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70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浸泡罐包括罐体、汇水管、汇水夹层以及排水口和出料口;所述罐体底部为“V”型,有利于顺利排空所述罐体内的水和原料大米;所述排水口和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用于排除所述罐体内的水和原料大米;多根所述汇水管垂直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汇水管为表面密布排水孔的筛网管;所述汇水夹层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用于快速汇集排出所述汇水管内的水;所述汇水管下端与所述汇水夹层相连通,所述汇水管上端高出所述浸泡罐的最高水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能够实现快速排水,有效缩短米粉生产时长,为最终米粉产品的高品质提供了保证。
【专利说明】一种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浸泡罐,具体涉及一种在米粉生产过程中用于浸泡原料大米的浸泡罐,属于食品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食用米粉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原料大米进行水洗浸泡,通常使用浸泡罐对原料大米进行水洗浸泡,现有常见的浸泡罐一般都是立式罐体,排水口和出料口都设置在底部,原料大米在经过浸泡吸收水分后相互之间变得紧密,水不容易透过,越往底部由于重力的作用,原料大米之间就变得越紧密,而排水的过程是水从上往下渗透,这就造成了排水速度慢,排水不彻底,原料大米中的细微颗粒物无法随水排除等问题,为了使浸泡后的原料大米中的水含量达到标准,这一排水过程往往长达几个小时,严重拉长了米粉的生产时长,而且由于排水时间过长,浸泡罐内上层的原料大米和下层原料大米的浸泡时间不一致,导致原料大米的浸泡程度不一样,对后续生产以及米粉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的浸泡罐进行重新设计,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快速排水,缩短米粉生产时长的浸泡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在米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能够实现快速排水,有效缩短米粉生产时长的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te。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包括罐体、汇水管、汇水夹层以及排水口和出料口 ;所述罐体底部为“V”型,有利于顺利排空所述罐体内的水和原料大米;所述排水口和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用于排除所述罐体内的水和原料大米;多根所述汇水管垂直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汇水管为表面密布排水孔的筛网管;所述汇水夹层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用于快速汇集排出所述汇水管内的水;所述汇水管下端与所述汇水夹层相连通,所述汇水管上端高出所述浸泡罐的最高水位。
[000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汇水管上的排水孔的孔径小于原料大米的颗粒大小,防止原料大米进入所述汇水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增加生产成本。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保证所述罐体的稳定性,在所述罐体上设置多个加强圈。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强圈的数量为四个。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汇水管的数量为三根、四根或者六根。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浸泡罐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浸泡罐的最高水位线上。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罐体内部上端设置有一圈“」”型钢带。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米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能够实现快速排水,有效缩短米粉生产时长的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料大米浸泡罐浸泡原料大米,避免了传统方法由于排水不畅造成的浸泡罐内下层原料大米浸泡时间长,导致部分营养成分会流失到浸泡水中,造成营养成分流失的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浸泡原料大米后的排水时间缩短为十五分钟左右,较传统的排水时间需要2?3小时和节省了大量时间,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由于汇水管的存在,原料大米在浸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汇水管散发出去,能够有效防止原料大米在浸泡过程中因内部升温而引发的变质等现象。而且采用本实用新型浸泡的原料大米,由于排水时间短,保证了原料大米的浸泡程度一样,浸泡罐内上层原料大米与下层原料大米的水分含量差在0.5%,较传统浸泡方法的上层原料大米与下层原料大米的水分差在2%相比,有效提高了原料大米整体与米粒的水分含量分布的均匀性,其粉碎后80?100目的颗粒度在98%以上,较传统方法粉碎后80?100目的颗粒度小于96%相比有了很大提闻,为最终米粉广品的闻品质提供了保证,本实用新型同样也适用于小麦、高粱、青稞、豆类、玉米等颗粒状原料的浸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的A-A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汇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排水口,2.罐体,3.加强圈,4.出料口,5.“」”型钢带,6.汇水管,7.汇
水夹层,8.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采用食品级不锈钢制造,包括罐体2、汇水管6、汇水夹层7以及排水口 I和出料口 4;罐体2内部上端设置有一圈”」”型钢带5,用于挂设在原料大米浸泡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工具,防止工具掉落罐体2内;罐体2底部为“V”型,有利于顺利排空罐体2内的水和原料大米;排水口 I和出料口 4设置在罐体2底部,用于排除罐体2内的水和原料大米;三根汇水管6垂直设置在罐体2内,汇水管6为表面密布排水孔8的筛网管,汇水管6上的排水孔8的孔径小于原料大米的颗粒大小,防止原料大米进入汇水管6,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增加生产成本;汇水夹层7设置在罐体2底部,用于快速汇集排出汇水管6内的水;汇水管6下端与汇水夹层7相连通,汇水管6上端闻出浸泡iil的最闻水位。
[0019]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保证罐体2的稳定性,在罐体2上设置四个加强圈3。
[0020]实施例三,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汇水管6的数量为四根或者六根。
[0021]实施例四,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浸泡罐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位于浸泡罐的最高水位线上,防止浸泡罐内水量过多,对罐体2造成破坏。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米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能够实现快速排水,有效缩短米粉生产时长的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料大米浸泡罐泡原料大米,避免了传统方法由于排水不畅造成的浸泡罐内下层原料大米浸泡时间长,导致部分营养成分会流失到浸泡水中,造成营养成分流失的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浸泡原料大米后的排水时间缩短为十五分钟左右,较传统的排水时间需要2?3小时和节省了大量时间,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由于汇水管的存在,原料大米在浸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汇水管散发出去,能够有效防止原料大米在浸泡过程中因内部升温而引发的变质等现象。而且采用本实用新型浸泡的原料大米,由于排水时间短,保证了原料大米的浸泡程度一样,浸泡罐内上层原料大米与下层原料大米的水分含量差在0.5%,较传统浸泡方法的上层原料大米与下层原料大米的水分差在2%相比,有效提高了原料大米整体与米粒的水分含量分布的均匀性,其粉碎后80?100目的颗粒度在98%以上,较传统方法粉碎后80?100目的颗粒度小于96%相比有了很大提闻,为最终米粉广品的闻品质提供了保证。
[0023]本实用新型同样也适用于小麦、高粱、青稞、豆类、玉米等颗粒状原料的浸泡。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汇水管、汇水夹层以及排水口和出料口 ;所述罐体底部为“V”型,有利于顺利排空所述罐体内的水和原料大米;所述排水口和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用于排除所述罐体内的水和原料大米;多根所述汇水管垂直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汇水管为表面密布排水孔的筛网管;所述汇水夹层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用于快速汇集排出所述汇水管内的水;所述汇水管下端与所述汇水夹层相连通,所述汇水管上端高出所述浸泡罐的最高水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管上的排水孔的孔径小于原料大米的颗粒大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设置多个加强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圈的数量为四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管的数量为三根、四根或者六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罐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浸泡罐的最高水位线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米粉生产用原料大米浸泡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部上端设置有一圈“」”型钢带。
【文档编号】A23L1/10GK203692422SQ201320887797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廖钟鑫 申请人:株洲市炎洣神糙米科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