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味醇香型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460439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桂花味醇香型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桂花味醇香型红茶及其加工方法。1)将红茶摊放在控温、控湿的摊青间内,至含水率6-12%;2)将处理过的红茶100份与新鲜桂花6份拌匀,将混合鲜花红茶和生石灰层层窨制,茶与生石灰的质量比为1:3,闷袋处理6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冷却;3)混合鲜花红茶装入不透气的闷袋,放置后进行通花,同时再加入新鲜桂花4份,拌匀,与透气袋包装的生石灰混合后装入不透气的闷袋24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处理;4)将步骤3)得到的半成品用4份鲜桂花调香,拌匀后闷堆,进行足干,烘干得到含水量为6%的桂花味醇香型红茶。本发明对鲜花的香气利用率高,有效的避免了对茶的外形与色泽的改变,下花量约14%,鲜灵度提高,甜香味显,茶汤滋味特有桂花甘醇味。
【专利说明】桂花味醇香型红茶及其加工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茶叶制作领域,涉及茶叶再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桂花味醇香型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名优茶产业的兴起及迅速发展,除了市场的引导和刺激外,茶叶的香气、口感等内质风味成为消费者选择茶类的首要条件。桂花红茶不仅有能保持红茶味,还能透着桂花味,进一步兼具有药用性,例如提神消疲,养胃护胃,抗氧化排毒,利尿等功效。
[0003]目前桂花红茶主要制作工艺问题:桂花和红茶混合在一起,用机器直接烘干,导致用花量大,桂花的鲜灵度差,再者,茶胚多次经过高温火功容易过,茶与花香协调度差。同时,搅拌桂花和成品茶容易破坏桂花和红茶的外形及色泽,下脚茶多,成品率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在提供一种桂花味醇香型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0005]桂花味醇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嫩度的鲜叶为原料的红茶,通过以下步骤处理:
1)将红茶摊放在控温、控湿的摊青间内,至含水率6-12%; 2)按照质量比,将步骤I)处理过的红茶100份与新鲜桂花6份拌匀得到混合鲜花红茶,将混合鲜花红茶和生石灰层层窨制,混合鲜花红茶的层高度为5cm,生石灰用透气袋包装,生石灰的层高为10cm,混合鲜花红茶与生石灰的质量比为1:3,将层层窨制的混合鲜花红茶和生石灰用不透气的闷袋处理6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冷却处理20分钟;
3)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混合鲜花红茶装入不透气的的闷袋,放置10-12小时后进行通花,同时再加入新鲜桂花4份,拌匀得到初级混合鲜花红茶,与透气袋包装的生石灰混合后装入不透气的闷袋24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半成品用4份鲜桂花调香,拌匀后闷堆6小时后,用远红外烘干机进行足干,烘至足干的温度90-100°C,足干叶含水率6%左右,烘干得到含水量为6 %的桂花味醇香型红茶。
[0006]步骤2 )所述的层层窨制中,顶层为生石灰层。
[0007]步骤3 )所述的混合为初级混合鲜花红茶与透气袋包装的生石灰层层窨制。
[0008]步骤3 )所述的混合为透气袋包装的生石灰层包围初级混合鲜花红茶。
[0009]步骤2 )所述的透气袋包装为棉、麻布袋或纸袋;步骤2 )所述的不透气袋包装为塑料袋、锡箔袋或陶瓷。
[0010]步骤2 )及步骤3)所述的桂花为金桂品种。
[0011]步骤4)所述的桂花为丹桂品种。
[0012]所述的红茶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和红茶茶珍。
[0013]所述的生石灰为以生石灰为原料的加工产品。[0014]所述的加工方法得到的桂花味醇香型红茶。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桂花味醇香型红茶,鲜桂花和红茶混合窨制,利用鲜花自然吐香吸香,通过上下生石灰收水分,对鲜花的香气利用率高,有效的避免了对茶的外形与色泽的改变,因而制得的桂花红茶成品率高;同时也有效的避免因水分含量过高,导致茶陈化现象;可以预防因反复烘干,导致原本红茶香型改变,苦涩味加重。传统的桂花红茶下花量30%-40%,本发明下花量约14%。香气分析:鲜灵度大幅度提闻,甜香味显;茶汤滋味特有的桂花甘醇味。
[0016]本发明顺应现代茶叶消费理念和消费潮流,对成品的红茶进行改进,优化,利用鲜金桂和丹桂的优质香型,通过生石灰的作用下与成品红茶渥堆缓慢氧化反应,茶吸收了新鲜花的香味,在一定比例的水分和温度作用下,特殊闷袋后,形成具有桂花味的醇香型红茶,消除了如小叶红茶的滋味单薄,酸的品质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一
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嫩度的鲜叶为原料的九曲红梅茶,通过以下步骤处理:
1)将红茶摊放在控温、控湿的摊青间内,至含水率6-12%;
2)按照质量比,将步骤I)处理过的红茶100份与新鲜金桂6份拌匀得到混合鲜花红茶,将混合鲜花红茶和生石灰层层窨制,混合鲜花红茶的层高度为5cm,生石灰用透气袋包装,生石灰的层高为10cm,混合鲜花红茶与生石灰的质量比为1:3,将层层窨制的混合鲜花红茶和生石灰用不透气的闷袋处理6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冷却处理20分钟;
3)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混合鲜花红茶装入不透气的的闷袋,放置10-12小时后进行通花,同时再加入新鲜金桂4份,拌匀得到初级混合鲜花红茶,与透气袋包装的生石灰混合后装入不透气的闷袋2 4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半成品用4份鲜丹桂调香,拌匀后闷堆6小时后,用远红外烘干机(厦门宇挺兴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57A4型燃油远红外烘干机)进行足干,烘至足干的温度90-100°C,足干叶含水率6%左右,烘干得到含水量为6 %的桂花味醇香型红茶。
[0019]实施例二
以一芽三叶的鲜叶为原料的九曲红梅茶,通过以下步骤处理:
1)将红茶摊放在控温、控湿的摊青间内,至含水率6-12%;
2)按照质量比,将步骤I)处理过的红茶100份与新鲜金桂6份拌匀得到混合鲜花红茶,将混合鲜花红茶和生石灰层层窨制,混合鲜花红茶的层高度为5cm,生石灰用透气袋包装,生石灰的层高为10cm,混合鲜花红茶与生石灰的质量比为1:3,将层层窨制的混合鲜花红茶和生石灰用不透气的闷袋处理6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冷却处理20分钟;
3)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混合鲜花红茶装入不透气的的闷袋,放置10-12小时后进行通花,同时再加入新鲜金桂4份,拌匀得到初级混合鲜花红茶,与透气袋包装的生石灰混合后装入不透气的闷袋2 4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半成品用4份鲜丹桂调香,拌匀后闷堆6小时后,用远红外烘干机(厦门宇挺兴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57A4型燃油远红外烘干机)进行足干,烘至足干的温度90-100°C,足干叶含水率6%左右,烘干得到含水量为6 %的桂花味醇香型红茶。
[0020]实施例三
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嫩度的鲜叶为原料的九曲红梅茶,通过以下步骤处理:
1)将红茶摊放在控温、控湿的摊青间内,至含水率6-12%;
2)按照质量比,将步骤I)处理过的红茶100份与新鲜金桂6份拌匀得到混合鲜花红茶,将混合鲜花红茶和生石灰层层窨制,混合鲜花红茶的层高度为5cm,生石灰用透气袋包装,生石灰的层高为10cm,混合鲜花红茶与生石灰的质量比为1:3,将层层窨制的混合鲜花红茶和生石灰用不透气的闷袋处理6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冷却处理20分钟;
3)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混合鲜花红茶装入不透气的的闷袋,放置10-12小时后进行通花,同时再加入新鲜金桂4份,拌匀得到初级混合鲜花红茶,与透气袋包装的生石灰混合后装入不透气的闷袋2 4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半成品用4份鲜金桂,拌匀后闷堆6小时后,用远红外烘干机(厦门宇挺兴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57A4型燃油远红外烘干机)进行足干,烘至足干的温度90-100°C,足干叶含水率6%左右,烘干得到含水量为6 %的桂花味醇香型红茶。
[0021]实施例四
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嫩度的鲜叶为原料的九曲红梅茶,通过以下步骤处理:
1)将红茶摊放在控温、控湿的摊青间内,至含水率6-12%;
2)按照质量比,将步骤I)处理过的红茶100份与新鲜金桂15份,层层窨制,鲜花的层高度为2cm,茶的高度3cm,中间为白色纱布,装箱渥堆,等待6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冷却处理20分钟,,用远红外烘干机(厦门宇挺兴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57A4型燃油远红外烘干机)进行足干,烘至足干的温度90-100°C,足干叶含水率6%左右,烘干得到含水量为6 %的桂花红茶。
[0022]实施例五
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嫩度的鲜叶为原料的滇红,通过以下步骤处理:
1)将红茶摊放在控温、控湿的摊青间内,至含水率6-12%;
2)按照质量比,将步骤I)处理过的红茶100份与新鲜金桂6份拌匀得到混合鲜花红茶,将混合鲜花红茶和生石灰层层窨制,混合鲜花红茶的层高度为5cm,生石灰用透气袋包装,生石灰的层高为10cm,混合鲜花红茶与生石灰的质量比为1:3,将层层窨制的混合鲜花红茶和生石灰用不透气的闷袋处理6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冷却处理20分钟;
3)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混合鲜花红茶装入不透气的的闷袋,放置10-12小时后进行通花,同时再加入新鲜金桂4份,拌匀得到初级混合鲜花红茶,与透气袋包装的生石灰混合后装入不透气的闷袋24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半成品用4份鲜丹桂,拌匀后闷堆6小时后,用远红外烘干机(厦门宇挺兴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57A4型燃油远红外烘干机)进行足干,烘至足干的温度90-100°C,足干叶含水率6%左右,烘干得到含水量为6 %的桂花味醇香型红茶。
[0023]本发明桂花味醇香型红茶的对比评估结果如下表所示:实施例1、2、3、5是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桂花味醇香型红茶;实施例4是传统方法加工的桂花红茶;嫩叶九曲红梅和老叶九曲红梅为传统红茶。
[0024]
【权利要求】
1.一种桂花味醇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嫩度的鲜叶为原料的红茶,通过以下步骤处理: 1)将红茶摊放在控温、控湿的摊青间内,至含水率6-12%; 2)按照质量比,将步骤I)处理过的红茶100份与新鲜桂花6份拌匀得到混合鲜花红茶,将混合鲜花红茶和生石灰层层窨制,混合鲜花红茶的层高度为5cm,生石灰用透气袋包装,生石灰的层高为10cm,混合鲜花红茶与生石灰的质量比为1:3,将层层窨制的混合鲜花红茶和生石灰用不透气的闷袋处理6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冷却处理20分钟; 3)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混合鲜花红茶装入不透气的的闷袋,放置10-12小时后进行通花,同时再加入新鲜桂花4份,拌匀得到初级混合鲜花红茶,与透气袋包装的生石灰混合后装入不透气的闷袋24小时后常温下通花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半成品用4份鲜桂花调香,拌匀后闷堆6小时后,用远红外烘干机进行足干,烘至足干的温度90-100°C,足干叶含水率6%左右,烘干得到含水量为6 %的桂花味醇香型红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层层窨制中,顶层为生石灰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混合为初级混合鲜花红茶与透气袋包装的生石灰层层窨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混合为透气袋包装的生石灰层包围初级混合鲜花红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透气袋包装为棉、麻布袋或纸袋;步骤2 )所述的不透气袋包装为塑料袋、锡箔袋或陶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及步骤3)所述的桂花为金桂品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桂花为丹桂品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茶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和红茶茶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石灰为以生石灰为原料的加工产品。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得到的桂花味醇香型红茶。
【文档编号】A23F3/06GK103689139SQ20131066909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商燕 申请人:商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