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安眠美容功效的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2815阅读:8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保健茶,具体地说,一种具有安眠美容功效的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大,以及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不同程度干扰了人们的睡眠规律,造成失眠烦闷面色灰暗等亚健康症状,长期失眠导致面部皮肤发黄发暗起斑,容易形成抑郁情绪。中医认为失眠的原因是机体阴阳失调。失眠在古代书籍中又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灵枢经·大惑论》认为“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灵枢经·口问》认为“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说明失眠是阴阳失去平衡的体现。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国内调查表明,存在入睡困难及多醒等睡眠障碍的人高达48.9%。失眠的发生与人心理因素有关,如生活事件、心理冲突、情绪压力增加、生理觉醒水平提高等。也有环境和生活习惯改变、心理障碍(如担心学业、经济、工作)、病生理因素(如缺氧、疼痛、呼吸困难、尿频、尿失禁)、过多不适当的刺激有关。睡眠是人生命的基本需要,充足的睡眠可使人消除疲劳,促进恢复体力。失眠症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给不少人身心带来困扰。药食同源,采用没有毒副作用的绿色保健方法——花草茶调养,深受都市女性和亚健康人群的欢迎。失眠症患者由于睡眠时间短,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毛细血管循环不畅,导致皮肤弹性光泽下降,出现脱发、皮肤发黄、起暗斑等,影响人们的心情,反过来心情抑郁也会引起失眠,形成恶性循环。花草茶兴起于西欧,风靡欧美,近年传至我国,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多和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花草茶养生保健,饮用花草茶具有简单方便的优点,特别适合爱美的女士,对更年期女性尤为适合。药食同源,花草茶绿色健康理念,使人们对花草茶情有独钟,花草茶易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花草茶成为人们日常重要的养生饮品。花草茶是以天然植物的种子、根、茎、叶、花或皮为材料,单独或综合干燥后,加以煎煮或冲泡而成。相比较茶饮料来说,花草茶没有污染,没有添加剂,有茶饮料不可替代的作用,花草茶具有舒缓压力、改善睡眠、抗疲劳、助消化、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经特殊配伍的复合花草茶安眠保健功效更加突出,调理失眠的花草茶越来越受到亚健康人群的青睐。制作花草茶的关键点在于花草配伍及其比例,要确保量的配比使功效达到最佳,又要口感易于被人接受,目前,我国花草茶市场蓬勃发展,但市面上的产品大多数以单品为主,复合茶较少,使其疗效受到限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安眠美容功效的花草茶及其制备方法,该保健茶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价廉低廉,适合推广应用。其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安眠美容功效的花草茶,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炒枣仁20-25份、夜交藤10-20份、百合10-20份、绿萼梅10-20份、玫瑰花10-20份。优选地,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炒枣仁20-22份、夜交藤10-18份、百合10-18份、绿萼梅10-18份、玫瑰花10-18份。进一步,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炒枣仁20份、夜交藤10份、百合10份、绿萼梅10份、玫瑰花10份。一种本发明所述具有安眠美容功效的花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料准备:将原料去除杂质、洗净;步骤2、熏蒸:将步骤1得到的原料用大枣溶液熏蒸;步骤3、喷洒:将步骤2得到的原料用甘草溶液喷洒;步骤4、初加工:将步骤3得到的物料,干燥后,分别切碎,按照本发明上述配方称取各个原料药,按比例混合;步骤5、包装:灭菌、分装得成品。进一步,步骤2所述用大枣溶液熏蒸具体为:将新疆产大枣加入10-15重量份的纯净水,煮开后,熏蒸步骤1得到的原料,熏蒸时间3-5min。进一步,步骤3所述用甘草容易喷洒具体为:将甘草加入10-15重量份的纯净水,煎煮20min,其溶液喷洒步骤2得到的原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通过将不同功效的单品花草茶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在一起,研发成复合花草茶,达到独特的养生保健功效,具有养神安眠,活血祛斑美白的功效。2、不同花草茶之间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在一起可以达到更好的功效和口感,增强了花草茶的饮用价值。且搭配之后口感更佳。配方中炒枣仁具有养血安神的效果,元代朱震亨说:“血不归脾而睡卧不宁者,宜用此(酸枣仁)大补心脾,则血归脾而五藏安和,睡卧自宁。”酸枣仁味道清香,汤色好;夜交藤养心,安神,通络,具有交通心肾调整阴阳的疗效,是一味常用安神助眠中药,酸枣仁和夜交藤相配助眠疗效非常好;中医认为百合性微寒,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其花、鳞状茎均可入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花卉,味道清香。配合绿萼梅和玫瑰花疏肝解郁,调理情绪,美容养颜。绿萼梅花色洁白,香味极浓,有“花中君子”的美称,它性平,能够理气,调理脾胃,疏理气血,不会伤阴,非常难得,常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食欲不振等症。绿萼梅水外用还能预防面部血瘀形成斑点。玫瑰花具有浓郁甜美的香气,是一些食品、化妆品的主要添加剂。适宜于皮肤粗糙、贫血、体质虚弱者,这些花草均没有副作用,只要体质适宜,就能达到极好保健效果。3、花草茶产品配方,讲究的是让疗效和味道的最佳水平,市面上销售的产品多数以单品为主,复合花草茶较少,研发复合花草茶配方是市场需求。市场潜力巨大。本发明针对花草茶配方,反复调制,不断调整,从量的配比、花草茶的功效性、口感方面不断改进,并进行长时间的体验饮用,观察疗效,效果明显且具有普遍性。4、本发明采用红枣溶液熏蒸花草茶原料,一方面红枣的熏蒸液包裹在花草原料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保护花草茶原料的色泽,使得花草原料在后续的晒干、烘干等干燥工序中,防止变色;另一方面,红枣含有天然的甜味成分,可以通过熏蒸液粘附在花草茶原料上,赋予花草茶天然清新的香甜味,尤其适合女士饮用。用甘草溶液喷洒原料,甘草不但具有解毒调和百药作用,并且能增加花草茶的香甜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具有安眠美容功效的花草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炒枣仁250g、夜交藤200g、百合200g、绿萼梅200g、玫瑰花200g。按以下方法进行制备:步骤1、原料准备:将原料去除杂质、洗净;步骤2、熏蒸:将大枣加入10倍重量份的纯净水,煮开后,熏蒸步骤1、得到的原料,熏蒸时间2min;步骤3、喷洒:将甘草加入10倍重量份的纯净水,煮开后,喷洒步骤2、得到的原料;步骤4、初加工: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干燥后,分别切碎,按比例混合;步骤5、包装:灭菌、分装得成品。实施例2一种具有安眠美容功效的花草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炒枣仁250g、夜交藤150g、百合150g、绿萼梅150g、玫瑰花150g。按以下方法进行制备:步骤1、原料准备:将原料去除杂质、洗净;步骤2、熏蒸:将大枣加入15倍重量份的纯净水,煮开后,熏蒸步骤1、得到的原料,熏蒸时间3min;步骤3、喷洒:将甘草加入10倍重量份的纯净水,煮开后,喷洒步骤2、得到的原料;步骤4、初加工: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干燥后,分别切碎,按比例混合;步骤5、包装:灭菌、分装得成品。实施例3一种具有安眠美容功效的花草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炒枣仁200g、夜交藤150g、百合150g、绿萼梅150g、玫瑰花150g。按以下方法进行制备:步骤1、原料准备:将原料去除杂质、洗净;步骤2、熏蒸:将大枣加入12倍重量份的纯净水,煮开后,熏蒸步骤1、得到的原料,熏蒸时间4min;步骤3、喷洒:将甘草加入10倍重量份的纯净水,煮开后,喷洒步骤2、得到的原料;步骤4、初加工: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干燥后,分别切碎,按比例混合;步骤5、包装:灭菌、分装得成品。实施例4一种具有安眠美容功效的花草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炒枣仁150g、夜交藤150g、百合150g、绿萼梅150g、玫瑰花150g。按以下方法进行制备:步骤1、原料准备:将原料去除杂质、洗净;步骤2、熏蒸:将大枣加入10倍重量份的纯净水,煮开后,熏蒸步骤1、得到的原料,熏蒸时间5min;步骤3、喷洒:将甘草加入10倍重量份的纯净水,煮开后,喷洒步骤2、得到的原料;步骤4、初加工: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干燥后,分别切碎,按比例混合;步骤5、包装:灭菌、分装得成品。实施例5一种具有安眠美容效的花草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炒枣仁200g、夜交藤100g、百合100g、绿萼梅100g、玫瑰花100g。按以下方法进行制备:步骤1、原料准备:将原料去除杂质、洗净;步骤2、熏蒸:将大枣加入15倍重量份的纯净水,煮开后,熏蒸步骤1、得到的原料,熏蒸时间3min;步骤3、喷洒:将甘草加入10倍重量份的纯净水,煮开后,喷洒步骤2、得到的原料;步骤4、初加工: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干燥后,分别切碎,按比例混合;步骤5、包装:灭菌、分装得成品。实验例:疗效试验1、安眠实验:实验对象:采用本发明实施例5在60例患者实验,其中男20例,女40例;年龄最大者60岁,年龄最小者只有20岁。大部分病患为白领女性,自述失眠多梦。且面色晦暗,女病患大都有月经不调,面色发暗,色斑严重。对照组50人,其中男16例,女34例,病症相同或类似,采用绿茶泡服。治疗方法:用法用量: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5,其用法与用量如下:每天2袋次,每袋冲泡2次,疗程3个月为限。对照组每日绿茶,每天2袋次,每袋冲泡2次,疗程3个月为限。疗效评价标准:治愈:失眠症状体征完全改善,患者无任何不良感觉,心情舒畅,精神焕发;肤色光洁白润。有效:失眠症状减轻,患者基本无不良感觉,心情舒畅,精神良好;脸色较前好转。无效:体征无任何改变,症状如前,精神萎靡不振、面色晦暗。治疗组与对照组结果统计如表1所示。表1总数(例)治愈(例)有效(例)无效(例)治疗组6036231对照组50012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