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叶提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4731阅读:4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竹叶成分提取领域,特别是一种竹叶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因此从竹叶中提取的营养成分可以有效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身体的保健越来越重视,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活压力的不断扩大,人们的身体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侵害,因此人们及时补充有益成分对身体保健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竹叶提取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竹叶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原料采集:采伐竹子时,竹叶随竹梢砍下,然后运下山进行脱叶处理,将竹叶脱下后,对竹叶进行干燥处理,竹叶干燥后可采用旋片刀具式粉碎机来粉碎;

第二步,进行浸泡:先向竹叶粉中加入一定量的70%乙醇溶液,浸泡2小时,杀灭大部分的真菌的有害体;然后经计算加入乙醇溶液,乙醇溶液的醇水比为3:7(体积比),竹叶粉与乙醇溶液的固液比为1:10。

第三步,一酶提取:将浸泡后的混合物放入反应罐,同时在反应罐内加入提取酶进行一酶提取,提取过程中,搅拌速度为100转/分钟,一酶提取时间为24小时,通过离心机对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渣液分离得到一酶提取液:分离后的渣料收入反应罐,再作二酶提取;

第四步,二酶提取:提取液用量以一酶提取液重量为参照加入反应罐,然后加入提取酶,提取酶采用a淀粉酶为主配制成的小料;反应温度42-45℃,在反应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搅拌,搅拌叶片的转速为100转/分,从开始到结束连续搅拌,反应时间与一酶提取相同,渣液分离过程同一酶提取步骤相同,并得到二酶提取液;

第五步,浓缩处理;待浓缩的提取液通过真空吸入装置,通过蒸汽对装置进行加热,开始浓缩工作;

第六步,干燥制粉:对上述进行浓缩后的粘稠液体进行干燥,除去水份得到粉末;

第七步,制剂:将干燥制得的粉末根据设计的剂型要求制成丸剂或均匀颗粒。

第八步,灌装:将制得的不同剂型包装成袋,然后放入库房内储藏。

所述第一步中对竹叶进行干燥处理后竹叶的含水量不高于8%,竹叶干燥后可采用旋片刀具式粉碎机来粉碎,目数在20-60之间。

所述第二步中竹叶粉与乙醇溶液液体的体积比为1:10,乙醇溶液的醇水比为3:7(体积比)。

所述第三步中提取酶采用复合提取酶,主要采用纤维素酶;酶的用量以纤维素酶活性来计算,以1000g固体底物加入160000V纤维素活性单位来计算。

所述第三步中一酶提取的反应温度为43-46℃,升温时间从常温到46℃,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极限温度控制在48℃。

所述第四步中小料是由a淀粉酶和小麦糊精混合后制成的,用量以a淀粉酶活性单位计算。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竹子提取方法,可以有效保护竹子中的有益成分,提高营养物质的提取效率,合理的利用了提出过程中产生的提取物,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有效物质的利用率,为保健品生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和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竹子提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是本发明所述竹子提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竹子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原料采集:采伐竹子时,竹叶随竹梢砍下,然后运下山进行脱叶处理,将竹叶脱下后,对竹叶进行干燥处理,竹叶干燥后可采用旋片刀具式粉碎机来粉碎;

第二步,进行浸泡:先向竹叶粉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溶液,浸泡2小时,杀灭大部分的真菌的有害体;

第三步,一酶提取:将浸泡后的混合物放入反应罐,同时在反应罐内加入提取酶进行一酶提取,提取过程中,搅拌速度为100转/分钟,一酶提取时间为24小时,通过离心机对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渣液分离得到一酶提取液:分离后的渣料收入反应罐,再作二酶提取;

第四步,二酶提取:提取液用量以一酶提取液重量为参照加入反应罐,然后加入提取酶,提取酶采用a淀粉酶为主配制成的小料;反应温度42-45℃,在反应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搅拌,搅拌叶片的转速为100转/分,从开始到结束连续搅拌,反应时间与一酶提取相同,渣液分离过程同一酶提取步骤相同,并得到二酶提取液;

第五步,浓缩处理;待浓缩的提取液通过真空吸入装置,通过蒸汽对装置进行加热,开始浓缩工作,;

第六步,烘干制粉:对上述进行浓缩后的粘稠液体进行烘干,除去水份得到粉末。

第七步,制剂:将烘干制得的粉末放入水中制成试剂。

第八步,灌装:将制得的试剂包装成袋,然后放入库房内储藏。其中,所述第一步中对竹叶进行干燥处理后竹叶的含水量不高于8%,竹叶干燥后可采用旋片刀具式粉碎机来粉碎,目数在20-60之间;所述第二步中竹叶粉与乙醇溶液液体的体积比为1:10,乙醇溶液的醇水比为3:7(体积比);所述第三步中提取酶采用复合提取酶,主要采用纤维素酶;酶的用量以纤维素酶活性来计算,以1000g固体底物加入160000V纤维素活性单位来计算;所述第三步中一酶提取的反应温度为43-46℃,升温时间从常温到46℃,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极限温度控制在48℃;所述第四步中小料是由a淀粉酶和小麦糊精等材料混合后制成的,用量以a淀粉酶活性单位计算。

在本技术方案中,先进行原料采集:采伐竹子时,竹叶随竹梢砍下,然后运下山进行脱叶处理,由于用火烤会破坏竹叶内的热敏性有效物的含量,因此在脱叶过程中不能用大火烤;竹子生长环境影响竹提取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因此采集地要远离公路及有害物排放地区域;竹叶落地干燥后不易腐烂,但雨天后堆在一起可以引起发热,起酵等反应,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最好采集当期的原料并干燥为好;竹叶干燥后,含水量不得高于8%,便于贮存;存贮在通风良好的干燥的情况下,竹叶可存放多年;竹叶在雨季采集时会沾上泥浆等,要用无污染的水质清洗,在清洗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脱水干燥,不要浸泡,以免损失有效物;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其木质的程度不同,竹叶的外形差异也很大,但只要是刚竹属,其提取物中有效成份变化较少,其含量差异可在工艺中调整,以保证最终产品的一致性;包装口袋不能利用化肥农药类的包装袋,可以采用专用袋包装。

竹叶干燥后可采用旋片刀具式粉碎机来粉碎,目数在20-60之间;竹叶粉的包装袋不能利用化肥、农药类的包装袋,可采用专用袋包装。

其次,进行浸泡:先向竹叶粉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溶液,浸泡2小时,杀灭大部分的真菌的有害体,竹叶粉与乙醇溶液液体的体积比为1:10,乙醇溶液的醇水比为3:7(体积比)。

再次,进行一酶提取:将浸泡后的混合物放入反应罐,同时在反应罐内加入提取酶,提取酶采用复合提取酶,主要采用纤维素酶;酶的用量以纤维素酶活性来计算,以1000g固体底物加入160000V纤维素活性单位来计算;反应温度43-46℃,升温时间从常温到46℃,时间控制在1小时,极限温度控制在48℃,达到这温度要采取降温措施;提取过程中,搅拌速度为100转/分钟,从加料开始搅拌至反应结束;一酶提取时间为24小时;通过离心机对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渣液分离得到一酶提取液:离心机采用卧式御料式液固分离设备;分离时要将反应罐内的温度降到30℃以下;记录好提取液的比重、Ph值、以及体积或重量等参数;分离后的渣料收入反应罐,再作二酶提取。

再次,进行二酶提取:提取液用量以一酶提取液重量为参照加入反应罐,然后加入提取酶,提取酶采用a淀粉酶为主配制成的小料;小料是由a淀粉酶和小麦糊精等材料混合后制成的,用量以a淀粉酶活性单位计算,2000v/mg。a淀粉酶:120g糊精:1000g底物计算;反应温度42-45℃,由于这个反应会产生热量,因此加温要有控制,极限温度为46℃;在反应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搅拌,搅拌叶片的转速为100转/分,从开始到结束连续搅拌;反应时间与一酶提取相同;渣液分离过程同一酶提取步骤相同,并得到二酶提取液;记录好提取液的比重、Ph值、以及体积或重量等参数;渣料回收后可作其他用途。

再次,对一酶提取液和二酶提取液进行浓缩处理;浓缩设备采用外加热式升膜式成套浓缩器。开机前检查贮液罐的加热(蒸汽)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在未送料前,检查真空泵的工作及系统泄漏情况,真空泵采用水环式真空泵,检查真空泵的供水情况是否正常;冷凝水由冷却塔串联供水,查看冷凝水进入端的水温,水温要比蒸发器工作设定温度低10℃。

关闭所有阀门,开启真空泵,采用水环式真空泵,必须先送入水源,开机时水大一些,正常工作后可以将供水量减少至正常量;待贮气罐真空表达0.08Mpa时,才将浓缩器的联通阀门逐个打开,使浓缩器腔内处于真实状态;打开冷却水循环阀门,使其预先进入工作状态;待浓缩的提取液是通过真空吸入的装置后,打开阀门让原料通过串联的流量计直接进入浓缩器的外加热贮罐;然后逐渐打开蒸汽阀门,浓缩器开始正常工作,在浓缩器回收液向乙醇回收贮罐送料时,需先关闭真空转换的三通阀门,将浓缩器下部回收罐内气压调整到常压后再进行送料;随着浓缩进行,贮液罐的料减少,要适时进行补充;浓缩到一定进程,要在贮液罐下方取样,检测比重,同样取料时也要处理真空消除的;当浓缩比重达到制粉工艺需求时,可以放料储存。

再次,干燥制粉:对上述进行浓缩后的粘稠液体进行干燥,除去水份得到粉末。

再次,制剂:将烘干制得的粉末根据设计的剂型要求制成丸剂或均匀颗粒。

最后,灌装:将制得的不同剂型包装成袋,然后放入库房内储藏。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