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仙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03168阅读:17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八仙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诏安八仙茶产于福建省诏安县,属小乔木大叶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春季萌芽早,冬季封园迟,育芽能力强,芽梢抽长快,节间长,茸毛短而少,芽头较瘦小,梗细小,喜荫湿,抗寒性较弱。适制绿茶和乌龙茶,香气高,品质优。

诏安县因其处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南亚热带自然条件,适宜茶树生长,具有400年的产茶历史,形成了传统的闽南乌龙茶采制加工工序和品质特色。主产茶区秀篆镇与全国十大名茶“凤凰水仙”原产地“凤凰山”毗邻;20世纪30年代成为福建闽北“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销往广东乃至东南亚各地的陆上栈道。

现有技术中,八仙茶的制作主要采用传统红茶制作工艺制作成红茶,但仍然无法解决了八仙茶的苦涩、特点不突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八仙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八仙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当天从八仙茶树上采摘的离体鲜叶八仙茶的一芽二、三叶作为原料,上述原料要求干净、新鲜、老嫩均匀一致;

(2)将上述原料置于萎凋槽中萎凋至茶体的含水量为63~67%,条索稍松扁多片,香味较鲜醇,汤色叶底色泽较鲜艳,叶片柔软,摩擦叶片无响声,手握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茎折不断,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叶面失去光泽,无焦边焦尖现象,并且有清香,上述萎凋具体为:将原料摊叶于萎凋槽中,每平方米摊叶2~3kg,摊叶厚度18~22cm,萎凋槽的底部送风以加速水分蒸发,萎凋温度不超过30℃,萎凋时间为5~12h;

(3)将步骤(2)萎凋后的茶体送入50型双动式揉捻机中依次进行空揉捻9~11min和加压揉捻14~16min,得到揉捻叶,以充分破坏细胞,与空气接触后加速相关氧化还原及化学反应,改善口感;

(4)将步骤(3)制得的揉捻叶放置于发酵室中进行堆放发酵得茶坯,发酵室中负氧离子的含量为2000~5000个/cm3,发酵时的摊叶厚度为9~11cm,摊叶表面、中部和底层均保持温度为23~27℃,湿度为92%以上,发酵时间为4~6h,发酵至叶色开始变成黄红色且香气具有熟苹果香,青草味消失;

(5)将茶坯采用煤气电动滚筒炒茶机升温至195~210℃高温炒18~23min,起到灭活和定型的作用,再依次进行毛火干燥和足火干燥,足火干燥后立即摊凉,使茶坯温度降至略高于室温时装箱/袋即成;

毛火干燥的温度为105~115℃,摊叶厚度为1.5~2.5cm,时间为1~1.2h,至以用手握茶有刺手感,梗子不易折断为度;

足火干燥的温度为75~85℃,摊叶厚度为1.5~2.5cm,时间为2.5~4.5h,至以用手握刺手,用力即有断脆声,用指捏茶即成粉末,梗子易折断,有浓烈的茶香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毛茶的含水量为65%。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萎凋于春季或夏季进行,其中将原料摊叶于萎凋槽中,每平方米摊叶2~2.5kg,摊叶厚度20cm。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空揉捻的时间为10min。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加压揉捻的时间为15min。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发酵时的摊叶厚度为9.5~10.5cm,摊叶表面、中部和底层均保持温度为24~26℃,湿度为94%以上,发酵时间为4~5h。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5)中,将茶坯采用煤气电动滚筒炒茶机升温至200℃高温炒20min。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毛火干燥的温度为110℃,摊叶厚度为1.5~2cm,时间为1h。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足火干燥的温度为80℃,摊叶厚度为2~2.5cm,时间为3~4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制作的八仙茶具有鲜爽、蜜香、没有苦涩、生津回甘的特点。

2、本发明制作的八仙茶的质量稳定且高。

3、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中采用煤气电动滚筒炒茶机升温至195~210℃高温炒18~23min,起到灭活和定型的作用,能有效防止过度发酵,同时使茶体条索紧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八仙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当天从八仙茶树上采摘的离体鲜叶八仙茶的一芽二、三叶作为原料,上述原料要求干净、新鲜、老嫩均匀一致;

(2)将上述原料置于萎凋槽中萎凋至茶体的含水量为65%,条索稍松扁多片,香味较鲜醇,汤色叶底色泽较鲜艳,叶片柔软,摩擦叶片无响声,手握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茎折不断,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叶面失去光泽,无焦边焦尖现象,并且有清香,上述萎凋具体为:将原料摊叶于萎凋槽中,每平方米摊叶2~2.5kg,摊叶厚度20cm,萎凋槽的底部送风以加速水分蒸发,萎凋温度不超过30℃,萎凋时间为5~12h;

上述萎凋以轻度萎凋方式,采用不绣钢槽萎凋,萎凋槽由槽体和通风设备两大部分组成,一般槽长10m,宽1.2m,高1m,槽底有2千瓦鼓风设备,槽面有盛叶的食品级不锈钢丝织成的盛叶帘,下送热(或凉)风,加速水分蒸发。春季多阴雨,需加温萎凋,但一般温度不宜超过30℃,萎凋时间一般为(热风5h、自然风12h)。夏季气温较高,空气相对干燥,鼓冷风即可,萎凋时间一般为7-8h;

传统红茶的加工一般采用自然日光萎凋,缺点在于由于受到天气天晴、下雨和阴天的影响,萎凋质量不统一,天晴时萎凋质量好,下雨和阴天质量差,直接影响茶叶加工质量,萎凋槽鼓风区别于日光萎凋,由于可以调控,萎凋质量稳定。茶叶加工质量高;

(3)将步骤(2)萎凋后的茶体送入50型双动式揉捻机中依次进行空揉捻10min和加压揉捻15min,得到揉捻叶,以充分破坏细胞,与空气接触后加速氧化还原与相关化学反应,改善苦涩口感,显著提高茶叶质量;

(4)将步骤(3)制得的揉捻叶放置于发酵室中进行堆放发酵得茶坯,发酵室中负氧离子的含量为2000个/cm3以上,发酵时的摊叶厚度为10cm左右,摊叶表面、中部和底层均保持温度为24~26℃,湿度为94%以上,发酵时间为4~5h,发酵至叶色开始变成黄红色且香气具有熟苹果香,青草味消失;

发酵室面积以15平方米为宜,地板用滑面瓷块铺贴,四周用砖墙砌并用白灰加白水泥抹面,棚顶吊顶,内空高约为3m,设置高1.3m,宽1.5m对流窗户2个,门用铝合金推拉。具体来说,将揉捻好的茶叶铺地摊开约厚10cm,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左右(温 度不足时需用红外线灯等加温设备),相对湿度94%以上(湿度不够时需加室机加湿)。发酵时间以春茶5~6h,夏秋茶约4~5h为宜。发酵温度一般由低至高,然后再降低。当叶温平稳并开始下降时即为发酵适度;

上述发酵的优点特点是:

a、将茶叶铺地摊开发酵,由于地板凉爽,不会造成堆放发酵温度上升太快造成发酵不均,同时有利于湿度的保持;

b、内空高约为3m,设置高1.3m,宽1.5m对流窗户2个,门用铝合金推拉。除保证可以正常湿度和温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保证空气流通;

c、发酵室需建在茶厂阴凉位置,有利于湿度的保持,同时在建茶厂环境考察时要把负养离子含量为2000个/cm3以上作为必要条件,因茶叶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负养离子参与才能将茶叶中苦涩的单宁等物质进行氧化还原或化学反应,解决茶叶没有苦涩问题。

d、为保持鲜爽,八仙红茶采用轻发酵,发酵时间以春茶5~6h,夏秋茶约4~5h为宜。比其他红茶发酵时间短。

(5)将茶坯采用煤气电动滚筒炒茶机升温至200℃高温炒20min,起到灭活和定型的作用,再依次进行毛火干燥和足火干燥,足火干燥后立即摊凉,使茶坯温度降至略高于室温时装箱/袋即成;

毛火干燥的温度为110℃,摊叶厚度为1.5~2cm,时间为1h,至以用手握茶有刺手感,梗子不易折断为度;

足火干燥的温度为80℃,摊叶厚度为2~2.5cm,时间为3~4h,至以用手握刺手,用力即有断脆声,用指捏茶即成粉末,梗子易折断,有浓烈的茶香为度。

(6)分级、拼配、包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下述范围内变化时,仍然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效果,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八仙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当天从八仙茶树上采摘的离体鲜叶八仙茶的一芽二、三叶作为原料,上述原料要求干净、新鲜、老嫩均匀一致;

(2)将上述原料置于萎凋槽中萎凋至茶体的含水量为63~67%,条索稍松扁多片,香味较鲜醇,汤色叶底色泽较鲜艳,叶片柔软,摩擦叶片无响声,手握成团,松手不易弹 散,嫩茎折不断,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叶面失去光泽,无焦边焦尖现象,并且有清香,上述萎凋具体为:将原料摊叶于萎凋槽中,每平方米摊叶2~3kg,摊叶厚度18~22cm,萎凋槽的底部送风以加速水分蒸发,萎凋温度不超过30℃,萎凋时间为5~12h;

(3)将步骤(2)萎凋后的茶体送入50型双动式揉捻机中依次进行空揉捻9~11min和加压揉捻14~16min,得到揉捻叶,以充分破坏细胞,与空气接触后加速相关化学反应,改善口感;

(4)将步骤(3)制得的揉捻叶放置于发酵室中进行堆放发酵得茶坯,发酵室中负氧离子的含量为2000~5000个/cm3,发酵时的摊叶厚度为9~11cm,摊叶表面、中部和底层均保持温度为23~27℃,湿度为92%以上,发酵时间为4~6h,发酵至叶色开始变成黄红色且香气具有熟苹果香,青草味消失;

(5)将茶坯采用煤气电动滚筒炒茶机升温至195~210℃高温炒18~23min,起到灭活和定型的作用,再依次进行毛火干燥和足火干燥,足火干燥后立即摊凉,使茶坯温度降至略高于室温时装箱/袋即成;

毛火干燥的温度为105~115℃,摊叶厚度为1.5~2.5cm,时间为1~1.2h,至以用手握茶有刺手感,梗子不易折断为度;

足火干燥的温度为75~85℃,摊叶厚度为1.5~2.5cm,时间为2.5~4.5h,至以用手握刺手,用力即有断脆声,用指捏茶即成粉末,梗子易折断,有浓烈的茶香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