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短生猪育肥周期并提高瘦肉率的液体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3451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缩短生猪育肥周期并提高瘦肉率的液体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做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不仅是人重要的口粮资源、动物的能量饲料,也是食品、纺织、医药、畜牧饲料添加剂工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原料。近年来,由于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普遍易感染霉菌毒素,给我国养猪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和危害。故有专家称当今霉菌毒素是中国猪群健康的第一杀手。豆粕作为畜禽日粮的主要蛋白质原料,在传统的猪日粮中占20%-30%比例,而中国80%左右的大豆需用进口,豆粕定价话语权完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随着中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对饲料原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传统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急需改进,如何就地取材、广辟饲料资源取代价格高昂的玉米、豆粕,降低饲料成本,增加养殖效益,是摆在国人和从事动物营养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次粉又称黑面、黄粉,是以小麦为原料提取的精特粉等人用面粉去掉表皮后,含有小麦二层皮和少量尾麸,口感稍差的次级黑面。其蛋白质在14%-15%,猪消化能近似玉米,含亚油酸1.7%-1.8%,各种氨基酸含量是玉米的2-3倍,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含量均高于玉米,尤其胡萝卜素达3.0mg/kg,是玉米的4倍,并含有多种未知因子,从营养角度分析,用次粉全部代替玉米和大部分豆粕是可行的。在《次粉在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作者对小猪、中大猪、母猪通过设计次粉与浓缩料、麸皮配合的饲料配方进行饲喂,以实现次粉营养价值的提升。纵览此方案,就会轻而易举地发现此方案中存在着几个不足:一是饲料配方所使用的原料过于单一,制得的饲料营养不十分丰富,这对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升不是十分有利;二是作者对原料的处理不够精细,导致产品的口感、味觉大大降低,严重影响猪的食欲;三是饲料的功能单一,不能很好地调节猪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状态,四是饲料的适口性较差,不能引起猪的采食兴趣,容易导致厌食症。因此,本发明对其做了改进,在处理过程中引入了辅料的配合从而补充了次粉营养含量的不足,并增加了对原料的处理和加工,饲料制成液体状形态,更有利于营养的充分吸收和适口性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缩短生猪育肥周期并提高瘦肉率的液体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缩短生猪育肥周期并提高瘦肉率的液体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次粉720-780、花生饼74-78、麸皮56-58、吡啶羧酸铬0.1-0.2、蜂巢发酵物5-6、谷氨酰胺二肽0.03-0.05、黑芝麻粉4-5、杜仲粗粉1-2、洋葱多糖0.3-0.5、酱油渣43-46、沙棘油0.4-0.5、羊乳2-3、玉米面130-150、何首乌粉3-4、白醋2-3、萝卜酱4-5、党参3-4、枸杞2-3、酵母铜0.1-0.2、辛癸酸甘油酯0.1-0.2、脱氢乙酸钠0.02-0.03、血浆蛋白粉45-47、活性乳酸菌粉0.4-0.5、蒲公英提取物2-3。

所述的缩短生猪育肥周期并提高瘦肉率的液体饲料,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次粉与花生饼、麸皮混合粉碎,放入反应釜中,加入总重量4-6倍的水混合搅拌均匀,设置反应釜的温度为110-115℃、搅拌转速为240-280r/min,保温搅拌40-60min,然后将温度降至96-98℃,并向里面加入吡啶羧酸铬、蜂巢发酵物、谷氨酰胺二肽混合,继续搅拌反应3-4h,再对反应液进行浓缩干燥,得到改性次粉;

(2)将黑芝麻粉、杜仲粗粉、洋葱多糖与其重量份3-5倍的水混合,加热熬煮10-15min取出,然后加入到酱油渣中搅拌混匀,在90-95℃温度下加热40-60min后取出,向里面加入沙棘油、羊乳混合,再放入烘焙箱中,设置温度为150-160℃,烘焙20-25min后取出粉碎,得到改性酱油渣;

(3)将玉米面、何首乌粉和白醋混匀,入锅蒸20-30min,取出,加入萝卜酱拌匀,装入罐子中密封起来,放于45-50℃的温度下保藏24-28h,得到改性玉米面;

(4)将党参、枸杞与其重量份3-5倍的水混合煎煮50-60min,将煎煮液与酵母铜、辛癸酸甘油酯、脱氢乙酸钠混合拌匀,再加入血浆蛋白粉,加热蒸10-15min,得到改性血浆蛋白粉;

(5)将改性次粉、改性酱油渣及改性玉米面放入发酵罐中,加入总重量8-10倍的水混合,然后开启搅拌器,设置转速为150-160r/min,升高罐温至36-40℃并进行保温,向罐中加入活性乳酸菌粉搅拌混匀,持续搅拌发酵58-64h,在发酵24h后,将步骤(4)的改性血浆蛋白粉加入发酵罐中继续发酵,发酵过程中,维持pH在5.5-6.5之间;

(6)待步骤(5)发酵结束,取出发酵液及发酵残渣,向里面加入剩余原料并混匀,然后浓缩至干物质浓度达到30-40%,再置于110-120℃温度下灭菌20-30min,之后接通冷冻循环水,将液体饲料温度降至12-18℃,在无菌条件下灌入饲料桶内,密封严实,得到所需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次粉为主料,通过与花生饼、麸皮、吡啶羧酸铬、蜂巢发酵物等配合,能够缩短生猪育肥周期并提高瘦肉率,能够血糖调节剂,促进生物转化;次粉能够替代豆粕、玉米等原料的使用,从而实现饲料成本的降低;黑芝麻粉、杜仲粗粉、洋葱多糖的配合使用能够改善猪的生长机能,促进生长发育;谷氨酰胺二肽、沙棘油的配合使用能够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党参、枸杞的配合使用能够促进猪肌肉生长和体质健康;饲料加工成液体形态,比颗粒饲料具有更好地适口性和吸收率,更有利于营养的完全吸收,减少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缩短生猪育肥周期并提高瘦肉率的液体饲料,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次粉720、花生饼74、麸皮56、吡啶羧酸铬0.1、蜂巢发酵物5、谷氨酰胺二肽0.03、黑芝麻粉4、杜仲粗粉1、洋葱多糖0.3、酱油渣43、沙棘油0.4、羊乳2、玉米面130、何首乌粉3、白醋2、萝卜酱4、党参3、枸杞2、酵母铜0.1、辛癸酸甘油酯0.1、脱氢乙酸钠0.02、血浆蛋白粉45、活性乳酸菌粉0.4、蒲公英提取物2。

所述的缩短生猪育肥周期并提高瘦肉率的液体饲料,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次粉与花生饼、麸皮混合粉碎,放入反应釜中,加入总重量4倍的水混合搅拌均匀,设置反应釜的温度为110℃、搅拌转速为240r/min,保温搅拌40min,然后将温度降至96℃,并向里面加入吡啶羧酸铬、蜂巢发酵物、谷氨酰胺二肽混合,继续搅拌反应3h,再对反应液进行浓缩干燥,得到改性次粉;

(2)将黑芝麻粉、杜仲粗粉、洋葱多糖与其重量份3倍的水混合,加热熬煮10min取出,然后加入到酱油渣中搅拌混匀,在90℃温度下加热40min后取出,向里面加入沙棘油、羊乳混合,再放入烘焙箱中,设置温度为150℃,烘焙20min后取出粉碎,得到改性酱油渣;

(3)将玉米面、何首乌粉和白醋混匀,入锅蒸20min,取出,加入萝卜酱拌匀,装入罐子中密封起来,放于45℃的温度下保藏24h,得到改性玉米面;

(4)将党参、枸杞与其重量份3倍的水混合煎煮50min,将煎煮液与酵母铜、辛癸酸甘油酯、脱氢乙酸钠混合拌匀,再加入血浆蛋白粉,加热蒸10min,得到改性血浆蛋白粉;

(5)将改性次粉、改性酱油渣及改性玉米面放入发酵罐中,加入总重量8倍的水混合,然后开启搅拌器,设置转速为150r/min,升高罐温至36℃并进行保温,向罐中加入活性乳酸菌粉搅拌混匀,持续搅拌发酵58h,在发酵24h后,将步骤(4)的改性血浆蛋白粉加入发酵罐中继续发酵,发酵过程中,维持pH在5.5之间;

(6)待步骤(5)发酵结束,取出发酵液及发酵残渣,向里面加入剩余原料并混匀,然后浓缩至干物质浓度达到30%,再置于110℃温度下灭菌20min,之后接通冷冻循环水,将液体饲料温度降至12℃,在无菌条件下灌入饲料桶内,密封严实,得到所需成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