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果混酿干红酒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8853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五果混酿干红酒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设计一种五果(葡萄、蓝莓、桑葚、梨、橘)混酿酒,将这五种果实破碎,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发酵,添加酵母菌0.2g/kg,果胶酶0.04g/kg,橡木片3g/kg,发酵温度控制在25~28℃,调整发酵液的PH达3.5。经过前发酵、后发酵、陈酿、冷冻下胶、过滤后的成品酒体色泽红色至宝石红色,澄清透明,有光泽,无可见悬浮物;酒体香气纯正、和谐、果香和酒香浓郁,橡木香气适中;口感圆润,酒体丰满;具有本酒体特有的风格特征:即酒香以葡萄酒香为主,伴有混酿后产生的混合香型(伴有梨酒的清香甜润,桑葚酒的草香,蓝莓酒的果香和橘香)。成品酒度为11.5~12度,各项理化指标符合GB15037-2006标准。
【专利说明】五果混酿干红酒及其制造方法
1.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款五种水果混合酿造的干红酒及其制造工艺,涉及的【技术领域】为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
?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善,果酒的消费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以葡萄酒为例,2010年全国葡萄酒产量10亿升,2011年达11.5亿升,2012年达13.8亿升;2012年,中国大陆累计进口葡萄酒4.3亿升,进口葡萄酒的销售额占到了中国葡萄酒市场总销售额的19.4%。2011年我国消费葡萄酒19亿瓶,成为仅次于啤酒的第二大饮品。然而,我国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仅占当前世界平均消费水平的5%,由此可知葡萄酒在我国的市场尚未完全打开,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0003]目前我国果酒市场品种比较单一,除葡萄酒之外,其它果酒的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如柑橘酒、梨酒、蓝莓酒、桑葚酒等果酒虽各有特点,但其文化底蕴不深,消费习惯尚未养成,市场销量有限。为了增加果酒品种,提高果酒营养和感官档次,果实混酿酒有望成为新方向。目前多品种混合型果酒主要分为不同品种果实单独酿造,再经混合调配而成,这种酒往往缺乏原始的酿造香气,且调配比例难以掌握;第二类是果实混酿酒,但目前混酿酒的产量极少,可以说尚无商品形成。从混酿酒的品种来看,也尚有不足。其主要表现为果实种类搭配不尽合理,例如有人用葡萄、苹果、柿子、枣、荔枝、山楂等六种果实搭配制造混酿酒[1],这种配伍从组合来讲显然不合理,因为山楂和柿子含有大量果胶,混合酿造会增加下胶澄清的难度,且山楂含酸量高,酒体酸味重。另外,荔枝属于热带果品,用荔枝和北方落叶果品相搭配酿造混合型果酒难以形成有效产量。且不说产区不同,单就果实的成熟期而言,各类果实相距甚远,荔枝难以保存到柿子成熟;用荔枝酿酒可使酒体产生一种令人不愉悦的口感。因此,混果酿造必须考虑到果实的酿造适性,以及混合酿造所得酒体的色、香、味等特点,才能酿造出优质的果酒。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增加果酒的花色品种,我们发明了五果混酿干红酒。
3.


【发明内容】

[0004]3.1发明名称
[0005]五果混酿干红酒及其制造方法。
[0006]3.2五果混酿干红酒原料
[0007]葡萄(深紫色至紫黑色的品种)、蓝莓、桑葚(紫色至紫黑色的品种)、梨(砂梨品种群的品种)、桔(宽皮橘类的品种)。
[0008]3.3五果混酿干红酒理化指标
[0009]酒度11.5 ?12.5。(V/V),总糖 2.3 ?3.0g/L,总酸 5.5 ?6.5g/L,挥发酸(0.8g/L,总 SO2 ( 200g/L,游离 SO2 ( 30g/L,干浸出物彡 20g/L。
[0010]3.4五果混酿干红酒感官指标
[0011]酒体色泽:深红色至宝石红色,澄清透明,有光泽,无可见悬浮物。
[0012]酒体香气:具有纯正、和谐、优雅、怡悦的果香和酒香,橡木香气适中。
[0013]口感滋味:酒体纯正、优雅,圆润和谐,酒体丰满。
[0014]典型性:具有本酒体特有的风格特征。即酒香以葡萄酒香为主,伴有混酿后产生的混合香型(伴有梨酒的清香甜润,桑葚酒的草香,蓝莓酒的果香和橘酒的橘香)。
[0015]3.5工艺流程
[0016]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7]4.1原料的品种和质量要求
[0018]4.1.1葡萄:葡萄品种要求颜色深紫至黑紫色的品种,如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鲜食酿造兼用品种可用夏黑、摩尔多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6%以上,可滴定酸含量0.5?0.7%,果实充分成熟;
[0019]4.1.2蓝莓:蓝莓果实要充分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1%以上,可滴定酸含量0.5 ?0.7%:
[0020]4.1.3桑葚:桑葚要求紫色品种,果实充分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以上,可滴定酸0.5?0.7% ;
[0021]4.1.4柑橘:柑橘果实要求充分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以上,可滴定酸含量 0.5 ?0.7%,
[0022]用有核品种发酵时,不能将种子破碎;
[0023]4.1.5梨:梨采用沙梨系统的水晶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以上,可滴定酸含量0.5?0.7%,果实要充分成熟。
[0024]4.2原料的预处理
[0025]4.2.1葡萄:按质量要求采收,然后用除梗破碎机将葡萄破碎,泵入发酵罐准备发酵。
[0026]4.2.2蓝莓:按质量采收,然后放入冷库冻藏,冻藏温度_18°C。准备发酵时,提前将冻藏的蓝莓取出解冻,
[0027]然后破碎入罐,准备发酵。
[0028]4.2.3桑葚:按质量要求采收,然后放入冷库冻藏,冻藏温度_18°C。准备发酵时,提前将冻藏的桑葚取出
[0029]解冻,然后破碎入罐,准备发酵。
[0030]4.2.4柑橘:按质量要求采收,然后去皮,破碎榨汁,入罐发酵。
[0031]4.2.5梨:按质量要求采收,破碎榨汁,入罐发酵。
[0032]4.3原料的配比
[0033]葡萄(除梗)73%、桑葚8%、蓝莓5%、梨10%、柑橘(去皮)4%。
[0034]4.4辅料添加量
[0035]酵母菌0.2g/kg, S0250 ?60mg/L,果胶酶 0.04g/kg,橡木片 3g/kg
[0036]4.5发酵条件控制
[0037]温度:25?28 O ;PH3.5 ;
[0038]4.6前发酵
[0039]各种果实破碎并按比例混合后,添加酵母菌即进入前发酵。气温控制在25?28°C,每天开放式循环倒灌发酵液,I?2次,以增加氧气含量,促进酵母菌繁殖,倒灌的同时注意压酒帽(上浮的皮渣),当发酵液含糖量降到4%以下时(5?7天),即可封闭罐口,停止循环倒灌。
[0040]4.7酒液分离
[0041]当皮渣下沉罐底,酒液清澈透明,发酵液含糖量降到2%以下时即可分离酒液。将自留酒存放于提前准备好的经过清洗消毒的不锈钢罐中,皮渣压榨酒单独存放于另一容器。
[0042]4.8后发酵
[0043]后发酵,即苹果酸乳酸发酵,后发酵温度控制在18?20°C之间。发酵过程中用纸层析法检测苹果酸含量,当苹果酸不能检出时,发酵完成。整个后发酵大约需要25?30天。
[0044]4.9 倒罐
[0045]后发酵完成后要及时倒iiS,补充SO2含量达50mg/L,酒液灌?两后在其液面用75%左右的酒精溶液或用60mg/kg偏重亚硫酸钾溶液封闭处理,然后密封罐盖,进入陈酿阶段。
[0046]5.0 陈酿
[0047]陈酿过程中倒罐两次,第一次在冬季的I月份,第二次在来年的3月份,并在来年的5月份开放循环I次,时间约30分钟,然后封闭关口。
[0048]5.1冷冻和下胶
[0049]陈酿12个月后,酒体成熟。灌装前要进行冷冻和下胶,即将酒体温度降低到零下3?4°C,同时加入明胶0.lg/kg,充分搅拌均匀,静置7?10天,然后过滤灌装即为五果混酿干红酒成品。
[0050]五果混酿干红酒的成品色泽红色至宝石红色,澄清透明,有光泽,无可见悬浮物;酒体香气纯正、和谐、怡悦、果香和酒香浓郁,橡木香气适中;口感圆润,酒体丰满;具有本酒体特有的风格特征:即酒香以葡萄酒香为主,伴有混酿后产生的混合香型(伴有梨酒的清香甜润,桑葚酒的草香,蓝莓酒的果香和橘香)。
5.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五果混酿干红酒工艺流程图。
[0051]参考文献
[0052][I]吕爱萍.混合型果酒酿制方法[P].CN201210114409,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城内。
【权利要求】
1.五果混酿干红酒的原料特征在于采用葡萄(紫色至紫黑色的品种)、蓝莓、桑葚(紫色至紫黑色的品种)、梨(砂梨种群的品种)、橘(宽皮橘类的品种)五种果实混合酿造,五种果实的比例分别为葡萄73%、蓝莓5%、桑葚8%、梨10%、橘4%。
2.五果混酿干红酒成品的理化指标特征:酒度为11.5?12.5°(V / V),总糖含量 2.3 ?3.0g / L,总酸 5.5 ?6.5g / L,挥发酸彡 0.8g / L,总 SO2 ( 200g / L,游离SO2 ( 30g / L,干浸出物彡 20g / L0
3.五果混酿干红酒成品酒体颜色特征:红色至宝石红色,澄清透明,有光泽,无可见悬浮物。
4.五果混酿干红酒成品酒体的口感特征:酒体香气纯正、和谐,口感圆润,酒体丰满。具有浓郁的果香和酒香,橡木香气适中。具有本酒体特有的风格。
【文档编号】C12G1/02GK104371870SQ201410029592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6日
【发明者】朱向秋, 王吉学 申请人:朱向秋, 王吉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