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味的蛋挞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7078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草莓味的蛋挞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草莓味的蛋挞,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低筋面粉40~60、高筋面粉20~25、草莓60~80、鸡蛋60~70、牛油40~60、奶酪10~15、橄榄油4~6、白砂糖20~25、香芋粉20~30、海苔10~12、百合5~7、胡萝卜8~12、西瓜汁6~8、蓝莓12~15、葡萄干10~14、玉米粉10~15、石榴汁8~12、助剂4~5、水300~450;本发明的糕点,中心的浆心部分,是草莓汁、蓝莓汁、西瓜汁等多种果汁的混合,还有胡萝卜等蔬菜的加入,维生素丰富自然不用多说,混合多种果蔬口感细腻。
【专利说明】一种草莓味的蛋f达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草莓味的蛋挞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中糕点的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蛋挞(Egg Tart),台湾称为蛋塔,“挞”是英文“tart”的音译,意指馅料外露的馅饼(相对表面被饼皮覆盖,馅料密封的批派馅饼)(pie);蛋挞即以蛋浆为馅料的"tart”。做法是把饼皮放进小圆盆状的饼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鸡蛋混合而成之蛋浆,然后放入烤炉;烤出的蛋挞外层为松脆之挞皮,内层则为香甜的黄色凝固蛋浆。
[0003]早在中世纪,英国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制作类似蛋挞的食品。有指蛋挞亦是中国17世纪的满汉全席中第六宴席的其中一道菜式。
[0004]纵然蛋挞深受香港人欢迎,但在香港历史尚很短。据业余香港历史学者吴昊考证,1920年代的广州,各大百货公司竞争激烈,为了吸引顾客,百货公司的厨师每周都会设计一款“星期美点”作招徕,蛋挞正是这时候在广州出现。
[0005]香港引入蛋挞的时代,未有准确年份,有人说自1940年代起,香港饼店已出现蛋挞,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数茶餐厅。初时茶餐厅的蛋挞都比较大,一个蛋挞便可以成为一个下午茶餐。而味道香甜醇厚,松软可口。1990年代起,兼营包饼之茶餐厅逐渐减少,故现只在旧式茶餐厅有自家烤制的蛋挞,其他茶餐厅则从面包工场订购蛋挞飨客。另一方面,香港不少酒楼的 点心中也包括蛋挞仔(小型蛋挞),还出现了适合减肥的蛋挞,蛋浆是用蛋白做的。

【发明内容】

[0006]一种草莓味的蛋挞,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低筋面粉40飞0、高筋面粉20~25、草莓60~80、鸡蛋60~70、牛油40~60、奶酪10~15、橄榄油4~6、白砂糖20~25、香芋粉20~30、海苔10~12、百合5~7、胡萝卜8~12、西瓜汁6~8、蓝莓12~15、葡萄干10~14、玉米粉10~15、石榴汁8~12、助剂4~5、水300~450 ;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女金芦2~3、狗骨柴根f 2、香叶子3.5~5、鸡血藤2~3、黄豆芽6~7、延胡索3~4、南瓜3~4、蟹壳广2、玉米粉7、;制备方法是将除玉米粉以外的各原料混合,加水煎煮,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后烘干,与玉米粉混合即得。
[0007]—种草莓味的蛋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低筋面粉、高筋面粉、白砂糖和玉米粉混合,加水搅拌,边加边搅拌,制成面粉团,用擀面杖擀成厚度约0.3^0.5cm的面皮;
(2)将黄油放入冰箱冷冻成块,拿出后切成厚度0.2^0.4cm的皮均匀平铺在(I)所述的面粉皮上,面粉皮大于黄油皮约2倍的面积,之后折叠,打卷,切下厚度0.5^0.8cm放于做蛋挞磨具中,拇指挤按使材料形成蛋挞外皮部分紧贴磨具内壁;
(3)将草莓、胡萝卜、百合和蓝莓混合,榨汁机榨汁,并和西瓜汁、石榴汁混合,加热浓缩;
(4)另备容器一个,将香芋粉、鸡蛋、奶酪、葡萄干、橄榄油、助剂、(3)所述的浓缩后的混合果汁和水混合加入,搅拌成糊状,酉到(2)所述的做好外皮的磨具之中,表面撒上海苔,在220~240°C的烤箱中烤6(T70min即可。
[0008]发明中出现的罕见中药材介绍如下:
女金芦:女金芦为水龙骨科植物紫柄假瘤蕨的全草,清热解毒,消食导滞,舒筋活络,主咽喉炎,小儿惊风,毒蛇咬伤,狂犬病,淋巴结核,尿路感染,食少,腹胀,便秘,风湿骨痛,跌打。
[0009]狗骨柴根: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狗骨柴的根,药用时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瘰疬、背痈、头疖、跌打肿痛。
[0010]香叶子:为樟科樟种植物香叶子的树皮或枝、叶,药用时有温中行气、祛风散寒,主风寒感冒、胃脘疼痛、消化不良、风湿痹痛。
[0011]鸡血藤:木兰科、南五味子属常绿木质藤本,其根及茎为云南鸡血藤药用,补血行血,通经络。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林中,分布于中国云南,緬甸。
[0012]延胡索: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其块茎含紫堇碱、原阿片碱等多种生物碱,经制成粉剂或醋制流浸膏等,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等。 [0013]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的糕点,是一种草莓口味的蛋挞,中心的衆心部分,是草莓汁、蓝莓汁、西瓜汁等多种果汁的混合,还有胡萝卜等蔬菜的加入,维生素丰富自然不用多说,混合多种果蔬,其中当然是以草莓为主,其它作为调味,一是改善人们原有对草莓口味的理解,在原有基础上,通过精心的配比,更胜一筹;二是果蔬的搭配,改善了原有蛋挞心部分太过于甜,我们要的是甜香适中;外皮部分的制作及材料选用方面,只能说细腻,如果非要再加个形容词的话,那还是细腻,不同层次的面粉比例、黄油的加入方法等都使得蛋挞味道绝对一绝。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一种草莓味的蛋挞,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低筋面粉4(T60g、高筋面粉20~25g、草莓6(T80g、鸡蛋6(T70g、牛油4(T60g、奶酪10~15g、橄榄油4~6g、白砂糖20~25g、香芋粉20~30g、海苔10~12g、百合5~7g、胡萝卜8~12g、西瓜汁6~8g、蓝莓12~15g、葡萄干10~14g、玉米粉l(Tl5g、石槽汁8~12g、助剂4~5g、水300~450g ;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女金芦2~3g、狗骨柴根Hg、香叶子3.5飞g、鸡血藤2~3g、黄豆芽6~7g、延胡索3~4g、南瓜3~4g、蟹壳f 2g、玉米粉7~9g ;制备方法是将除玉米粉以外的各原料混合,加水煎煮,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后烘干,与玉米粉混合即得。
[0015]一种草莓味的蛋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低筋面粉、高筋面粉、白砂糖和玉米粉混合,加水搅拌,边加边搅拌,制成面粉团,用擀面杖擀成厚度约0.3^0.5cm的面皮;
(2)将黄油放入冰箱冷冻成块,拿出后切成厚度0.2^0.4cm的皮均匀平铺在(I)所述的面粉皮上,面粉皮大于黄油皮约2倍的面积,之后折叠,打卷,切下厚度0.5^0.8cm放于做蛋挞磨具中,拇指挤按使材料形成蛋挞外皮部分紧贴磨具内壁; (3)将草莓、胡萝卜、百合和蓝莓混合,榨汁机榨汁,并和西瓜汁、石榴汁混合,加热浓
缩;
(4)另备容器一个,将香芋粉、鸡蛋、奶酪、葡萄干、橄榄油、助剂、(3)所述的浓缩后的混合果汁和水混合加入,搅拌成糊状,酉到(2)所述的做好外皮的磨具之中,表面撒上海苔,在220?240°C的烤箱中烤6(T70min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草莓味的蛋挞,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低筋面粉40飞0、高筋面粉20~25、草莓60~80、鸡蛋60~70、牛油40~60、奶酪10~15、橄榄油4~6、白砂糖20~25、香芋粉20~30、海苔10~12、百合5~7、胡萝卜8~12、西瓜汁6~8、蓝莓12~15、葡萄干10~14、玉米粉10-15、石榴汁8~12、助剂4~5、水300-450 ;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女金芦2~3、狗骨柴根f 2、香叶子3.5~5、鸡血藤2~3、黄豆芽6~7、延胡索3~4、南瓜3~4、蟹壳f 2、玉米粉7、;制备方法是将除玉米粉以外的各原料混合,加水煎煮,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后烘干,与玉米粉混合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草莓味的蛋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低筋面粉、高筋面粉、白砂糖和玉米粉混合,加水搅拌,边加边搅拌,制成面粉团,用擀面杖擀成厚度约0.3^0.5cm的面皮; (2)将黄油放入冰箱冷冻成块,拿出后切成厚度0.2^0.4cm的皮均匀平铺在(I)所述的面粉皮上,面粉皮大于黄油皮约2倍的面积,之后折叠,打卷,切下厚度0.5^0.8cm放于做蛋挞磨具中,拇指挤按使材料形成蛋挞外皮部分紧贴磨具内壁; (3)将草莓、胡萝卜、百合和蓝莓混合,榨汁机榨汁,并和西瓜汁、石榴汁混合,加热浓缩; (4)另备容器一个, 将香芋粉、鸡蛋、奶酪、葡萄干、橄榄油、助剂、(3)所述的浓缩后的混合果汁和水混合加入,搅拌成糊状,酉到(2)所述的做好外皮的磨具之中,表面撒上海苔,在220~240°C的烤箱中烤6(T70min即可。
【文档编号】A21D13/08GK103975979SQ201410073996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日
【发明者】吴永林 申请人:吴永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