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989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纵向吸毫带、横向吸毫带、吸尘器和收集箱,所述的机壳固定在地面上,机壳前后左右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座,吸尘器通过吸风管与机壳连接,吸风管的另一端与收集箱连接,纵向吸毫带和横向吸毫带均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机壳的内腔,本装置具有收集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白毫收集的质量好等特点。
【专利说明】白晕茶的晕毛收集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白毫茶,也称白毫银针茶,树大者高约二丈,小者七尺,嫩叶如银针,老叶尖长如龙眼树叶而薄,茶叶嫩芽背面生长有一层细绒毛,由于绒毛为白色,故简称为白毫,正由于茶叶上的白毫,所以,采用茶叶的嫩芽制成的茶称白毫银针茶。在制茶过程中,如果保持白毫不脱落,茶叶显现白色,为白茶,浸泡后,白毫仍然附着在茶叶上。白毫茶银针极为珍贵,有健胃提神之效,祛湿退热之功,常作为药用,其味温性凉,具有解毒、退热、有降虚火,解邪毒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常饮能防疫祛病,对于白毫银针的药效,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有很好的说明:白毫茶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埒(即价同金相等)。而在白毫茶的功能中,起着重要地位的在即于其茶叶嫩芽上的白毫,所以,在古代制作白毫茶时,一般采用不揉不捻,或轻揉轻捻的工艺制作方法,以尽量保持其白毫不掉,所以白毫茶的产量都很低。然而,随着白毫茶用量的剧增,传统的工艺已满足不了白毫茶的产量。由于现代制茶工艺的改进,在制作白毫茶的过程中,尤其是茶叶经过揉捻后,茶叶的白毫摩擦脱落或干碎掉落很多,因此,在白毫茶制作的车间内,茶叶的毫毛到处飞,飞起的毫毛不但污染了车间环境,而且还给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另外,如此珍贵的毫毛就在这飘飞中白白浪费掉。然而,车间内飘飞不只是白毫毛,也有尘土和泥沙,所以,一般的吸尘器不能适合收集白毫,这就给需要收集白毫的人们带来极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结构简单,能将制作白毫茶车间的毫毛收集的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纵向吸毫带、横向吸毫带、吸尘器和收集箱,所述的机壳固定在地面上,机壳前后左右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座,吸尘器通过吸风管与机壳连接,吸风管的另一端与收集箱连接,纵向吸毫带和横向吸毫带均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机壳的内腔。
[0005]以上所述的纵向吸毫带包括电机、减速器、辊轴、吸毫带和滑轮,所述的电机与辊轴通过减速器连接,吸毫带安装在辊轴上,吸毫带的中间通过滑轮连接传动。
[0006]以上所述的横向吸毫带包括电机、减速器、辊轴、吸毫带和滑轮,所述的电机与辊轴通过减速器连接,吸毫带安装在辊轴上,吸毫带的中间通过滑轮连接传动。
[0007]以上所述的吸毫带包括吸毫网和收集板,所述的收集板上开有凹槽,吸毫网安装在收集板的凹槽上。
[0008]以上所述的收集板凹槽的形状是长方形,或是工字形,或是燕尾形结构。
[0009]以上所述吸毫网的表面是光滑的。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的有益效果是:[0011]1.结构简单,白毫收集的质量好。本实用新型的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一是采用外壳体将制茶时到处飘飞的白毫拦截于壳体内,在壳体内安装有纵向吸毫带和横向吸毫带,对一部分白毫进行吸附,二是通过吸尘器对壳体进行吸风,将另外一部分没有被吸附的剩余的白毫吸入收集箱,由于收集白毫的吸毫网其表面是光滑的,光滑的吸毫网只吸收白毫,不吸取灰尘,这样,通过双重的回收,收集的白毫质量好,不但能将飘飞在车间的白毫收集完整,保持车间内的空气清洁干净。
[0012]2.收集自动化程度高。由于本实用新型吸毫网12的展开和收卷均采用电机驱动辊轴转动,当吸毫网收集到一定量的白毫后,使用者只要打开电机,布满白毫的吸毫网通过辊轴卷起,并同时展开新的吸毫网继续收集新的白毫,无需要操作工人费力,工作效率高,而且大大地节省了劳动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
[0014]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简图。
[0015]图3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简图。
[0016]图4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简图。
[0017]图5是纵向吸毫带2的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0018]图6是横向吸毫带3的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0019]图7是吸毫带10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
[0020]图8是图7的B— B剖视结构示意简图。
[0021]图9是收集板13的放大主视结构示意简图。
[0022]图10是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
[0023]图11是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简图。
[0024]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0025]机壳1、纵向吸毫带2、横向吸毫带3、吸尘器4、收集箱5、电机6、减速器7、辊轴8、固定座9、吸毫带10、滑轮11、吸毫网12、收集板13、色选机14、提升机15、风选机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0027]如附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包括机壳1、纵向吸毫带
2、横向吸毫带3、吸尘器4、收集箱5、电机6、减速器7、辊轴8、固定座9、吸毫带10、滑轮11、吸毫网12和收集板13,所述的机壳I固定在地面上,机壳I前后左右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座9,吸尘器4通过吸风管与机壳I连接,吸风管的另一端与收集箱5连接,纵向吸毫带2和横向吸毫带3均通过固定座9安装在机壳I的内腔。
[0028]如附图5所示,所述的纵向吸毫带2包括电机6、减速器7、辊轴8、吸毫带10和滑轮11,所述的电机6与辊轴8通过减速器7连接,吸毫带10安装在辊轴8上,吸毫带10的中间通过滑轮11连接传动。
[0029]如附图6所示,所述的横向吸毫带3包括电机6、减速器7、辊轴8、吸毫带10和滑轮11,所述的电机6与辊轴8通过减速器7连接,吸毫带10安装在辊轴8上,吸毫带10的中间通过滑轮11传动。
[0030]如附图7?9所示,所述的吸毫带10包括吸毫网12和垫板13,所述吸毫网12的表面是光滑的,所述的垫板13上开有凹槽,吸毫网12安装在垫板13的凹槽上;所述的垫板13凹槽的形状是长方形,或是工字形,或是燕尾形结构。
[0031]实施例1
[0032]广西百色某茶业有限公司,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安装在色选车间内,参看附图10和附图11所示。
[0033]本实用新型的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包括机壳1、纵向吸毫带2、横向吸毫带3、吸尘器4、收集箱5、电机6、减速器7、辊轴8、固定座9、吸毫带10、滑轮11、吸毫网12和收集板13,所述的机壳I固定在地面上并将车间内的色选机14、提升机15和风选机16等生产设备全部盖牢。机壳I内壁的前后左右均设有固定座9,吸尘器4通过吸风管与机壳I连接,吸风管的另一端与收集箱5连接,纵向吸毫带2和横向吸毫带3均通过固定座9安装在机壳I的内腔。茶叶生产时,白毫茶通过提升机15提升进入风选机16,风选后的茶叶从风选机的出料口又进入输送带,由下一个提升机15输送到色选机14上进行色选,经过色选的白毫茶成品进入包装车间。与些同时,混在茶叶的在制作过程中摩擦脱落或干碎掉落的白毫在机壳I内腔飘飞中,一部分被纵向吸毫带2和横向吸毫带3吸附粘结,另一部分未被粘结的白毫继续飘着,被吸尘器4的吸风管吸入收集箱5内,当需要收集白毫时,关闭吸尘器4的电源,打开收集箱5,取出箱内的白毫。另外,再行收集吸毫网12上的白毫,收集时,操作者只要打开电机,将布满白毫的吸毫网12通过辊轴8卷起,由于收集白毫的吸毫网12其表面是光滑的,因此,工人只需在吸毫网12的表面轻轻扫一下,则可以将吸附粘结在吸毫网12上的白毫收集完整,利用本装置收集的白毫质量好,受到了该公司老板和工人的称赞。
【权利要求】
1.一种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I)、纵向吸毫带(2)、横向吸毫带(3)、吸尘器(4)和收集箱(5),所述的机壳(I)固定在地面上,机壳(I)前后左右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座(9),吸尘器(4)通过吸风管与机壳(I)连接,吸风管的另一端与收集箱(5)连接,纵向吸毫带(2)和横向吸毫带(3)均通过固定座(9)安装在机壳(I)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吸毫带(2)包括电机(6)、减速器(7)、辊轴(8)、吸毫带(10)和滑轮(11),所述的电机(6)与辊轴(8)通过减速器(7 )连接,吸毫带(10 )安装在辊轴(8 )上,吸毫带(10 )的中间通过滑轮(11)连接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吸毫带(3)包括电机(6)、减速器(7)、辊轴(8)、吸毫带(10)和滑轮(11),所述的电机(6)与辊轴(8)通过减速器(7)连接,吸毫带(10)安装在辊轴(8)上,吸毫带(10)的中间通过滑轮(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毫带(10)包括吸毫网(12)和收集板(13),所述的收集板(13)上开有凹槽,吸毫网(12)安装在收集板(13)的凹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板(13)凹槽的形状是长方形,或是工字形,或是燕尾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毫茶的毫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毫网(12)的表面是光滑的。
【文档编号】A23F3/06GK203676009SQ201420030022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8日
【发明者】肖小雪, 陈佳, 覃秀菊, 袁长国, 金小云, 林春薇 申请人:广西八桂凌云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