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鳙鱼华鳋病的中草药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944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创造属于鳙鱼养殖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鳙鱼华鳋病的中草药饲料。



背景技术:

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有叫雄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外形似鲢鱼,体侧扁。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的中上层。能食用,有益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的作用。鳙鱼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鱼类,每100克鳙鱼中含蛋白质15.3克、脂肪0.9克。另外,鳙鱼还含有维生素B2、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物质。鳙鱼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鳙鱼图册鳙鱼体侧扁,较高,腹部在腹鳍基部之前较圆,其后部至肛门前有狭窄的腹棱。头极大,前部宽阔,头长大于体高。吻短而圆钝。口大,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稍突出,口角可达眼前缘垂直线之下,上唇中间部分很厚。无须。眼小,位于头前侧中轴的下方;眼间宽阔而隆起。鼻孔近眼缘的上方。下咽齿平扁,表面光滑。鳃耙数目很多,呈页状,排列极为紧密,但不连合。具发达的螺旋形鳃上器。鳞小。侧线完全,在胸鳍末端上方弯向腹侧,向后延伸至尾柄正中。

鳙鱼背鳍基部短,起点在体后半部,位于腹鳍起点之后,其第1-3根分枝鳍条较长。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腹鳍末端可达或稍超过肛门,但不达臀鳍。肛门位于臀鳍前方。臀鳍起点距腹鳍基较距尾鳍基为近。尾鳍深分叉,两叶约等大,末端尖。鳔大,分两室,后室大,为前室的1.8倍左 右。肠长约为体长的5倍左右。腹膜黑色。雄性成体的胸鳍前面几根鳍条上缘各具有1排角质“栉齿”,雌性无此性状或只在鳍条的基部有少量“栉齿”。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微黑,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各鳍呈灰色,上有许多黑色小斑点。

鳙鱼高经济性的养殖鱼类,用来清蒸、红烧、沙锅鱼头或煮味增汤皆宜。

鳙鱼成鱼期营养需求较大,如果饲料中营养不能够满足,则会出现成鱼体瘦,精神不足的现象,影响成鱼口味及繁殖,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针对鳙鱼成鱼期的专用饲料,鳙鱼容易得华鳋病,不好治愈,长期使用药物对鱼本身有伤害,食用也对人体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要治疗鳙鱼华鳋病,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鳙鱼华鳋病的中草药饲料,包括如下份数的原料蛋白质70-80份,脂肪6-8份,维生素7-10份、矿物质4-8份和中草药添加剂6-8份;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包括石决明、地龙、水牛角、紫贝齿、蜈蚣和天麻。

进一步,包括如下份数的原料蛋白质75份,脂肪7份,维生素9份、矿物质6份和中草药添加剂7份。

进一步,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包括石决明4-8份、地龙5-10份、水牛角6-10份、紫贝齿3-6份、蜈蚣2-5份和天麻4-8份。

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 Bl.),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厚,无绿叶,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常以块茎或种子繁殖。其根茎入药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是名贵中药,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头痛失眠。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为鳙鱼成鱼的快速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同时添加天麻等中药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华鳋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防治鳙鱼华鳋病的中草药饲料,包括如下份数的原料蛋白质80份,脂肪6份,维生素10份、矿物质4份和中草药添加剂8份;包括石决明4份、地龙5份、水牛角10份、紫贝齿6份、蜈蚣2份和天麻8份。

实施例二

一种防治鳙鱼华鳋病的中草药饲料,包括如下份数的原料蛋白质70份,脂肪6份,维生素7份、矿物质4份和中草药添加剂8份;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包括石决明8份、地龙5份、水牛角10份、紫贝齿6份、蜈蚣2份和天麻8份。

实施例三

一种防治鳙鱼华鳋病的中草药饲料,包括如下份数的原料蛋白质75份,脂肪7份,维生素8份、矿物质5份和中草药添加剂7份;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包括石决明7份、地龙7份、水牛角7份、紫贝齿4份、蜈蚣3份和天麻6份。

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