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鲜叶摊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941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树鲜叶摊晾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茶树鲜叶摊晾架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树鲜叶摊晾架,具体属于茶叶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茶树鲜叶摊晾方式,多是在地面上进行,摊晾效果差,而且摊晾鲜叶数量少;有些是在多层的摊晾架上进行,但这些多层摊晾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耗费太多制作材料,二是不能移动,使用不方便。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茶树鲜叶摊晾架,既能节约制作材料,又能整体移动。[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树鲜叶摊晾架,金属材料制作,包括支架、底轮,所述的支架由前支架、后支架、上连杆、下连杆组成。[0005]所述的茶树鲜叶摊晾架,前支架和后支架结构、尺寸相同,都由立杆、横杆、中立杆组成。每个支架的立杆两根,分左立杆和右立杆,左右立杆之间有横杆和中立杆;横杆多根,相互平行,最下面一根横杆距地面10cm,相邻两根横杆之间距离20cm ;中立杆一根,位于横杆中间位置;底轮四个,位于前、后支架的立杆底部。[0006]所述的茶树鲜叶摊晾架,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由上连杆两根、下连杆两根连接。[0007]具体实施时,摊晾架长为170 200cm、宽为50 70cm、横杆总层数为6 9层为且。[0008]使用时,将盛有茶树鲜叶的竹筛放入摊晾架的各层横杆之上即可。[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多层结构,提高了单位空间内鲜叶的摊晾效率;2.节省制作材料,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只有四根连杆连接;3.摊晾架底部安装了底轮,可以方便地从摊晾室整体移动至茶叶加工设备附近,使用方便。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支架结构示意图[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面结构示意图[0014]图中:1、前左立杆,2、横杆,3、中立杆,4、底轮,5、前右立杆,6、上连杆,7、下连杆,8、前支架,9、后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一种茶树鲜叶摊晾架,金属材料制作,包括支架、底轮;支架由前支架(8)、后支架(9)、上连杆(6)、下连杆(7)组成。前支架(8)和后支架(9)结构、尺寸相同;其中前支架(8)由前左立杆(1)1根、前右立杆(5)1根、横杆(2)9根、中立杆(3)1根组成;前左立杆(I)和前右立杆(5)之间设置横杆⑵和中立杆(3),9根横杆⑵长度都为185cm,相互平行,最下面一根横杆(2)距地面IOcm ;相邻两根横杆(2)之间距离都为20cm ;中立杆(3)位于横杆(2)中间位置,连接9根横杆(2);底轮(4)共四个,位于前、后支架的立杆底部;前支架
(8)和后支架(9)之间,由上连杆(6)两根、下连杆(7)两根连接,上连杆(6)和下连杆(7)长度都为60cm。使用时,将盛有茶树鲜叶的竹筛放入摊晾架的各层横杆之上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茶树鲜叶摊晾架,包括支架、底轮,其特征在于支架由前支架、后支架、上连杆、下连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鲜叶摊晾架,其特征在于前支架和后支架结构、尺寸相同,都由立杆、横杆、中立杆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鲜叶摊晾架,其特征在于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由上连杆两根、下连杆两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树鲜叶摊晾架,其特征在于底轮四个,位于前、后支架的立杆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树鲜叶摊晾架,金属材料制作,包括支架、底轮;支架由前支架、后支架、上连杆、下连杆组成。底轮四个,位于前、后支架的立杆底部。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单位空间内鲜叶的摊晾效率、节省制作材料,整体移动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23F3/06GK203058214SQ20132005041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段永春 申请人:段永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