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剥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5080发布日期:2018-09-21 19:4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剥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芡实剥壳机。



背景技术:

芡实又称鸡头米、鸡头荷、鸡头莲、刺莲藕、假莲藕、湖南根,药食同体。芡实果有坚硬的壳皮,传统采用手工剥壳,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芡实内核易碎,外形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剥壳效率高、剥壳后内核完整、外形好的芡实剥壳机,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芡实剥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芡实四周和后部壳皮剥离的剥壳机构和用于将剩下的壳皮从芡实内核上打落下来的打散机构;所述打散机构位于所述剥壳机构的出料口下方;

所述剥壳机构包括刀板、位于所述刀板后方的进料板、设于所述进料板的导向孔中的冲料棒、设于所述刀板与所述进料板之间间隙中且与进料板后表面相贴的铲板以及驱动所述冲料棒在所述导向孔中进行进退运动和驱动所述铲板贴着进料板后表面进行升降运动的驱动装置构成;所述刀板具有从后表面贯穿到前表面的剥壳孔,所述剥壳孔的孔径略大于待剥芡实的内核;所述进料板的上表面具有与所述导向孔相通的进料腔,所述进料腔将所述导向孔分为前段导向孔和后段导向孔;所述冲料棒的冲料端面运动起始位置位于所述后段导向孔内,终止位置与所述进料板的后表面具有0.8-1.2mm的间隙。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中,所述打散机构的下方还设有分离机构。

所述剥壳机构的上方设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的上方设有筛分机构。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剥壳孔为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孔;所述进口位于所述刀板的后表面上,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刀板的前表面上,进口的孔径略大于芡实的内核。

所述冲料棒和所述铲板由同一驱动装置驱动实现所述冲料棒的进退和所述铲板的升降同步。

所述刀板沿长度方向分布有一排剥壳孔,所述进料板对应具有一排导向孔和进料腔;每个所述导向孔内设有一根冲料棒;所有冲料棒的后端均固定在一滑板上,所述滑板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驱动板,所述驱动板内侧具有后端高、前端低的斜向导槽,所述铲板两端通过连接板安装有位于所述斜向导槽内的滑轮,所述滑板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打散机构由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滚动架和圆周阵列在所述滚动架上的撞击棒构成。通过滚动架的转动,撞击棒会与落入外壳内的附着有剩余壳皮的芡实内核进行撞击,使得剩余壳皮从芡实内核上脱落下来。

所述刀板和所述进料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两侧设有横向导轨和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竖向导轨,所述滑板位于所述横向导轨上,所述铲板位于所述竖向导轨上。

所述剥壳机构有两个,对称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两个所述剥壳机构中的所述滑板通过一根连接杆连接到同一驱动装置上。这样,通过一个驱动装置能够使得两个剥壳机构交替进行工作,提高剥壳效率。

所述分离机构为工作时振动波向上传递的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盘面为坡面,位于所述打散机构的出料口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芡实剥壳机实现了自动对芡实进行剥壳并具有剥壳效率高、不会造成芡实内核破损、保证外形完整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隐去总料斗、筛分机构和下料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剥壳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A-图4C为剥壳机构剥壳过程示意图;其中,图4A为芡实落入进料腔后的示意图,图4B为切削掉芡实四周壳皮后的示意图;图4C为切削掉后部壳皮后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运动方向;

图5为打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芡实剥壳机,包括机架100、设于机架100上的筛分机构200、下料机构300、剥壳机构400、打散机构500、分离机构600。

其中,结合图2所示,剥壳机构400位于机架100的顶部,包括刀板410、进料板420,冲料棒430以及铲板440。

结合图3所示,其中刀板410具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从后表面贯穿到前表面的剥壳孔411,该剥壳孔411为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孔,进口位于刀板410的后表面上,出口位于刀板410的前表面上,进口的孔径略大于芡实的内核。这样结构的剥壳孔411在进口边缘形成切料刃口。

进料板420位于刀板410的后方,与进料板420之间具有间隙,铲板440设于该间隙中,该铲板440与刀板410的后表面相贴,能够进行竖直升降运动。

进料板420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进料腔421,该进料腔421为腰形腔,腰形孔的宽度略大于芡实的直径。对应进料腔421的位置,进料板420具有从后表面贯穿到前表面的导向孔422,该导向孔422经过进料腔421,导向孔422的孔径与腰形孔的宽度相同,导向孔422的底部与进料腔421的底部齐平,导向孔422位于进料腔421前方的为前段导向孔4221,位于进料腔421后方为后段导向孔4222。

每个导向孔122中均设有一个冲料棒430,该冲料棒130为圆柱体,冲料棒的直径略小于进料腔121的宽度,但略大于芡实的直径,前端位于导向孔122中,后端连接在一滑板450上。在机架100的两侧设有横向滑轨101,滑板450位于横向滑轨101上。在机架100上还设有驱动装置110,用于驱动滑板450在滑轨101上横向进退运动,进而带动滑板450上的一排冲料棒430在导向孔422的导向下,从后段导向孔4222、经过进料腔421、前段导向孔4221运动到接近刀板410后表面的位置。在本实施中,冲料棒430的冲头端面运动起始位置位于后段导向孔4222中,冲头端面的运动终止位置与刀板410后表面的距离为0.8-1.2mm,优选1mm,该厚度大致为芡实的壳皮厚度。

再如图2所示,在机架100上位于刀板410两端位置设有立柱411,该立柱411上设有竖向轨道122,铲板440设于竖向轨道122上,可以在竖向轨道122的导引下上下升降运动。在滑板450的两端还连接有驱动板460,该驱动板460的内表面具有前端低、后端高的斜向导槽461。铲板440的两端连接有连接板462,该连接板462的自由端安装有滑轮,该滑轮位于斜向导槽461内。

这样,铲板440就可以在同一驱动装置110驱动下实现与冲料棒430联动,当冲料棒430进行冲料时,铲板440贴着刀板410的后表面升起,让出剥壳孔411,使得冲料棒430能够将芡实冲进剥壳孔411内进行剥壳。当冲料棒430退回起始位置,这铲板440则贴着刀板410的后表面下降,将露在刀板410后表面外的壳皮铲除。

具体地,本剥壳机构400,当芡实001落入进料腔421后(如图4A所示),位于后段导向孔4222内冲料棒430在驱动装置110的推动下,将进料腔421内的芡实经前段导向孔4221冲进刀板410的剥壳孔411中。在冲料棒430向前运动过程中,由于驱动板460的斜向导槽461的导引,使得铲板440与冲料棒430联动,铲板440升起,让出刀板410上剥壳孔。由于剥壳孔411是前大后小的喇叭口结构,在进口边缘形成切料刃口,芡实在被冲进剥壳孔411的过程中,进口的刃口则将把芡实上、下、左、右四周的壳批给切削掉(如图4B所示);由于冲头端面的运动终止位置与刀板410后表面的距离为1mm,这就使得芡实后部的壳皮还保留在在内核上并暴露在刀板410的后表面外。冲完芡实后,冲料棒430回退,回退过程中,铲板440在驱动板460的斜向导槽461导引下,与冲料棒430联动,贴着刀板410的后表面回落,铲板440回落过程中,则把还保留在内核后部的壳皮给铲除(如图4C所示)。而仅前部还附着有壳皮的芡实内核则从剥壳孔411前部的出口滑落,即使不会自动滑落,也会被进行下一次芡实剥壳时被顶出掉落。

在如图2所示,在刀板410的剥壳孔411进口下方设有壳皮下落槽471,在剥壳孔411的出口下方设有内核下落槽472。壳皮下落槽471和内核下落槽472均为倾斜滑槽,壳皮下落槽471和内核下落槽472的低端形成剥壳机构400的出料口。

打散机构500位于壳皮下落槽471和内核下落槽472的下方,如图5所示,该打散机构500由外壳501和设于外壳501内的滚动架502构成,该滚动架502具有圆周阵列的撞击棒503,撞击棒503与外壳501之间的具有与芡实内核匹配的间隙,该间隙使得落入外壳501内带有剩余壳皮的芡实内核能够被撞击棒503撞击。这样当还带有剩余壳皮的内核落入外壳501中,通过驱动滚动架503旋转(滚动架503可以通过一个电机进行驱动),带动撞击棒503与还保留有剩余壳皮的芡实内核进行撞击,使得剩余壳皮也从芡实内核上脱落下来。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501由铁片卷曲而成,上部具有进料口,左右两侧也具有开口。打散机构500倾斜设置在剥壳机构400的下方,低端的一侧则就形成了打散机构500的出料口。

如图1和图2所示,分离机构600为设于打散机构500的出料口下方的振动盘,该振动盘的盘面601为一坡面,该振动盘工作时是向坡面上端传递振动波。这样混合落在盘面601上芡实内核和芡实壳皮,由于芡实壳皮为扁平状,在振动波的作用下会向坡面上方运动,从盘面601的顶端输出;由于芡实内核为球体,振动波不足以阻碍球状的芡实内核向下滚落,则芡实内核从盘面601的低端输出,从而实现了芡实内核和芡实壳皮的分离。

如图1和图2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机架上具有两个剥壳机构400,该两个剥壳机构400对称设置在机架100上。一根连接杆111分别与该两个剥壳机构400中的滑板450连接,使得两个剥壳机构400的冲料棒430形成整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110中,驱动装置110固定在机架100上,由驱动电机112和安装在驱动电机112上的摇杆机构123构成,该摇杆机构123与其中的一个剥壳机构的滑板460连接。通过驱动电机112驱动摇杆机构123进而促使冲料棒430向前冲料和回退。由于通过连接杆111的连接,两个剥壳机构可以交替进行剥壳,剥壳效率成倍提高。当然,驱动装置110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例如利用气缸进行驱动。

如图1所示,下料机构300为料斗,在料斗的底部对应一排进料腔421具有长条形的下料口。在本实施例中,下料机构300有两个料斗,分别位于两个剥壳机构400的上方,且长条形的下料口分别对着两个剥壳机构400的一排进料腔421。

在本实施例中,筛分机构200为一具有振动功能的倾斜设置的筛盘,筛盘中部一块区域具有筛孔201,两侧和上端均具有挡边202。该筛孔201正好位于其中一个料斗的上方,筛盘的低端出口则位于另一料斗的上方。筛孔201设定合适的孔径,这样小于该孔径的芡实就会从该筛孔201落入该筛孔201下方的料斗中,大于该孔径的芡实这会从筛盘低端出口落入另一料斗中。而两个剥壳机构中的刀板410的进口孔径也设计成两种不同的规格。这样本芡实剥壳机就既可以剥大直径的芡实,也可以剥小直径的芡实。当然,可以在筛盘上按照进料顺序分布从小到大多种直径规格的筛孔,相应地刀板410上的进口也设计多种直径规格,并通过输送通道将相应规格的筛孔与进口连通起来。这样,芡实剥壳机就可以实现对大大小小多种直径规格的芡实进行剥壳。

另外,筛分机构200的上方还设有一个总料斗203。在芡实剥壳机工作时,可以将未经筛分的不同直径规格的芡实倒入总料斗203中,芡实经总料斗203落入下方的筛盘上。

以上就是本发明的芡实剥壳机,通过上述详细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芡实剥壳机实现了自动对芡实进行剥壳并具有剥壳效率高、不会造成芡实内核破损、保证外形完整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