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490820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首先将敞口容器的四周及底部用遮光物进行遮光处理,然后在该容器中注入水,将淡水鱼配合饲料和干燥的泥土粉末用尼龙滤网包裹成饲料包,并将该饲料包沉入容器底部,所述水、淡水鱼配合饲料及泥土粉末的投入配比为0.5-4L:1-4g:1g。在18-35℃的密闭条件下腐烂,当水体中的总氮含量达到15-25mg/L时将饲料包移出;去除敞口容器的遮光物,并对水体进行曝气处理,曝气8-20天后,就可得到高密度、高纯度的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本发明提供的培养方法简单、原料易得、便于实施,而且原料可连续多次使用,培养成本低,经济效益大。
【专利说明】一种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作为优质的鱼虾类幼体的开口饵料,对水产养殖业的苗种培育起重要作用,而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的重要摄食对象之一就是绿藻门的栅藻属浮游植物,因此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高密度高纯度培养有利于为浮游动物提供高质量的食物。同时,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也被用于处理生活或养殖污水,从而对水体进行修复,还可用于生物柴油生产等,具有多种功能。
[0003]现有技术中的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中容易出现浮游动物,该浮游动物吃掉部分的浮游植物,导致培养的浮游植物的纯度低、密度低,不利于后续利用。而且现有的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培养方法的培养步骤繁多,培养成本高,无法大规模培养,对养殖户、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都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通过该培养方法可获得高密度、高纯度的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培养成本低,培养步骤简单且易实施。
[0005]为了实现以上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0006]一种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其步骤包括:
[0007](1)将敞口容器的四周及底部用遮光物进行遮光处理,然后在该容器中注入水,将淡水鱼配合饲料和干燥的泥土粉末用尼龙滤网包裹成饲料包,并将该饲料包沉入容器底部,在18-35°C的密闭条件下腐烂,当水体中的总氮含量达到15-25mg/L时将饲料包移出;
[0008](2)去除敞口容器的遮光物,并对水体进行曝气处理,曝气8-20天后,就可得到高密度、高纯度的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在曝气8-10天后,水体绿藻门浮游植物生长起来,显微镜下检查种类可发现其是绿藻门栅藻属,持续曝气,水体中绿藻生长进入指数增长期,至曝气第12-20天,达到收获最好时机。
[0009]所述步骤(1)中,水、淡水鱼配合饲料及泥土粉末的投入配比为0.5-4L:l-4g:lg。优选的,所述水、淡水鱼配合饲料及泥土粉末的投入配比为lL:l-2g:lg。合适的水、淡水鱼配合饲料及泥土粉末的投料配比,可以确保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快速繁殖和正常生长。所述水可以是自来水,所述泥土粉末是池塘、河道、湖泊等地方的底部的泥土,并进行风干、粉碎至粒径为50-200目后的粉状物,原料易得,而且价格便宜。
[0010]所述步骤(1)中的淡水鱼配合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为28-32%。优选的,淡水鱼配合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为30%。可以确保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营养量。
[0011]所述步骤⑴中,尼龙滤网的孔径为120目,所述泥土粉末的粒径为50-200目。这样的设计的有益效果为给水体中浮游植物生长提供可能需要的一些微量元素或者其他物质。
[0012]所述步骤(2)中,曝气量的大小以维持扰动水体且水体浮游植物不沉底为宜。有益效果为给水体提供氧气,保证水体溶氧处于较高水平,并且促进空气中自带的微生物进入水体。
[0013]所述遮光物为铝箔。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发明提供的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过程简单、原料易得、便于实施,而且原料可连续多次使用,培养成本低,经济效益大。
[0016]2、本发明的培养方法无需在实验过程中接种栅藻做藻种,培养周期短,大大节约了劳动成本。
[0017]3、本发明经过曝气后的水体中的叶绿素a含量高达800yg/L以上,栅藻属细胞密度达到7.0X 108Cells/L以上,栅藻细胞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例在90%以上,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密度和纯度都非常高,可为摄食绿藻的浮游动物或者一些鱼虾类提供高质量的食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1中的出现的绿藻门栅藻属细胞。
[0019]图2为实施例2中的出现的绿藻门栅藻属细胞。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取高Im的敞口玻璃容器,四周及底部用铝箔包裹遮光,敞口处无需遮光。将自来水放置在该敞口玻璃容器中。将市售的粗蛋白在30%的淡水鱼配合饲料与风干、粉碎至粒径为50-200目的池塘底泥粉按照重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用120目的尼龙滤网包裹成饲料包,加入至敞口玻璃容器中,并用不溶于水的重物(比如玻璃瓶子的盖子)固定后,一起沉入水底。自来水和淡水鱼配合饲料及池塘底泥粉的投料比为lL:2g:lg。
[0023]将放有饲料包的敞口玻璃容器移入玻璃温室中进行腐烂,玻璃温室的温度为20-350C,腐烂2周后,水体的总氮含量达到22mg/L时,将饲料包从水体中移出,并将包裹在外的铝箔去除。将饲料包移出后,即对玻璃容器中的水体进行曝气,曝气量的大小以维持扰动水体且水体浮游植物不沉底为宜。
[0024]曝气8天后,绿藻门浮游植物生长起来,显微镜下检查其种类,发现是绿藻门栅藻属,具体如图1所示。至曝气第13天,水体的叶绿素a含量高达1700 μ g/L,栅藻属细胞密度达到1.5X109cells/L,栅藻细胞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例在95%以上。
[0025]实施例2
[0026]取高Im的敞口玻璃容器,四周及底部用铝箔包裹遮光,敞口处无需遮光。将自来水放置在该敞口玻璃容器中。将市售的粗蛋白在30%的淡水鱼配合饲料与风干、粉碎至粒径为50-200目的池塘底泥粉按照重量比为1.5:1的比例混合,用120目的尼龙滤网包裹成饲料包,加入至敞口玻璃容器中,并用不溶于水的重物(比如玻璃瓶子的盖子)固定后,一起沉入水底。自来水和淡水鱼配合饲料及池塘底泥粉的投料比为1.5L: 1.5g: lg。
[0027]将放有饲料包的敞口玻璃容器移入玻璃温室中进行腐烂,玻璃温室的温度为20-32°C,腐烂2周后,水体的总氮含量达到16mg/L时,将饲料包从水体中移出,并将包裹在外的铝箔去除。将饲料包移出后,即对玻璃容器中的水体进行曝气,曝气量的大小以维持扰动水体且水体浮游植物不沉底为宜。
[0028]曝气8天后,绿藻门浮游植物生长起来,显微镜下检查其种类,发现是绿藻门栅藻属,具体如图2所示。至曝气第13天,水体的叶绿素a含量高达800 μ g/L,栅藻属细胞密度达到7X108cells/L,栅藻细胞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例在90%以上。
[0029]从上述的实施例中的检测数据可以证明,通过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可以得到高密度、高纯度的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而且饲料包可以反复利用,培养方法简便、易实施,培养成本低,可为摄食绿藻的浮游动物或者一些鱼虾类提供高质量的食物,并且培养高密度高纯度的绿藻门栅藻属也具有环境保护、开发新能源等多方面的意义。
[0030]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发明不应该局限于该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其步骤包括: (1)将敞口容器的四周及底部用遮光物进行遮光处理,然后在该容器中注入水,将淡水鱼配合饲料和干燥的泥土粉末用尼龙滤网包裹成饲料包,并将该饲料包沉入容器底部,在18-35°C的密闭条件下腐烂,当水体中的总氮含量达到15-25mg/L时将饲料包移出; (2)去除敞口容器的遮光物,并对水体进行曝气处理,曝气8-20天后,就可得到高密度、高纯度的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水、淡水鱼配合饲料及泥土粉末的投入配比为0.5-4L:l-4g:l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水、淡水鱼配合饲料及泥土粉末的投入配比为IL:l-2g:lg。
4.根据权利要求1、2及3所述的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淡水鱼配合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为28-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尼龙滤网的孔径为120目,所述泥土粉末的粒径为50-2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曝气量为以维持扰动水体且水体浮游植物不沉底为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藻门栅藻属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物为铝箔。
【文档编号】C12R1/89GK104357329SQ201410548651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6日
【发明者】王小冬, 吴宗凡, 刘兴国, 顾兆俊, 程果锋, 车轩, 时旭, 徐皓, 陈军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