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荷花龙井茶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45806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荷花龙井茶的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荷花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包括茶坯复火、拼合、通花散热、起花、烘制、干花、提花等步骤获得一种荷花龙井茶。本发明简化了荷香茶的加工工序,为荷香茶的量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性,并通过添加适量的花瓣、与花蕊,增加了茶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掩饰了花青素含量增加及茶中多酚含量存在的涩味,使茶汤口感更为柔和,香气更为馥郁,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专利说明】一种荷花龙井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荷花龙井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的饮用和茶树种植历史已达几千年。中国茶区辽阔,茶树品种丰富,加工工艺复杂,产品众多,各有特征。茶叶的制作工艺,除传统的六大茶类(白茶、绿茶、红茶、黄茶、青茶、黑茶)外,再加工茶叶也是茶叶制作的一大茶类。再加工茶类中的窨制花茶是以绿茶或红茶等基本茶类为原料,经与香花窨制,利用茶叶的吸附性,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制成的。
[0003]中国花茶的生产始于南宋,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依据窨制所用鲜花品种不同,可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玳玳花茶等。花茶是集花香与茶味于一体,既保存了茶味,又有花香;同时花茶不仅有茶的功效,其花香也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如花香可疏肝解郁、美容养颜、排毒除臭、调节肠胃循环等功效,且花香可使人心情愉悦,令人心旷神怡。
[0004]传统的荷花茶制作方法是将茶叶装成茶包,再将茶包直接置入荷花鲜花中,隔夜窨制后再烘干茶叶所得,该技术方法因生产地受限制,茶包预装与拆装工序繁琐,导致低产量,高成本,产品推广不易。传统荷花花茶带有荷花的花香,但在茶的滋味上难以体现荷花甘甜柔和的特质。由于荷花花瓣大且厚实,若直接添加阴干的荷花花瓣,因花瓣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膜脂过氧化反应,易产生油耗味。

【发明内容】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在于提供一种荷花龙井茶的加工方法,通过添加适量的花瓣、与花蕊,避免产生油耗味,增加茶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掩饰花青素含量增加及茶中多酚含量存在的涩味,使茶汤口感更为柔和,香气更为馥郁,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荷花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0008]A)茶坯复火:将龙井茶坯进行预热;
[0009]B)拼合:将预热后的茶坯与当天开放的荷花花瓣、花蕊进行拼合拌匀成花茶;
[0010]C)通花散热:将拼合后的花茶静置20?28小时,至花茶温度超过40°C时,进行通花散热;
[0011]D)起花、烘制:筛除从花茶中将荷花花瓣与花蕊,茶叶于70?80°C温度下烘制I?2小时,使茶叶中的含水量低于8.5% ;
[0012]E)干花:采新鲜的荷花花瓣和花蕊分别于70?80°C温度下烘干;
[0013]F)提花:将步骤D)烘制后的茶叶与步骤E)烘干后的荷花花瓣及花蕊拌匀。
[0014]由于茶坯的吸香原理主要是应为茶坯的表面及内部存在许多孔隙,是的茶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在茶坯表面的分子引力不平衡,从而存在大量过剩的价力存在,而这种价力就是茶坯能吸附香气分子的根源。发明人发现采用龙井茶作为花茶的茶坯,经过复火预热后能明显提高茶坯的孔隙率和数量,提高了茶坯的比表面积,进而达到提高其吸附香气的能力。当茶坯预热温度在40-50°C时,吸附效果最好,最后得到的荷花龙井茶的口感和香气都能达到最优的条件。优选的,在本发明中所选择的茶坯为一级西湖龙井。
[0015]为了防止荷花中的成分和香气散失,以保证获得荷花龙井茶的风味及营养价值,在本发明中采用的都是当天开放的荷花及花蕊。当天绽放的荷花花料,仅内瓣花瓣松动开张,未完全开放,荷花花瓣饱满紧实,花瓣颜色较深,还未出现衰老迹象,此时花瓣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一旦花瓣开始衰老,花瓣开放度扩大,花瓣开始松动,基本花色变浅,花形松散,水溶性蛋白迅速降低,膜脂氧化的产物超氧化歧化酶(SOD)及超氧离子自由基(02-)含量大幅上升。另外在本发明中,起花之后的荷花花瓣和花蕊香气已经基本释放,且已残败,如果直接保留在花氽中,会影响整个花氽的品相;因此,在本发明中起花之后在氽叶中添加烘干后的当天开放的荷花花瓣和花蕊。
[0016]步骤C)中,通花散热时每隔10-20分钟翻拌一次。
[0017]步骤E)中,茶叶与加荷花花瓣和花蕊的比例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分别为:荷花花瓣I?5%、荷花花蕊I?5%,茶叶90?98%。
[0018]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简化了荷香茶的加工工序,为荷香茶的量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性,并通过添加适量的花瓣、与花蕊,增加了茶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掩饰了花青素含量增加及茶中多酚含量存在的涩味,使茶汤口感更为柔和,香气更为馥郁,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0019]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荷花龙井茶,通过以下方法加工而成:
[0022]取一级西湖龙井茶1kg,预热温度40°C,保持I小时;摘取当日开放的荷花,获得花瓣与花蕊共0.5kg,与上述茶叶拼合拌匀,静置24h,当茶堆温度高于40°C时,通花散热;窨制完成后起花,筛去花蕊花瓣,将茶叶放入预热80°C的烘箱Ih烘至足干;同时摘取新鲜的荷花花瓣、花蕊80°C烘干,约lh,将烘干后的茶叶、荷花花瓣、荷花花蕊分别以质量百分数为:90%、5%、5%的比例拌匀,获得成品茶。
[0023]实施例2
[0024]一种荷花龙井茶,通过以下方法加工而成:
[0025]取一级西湖龙井茶1kg,预热温度50°C,保持I小时;摘取当日开放的荷花,获得花瓣与花蕊共0.5kg,与上述茶叶拼合拌匀,静置20h,当茶堆温度高于40°C时,通花散热;窨制完成后筛去花蕊花瓣,将茶叶放入预热70°C的烘箱1.5h烘至足干;同时摘取新鲜的荷花花瓣、花蕊70 °C烘干,将烘干后的茶叶、荷花花瓣、荷花花蕊分别以质量百分数为:95%、2%、3%的比例拌匀,获得成品茶。
[0026]实施例3
[0027]取一级西湖龙井茶1kg,预热温度40°C,保持I小时;摘取当日开放的荷花,获得花瓣与花蕊共0.5kg,与上述茶叶拼合拌匀,静置24h,当茶堆温度高于40°C时,通花散热;窨制完成后筛去花蕊花瓣,将茶叶放入预热70°C的烘箱2h烘至足干,;同时摘取新鲜的荷花花瓣、花蕊80 °C烘干,将烘干后的茶叶、荷花花瓣、荷花花蕊分别以质量百分数为:98%、1%、1%的比例拌匀,获得成品茶。
[0028]广品的品质鉴定:
[0029]1.参照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23776-2009),将上述实施例1_3所得的样品从“外形、汤色、香气、滋味与叶底”五项因子进行品质审评。评审结果见表1。
[0030]表1
[0031]
【权利要求】
1.一种荷花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A)茶坯复火:将龙井茶坯进行预热; B)拼合:将预热后的茶坯与当天开放的荷花花瓣、花蕊进行拼合拌匀成花茶; C)通花散热:将拼合后的花茶静置20-28小时,至花茶温度超过40°C时,进行通花散执.D)起花、烘制:筛除从花茶中将荷花花瓣与花蕊,茶叶于7(T80°C温度下烘制f2小时,使茶叶中的含水量低于8.5% ; E)干花:采新鲜的荷花花瓣和花蕊分别于7(T80°C温度下烘干; F)提花:将步骤D)烘制后的茶叶与步骤E)烘干后的荷花花瓣及花蕊拌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荷花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预热的温度为:40-50°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荷花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通花散热时每隔10-20分钟翻拌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荷花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茶叶与加荷花花瓣和花蕊的比例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分别为:荷花花瓣1飞%、荷花花蕊1飞%,茶叶90~98%。
【文档编号】A23F3/06GK103652007SQ201310607385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董俊杰, 罗龙新, 钱晓军 申请人:杭州聚芳永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