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027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筋,所述面筋包括多个叶片状的片体(1),多个所述片体(1)相互连接、并绕同一轴线均匀分布,所述面筋为长条形。所述片体(1)的个数为至少三个。所述面筋的长度为8厘米~12厘米。所述面筋的两端为圆弧状、尖状或平头状。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面筋,由于其结构为整体式的长条形,因此比较耐煮,不易煮烂。此外,面筋包括多个叶片状的片体(1),增加了面筋外形的多样性,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吸引力。
【专利说明】一种面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筋。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于各类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大。
[0003]面筋作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的食品,无论在火锅店还是在烧烤店中,我们都能看到面筋的身影。但是,由于面筋的形状往往较为单一,因此也减小了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0004]面筋通常为圆饼状、圆柱状、方块状或者是螺旋状,针对此种形状的面筋,不仅其形状较为单一,而且面筋不耐煮,容易煮散。
[0005]因此,如何提高面筋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冋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筋,该面筋可以解决面筋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足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筋,所述面筋包括多个叶片状的片体,多个所述片体相互连接、并绕同一轴线均匀分布,所述面筋为长条形。
[0008]优选地,所述片体的个数为至少三个。
[0009]优选地,所述面筋的长度为8厘米?12厘米。
[0010]优选地,所述面筋的两端为圆弧状、尖状或平头状。
[0011]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筋包括多个叶片状的片体,多个片体相互连接、并绕同一轴线均匀分布;此外,面筋为长条形。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面筋,由于其结构为整体式的长条形,因此比较耐煮,不易煮烂。此外,面筋具有多个叶片状的片体,增加了面筋外形的多样性,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吸引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面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的一个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1的另一个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面筋,该面筋可以提高消费者的吸引力。
[001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请参考图1至图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面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一个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另一个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面筋包括多个叶片状的片体1,多个片体1相互连接、并绕同一轴线均匀分布,并且面筋为长条形。这样一来,面筋具有独特外形,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0020]图1至图4中提供的面筋为具有六个片体1的面筋,六个片体1相互连接、并绕同一轴线均匀分布,面筋为长条形。
[0021 ] 此外,我们可以将面筋的长度设置为8厘米,并且面筋为手工制作而成。这种面筋的外形独特,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此外,手工制作的面筋口感爽滑,具有较高的品质。
[0022]当然,我们还可以将面筋的长度设置为12厘米,同样能够达到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目的。
[0023]此外,我们还可以将面筋的两端设置为圆弧状、尖状或平头状。
[0024]此外,我们还可以将片体1的个数设置为三个、四个或五个,只要多于三个即可。
[0025]这样设置的好处与上文类似,本文不再赘述。
[0026]将面筋的两端设置为尖状,这样一来,面筋会呈现出类似梭形的形状。这样的面筋外观新颖,利于吸引消费者。
[002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面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筋包括多个叶片状的片体(I),多个所述片体(I)相互连接、并绕同一轴线均匀分布,所述面筋为长条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I)的个数为至少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筋的长度为8厘米?12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筋的两端为圆弧状、尖状或平头状。
【文档编号】A23J3/18GK204245060SQ201420687066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7日
【发明者】宋兰平 申请人:宋兰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