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樟菇营养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3734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樟菇营养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牛樟菇又名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属于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薄孔菌属、多年生蕈菌类,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用真菌。牛樟芝中含有多糖、萜类、核酸类化合物及超氧歧化酶等多种成分,具有解毒保肝、抗癌、强化免疫、抗过敏、降血脂等多种药用功效。实验证实牛樟菇不仅能预防、治疗肿瘤及癌细胞的扩散、转移,还能消除癌性腹水,且对于癌症末期病患常见的剧烈疼痛、食欲不振等也有相当显著的改善作用,使牛樟菇受到人们的极大欢迎,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市价干品每克500元,鲜品每克200元。但牛樟菇对基质的选择性较强,是一种典型的、专一性很强的木腐菌,而传统牛樟菇椴木栽培培养时间很长,需要一年以上才能产生子实体,其成本高,产量低,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樟菇营养品的制备方法,其采用液体发酵法和固体五谷培养法二者结合生产牛樟菇菌丝体,并将其进一步制备成营养品,综合了植物蛋白和菌体蛋白,并经生物转化,提升了牛樟菇的营养和药用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牛樟菇营养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牛樟菇菌球的制备:将牛樟菌菌粉、土豆淀粉、玉米精粉、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无菌水混合均匀制备成营养液,按200mL/瓶的量进行分装,121℃灭菌30min后备用;按20-30mL/瓶的量在装瓶的营养液中接入牛樟菇母液,在25-26℃、无光条件下振荡培养3-4天,振荡频率为每分钟120次,至产生大量菌球,备用;

2)牛樟菇菌丝体的制备:将小米粉、玉米粉、薏米粉、黍米粉、豆粉混合制备成五谷营养培养基;然后将五谷营养培养基和菌袋(高压聚丙稀塑料袋)分别高温消毒灭菌,冷却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在消毒过的菌袋中先装一层高温灭菌后的五谷营养培养基,再播一层步骤1)所得牛樟菇菌球,如此重复装至菌袋容积的80~85%,所用五谷营养培养基与牛樟菇菌球的重量比为1:1.0-1.5,然后套环封盖,于22-26℃、暗环境下培养10-15天,培养期间将菌袋翻动2-3次;

3)牛樟菇营养品的制备:将长出的营养菌丝体取出,45-50℃低温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达10-11%,研磨成细度为80-100目的粉末后,直接包装制成牛樟菇营养粉,或经进一步加工制备成牛樟菇营养含片或牛樟菇营养胶囊等产品。

所述营养液中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为:牛樟菌菌粉1.75-5%、土豆淀粉1-2%、玉米精粉15-20%、葡萄糖2-2.5%、蛋白胨0.1-0.2%、磷酸二氢钾0.1-0.2%、硫酸镁0.05-0.1%、无菌水70-80%,各原料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所述五谷营养培养基中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为:小米粉20-30%,玉米粉25-30%,薏米粉15-20%,黍米粉15-20%,豆粉10-15%,各原料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牛樟菌菌粉、土豆淀粉、玉米精粉、蛋白胨、葡萄糖等配制成营养液,接种牛樟菇母液后,通过深层液体发酵产生牛樟菇菌球,然后将牛樟菇菌球与五谷营养培养基按一定比例配合培养出牛樟菇营养菌丝体,待牛樟菇营养菌丝体成熟后采用低温干燥制得牛樟菇营养粉、牛樟菇营养含片、牛樟菇营养胶囊等营养产品,其整个过程仅需15-17天,比常规培养后高温熟化、粉碎的制备工艺所需时间(30-50天)缩短一半以上,且所得产品不仅营养丰富,具有牛樟菇的药用功效,且食用方便,食用后能有效增进人体免疫功能,活化细胞,防癌抗癌,有益于身体健康。

(2)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易于工厂化生产,满足市场的需求,具有实用性和产业利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1)牛樟菇母液的制备:按牛樟菌菌粉1.75 wt%、土豆淀粉1 wt%、玉米精粉15 wt%、葡萄糖2 wt%、蛋白胨0.1 wt%、磷酸二氢钾0.1 wt%、硫酸镁0.05 wt%、无菌水80 wt%的量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制备成营养液,按每100mL分装至250mL三角瓶中,121℃灭菌30min,然后在每瓶营养液中接入试管菌种,在25℃、无光条件下振荡培养5天得牛樟菇母液;一支试管菌种(规格为21×200mm)接种制备4瓶牛樟菇母液;

2)牛樟菇菌球的制备:按牛樟菌菌粉1.75 wt%、土豆淀粉1 wt%、玉米精粉15 wt%、葡萄糖2 wt%、蛋白胨0.1 wt%、磷酸二氢钾0.1 wt%、硫酸镁0.05 wt%、无菌水80 wt%的量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制备成营养液,按每200mL分装至500mL三角瓶中,121℃灭菌30min后,按20mL/瓶的量在装瓶的营养液中接入牛樟菇母液,在25℃、无光条件下振荡培养4天,振荡频率为每分钟120次,至产生大量菌球,备用;

3)牛樟菇菌丝体的制备:按小米粉25 wt%,玉米粉25 wt%,薏米粉20 wt%,黍米粉20 wt%,豆粉10 wt%的量将各原料混合制备成五谷营养培养基;然后将五谷营养培养基和菌袋(高压聚丙稀塑料袋)分别高温消毒灭菌,冷却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在消毒过的菌袋中先装一层高温灭菌后的五谷营养培养基,再播一层步骤1)所得牛樟菇菌球,如此重复装至菌袋容积的80%,所用五谷营养培养基与牛樟菇菌球的重量比为1:1.5,然后套环封盖,于22℃、暗环境下培养15天,培养期间将菌袋翻动3次;

4)牛樟菇营养品的制备:将长出的营养菌丝体取出,45℃低温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达11%,研磨成细度为80目的粉末后,直接包装制成牛樟菇营养粉。

实施例2

1)牛樟菇母液的制备:按牛樟菌菌粉5 wt%、土豆淀粉2 wt%、玉米精粉20 wt%、葡萄糖2.5 wt%、蛋白胨0.2 wt%、磷酸二氢钾0.2 wt%、硫酸镁0.1 wt%、无菌水70 wt%的量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制备成营养液,按每100mL分装至250mL三角瓶中,121℃灭菌30min,然后在每瓶营养液中接入试管菌种,在25℃、无光条件下振荡培养5天得牛樟菇母液;一支试管菌种(规格为21×200mm)接种制备4瓶牛樟菇母液;

2)牛樟菇菌球的制备:按牛樟菌菌粉5 wt%、土豆淀粉2 wt%、玉米精粉20 wt%、葡萄糖2.5 wt%、蛋白胨0.2 wt%、磷酸二氢钾0.2 wt%、硫酸镁0.1 wt%、无菌水70 wt%的量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制备成营养液,按每200mL分装至500mL三角瓶中,121℃灭菌30min后,按25mL/瓶的量在装瓶的营养液中接入牛樟菇母液,在26℃、无光条件下振荡培养4天,振荡频率为每分钟120次,至产生大量菌球,备用;

3)牛樟菇菌丝体的制备:按小米粉20 wt%,玉米粉25 wt%,薏米粉20 wt%,黍米粉20 wt%,豆粉15 wt%的量将各原料混合制备成五谷营养培养基;然后将五谷营养培养基和菌袋(高压聚丙稀塑料袋)分别高温消毒灭菌,冷却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在消毒过的菌袋中先装一层高温灭菌后的五谷营养培养基,再播一层步骤1)所得牛樟菇菌球,如此重复装至菌袋容积的82%,所用五谷营养培养基与牛樟菇菌球的重量比为1:1.2,然后套环封盖,于26℃、暗环境下培养12天,培养期间将菌袋翻动3次;

4)牛樟菇营养品的制备:将长出的营养菌丝体取出,48℃低温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达11%,研磨成细度为100目的粉末后,再经进一步加工制备成牛樟菇营养含片。

实施例3

1)牛樟菇母液的制备:按牛樟菌菌粉2.82 wt%、土豆淀粉1.7 wt%、玉米精粉18 wt%、葡萄糖2.1 wt%、蛋白胨0.2 wt%、磷酸二氢钾0.1 wt%、硫酸镁0.08 wt%、无菌水75 wt%的量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制备成营养液,按每100mL分装至250mL三角瓶中,121℃灭菌30min,然后在每瓶营养液中接入试管菌种,在25℃、无光条件下振荡培养5天得牛樟菇母液;一支试管菌种(规格为21×200mm)接种制备4瓶牛樟菇母液;

2)牛樟菇菌球的制备:按牛樟菌菌粉2.82 wt%、土豆淀粉1.7 wt%、玉米精粉18 wt%、葡萄糖2.1 wt%、蛋白胨0.2 wt%、磷酸二氢钾0.1 wt%、硫酸镁0.08 wt%、无菌水75 wt%的量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制备成营养液,按每200mL分装至500mL三角瓶中,121℃灭菌30min后,按30mL/瓶的量在装瓶的营养液中接入牛樟菇母液,在25℃、无光条件下振荡培养4天,振荡频率为每分钟120次,至产生大量菌球,备用;

3)牛樟菇菌丝体的制备:按小米粉30 wt%,玉米粉30 wt%,薏米粉15 wt%,黍米粉15 wt%,豆粉10 wt%的量将各原料混合制备成五谷营养培养基;然后将五谷营养培养基和菌袋(高压聚丙稀塑料袋)分别高温消毒灭菌,冷却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在消毒过的菌袋中先装一层高温灭菌后的五谷营养培养基,再播一层步骤1)所得牛樟菇菌球,如此重复装至菌袋容积的85%,所用五谷营养培养基与牛樟菇菌球的重量比为1:1.0,然后套环封盖,于25℃、暗环境下培养10天,培养期间将菌袋翻动2次;

4)牛樟菇营养品的制备:将长出的营养菌丝体取出,50℃低温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达10%,研磨成细度为100目的粉末后,再经进一步加工制备成牛樟菇营养胶囊。

经测试,实施例1-3所得产品中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为:多糖为0.75-1.58%,三萜为0.26-0.50%。

对添加牛樟菌菌粉和没有添加牛樟菌菌粉的两种营养液的培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营养液培养所得牛樟菇菌球中多糖和三萜的含量

由表1可见,不同营养液所得牛樟菇菌球中多糖和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可见,采用添加牛樟菌菌粉的营养液培养牛樟菇菌球,可有效促进活性成分的积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