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蚯蚓与鱼腥草的混合生产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1727阅读:9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蚯蚓的人工养殖与鱼腥草的人工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蚯蚓与鱼腥草的混合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开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天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使用动物性饲料喂食蚯蚓能够增强其食欲,加快生产速度,因此动物内脏是喂食蚯蚓的良好饲料,但是,动物内脏中往往会携带一些寄生虫,蚯蚓食用后可能导致患病,进而影响养殖效益。

鱼腥草(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鱼腥草栽培过程中需要多次施用肥料。而鱼腥草一般以地上部分入药,地下茎部分留种,鱼腥草的地下茎中含有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但这种物质性质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蚯蚓饲料中易携带寄生虫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提高蚯蚓生长速度又能为鱼腥草的栽培提供充足肥料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蚯蚓与鱼腥草的混合生产技术,鱼腥草地上部分采收后,将其地下茎与熟黄豆粉、烂菜叶、动物内脏、花生壳按比例混合并腐熟后制成蚯蚓饲料;3-4个月后待蚯蚓采集完成,将蚯蚓养殖土埋入鱼腥草栽培地土壤下方20-25cm处作为底肥。将鱼腥草除去留种以外的地下茎部分加入蚯蚓饲料中,能够显著增强蚯蚓的抗病性,尤其对动物内脏中的各类寄生虫具有较好的抗性,花生壳的加入能够进一步使得鱼腥草中的抗菌性质更加稳定,采用本发明的饲料能够增强蚯蚓的药用价值;同时,蚯蚓采集后,其养殖土仍富含多种有机质,养分充足,适合用作鱼腥草栽培的底肥,大量蚯蚓粪的存在对于提高鱼腥草的产量具有显著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蚯蚓饲料由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成分组成:鱼腥草地下茎1-2份、熟黄豆粉5-10份、烂菜叶30-50份、动物内脏10-20份、花生壳2-3份。蚯蚓喜食腥味饲料,动物内脏与鱼腥草地下茎的配合能够使得饲料腥味更加浓重,引诱蚯蚓进食;同时鱼腥草中的抗菌成分对于动物内脏中可能含有的寄生虫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蚯蚓食用后还可增强其自身的免疫力;而由于鱼腥草地下茎中的抗菌成分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变质,本发明添加的花生壳性质稳定且能保留鱼腥草地下茎的抗菌活性。上述饲料细腻柔软、蛋白质含量适中、适口性强,能够明显提高蚯蚓的生长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蚯蚓饲料由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成分组成:鱼腥草地下茎1.5份、熟黄豆粉8份、烂菜叶40份、动物内脏15份、花生壳2.5份。经试验证明,上述比例下的饲料营养性、经济性、适口性的综合指标最佳。

进一步的,将蚯蚓养殖土作为底肥前进行高温杀菌消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能够缩短蚯蚓养殖周期,提高蚯蚓单体重量;

(2)、能够提高鱼腥草产量,有利于鱼腥草中有效成分的积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蚯蚓与鱼腥草的混合生产技术,鱼腥草地上部分采收后,将其地下茎与熟黄豆粉、烂菜叶、动物内脏、花生壳按比例混合并腐熟后制成蚯蚓饲料;3-4个月后待蚯蚓采集完成,将蚯蚓养殖土埋入鱼腥草栽培地土壤下方20-25cm处作为底肥。

将鱼腥草除去留种以外的地下茎部分加入蚯蚓饲料中,能够显著增强蚯蚓的抗病性,尤其对动物内脏中的各类寄生虫具有较好的抗性,花生壳的加入能够进一步使得鱼腥草中的抗菌性质更加稳定,采用本发明的饲料能够增强蚯蚓的药用价值;同时,蚯蚓采集后,其养殖土仍富含多种有机质,养分充足,适合用作鱼腥草栽培的底肥,大量蚯蚓粪的存在对于提高鱼腥草的产量具有显著的效果。

所述蚯蚓饲料由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成分组成:鱼腥草地下茎1.5份、熟黄豆粉8份、烂菜叶40份、动物内脏15份、花生壳2.5份。经试验证明,上述比例下的饲料营养性、经济性、适口性的综合指标最佳。蚯蚓喜食腥味饲料,动物内脏与鱼腥草地下茎的配合能够使得饲料腥味更加浓重,引诱蚯蚓进食;同时鱼腥草中的抗菌成分对于动物内脏中可能含有的寄生虫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蚯蚓食用后还可增强其自身的免疫力;而由于鱼腥草地下茎中的抗菌成分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变质,本发明添加的花生壳性质稳定且能保留鱼腥草地下茎的抗菌活性。上述饲料细腻柔软、蛋白质含量适中、适口性强,能够明显提高蚯蚓的生长速度。

本实施例中,蚯蚓种苗投放量为15kg/㎡,3个月后蚯蚓采收量达到102.8kg/㎡,相比常规饲料蚯蚓采收量提高20%以上。同时,采用蚯蚓养殖土作为底肥后,鱼腥草亩产(地上部分干重)达到423kg/亩,地上部分挥发油含量达到0.27mg/kg,鱼腥草的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提升。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