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齿苋蟹味方便面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379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齿苋蟹味方便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方便面又称快餐面、泡面、杯面、快熟面,是一种可在短时间之内用热水泡熟食用的面制食品。如今市场上各种品牌的方便面充斥着各大商场的货架,从大型零售超市到街头的小商铺都能够看到它的踪影。方便面因为它的食用方便和特殊口感深受广大年轻人的青睐,也成为许多生活节奏快速、不擅烹饪的打工一族的首选食品。然而,现有的方便面存在口味单一、营养价值低等问题,长久食用不宜身体健康,由于现代人们对食品健康、安全的意识越来越高,传统方便面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齿苋蟹味方便面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工艺简单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齿苋蟹味方便面,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小麦面粉25-40份,马齿苋10-20份,螃蟹5-10份,植物油1-2份,红豆粉3-8份,蜂蜜1-5份,紫菜3-8份,香菇3-8份,黄花菜2-6份,松仁2-8份,莲子2-6份,白果2-8份,桂皮1-3份,陈皮1-3份,食盐1-3份,苏打粉0.5-0.8份,生姜1-3份,花椒1-5份。优选地,所述的马齿苋蟹味方便面,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小麦面粉32份,大豆粉16份,马齿苋15份,螃蟹7份,植物油1.2份,红豆粉4份,蜂蜜3份,紫菜5份,香菇5份,黄花菜4份,松仁4份,莲子5份,白果3份,桂皮1.8份,陈皮2份,食盐2.2份,苏打粉0.6份,生姜1.6份,花椒2份。优选地,所述的马齿苋蟹味方便面,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小麦面粉28份,大豆粉20份,马齿苋14份,螃蟹8份,植物油1.5份,红豆粉6份,蜂蜜5份,紫菜5.5份,香菇5份,黄花菜5份,松仁5份,莲子4份,白果4份,桂皮1.6份,陈皮1.5份,食盐2份,苏打粉0.7份,生姜1.5份,花椒2.5份。所述的马齿苋蟹味方便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组分;(2)将马齿苋、紫菜、香菇、黄花菜、桂皮、陈皮、生姜、松仁、莲子和白果粉碎后,再均匀混合、煮熟;(3)将称取好的螃蟹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蒸煮,提取蟹汁;(4)将小麦面粉、大豆粉、植物油、红豆粉、蜂蜜、食盐、苏打粉按比例混合后,再放入步骤(2)和步骤(3)中的备料,搅拌均匀制成面团;(5)将步骤(4)中的面团压制成饼,压制成饼后在表面均匀撒上花椒,然后进行切丝工序制成条状,再经过蒸煮、成型、油炸、沥干、冷却后,制成所述方便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方便面相比,本发明中含有营养丰富的马齿苋以及松仁、莲子、白果等,其营养价值高,与此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还搭配有螃蟹汁和其它调味料,从而使其具有口感好、味道佳、营养丰富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方便面的营养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并不受此限制。实施例一:一种马齿苋蟹味方便面,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小麦面粉32份,大豆粉16份,马齿苋15份,螃蟹7份,植物油1.2份,红豆粉4份,蜂蜜3份,紫菜5份,香菇5份,黄花菜4份,松仁4份,莲子5份,白果3份,桂皮1.8份,陈皮2份,食盐2.2份,苏打粉0.6份,生姜1.6份,花椒2份。所述的马齿苋蟹味方便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组分;(2)将马齿苋、紫菜、香菇、黄花菜、桂皮、陈皮、生姜、松仁、莲子和白果粉碎后,再均匀混合、煮熟;(3)将称取好的螃蟹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蒸煮,提取蟹汁;(4)将小麦面粉、大豆粉、植物油、红豆粉、蜂蜜、食盐、苏打粉按比例混合后,再放入步骤(2)和步骤(3)中的备料,搅拌均匀制成面团;(5)将步骤(4)中的面团压制成饼,压制成饼后在表面均匀撒上花椒,然后进行切丝工序制成条状,再经过蒸煮、成型、油炸、沥干、冷却后,制成所述方便面。实施例二:一种马齿苋蟹味方便面,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小麦面粉28份,大豆粉20份,马齿苋14份,螃蟹8份,植物油1.5份,红豆粉6份,蜂蜜5份,紫菜5.5份,香菇5份,黄花菜5份,松仁5份,莲子4份,白果4份,桂皮1.6份,陈皮1.5份,食盐2份,苏打粉0.7份,生姜1.5份,花椒2.5份。所述马齿苋蟹味方便面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一种马齿苋蟹味方便面,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小麦面粉33份,马齿苋14份,螃蟹6份,植物油1.4份,红豆粉6份,蜂蜜3份,紫菜5份,香菇7份,黄花菜3份,松仁3份,莲子3份,白果3份,桂皮2.1份,陈皮1.7份,食盐1.6份,苏打粉0.8份,生姜2.2份,花椒3.5份。所述马齿苋蟹味方便面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