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香茶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3102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类饮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肉香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汉族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鲜叶、晒青、晾青、做青(摇青与晾青交替)、杀青、揉捻、造型、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饼。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其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 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中医食疗认为: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能。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和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现有技术未见有将牛肉和乌龙茶相结合所制得的肉香茶叶以及相关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乌龙茶在烘焙过程中能够受到包裹在其外的牛肉片影响,吸收大量牛肉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使得制成的茶饼具有乌龙茶原有的芳香之外,更具有肉类的香气,其浸泡而成的茶汤能起到开胃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肉香茶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牛肉片的预处理:挑选新鲜、有光泽、结蹄组织较少、脂肪分布均匀的牛肉,洗净后切成长条形的片状,备用;

b.乌龙茶叶的预处理:通过晒青、晾青、做青、杀青将新采摘下的乌龙茶叶的含水量调节至13%~28%;

c.取适量的步骤b所述乌龙茶叶揉捻成团,随后以步骤a所述的牛肉片包裹严密,并装入木模之中;

d.烘干;

e.剥离表面的牛肉片,进行封装。

其中,步骤b所述乌龙茶叶的含水量为22~26%。

进一步,所述步骤b采取热水蒸气使所述乌龙茶叶吸收水分的方式来调整其含水量。

进一步,步骤d所述烘干为在54~56℃温度下恒温烘制18~48小时。

进一步,所述牛肉片长20~25cm,宽4~6cm,厚3~8mm。

进一步,所述乌龙茶为单丛茶。

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肉香茶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肉香茶叶是以茶饼的形式保存,其泡出的茶汤香而不腻,饮用甜绵舒爽,肉味淳厚,携带方便,并且能起到开胃健脾、生津止渴、降血压、解酒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制备肉香茶叶

a.牛肉片的预处理:挑选新鲜、有光泽、结蹄组织较少、脂肪分布均匀的牛肉,洗净后切成长22cm,宽4cm,厚6mm的片状,备用;

b.乌龙茶叶的预处理:通过晒青、晾青、做青、杀青将新采摘下的乌龙茶叶的含水量调节至22%~26%,当含水量低于要求范围时将乌龙茶叶置于水蒸气中进行补水;

c.取适量的步骤b所述乌龙茶叶揉捻成团,随后以步骤a所述的牛肉片包裹严密,并装入木模之中;

d.连同木模在54~56℃温度下恒温烘制18~48小时;

e.剥离表面的牛肉片,进行封装。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