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1的特异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46937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1的特异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DS1的特异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方法,该分子标记为IPS1-1,该片段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该方法得具体过程为:步骤a,DNA提取;步骤b,PCR扩增;PCR反应体系为15μL,含50m?M?KCl,10mM?Tris-HCl(pH8.8),0.1%Triton-X,1.5mM?MgCl2,200μM?each?of?dNTPs,0.2μM?of?each?primer,5%(v/v)dimethyl?sulfoxide?and0.5U?Taq?DNA聚合酶;步骤c,PCR产物检测;扩增产物中加入上样缓冲液,取8μL上述样品于1.5%的琼脂糖凝胶,在100V的恒定电压下电泳1小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成像观察;步骤d,获取IPS1基因。本发明分子标记可以用于鉴定待测材料是否在IPS1座位上含有丽江新团黑谷的控制穗结构的增效等位基因;能够改善穗部结构、优化一二次枝梗穗粒数比例、提高穗实粒数、增加水稻单产水平,同时提高稻米品质。
【专利说明】—种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1的特异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种中的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子辅助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时,检测同时增产增效的IPSi等位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作为水稻的最终产量器官,穗的结构与形态始终是育种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涉及了水稻产量构成三要素(每株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的两个。由于生态条件等原因,东北粳稻穗数水平相对较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的潜力较小。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生产应用的品种间千粒重差异不大,对高产的作用相对较小,因此改善穗部结构、提高穗粒数是增加水稻单产水平的主攻方向。穗粒数由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共同决定,众多研究表明,增加颖花数的主要途径是提高二次枝梗颖花数,而二次枝梗颖花为弱势颖花,灌浆启动较晚,灌浆时间较长,在东北稻区往往结实率极低,改良意义不大。因而,东北稻区增加每穗颖花数的主要途径是尽可能增加一次枝梗数,同时维持适当的二次枝梗数,优化穗结构。长期的水稻育种实践表明,增加一次枝梗数,不仅能够实现产量的增加,而且能够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提高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等加工品质,同时能够大幅度改善稻米的垩白度和垩白米率。
[0003]目前关于水稻穗部结构相关QTL的解析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经克隆了6个相关基因:Gnla、DST、LOG、DEPU Ghd7、Ghd7.1 和 Ghd8。其中 Gnla、DEPl 控制二次枝梗颖花数的增加,DST调控Gnla在分生组织中的表达,LOG是减效基因,Ghd7、Ghd7.1和Ghd8是通过延长生育期来提高穗粒数。这些基因均不适合东北稻区。
[0004]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l的特异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方法,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l的特异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为IPS1-1,该片段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不,其中,该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0007]IPSl-1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0008]-AGCCGAGGGACGTGCAAACTACT-3'
[0009]IPSl-1 的下游引物序列为:5' -ACAACATTCCCCTGGCAAGT—3'。
[0010]进一步,所述分子标记IPSl-1由东北粳稻'沈农265'和云南地方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 群体基因进行扩增获取。
[0011]进一步,在所述重组自交过程中,所述分子标记IPSl-1与IPSl共分离。
[00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l的特异分子标记的方法,其过程为:[0013]步骤a,DNA提取;具体为:
[0014]步骤al,取长度为IOcm左右黄化苗4-5株剪碎,放于研钵中并立即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置于1.5ml的微量离心管(EP)中;
[0015]步骤a2,加入预热至65°C的CTAB抽提液600 μ L ;
[0016]步骤a3,轻轻混匀,使粉末充分散开,呈悬浮状态,放于60°C的水浴30_60min,期间每5min轻轻倒转离心管使之分散均匀;
[0017]步骤a4,取出后,待冷至室温后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 1),室温振荡,充分混匀,然后于台式冷冻离心机上1000Orpm离心IOmin,取上清液转入另一离心管中;
[0018]步骤a5,重复3-4次,直至中间没有蛋白层为止;
[0019]步骤a6,将上清液逐滴加入2倍体积的_20°C预冷的无水乙醇中,-20°C放置30min以上;
[0020]步骤a7,此时可见DNA成棉絮状小团漂于液面,用玻璃钩勾出,以灭菌的滤纸条吸去残液,在超净工作台上吹干;
[0021]步骤a8,用100 μ L的TE缓冲液回溶待用;
[0022]步骤a9,取1.5 μ L用于PCR扩增;
[0023]步骤b,PCR 扩增;PCR 反应体系为 15 μ L,含 50mM KCl, IOmMTris-HCl (pH8.8),0.1% Triton-X, 1.5mM MgCl2, 200 μ M each of dNTPs, 0.2 μ M of each primer, 5% (v/v)dimethyl sulfoxide and0.5U Taq DNA 聚合酶;
[0024]步骤c,PCR产物检测;
[0025]扩增产物中加入上样缓冲液,取8 μ L上述样品于1.5%的琼脂糖凝胶,在100V的恒定电压下电泳I小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成像观察;
[0026]步骤d,获取IPSl基因。
[0027]进一步,在上述步骤a2中,所述CTAB抽提液包括2 % (w/v) CTAB ; I OOmmo I/LTris-Hcl, pH8.0 ;20mmol/LEDTA, pH8.0 ;1.4mol/LnaCl。
[0028]进一步,在上述步骤a8中,所述TE缓冲液包括10mmol/LTris-Hcl ; lmmol/LEDTA,pH8.0。
[0029]进一步,上述步骤b中,采用AB1-9700进行扩增,反应程序为94°C预变性5min ;每个循环94°C预变性lmin,550°C退火lmin,72°C延伸2min,30个循环;最后72°C延伸8min。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分子标记可以用于鉴定待测材料是否在IPSI座位上含有丽江新团黑谷的控制穗结构的增效等位基因;能够改善穗部结构、优化一二次枝梗穗粒数比例、提高穗实粒数、增加水稻单产水平,同时提高稻米品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发明IPSl在第4号染色体上的位置及连锁标记;
[0032]图2为本发明17个水稻品种分子标记IPSl-1的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34]本发明东北粳稻'沈农265'和云南地方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沈阳和哈尔滨两地对穗部结构性状进行了 QTL分析,共检测到控制一次枝梗数的QTL5个,并利用剩余杂合体衍生群体对同时控制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实粒数的QTLIPSl进行了精细定位,同时提供了与IPSl紧密连锁且共分离的分子标记。
[0035]在本发明中用于检测IPSl的特异性分子标记为IPS1-1,所述片段如序列表SEQID NO:1所示,其中,本发明的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0036]IPSl-1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0037]-AGCCGAGGGACGTGCAAACTACT-3'
[0038]IPSl-1 的下游引物序列为:5' -ACAACATTCCCCTGGCAAGT—3'。
[0039]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IPSl在第4号染色体上的位置及连锁标记;图2为本发明17个水稻品种分子标记IPSl-1的检测结果,
[0040]其中,M:分子标记标准;1:沈农265 ;2:丽江新团黑谷;3 =Habataki ;4:Kasalath ;5:9311 ;6:七山占;7:通系83 ;8:日本晴;9:辽粳5 ;10:辽星I号;11:盐丰47 ;12:辽粳294 ;13:龙粳21 ;14:牡丹江31 ;15:松粳9号;16:吉粳88 ;17:空育131。
[0041]本发明根据前期精细定位结果,分别测定了丽江新团黑谷和沈农265的目标区域,并进行了比对分析,挑选出一个接近6000bp的大片段IdDel差异,并设计出该标记。将此标记应用于丽江新团黑谷和沈农265进行验证,发现具有IPSl的丽江新团黑谷能够扩增出580bp左右的条带,而沈农265无扩增条带。并进一步对重组自交系进行验证,发现该分子标记与IPSl共分离。此外, 还对一些水稻品种进行了目标基因的验证。综上,此分子标记可以用于鉴定待测材料是否在IPSl座位上含有丽江新团黑谷的控制穗结构的增效等位基因。
[0042]该检测方法具体为:
[0043]步骤a,DNA提取;具体为:
[0044]步骤al,取长度为IOcm左右黄化苗4_5株剪碎,放于研钵中并立即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置于1.5ml的微量离心管(EP)中;
[0045]步骤a2,加入预热至65°C的CTAB抽提液[2 % (w/v) CTAB ;
[0046]100mmol/LTris-Hcl,pH8.0 ;20mmol/LEDTA,pH8.0 ;
[0047]1.4mol/LNaCl] 600 μ L ;
[0048]步骤a3,轻轻混匀,使粉末充分散开,呈悬浮状态,放于60°C的水浴30_60min,期间每5mi η轻轻倒转离心管使之分散均匀。
[0049]步骤a4,取出后,待冷至室温后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 I),室温振荡,充分混匀,然后于台式冷冻离心机上1000Orpm离心IOmin,取上清液转入另一离心管中;
[0050]步骤a5,重复3-4次,直至中间没有蛋白层为止;
[0051]步骤a6,将上清液逐滴加入2倍体积的_20°C预冷的无水乙醇中,_20°C放置30min以上;
[0052]步骤a7,此时可见DNA成棉絮状小团漂于液面,用玻璃钩勾出,以灭菌的滤纸条吸去残液,在超净工作台上吹干;
[0053]步骤a8,用 100 μ L 的 TE 缓冲液(IOmmoI/LTris-HcI ; ImmoI/LEDTA, ρΗ8.0)回溶
待用;
[0054]步骤a9,取1.5μ L用于PCR扩增。[0055]步骤b,PCR 扩增;PCR 反应体系为 15 μ L,含 50mM KCl, IOmMTris-HCl (pH8.8),
0.1% Triton-X, 1.5mM MgCl2, 200 μ M each of dNTPs,0.2μΜ of each primer, 5% (V/V)dimethyl sulfoxide and0.5U Taq DNA 聚合酶。
[0056]本实施例采用AB1-9700进行扩增,反应程序为94°C预变性5min ;每个循环94°C预变性lmin,550°C退火lmin,72°C延伸2min,30个循环;最后72°C延伸8min。
[0057]步骤c,PCR产物检测;
[0058]扩增产物中加入上样缓冲液,取8 μ L上述样品于1.5%的琼脂糖凝胶,在100V的恒定电压下电泳I小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成像观察。
[0059]步骤d,获取IPSI基因,本实施例中,能够扩增出条带的水稻品种具有IPSl基因。[006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I的特异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该分子标记为IPS1-1,该片段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其中,该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IPSl-1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AGCCGAGGGACGTGCAAACTACT-3' IPSl-1 的下游引物序列为:5' -ACAACATTCCCCTGGCAAGT—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l的特异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IPSl-1由东北粳稻'沈农265'和云南地方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基因进行扩增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l的特异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组自交过程中,所述分子标记IPSl-1与IPSl共分离。
4.一种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l的特异分子标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过程为: 步骤a, DNA提取;具体为: 步骤al,取长度为IOcm左右黄化苗4_5株剪碎,放于研钵中并立即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置于1.5ml的微量离心管(EP)中; 步骤a2,加入预热至65°C的CTAB抽提液600 μ L ; 步骤a3,轻轻混匀,使粉末充分散开,呈悬浮状态,放于60°C的水浴30-60min,期间每5min轻轻倒转离心管使之分散均匀; 步骤a4,取出后,待冷至室温后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 I),室温振荡,充分混匀,然后于台式冷冻离心机上1000Orpm离心lOmin,取上清液转入另一离心管中; 步骤a5,重复3-4次,直至中间没有蛋白层为止; 步骤a6,将上清液逐滴加入2倍体积的_20°C预冷的无水乙醇中,-20°C放置30min以上; 步骤a7,此时可见DNA成棉絮状小团漂于液面,用玻璃钩勾出,以灭菌的滤纸条吸去残液,在超净工作台上吹干; 步骤a8,用100 μ L的TE缓冲液回溶待用; 步骤a9,取1.5μ L用于PCR扩增; 步骤 b,PCR 扩增;PCR 反应体系为 15 μ L,含 50mMKCl,IOmMTris-HCl (pH8.8) ,0.1 %Triton-X,1.5mM MgC12,200 μ M each of dNTPs,0.2 μ M of each primer,5 % (v/v)dimethyl sulfoxide and0.5U Taq DNA 聚合酶; 步骤c,PCR产物检测; 扩增产物中加入上样缓冲液,取8 μ L上述样品于1.5%的琼脂糖凝胶,在100V的恒定电压下电泳I小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成像观察; 步骤d,获取IPSl基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l的特异分子标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a2中,所述CTAB抽提液包括2% (w/v) CTAB ;100mmol/LTris-Hcl,pH8.0 ;20mmol/LEDTA, pH8.0 ; 1.4mol/LnaC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l的特异分子标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a8中 ,所述TE缓冲液包括IOmmoI/LTris-HcI ;ImmoI/LEDTA, pH8.0。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检测水稻穗结构基因IPSl的特异分子标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b中,采用AB1-9700进行扩增,反应程序为94°C预变性5min ;每个循环94°C预变性lmin,550°C退火 lmin,72°C延伸2min,30个循环;最后72°C延伸8min。
【文档编号】C12N15/11GK103789433SQ201410038662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姜树坤, 王嘉宇, 张凤鸣, 刘丹, 白良明, 孙世臣, 丁国华, 王彤彤, 张喜娟, 姜辉 申请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