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底部储杂盲肠管结构的食品调配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国际专利分类A23L食品蒸煮机加工装置技术,尤其是具有底部储杂盲肠管结构的食品调配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以新鲜果蔬生产制造食品深加工产品的工艺中,经常需要使用蒸煮锅类设备,由于所用的原料大多为农田中种植的,原料采收过程易混入石块等杂质,原有的调配锅在生产、调配时很难将杂质分离,杂质可能会混入产品中,从而影响产品的安全和品质。现有技术中,少有相关技术公开。中国专利申请201220168104.X生产调味品的反应釜,包括不锈钢罐体,罐体内设由搅拌电机驱动的搅拌装置,罐体的顶部设有加料口,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罐体的侧边设有连接蒸汽管道的蒸汽进口,反应釜的内部设有温度感应探头,蒸汽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温度感应探头通过控制器与电磁阀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底部储杂盲肠管结构的食品调配锅,以实现对调配锅工作时有效下排杂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措施在于:锅体底部有出料口,锅体外的出料管连接在该出料口上,同时在出料管上连接储杂盲肠管,该储杂盲肠管位于出料管下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锅体底部安装储杂盲肠管,在出料或生产过程中将落入其中的原料中混入的较重的杂质收集储存并定期外排,结构简明易于实施,有效提高生产中物料的纯净程度,并提高产成品品质,节能环保,效率高、生产、操作维护方便,用途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 著。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锅体1、搅拌装置2、支座3、立轴4、支架5、出料管6、储杂盲肠管7、出料口 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包括锅体1、搅拌装置2、立轴4、出料管6、储杂盲肠管7和出料口 8。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锅体I底部有出料口 8,锅体I外的出料管6连接在该出料口 8上,同时在出料管6上连接储杂盲肠管7,该储杂盲肠管7位于出料管6下侧。前述中,锅体I内垂直安装立轴4,在立轴4上安装搅拌装置2,同时,立轴4低端套装在支座3内,该支座3底部固定支架5,该支架5安置于锅体I内底部中央,而且,该支架5内侧中部与锅体I内腔连通,出料口 8开口于该支架5内侧中部。前述中,出料管6从锅体I底部向下接出后折弯,储杂盲肠管7连接在该折弯处,而且该储杂盲肠管7中线向上方延长穿过出料口 8。前述中,储杂盲肠管7下端安装阀门。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原有的调配锅的结构进行技术改进,根据调配锅的构造在出料口 8下方增加“盲肠”装置即储杂盲肠管7,该“盲肠”装置使用后,改变了以往物料的出料方式。根据重力原理,原料中混入的石块等比重一般较大的杂质会在物料运行过程中从出料口 8下沉到储杂盲肠管7中,而物料则由出料口 8通过出料管6的管路折弯后进入到下个环节,而下沉到储杂盲肠管7 “盲肠”装置的杂质定期通过开启储杂盲肠管7下端安装的阀门的将杂质排出调 配锅。
权利要求1.具有底部储杂盲肠管结构的食品调配锅,包括锅体(I)、搅拌装置(2)、立轴(4)、出料管(6)和储杂盲肠管(7)和出料口⑶;其特征在于,锅体⑴底部有出料口(8),锅体(I)外的出料管(6)连接在该出料口(8)上,同时在出料管(6)上连接储杂盲肠管(7),该储杂盲肠管(7)位于出料管(6)下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底部储杂盲肠管结构的食品调配锅,其特征在于,锅体(I)内垂直安装立轴(4),在立轴(4)上安装搅拌装置(2),同时,立轴(4)低端套装在支座(3)内,该支座(3)底部固定支架(5),该支架(5)安置于锅体(I)内底部中央,而且,该支架(5)内侧中部与锅体⑴内腔连通,出料口⑶开口于该支架(5)内侧中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底部储杂盲肠管结构的食品调配锅,其特征在于,出料管(6)从锅体(I)底部向下接出后折弯,储杂盲肠管(7)连接在该折弯处,而且该储杂盲肠管(7)中线向上方延长穿过出料口(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底部储杂盲肠管结构的食品调配锅,其特征在于,储杂盲肠管(7)下端安 装阀门。
专利摘要具有底部储杂盲肠管结构的食品调配锅,包括锅体(1)、搅拌装置(2)、立轴(4)、出料管(6)和储杂盲肠管(7)和出料口(8);锅体(1)底部有出料口(8),锅体(1)外的出料管(6)连接在该出料口(8)上,同时在出料管(6)上连接储杂盲肠管(7),该储杂盲肠管(7)位于出料管(6)下侧。锅体底部安装储杂盲肠管,在出料或生产过程中将落入其中的原料中混入的较重的杂质收集储存并定期外排,结构简明易于实施,有效提高生产中物料的纯净程度,并提高产成品品质,节能环保,效率高、生产、操作维护方便,用途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A23L1/212GK203087459SQ20132010344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7日
发明者陈其钢 申请人:陈其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