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6102阅读:9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畜牧业领域,具体涉及以优质饲草为核心的育肥羊全价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肉食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日趋提高。日常饮食中,人们开始注重摄取一些高营养、低胆固醇类肉食品。来自草原的“绿色”放牧羊肉自然成为首选。需求量刺激羊肉产量不断上涨。我国羊肉产量从2000年的近284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441万吨,年增长率达3.7%;2014年我国人均羊肉消费量为3.33kg,15年间增长了60.1%(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内羊肉产量与质量供不应求,进口量必然增大。2014~2015年,我国羊肉进口量达28.3、22.3万吨。要提高我国羊肉自给率及市场竞争力,必须提高高品质羊肉生产量。放牧是公认的高品质羊肉生产的最佳途径,但是,眼下天然草原大面积退化,继续通过增加养殖数量来提高高品质羊肉产量已再无可能。现实条件和发展需求迫使我国养羊业向舍饲半舍饲转型。

舍饲固然能加快羊肉生产速度,提高产量,但是舍饲羊肉品质远不及放牧羊肉,尤其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PUFA)组分减少。为提高舍饲羊肉品质和风味,多添加油料籽实、苜蓿(武雅楠等,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对羔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畜牧兽医学报,2012,43(9):1392-1400;刘圈炜等,苜蓿青饲对波尔山羊屠宰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草业学报,2010,19(1):58-165)。也有通过在日粮中配合油料籽实、苜蓿等提高舍饲羊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专利报道,如,“用于羊育肥的复合干草料及TMR饲粮(专利公布号CN104814354)”、“一种生产富含共轭亚油酸羊肉的日粮调控方法(CN1010692877)”。油料籽实、苜蓿因为富含α-亚麻酸或黄酮等功能性物质,所以可以改善羊肉品质。但是,苜蓿、油料籽实等优质饲草料在牧区半牧区的可获得性有限,如果整齐划一地都购买使用,会增加偏远地区养殖户的饲料成本,降低经济收入。北方牧区养殖户多采用就近草原打草的天然混合牧草,增重增质效果显著。牲畜饲草料供应最好因地制宜。羊草、麻叶荨麻为北方草原广泛分布植物,夏秋季打草即可使用,成本低廉。更重要的是,羊草富含PUFA前体物α-亚麻酸,其量为48%,能提高日粮α-亚麻酸水平,促进机体功能性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CLA(共轭亚油酸)的合成;麻叶荨麻是传统药用植物,含有高达35%的粗蛋白质,还含有其他植物中少见的EPA成分。本发明,利用羊草和麻叶荨麻,代替含有多种牧草成分的天然混合牧草,试图在不影响绵羊生产性能的前提下,改善舍饲羊肉的营养及风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本领域现有研究或技术方面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育肥羊优质天然饲草来源,并提供一种经济实用的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制备技术。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其原料包括羊草,和/或麻叶荨麻。

本发明研究发现,将单一羊草、单一麻叶荨麻或其组合作为羊的粗饲料来源,可替代等量混合天然牧草,且能显著提升育肥羊肉的产量和质量,预防疾病,节约饲养成本,提高经济价值。

当所述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其原料包括羊草和麻叶荨麻时,优选二者重量比为1:1。

优选地,所述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羊草15~65份,和/或麻叶荨麻15~65份。

所述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其余组分可为常规用量。为更好地提升所述所述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的性能效果,优选地,所述所述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其原料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7~40份、豆粕3~20份、麸皮2~15份、添加剂预混料0.2~1.0份、食盐0.1~0.5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羊草25~50份,和/或麻叶荨麻25~50份;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玉米24~33份、豆粕6~19份、麸皮6~10份、添加剂预混料0.5~1.0份、食盐0.3~0.5份。

较佳地,所述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羊草50份,或麻叶荨麻50份,或羊草和麻叶荨麻各25份;进一步地,还包括玉米29份、豆粕12份、麸皮8份、添加剂预混料0.5份、食盐0.5份。

其中,尤以所述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中含有羊草和麻叶荨麻各25份时饲喂效果最佳。

进一步地,所述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总量为100份。

进一步地,所述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中不含除羊草和麻叶荨麻之外的天然牧草;更进一步地,所述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中羊草,或麻叶荨麻,或羊草与麻叶荨麻二者的重量含量为25%~75%%,优选为50%。

本发明所述添加剂预混料是指矿物质预混料,每公斤预混料中含有Na 820~890mg、Fe 50~67mg、Cu 20~22mg、Mn 30~40mg、Zn 100~110mg,分别以硫酸钠或碘酸钠、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的形式加入。

羊草,学名Leymus chinensis(Trin.)Tzvel.,又名碱草,是在我国内蒙古乃至蒙古、俄罗斯草原广阔广泛分布的一种产量高、营养丰富的禾本科牧草。

麻叶荨麻,学名Urtica cannabina L.,又名焮麻,哈拉海(蒙名),是荨麻科、荨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非常广阔,新疆、甘肃、四川西北部、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吉林、宁夏和青海均有分布,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中亚、伊朗和欧洲也有分布。麻叶荨麻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铁、钙、镁等营养物质。

将羊草与麻叶荨麻搭配应用在育肥羊全混合日粮中,显著改善了羊肉的氨基酸营养和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沉积,同时显著提高了血液白蛋白、葡萄糖浓度,促进畜体能量和营养物质吸收代谢。羊草和麻叶荨麻为北方草原广泛分布植物,对于牧区半牧区养殖户,取用方便,成本低廉。

如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所述羊草、麻叶荨麻均指天然牧草经鲜刈后晾晒成的干草。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按所需取各原料,粉碎后搅拌均匀,即可。

进一步地,将混合好的饲草料原料用制粒机压制成直径0.8cm、长1.0~1.5cm的颗粒状饲料。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在育肥羊养殖中的应用;推荐日用量为0.5~1.5kg。

本发明还提供羊草,和/或麻叶荨麻在育肥羊养殖中的应用。推荐羊草,和/或麻叶荨麻的日用量为混合日粮的25%~75%,优选为50%。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养羊业优质饲草缺乏的问题,为舍饲育肥羊提供一种优质天然饲草资源及其加工利用方法。其中,羊草为内蒙古草原盛产,营养价值高,且资源广阔;麻叶荨麻是传统药用植物,也是高蛋白牧草,在我国中温带分布广泛,生态适应性很强,营养价值媲美苜蓿,而且持久性远优于苜蓿,其缺点是茎叶刺毛扎人。利用它们中的一种或二者组合配制的全价颗粒饲料,气味芳香,适口性好,在育肥羊肉产量和质量上可以“以偏概全”,不仅能达到成分多样的天然混合牧草所产生的增重效果,还能显著改善羊肉的氨基酸营养和PUFA沉积,强化羊肉的保健功能。同时,对野生麻叶荨麻的利用,既能加强非常规优质饲草资源的开发利用,又能借助其高营养和药用价值,提高畜产品质量,预防疾病,节约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验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验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以下实施例及实验例中,使用的羊草、麻叶荨麻和混合天然牧草均来自于内蒙古锡盟草原,其中麻叶荨麻为手工刈割、羊草和混合牧草为机械打草,鲜刈后晒制成干草。

添加剂预混料是指指矿物质预混料,每公斤预混料中含有Na 820~890mg、Fe 50~67mg、Cu 20~22mg、Mn 30~40mg、Zn 100~110mg,分别以硫酸钠或碘酸钠、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的形式加入。

饲养试验地点是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南郊羊场。

实施例1

一种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其原料包括:羊草65份,玉米37份、豆粕18份、麸皮7份、添加剂预混料0.7份、食盐0.5份。

制备方法包括按所配比取各原料,粉碎后搅拌均匀;进一步地,用制粒机压制成直径0.8cm、长1.0~1.5cm的颗粒状饲料。

实施例2

一种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其原料包括:羊草15份,玉米7份、豆粕6份、麸皮2份、添加剂预混料0.2份、食盐0.3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其原料包括:羊草40份,玉米26份、豆粕5份、麸皮8份、添加剂预混料0.4份、食盐0.4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其原料包括:羊草25份,玉米15份、豆粕7份、麸皮3份、添加剂预混料0.25份、食盐0.3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其原料包括:羊草50份,玉米29份、豆粕12份、麸皮8份、添加剂预混料0.5份、食盐0.5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10

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与实施例1-5的区别仅在于将羊草替换为麻叶荨麻5。

实施例11-15

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与实施例1-5的区别仅在于将羊草替换为羊草与麻叶荨麻按重量比1:1的混合物。

实施例16

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由以下原料制成:羊草50份,玉米24份、豆粕19份、麸皮6份、添加剂预混料0.5份、食盐0.5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7

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由以下原料制成:麻叶荨麻50份,玉米33份、豆粕6份、麸皮10份、添加剂预混料0.5份、食盐0.5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8

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由以下原料制成:羊草25份,麻叶荨麻25份,玉米29份、豆粕12份、麸皮8份、添加剂预混料0.5份、食盐0.5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验例1羊草、麻叶荨麻及其组合对羔羊增重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在锡林浩特市南郊养殖场选购24只4~4.5月龄杂交乌珠穆沁公羔,按照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的原则分成4组:G1组的粗饲料为50%天然牧草(对照组),G2组(实施例16)的粗饲料为50%羊草,G3组(实施例17)的粗饲料为50%麻叶荨麻,G4组(实施例18)的粗饲料为25%羊草+25%麻叶荨麻。4组基础日粮均由玉米、豆粕、麸皮、食盐和添加剂预混料构成。利用上述原料,参照日增重200g绵羔羊的营养需要量配制4组全混合日粮,各组日粮的能量、蛋白质水平一致,精粗比都为1:1(见表1),再将其加工成颗粒饲料。

表1各组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表1中,消化能为计算值,其他数据均为实测值。

4组羔羊单栏舍饲,每天早晚各饲喂1次。正式试验57d,期间15d称取个体空腹重,并计算日增重和料重比。饲养试验结束后所有羔羊全部屠宰,称取胴体重、净肉重及内脏器官和消化道重量。结果表明:

(1)各组初始体重、末体重、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都没有显著差异(见表2)。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主要分布有克氏针茅、糙隐子草、羊草、寸草苔,还有少量的扁蓿豆、野苜蓿、冷蒿、委陵菜等植物种。打草场夏季不放牧,秋季打草成捆,供冬春季养畜。这些由豆科、禾本科、菊科等多种植物构成的天然混合草,能量和可消化养分比一般的单一饲草要高,但个别特殊牧草除外,如羊草、麻叶荨麻、苜蓿等。麻叶荨麻是传统药用植物,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达35%,还含有很高的胡萝卜素及铁、钙、镁矿物元素和多种活性物质(张晓庆等,麻叶荨麻的养分积累及饲用品质评价.中国草地学报,2010,32(1):116-119)。反刍家畜粗饲料讲求丰富多样,避免单一,以均衡营养供给。G2、G3、G4组日粮中用50%羊草、50%麻叶荨麻或其组合替代50%克氏针茅典型草原混合天然牧草,舍饲57d,获得同样的增重效应和饲料转化效率。说明,单一羊草、单一麻叶荨麻或其组合作为羊的粗饲料来源,可替代等量混合天然牧草。

表2各组羔羊体重、日增重及料重比

注:同行数据肩标有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2)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和除肺脏外的器官重量及4个胃室和肠道重量在组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但G4组的肺脏重量显著(P=0.050)高于其他3组,G2、G3组与G4、G1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见表3)。从屠宰性能角度看,用50%羊草、50%麻叶荨麻或25%羊草+25%麻叶荨麻代替50%克氏针茅典型草原混合天然牧草,同样不影响羔羊的消化器官发育和产肉力;而且,25%羊草+25%麻叶荨麻显著促进肺脏发育。肺脏和心、肝、脾等脏器一样,是动物新陈代谢的主导器官,对机体功能具有调节作用。综合以上,用羊草、麻叶荨麻或二者组合饲喂羔羊,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产肉力,还能促进羔羊肺脏发育,有助于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同时,羊草和麻叶荨麻组合组(G4组)获得了最高的熟肉率(P=0.044),显著降低了羊肉的蒸煮损失。产量和质量并举,是养殖业的理想目标。(实验例2中讨论比较羊草、麻叶荨麻及其组合在羊肉品质上的技术效果。)

表3各组羔羊屠宰性能

实验例2羊草、麻叶荨麻及其组合对羔羊肉品质的影响

采用与实验例1相同的试验设计,屠宰现场采集胴体右侧背最长肌,待测其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组分。结果表明:

(1)羊草、麻叶荨麻及其组合对羔羊肉中的大部分氨基酸组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G2组有提高苏氨酸、丝氨酸含量的趋势(P=0.094;P=0.090)(见表4);G2、G3、G4组的丙氨酸含量显著(P=0.018)高于G1组,且G2、G3、G4组无差异;G2组的蛋氨酸、色氨酸含量显著(P=0.0006;P=0.003)高于其他组,G2、G3组的苯丙氨酸显著(P=0.013)高于G1组,G2组的氨基酸总量有提高的趋势(P=0.084)。肉中蛋白质含量约为20%,是人类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来源,富含各种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等。天然氨基酸中人体所需的有22种,羊肉含有17种。本发明羔羊肉17种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量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依组次分别为53.79%、53.33%、54.27%和54.33%,高于朱晓艳等藏绵羊公羊肉所占51.76%的比例(专利公布号CN104814354)。朱晓艳等提出的育肥羊全混合日粮配合技术方案中含有苜蓿草粉、夏枯草和花生秧成分。除品种差异外,仅从饲料到羊肉中氨基酸转化角度比较而言,本技术方案的效果更佳。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羊草作为全混合日粮唯一粗饲料来源时提高了羊肉中上述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总量,对羊肉营养和保健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丙氨酸是一种呈味氨基酸,可使肉类呈现特殊鲜味。羊草、麻叶荨麻及其组合显著提高了羔羊肉中的丙氨酸含量,增加肉质鲜味,增进消费者的食欲。此外,呈味氨基酸还具有预防糖尿病和抗高血压的功效(Jinap和Hajeb,Glutamate.Its applications in food and contribution to health.Appetite,2010,55(1):1-10)。综合以上,羊草、麻叶荨麻或二者组合日粮可改善羊肉氨基酸营养,且各有优势。

表4各组羔羊背最长肌氨基酸构成及含量(%)

(2)G2、G4组的肉豆蔻烯酸(C14:1)含量显著(P=0.011)高于G1组(见表5),G2、G3和G4组的C15:0含量显著(P=0.019)降于G1组;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和油酸含量在组间差异不显著;G4组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C18:3n-3)含量显著高于(P=0.044;P=0.006)G1组,与G2和G3组差异不显著。亚油酸具有降低高血脂、高血压和防止动脉硬化等保健功效,而α-亚麻酸是非常重要的n-3PUFA,是反刍家畜瘤胃合成功能性脂肪酸EPA(C22:5n-3)、DHA(C22:6n-3)和共轭亚油酸(CLA)的前体。澳大利亚学者已查明,要提高羊肉中的n-3PUFA水平,就必须重视补充日粮中的α-亚麻酸(Ponnampalam等,Health beneficial long chain omega-3fatty acid levels in Australian lamb managed under extensive finishing systems.Meat Science,2014,96(2):1104-1110)。牧草是α-亚麻酸的天然来源,生长季羊草、麻叶荨麻中的含量分别为48%、6.6%(张晓庆和金艳梅,荨麻的营养价值及加工贮存技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羊草、麻叶荨麻及其组合对羔羊肉中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G3、G4组的EPA含量显著(P=0.050)高于G1组。EPA是n-3PUFA,与人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具有健脑益智、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对抑制炎症和部分癌症、糖尿病等也有较好的效果。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EPA多见于深海鱼类,牧草中并不常见。已熟知的紫花苜蓿,在开花期检测不到该组分;植被构成丰富多样的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仅葱属植物含有该组分,而其他物种中也未检测到;麻叶荨麻含有4.98%~7.52%的EPA(张晓庆和金艳梅,荨麻的营养价值及加工贮存技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从总体看,虽然各组SFA总量没有显著差异,但G4组PUFA显著(P=0.040)高于G1组,G2、G3、G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以上说明,羊草、麻叶荨麻可以改善羊肉的脂肪营养,特别是二者的组合能明显促进羊肉中功能性脂肪酸沉积,增强羊肉的保健功能。

表5各组羔羊背最长肌脂肪酸组分(%)

实验例3羊草、麻叶荨麻及其组合对羔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采用与实验例1相同的试验设计,采集血液,分离出血清,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处理对血清中的一些酶类及蛋白质类物质都没有显著影响,但G3、G4组的白蛋白浓度显著(P=0.046)高于G1组(见表6)。血清白蛋白由肝脏合成,除作为营养物质的载体外,同时也可反映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程度。它在血清中含量的高低与日粮蛋白质水平相关联(程光民等,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莱芜黑山羊泌乳母羊营养物质消化、泌乳量和血清生化指标及羔羊增重的影响.动物营养学报,2015,27(1):281-288)。本发明在4组日粮蛋白质水平一致的条件下,羊草与麻叶荨麻组合日粮显著提高血清白蛋白浓度,从而提高畜体对整个日粮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程度,同时血液中转变而成葡萄糖随之增多,所以,G3、G4组血清葡萄糖浓度显著(P=0.0002)提高。血清中的葡萄糖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其值在G3、G4组中较高,表明含麻叶荨麻日粮可以促进畜体能量代谢,有利于羔羊生长发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血液脂肪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含量高低可以反映脂类吸收代谢状况。G3、G4组显著(P=0.022)提高了血清总胆固醇浓度,而G2、G3、G4组显著(P=0.015)降低甘油三酯浓度,表明,含羊草、麻叶荨麻或二者组合日粮能够促进动物体脂肪分解代谢。胆固醇是一种动物甾醇,它是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含量高达脑干物质重的17%,其功能是合成动物体内其他重要固醇的原料(冯仰廉,反刍动物营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以上进一步肯定,含麻叶荨麻日粮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利用效率更高。

表6各组羔羊血液生化指标

分别对实施例1-15育肥羊饲草型全价颗粒饲料按以上实验例1-3相同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与实施例16-18效果相近,但以实施例16-18效果更佳。篇幅所限,未全部列出试验结果。

综合以上结果,羔羊全混合日粮中配合50%羊草、50%麻叶荨麻或25%羊草+25%麻叶荨麻,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生产性能,还能改善羊肉氨基酸营养和PUFA沉积,增强羊肉的保健功能,特别25%羊草+25%麻叶荨麻组合,其综合效应最佳。此外,本发明可以促进非常规饲料资源麻叶荨麻的开发利用,为养殖业探寻优质高蛋白饲草提供帮助。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