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青发酵床及其凉青发酵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484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凉青发酵床及其凉青发酵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凉青发酵床及其凉青发酵工艺。本发明凉青发酵床,包括容器和透气软体,容器具有侧壁和底面,底面具有透气孔,透气软体是具有透气孔而柔软的面料,透气软体铺垫于容器上。凉青时将茶叶铺撒在透气软体上,相比较于用竹篾制成的笳篱,具有更高的透气性,每一层凉青发酵床可以容纳更多茶叶。本发明凉青发酵工艺用透气软体盛装茶叶,单次转移量大,操作简便,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
【专利说明】凉青发酵床及其凉青发酵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工具和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凉青发酵床及其凉青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在乌龙茶的加工工艺中,凉青和摇青是很常见的工序。凉青接续晒青和摇青后的一道工序,置于摇青或凉青实际上对茶叶产生何种作用,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结论,各方研究机构和学者都在积极探讨这一问题。有学者指出,凉青的作用是使鲜叶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均匀,散发叶间热量,降低失水和化学变化速度,提供足够的时间让摇青工艺中产生的芳香物质在茶叶中散发分布。
[0003]长久以来,人们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和工具以保证茶叶品质。在传统工艺中,人们用竹篾制成笳篱,将多个笳篱放置在阴凉处并置于被称之为凉青架的架子上,再把茶叶均匀铺撒在笳篱上凉青,茶叶在笳篱上凉青的状况可参见图1。如图1所示,每一个笳篱只铺撒了薄薄一层茶叶,凉青后需多次将各个笳篱转移去摇青,摇青后又要把茶叶重新铺撒在笳篱上,如此反复,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地下。这种传统的笳篱式凉青工具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对乌龙茶需求的日益增大,已成为大批量生产乌龙茶的阻碍。为了保证乌龙茶品质古朴,人们又不得不坚持传统凉青工艺,只好通过增加笳篱数,加大凉青房,并雇佣更多的工人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0004]多年来人们一直期望突破这一技术障碍,希望找到一种既能保持传统工艺品质又能有效提高凉青产量,节约凉青工序的方法。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凉青发酵床及其凉青发酵工艺,以实现人们多年来的愿望。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凉青发酵床,以高凉青产量并同时保持传统工艺品质。
[0007]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凉青发酵工艺,以节省凉青前后铺撒和转移茶叶的时间和工序,加快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000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凉青发酵床,包括容器和透气软体,容器具有侧壁和底面,底面具有透气孔,透气软体是具有透气孔而柔软的面料,透气软体铺垫于容器上。
[0010]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器采用框架结构,具有多个侧壁和一个底面。
[0011]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侧壁中至少有一个活动侧壁,活动侧壁和其它侧壁以及底面之间采用活动连接。
[0012]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器采用盆腔结构,具有一个回转侧壁和一个底面。
[0013]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容器通过支架上下相互叠成多层结构。[0014]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料包括纱网、金属纱网、纱网布、多孔布、透气布、网眼布。
[0015]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具有透气孔。
[0016]凉青发酵工艺,采用上述任意实施例之一的凉青发酵床,将茶叶均匀铺撒在透气软体上凉青,凉青工序和摇青工序包之间的转移括下列步骤:
(1)用透气软体盛装茶叶,以茶叶不洒落为宜;
(2)将步骤(I)的透气软体转移到摇青机或凉青发酵床上;
(3)将茶叶倒入摇青机或在凉青发酵床上铺均;
(4)重复步骤(I)至(3),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
[0017]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凉青时将茶叶铺撒在透气软体上,由于透气软体具有透气空,透气软体又铺垫于具有透气孔的容器上;相比较于用竹篾制成的笳篱,本发明凉青发酵床具有更高的透气性,每一层凉青发酵床可以容纳更多茶叶;本发明的凉青条件和传统工艺的凉青条件不二,不破坏传统凉青工艺精髓,保证了传统工艺品质。本发明凉青发酵工艺用透气软体盛装茶叶,茶叶由凉青房转移到摇青房时,只需提起透气软体即可转移整个凉青发酵床的茶叶;茶叶由摇青房转移到凉青房时,只需将茶叶倒入透气软体再将透气软体铺垫到凉青发酵床上即可;本发明的凉青发酵工艺单次转移量大,操作简便,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传统凉青架和笳篱的凉青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凉青发酵床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凉青发酵床组合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凉青发酵床凉青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凉青发酵床转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凉青发酵床多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凉青发酵床1001 容器100 底面110 托杆111 透气孔112 侧壁120活动侧壁130 转轴131 插销132 透气软体200 支架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框架结构的容器100由不锈钢条制成,具有一个底面110和4个侧壁120,4个侧壁120中有一个是活动侧壁130120,该活动侧壁130120通过转轴131与底面110连接并用插销132和相邻侧壁120锁固。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透气软体200是一块纱网布,容器100底面110的透气孔112是通过相邻的托杆111形成,侧壁120和活动侧壁130120的透气孔112由相应的栏杆形成。托杆111的轴向平行于活动侧壁130120的开合方向(垂直于活动侧壁130120)。
[0021]图3示意本实施例透气软体200铺于容器100的装配状况,透气软体200的边缘高出容器100边缘自然下垂,可用绳索、橡皮筋、螺栓、夹子等通过扣合、紧固或夹持等操作将透气软体200的边缘固定在容器100上,防止透气软体200飘散。[0022]如图4所示,用本实施例凉青发酵床1001凉青时,将茶叶铺撒在透气软体200上,以茶叶不洒落为宜。由于容器100是具有透气孔112的框架结构,透气软体200也是具有大量透气孔112的纱网布,空气能自由流动于茶叶间,相比较于传统的笳篱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凉青效果更充分、更均匀。
[0023]如图5所示,要将茶叶由凉青发酵床1001转移到摇青机时,只需先收卷透气软体200边缘把茶叶盛装好,不使洒落;再解开插销132,转动活动侧壁130120 ;最后将透气软体200从容器100上按图中箭头所指方向拉出容器100并转移到摇青机倒出入茶叶。要将茶叶由摇青机转移到凉青发酵床1001时,只需先将茶叶倒入透气软体200,在按图中箭头所指的反方向把盛装茶叶的透气软体200移进容器100即可。本实施例在转移茶叶的过程中将透气软体200连同茶叶一起转移,一次操作即转移整个凉青发酵床1001的茶叶。
[0024]可按里^所示,将多个凉青发酵床1001上下叠放在支架300上,充分利用空间。厘6凉青发酵床1001侧壁120顶部到底面110底部的高度L为20厘米,凉青发酵相间高度H为30厘米。_的凉青发酵床1001组,在相同的占地面积的条件下,相比于同一高度的笳篱凉青架,能凉青更多的茶叶,其凉青产量提升4倍以上。
[0025]上述实施例是本法多个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任意很容易通过上述实施例理解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上述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基于上述事实所 做的显而易见性修改都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本发明精神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
1.凉青发酵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和透气软体,容器具有侧壁和底面,底面具有透气孔,透气软体是具有透气孔而柔软的面料,透气软体铺垫于容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青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采用框架结构,具有多个侧壁和一个底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凉青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侧壁中至少有一个活动侧壁,活动侧壁和其它侧壁以及底面之间采用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青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采用盆腔结构,具有一个回转侧壁和一个底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凉青发酵床,其特征在于:多个容器通过支架上下相互叠成多层结构。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凉青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包括纱网、金属纱网、纱网布、多孔布、透气布、网眼布。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凉青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具有透气孔。
8.凉青发酵工艺,采用权利要求1至6项任意之一的凉青发酵床,将茶叶均匀铺撒在透气软体上凉青,其特征在于:凉青工序和摇青工序包之间的转移括下列步骤: (1)用透气软体盛装茶叶,以茶叶不洒落为宜; (2)将步骤(I)的透气软体转移到摇青机或凉青发酵床上; (3)将茶叶倒入摇青机或在凉青发酵床上铺均; (4)重复步骤(I)至(3),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
【文档编号】A23F3/08GK103734367SQ201410019360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6日
【发明者】李镇阔, 杨凤桂, 杨永标, 张家贵, 李金伟 申请人:福建省绿腾茶叶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