿条。如此设计,推动一侧推杆,可使下凸轮转动,使培养皿上升;推动另ー侧则使下凸轮反向转动,是培养皿下降,同时将另一侧推杆顶出。操作更为便捷。作为优化,上凸轮升高的最大高度为高度为15mm。如此设计,上升高度正好与标准培养皿高度一致,既不容易损坏培养皿,又不会影响观察。本实用新型ー种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结构原理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具有便于细胞病理改变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医疗、教育、生物制药等领域实验室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作进ー步说明


图1是本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培养皿下降至最低位置时,培养皿、上凸轮、下凸轮和推杆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培养皿上升至最高位置时,培养皿、上凸轮、下凸轮和推杆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培养皿、2为基座、3为上凸轮、4为下凸轮、5为柱形腔、6为导向槽、7为耳部、8为推杆、9为齿轮、10为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方式一如
图1-3所示,本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皿1,其还包括基座2和轮廓线相配合的上凸轮3、下凸轮4,其中基座2上设有柱形腔5,该柱形腔5壁上设有导向槽6 ;上凸轮3和下凸轮4的上部设于该柱形腔5内,其中上凸轮3侧壁上设有外凸的与导向槽尺寸相配合的耳部7 ;所述培养皿I设于上凸轮3顶部;基座2侧壁上设有控制下凸轮4转动的推杆8。下凸轮4下部设有齿轮9,推杆8后部连接有齿条10,该齿条10与下凸轮齿轮9相啮合。齿轮9左右两侧分别啮合一齿条10。上凸轮3升高的最大高度为高度为15mm。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事实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描述的产品,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和轮廓线相配合的上凸轮、下凸轮,其中基座上设有柱形腔,该柱形腔壁上设有导向槽;上凸轮和下凸轮的上部设于该柱形腔内,其中上凸轮侧壁上设有外凸的与导向槽尺寸相配合的耳部;所述培养皿设于上凸轮顶部;基座侧壁上设有控制下凸轮转动的推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轮下部设有齿轮,所述推杆后部连接有齿条,该齿条与下凸轮齿轮相啮 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左右两侧分别哨合一齿条。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轮升高的最大高度为高度为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多皿培养盘和多孔培养板为一体式设计,只能整盘活整板移动,给单个培养皿的观察带来极大不便,且在皿孔较多的情况下还容易造成混淆。本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皿,其还包括基座和轮廓线相配合的上凸轮、下凸轮,其中基座上设有柱形腔,该柱形腔壁上设有导向槽;上凸轮和下凸轮的上部设于该柱形腔内,其中上凸轮侧壁上设有外凸的与导向槽尺寸相配合的耳部;所述培养皿设于上凸轮顶部;基座侧壁上设有控制下凸轮转动的推杆。本实用新型便于分别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医疗、教育、生物制药等领域实验室使用。
文档编号C12M3/00GK202849417SQ201220594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林林, 张晓丽, 胡乃宝 申请人:滨州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