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拣梗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拣梗机,包括机架、双螺旋式进料漏斗和梗叶分离装置,所述双螺旋式进料漏斗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所述梗叶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双螺旋式进料漏斗的出料口正下方,所述梗叶分离装置包括可转动滚轮、三个可转动毛刷和驱动电机,所述可转动滚轮上设置有若干圈梗叶分离刀片,所述梗叶分离刀片上有两个斜角刀刃,所述可转动毛刷上的软毛呈螺旋状,在所述梗叶分离装置下方左侧设置有茶叶流道,在所述梗叶分离装置下方右侧设置有茶梗流道;通过滚轮上带斜角刀刃的刀片与转动毛刷配合,方便高效的把茶叶和茶梗分离开,操作时不会把茶叶弄碎,且操作过程不会累积热量,茶叶不变色品质更优,设备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合广大茶农个体户使用。
【专利说明】茶叶拣梗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方便把茶叶和茶梗分离的拣梗机。
【背景技术】
[0002]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品茶论道的传统,茶文化在中国非常盛行,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品茶的乐趣,要得到优质的茶需要经过非常多道工序的处理,包括晒青、炒青、做青、包揉、烘焙等,进行完上述处理后就得到半成品的茶叶,但是需要得到成品还需要把茶叶和茶梗分离开,传统的茶叶茶梗分离是采用纯手工方式,人工拣选方式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高,而且得到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面上也出现了非常多种类的拣梗机,从较为原始的半自动化到目前较为先进的全自动拣梗机,但是综上市面上的这些拣梗机,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较为原始的设备效率低,不能满足客户使用要求,而自动化的设备效率提升了,但是价格非常昂贵,面对目前较多的茶农个体户是很难接受的,且目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并积累,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将影响茶叶的质量,综合上述情况,如果有一种设备能够兼具效率、价格、茶叶品质等多重优势就可满足更多普通茶农的生产要求。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适中、效率高的茶叶拣梗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价格和效率不能兼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拣梗机,包括机架、双螺旋式进料漏斗和梗叶分离装置,所述双螺旋式进料漏斗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所述梗叶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双螺旋式进料漏斗的出料口正下方,所述梗叶分离装置包括可转动滚轮、三个可转动毛刷和驱动电机,其中两个可转动毛刷设置在所述可转动滚轮上方且与可转动滚轮同时受驱动电机驱动,另外一个可转动毛刷设置在所述可转动滚轮右下方且被机架内的齿轮驱动,所述可转动滚轮上设置有若干圈梗叶分离刀片,所述梗叶分离刀片上有两个斜角刀刃,所述可转动毛刷上的软毛呈螺旋状,在所述梗叶分离装置下方左侧设置有茶叶流道,在所述梗叶分离装置下方右侧设置有茶梗流道。
[000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机架两侧设置有散热板。
[000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机架靠近茶叶流道一侧设置有保护罩。
[000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保护罩上开有观察窗。
[000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叶流道是孔状结构的。
[00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叶流道下方设置有振动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振动架振动。
[00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茶叶流道出口处设置有茶叶收集筐。[001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茶梗流道出口处设置有茶梗收集筐。
[001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4个移动脚轮。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滚轮上带斜角刀刃的刀片与转动毛刷配合,方便高效的把茶叶和茶梗分离开,操作时不会把茶叶弄碎,且操作过程不会累积热量,茶叶不变色品质更优,设备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合广大茶农个体户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两侧散热板和保护板未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两侧散热板和保护板安装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梗叶分离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一种茶叶拣梗机,包括机架1、双螺旋式进料漏斗2和梗叶分离装置3,所述双螺旋式进料漏斗2设置在所述机架I顶部,经过前期处理的半成品茶叶从双螺旋式进料漏斗2添加进设备内,双螺旋式进料漏斗2的尺寸及出料口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能够满足使用为最佳,所述梗叶分离装置3设置在所述双螺旋式进料漏斗2的出料口正下方,半成品茶叶从双螺旋式进料漏斗2进入都就流到梗叶分离装置3来实现梗叶分离,梗叶分离装置3是本专利的关键技术所在,下面将对其做更为详尽的描述,所述梗叶分离装置3包括可转动滚轮31、三个可转动毛刷32和驱动电机(图中不可见),其中两个可转动毛刷32设置在所述可转动滚轮31上方且与可转动滚轮31同时受驱动电机驱动,也就是说这两个可转动毛刷32与可转动滚轮31的转动方向是一致的,而另外一个可转动毛刷32设置在所述可转动滚轮31右下方且被机架I内的齿轮驱动,其转动方向与可转动滚轮31方向相反,所述可转动滚轮31上设置有若干圈梗叶分离刀片33,所述梗叶分离刀片33 (见图3)上有两个斜角刀刃34,所述可转动毛刷32上的软毛呈螺旋状,通过梗叶分离刀片33上的斜角刀刃34和可转动毛刷32的共同作用下把茶梗和茶叶分离开,分离开的茶叶就在上方两个可转动毛刷32带动下进入到茶叶流道35,茶叶流道35设置在所述梗叶分离装置3下方左侦牝分离开的茶梗在另外一个可转动毛刷32的带动下流入茶梗流道,茶梗流道设置在所述梗叶分离装置3下方右侧。
[0020]请参见图2,图2中可知在所述机架I两侧设置有散热板11,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会使茶叶变色进而影响茶叶质量,增加散热板11可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在所述机架I靠近茶叶流道35 —侧设置有保护罩12,在保护罩12上开有观察窗13,这样保证设备工作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环境,使用更安全,而且通过观察窗13可看到操作的全过程,便于操作者使用。
[0021 ]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茶叶流道35是孔状结构的,所述茶叶流道35下方设置有振动架4,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振动架4振动,如果有茶梗和茶叶一起从茶叶流道35流出,通过振动架4和孔状结构的茶叶流道二次过滤,保证分离更彻底。
[0022]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茶叶流道35出口处设置有茶叶收集筐,在所述茶梗流道出口处设置有茶梗收集筐,通过两个收集筐把茶叶和茶梗收集起来,不用人工来收拾,提高了效率。
[0023]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机架I底部安装有4个移动脚轮,当需要把设备移动到另一位置时,打开移动脚轮即可推走,需要固定在一个地方使用时,把移动脚轮锁死,使用很方便。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而且分离效率也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成本适中,对于大多数的茶农个体户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设备在使用中不会积累热量,不会使茶叶变色而影响茶叶质量,同时茶叶不容易弄碎,茶叶品质更高。
[0025]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茶叶拣梗机,包括机架(I )、双螺旋式进料漏斗(2)和梗叶分离装置(3),所述双螺旋式进料漏斗(2 )设置在所述机架(I)顶部,所述梗叶分离装置(3 )设置在所述双螺旋式进料漏斗(2)的出料口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梗叶分离装置(3)包括可转动滚轮(31)、三个可转动毛刷(32)和驱动电机,其中两个可转动毛刷(32)设置在所述可转动滚轮(31)上方且与可转动滚轮(31)同时受驱动电机驱动,另外一个可转动毛刷(32)设置在所述可转动滚轮(31)右下方且被机架(I)内的齿轮驱动,所述可转动滚轮(31)上设置有若干圈梗叶分离刀片(33),所述梗叶分离刀片(33)上有两个斜角刀刃(34),所述可转动毛刷(32)上的软毛呈螺旋状,在所述梗叶分离装置(3)下方左侧设置有茶叶流道(35),在所述梗叶分离装置(3)下方右侧设置有茶梗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I)两侧设置有散热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I)靠近茶叶流道一侧设置有保护罩(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罩(12)上开有观察窗(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流道(35)是孔状结构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流道(35)下方设置有振动架(4),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振动架(4)振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茶叶流道(35)出口处设置有茶叶收集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茶梗流道出口处设置有茶梗收集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拣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I)底部安装有4个移动脚轮。
【文档编号】A23F3/06GK203378500SQ201320367072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5日
【发明者】高清都 申请人:高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