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的方法

文档序号:46848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牡丹根色素,取牡丹根干燥、粉碎,得到牡丹根粉,然后用乙醇浸泡提取,过滤,将滤液浓缩干燥,得到牡丹根色素;步骤二、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将牡丹根色素加水溶解,调节pH,过200目筛网,得到色素液,备用;将得到的色素液加入到已经配制好的饮料原料液中,饮料原料液和色素液的重量比为30-80∶1,混合搅拌均匀后调节pH值,然后陈化36-48h后过筛,均质两次后进行灌装,即完成饮料的制备。该方法将牡丹根色素加入到饮料中,所得的饮料色泽鲜艳,非工业合成产品,无副作用,安全性好;制备过程为全生态技术,具有节能,环保,保健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色素的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当前所用色素多为合成色素属于焦油染料,不仅无营养价值还对人体有害,长期使用会危害人的健康,容易致癌,因此植物染料染色被重新提及。并且天然色素越来越引起了科研领域的关注,并有取代人工合成色素的趋势。
[0003]牡丹全身是宝,其根皮、叶、花、果实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牡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的方法,将牡丹根色素加入到饮料中,所得的饮料色泽鲜艳,非工业合成产品,无副作用,安全性好;制备过程为全生态技术,具有节能,环保,保健等优点。
[0005]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牡丹根色素
a.挖取新鲜的牡丹根,用水清洗干净,除去杂质后进行晾晒,晾晒至含水率不大于10%,即得到干燥的牡丹根,将干燥的牡丹根进行粉碎,过20目筛,得到牡丹根粉,备用;
b.向步骤a得到的牡丹根粉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乙醇溶液进行浸泡,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70%,浸泡2d后过滤,收集滤液,备用;向过滤后得到的滤渣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乙醇溶液,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70%,浸泡2d后进行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合并两次滤液,备用;
c.将步骤b得到的合并后的滤液置于旋转蒸发设备中,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在_60°C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干燥结束得到的固体粉末即为牡丹根色素,备用;
步骤二、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
取制备好的牡丹根色素,按照料液比为1:10的比例加水溶解,溶解完全后调节PH值为4-6,过200目筛网,得到色素液,备用;将得到的色素液加入到已经配制好的饮料原料液中,饮料原料液和色素液的重量比为30-80:1,混合搅拌均匀后调节PH值为4-5.5,然后陈化36-48h,陈化结束后过200目筛网,均质两次后进行灌装,即完成饮料的制备。
[0006]所述的牡丹根为首案红牡丹的根部。[0007]所述的步骤二中调节PH值用的酸为醋酸或柠檬酸。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其一、本发明提供的整个提取色素和使用的过程未破坏牡丹根皮的化学成分。现代研究发现,牡丹根皮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乙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因此,得到的色素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并且具有淡淡的丹皮酚香味。
[0009]其二、本发明制备牡丹色素的原料为牡丹根,牡丹根的产量要远远大于牡丹花的产量,并且从牡丹根中提取色素的提取率高于从牡丹花中提取的效率,制备得到的色素中含有多种功能成分,可以作为功能食品添加剂应用的食品领域,将牡丹根色素加入到饮料中,所得的饮料色泽鲜艳,非工业合成产品,无副作用,安全性好,且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本发明中牡丹根色素的制备过程简单,使用方便,制备过程为全生态技术,具有节能,环保,保健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一种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牡丹根色素
a.挖取新鲜的牡丹根,用水清洗干净,除去杂质后进行晾晒,晾晒至含水率不大于10%,即得到干燥的牡丹根,将干燥的牡丹根进行粉碎,过20目筛,得到牡丹根粉,备用;
b.向步骤a得到的牡丹根粉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乙醇溶液进行浸泡,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70%,浸泡2d后过滤,收集滤液,备用;向过滤后得到的滤渣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乙醇溶液,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70%,浸泡2d后进行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合并两次滤液,备用;
c.将步骤b得到的合并后的滤液置于旋转蒸发设备中,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在_60°C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干燥结束得到的固体粉末即为牡丹根色素,备用;
步骤二、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
取制备好的牡丹根色素,按照料液比为1:10的比例加水溶解,溶解完全后调节PH值为4-6,过200目筛网,得到色素液,备用;将得到的色素液加入到已经配制好的饮料原料液中,饮料原料液和色素液的重量比为30-80:1,混合搅拌均匀后调节PH值为4-5.5,然后陈化36-48h,陈化结束后过200目筛网,均质两次后进行灌装,即完成饮料的制备。
[0011]所述的牡丹根为首案红牡丹的根部。
[0012]所述的步骤二中调节PH值用的酸为醋酸或柠檬酸。
[001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牡丹根色素
a.挖取新鲜的首案红牡丹根,用水清洗干净,除去杂质后进行晾晒,晾晒至含水率不大于10%,即得到干燥的牡丹根,将干燥的牡丹根进行粉碎,过20目筛,得到牡丹根粉,备用; b.向步骤a得到的牡丹根粉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乙醇溶液进行浸泡,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70%,浸泡2d后过滤,收集滤液,备用;向过滤后得到的滤渣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乙醇溶液,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70%,浸泡2d后进行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合并两次滤液,备用;
c.将步骤b得到的合并后的滤液置于旋转蒸发设备中,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在_60°C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干燥结束得到的固体粉末即为牡丹根色素,备用;
步骤二、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
取制备好的牡丹根色素,按照料液比为1:10的比例加水溶解,溶解完全后用醋酸调节PH值为4,过200目筛网,得到色素液,备用;将得到的色素液加入到已经配制好的饮料原料液中,饮料原料液和色素液的重量比为30:1,混合搅拌均匀后调节PH值为4,然后陈化36h,陈化结束后过200目筛网,均质两次后进行灌装,即完成饮料的制备。
[0014]实施例2:
一种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牡丹根色素,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
步骤二、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
取制备好的牡丹根色素,按照料液比为1:10的比例加水溶解,溶解完全后用柠檬酸调节PH值为6,过200目筛网,得到色素液,备用;将得到的色素液加入到已经配制好的饮料原料液中,饮料原料液和色素液的重量比为80:1,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柠檬酸调节PH值为
5.5,然后陈化48h,陈化结束后过200目筛网,均质两次后进行灌装,即完成饮料的制备。
[0015]实施例3:
一种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牡丹根色素,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
步骤二、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
取制备好的牡丹根色素,按照料液比为1:10的比例加水溶解,溶解完全后用柠檬酸调节PH值为5,过200目筛网,得到色素液,备用;将得到的色素液加入到已经配制好的饮料原料液中,饮料原料液和色素液的重量比为50:1,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柠檬酸调节PH值为5,然后陈化42h,陈化结束后过200目筛网,均质两次后进行灌装,即完成饮料的制备。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牡丹根色素 a.挖取新鲜的牡丹根,用水清洗干净,除去杂质后进行晾晒,晾晒至含水率不大于10%,即得到干燥的牡丹根,将干燥的牡丹根进行粉碎,过20目筛,得到牡丹根粉,备用; b.向步骤a得到的牡丹根粉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乙醇溶液进行浸泡,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70%,浸泡2d后过滤,收集滤液,备用;向过滤后得到的滤渣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乙醇溶液,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70%,浸泡2d后进行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合并两次滤液,备用; c.将步骤b得到的合并后的滤液置于旋转蒸发设备中,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在_60°C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干燥结束得到的固体粉末即为牡丹根色素,备用; 步骤二、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 取步骤一制备好的牡丹根色素,按照料液比为1:10的比例加水溶解,溶解完全后调节PH值为4-6,过200目筛网,得到色素液,备用;将得到的色素液加入到已经配制好的饮料原料液中,饮料原料液和色素液的重量比为30-80:1,混合搅拌均匀后调节PH值为4-5.5,然后陈化36-48h,陈化结束后过200目筛网,均质两次后进行灌装,即完成饮料的制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根色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牡丹根为首案红牡丹的根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牡丹根色素制备饮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调节PH值用的酸为醋酸或柠檬酸。
【文档编号】A23L2/38GK103767026SQ20141001950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6日
【发明者】刘普, 尹卫平, 卫志鹏, 邓瑞雪, 高嘉屿, 王怡冉, 卢宗元, 柴元武, 时清亮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