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发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4928阅读:17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茶发酵机。



背景技术:

发酵是红茶加工的重要工序,是在酶促作用下以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聚合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因此是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在红茶发酵过程中,发酵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又是保证红茶发酵质量的三要素,发酵时若发酵室内空气干燥,则红茶叶面水分蒸发快,使正常发酵受阻,当相对湿度掌握在为63%~83%时,发酵叶的花青暗条达25%~32.5%;而当相对湿度提高到89%一93%时,花青暗条减少至16%~18.6%,这说明发酵在相对湿度高的条件下比湿度低时发酵质量好,一般要求发酵环境的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同时红茶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在缺氧的条件下,即使发酵室内的温度、湿度达到条件,发酵也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发酵室内具有足够的氧气。

传统的发酵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使发酵室内具有足够的氧气,一般是在发酵室内设置风扇,通过风扇转动来促进发酵室内的空气流通,进而满足红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同时为了使发酵室内具有足够的湿度,一般在发酵室内设置喷洒装置,通过喷洒装置喷洒液体水来达到满足发酵室内湿度的目的。这种结构的发酵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的问题:1、由于在发酵室内设有风扇,风扇在运转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噪音,极大的降低工作环境的舒适度。2、由于红茶在发酵过程中摊放有一定的厚度,而无论是风扇转动促进空气流通还是喷洒装置喷洒液体水来增加湿度,其主要是对堆放表面的红茶作用比较明显,而对于堆放在底部的红茶往往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和水分,故而容易造成红茶发酵质量的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红茶质量,并且不会产生噪音的红茶发酵机。

本方案中的红茶发酵机,包括发酵罐,在发酵罐内设有金属挡板,在金属挡板上开设有若干过水孔,金属挡板将发酵罐内分隔为发酵室和液体腔室,在液体腔室内放置有液体水,在发酵罐外还设有加氧装置,加氧装置与液体腔室相通,加氧装置内放置有通过加压方式往水里注入大量氧气的高氧水,在发酵室内放置有用于发酵的红茶。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在对发酵罐内的红茶进行发酵时,将红茶放置在金属挡板上,同时在液体腔室内放置一定量的液体水,此时将加氧装置中的高氧水通入到液体腔室内与液体水充分混合,由于氧气不溶于水,因此高氧水中的氧将逐渐从水中溢出,溢出的氧将随蒸发的水分一起穿过过水孔进入发酵室内,溢出的氧和蒸发的水分一起为发酵室内的红茶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水分;同时,由于氧气和蒸发的水分是从红茶的下部进入发酵室内,故氧气和蒸发的水分将从红茶的底部穿过到达红茶的上部,从而使得堆放在底部的红茶也能得到充分的水分和氧气,从而保证发酵过程的正常进行。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中红茶发酵过程中需要的水分和氧气均是从底部向上运动穿过发酵的红茶,故本方案能使堆放在底部的红茶也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和氧气,保证了红茶发酵的质量。2、由于本方案中没有采用风扇的形式来给红茶提供足够的氧气,故本方案的发酵机在工作过程中不会有风扇运转中产生的噪声,整个发酵机的工作环境十分安静。

进一步,发酵室内还设有电磁块,电磁块上开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间歇通电的励磁线圈,在发酵罐的内壁上还设有环槽,金属挡板的两侧伸入环槽内,环槽的高度大于金属挡板的高度。

在进行红茶的发酵时,向卡槽内的励磁线圈进行间歇通电,当对励磁线圈通电时,电磁块产生磁力,该磁力将作用在金属挡板上,在该磁力的作用下,金属挡板沿环槽向电磁块的方向移动,此时停止向励磁线圈通电,电磁块对金属挡板的磁力消失,金属挡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环槽往回移动,当金属挡板落到环槽的底部时,环槽给金属挡板一个作用力,该作用力使金属挡板产生一定的振动,该振动使放置在金属挡板上的红茶产生一定的翻滚,从而使得整个发酵过程中的红茶能够均匀的发酵,有效的防止了局部红茶的腐烂。

进一步,励磁线圈为直流励磁线圈。直流励磁线圈较交流励磁线圈的噪声、振动小,使用性能好。

进一步,还包括抽气装置,抽气装置的两侧分别与发酵室和液体腔室相通。

在发酵室内沸腾后形成的汽化水穿过过水孔对红茶进行发酵后,该汽化水将继续向上运动,该汽化水在抽气装置的作用下被排出到抽气装置内,由于抽气装置内为正常的大气压,因此进入到抽气装置内的汽化水将由汽态转变为液态,并通过抽气装置将此时的液态水再次输送到液体腔室内,因此该装置一方面实现了液体水的重复利用,另一方面该装置在发酵过程中不需要再额外的补充液体水,实现了装置的全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发酵罐1、金属挡板2、发酵室3、液体腔室4、电磁块5、直流励磁线圈6、加氧装置7、抽气管8、抽气泵9。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红茶发酵机,包括发酵罐1,发酵罐1中部开设有工作腔室,在工作腔室内设有金属挡板2,金属挡板2将工作腔室分隔为在上的发酵室3和在下的液体腔室4,在金属挡板2上开设有若干过水孔,该过水孔的大小仅允许水通过而不允许红茶通过,在发酵罐1安装金属挡板2的位置还开设有环槽,该环槽的高度大于金属挡板2的高度,金属挡板2可沿环槽上下移动。

在发酵室3内还设有电磁块5,电磁块5位于金属挡板2的上方,在电磁块5的中部开设有通孔,在电磁块5上还开设有卡槽,在卡槽内设有直流励磁线圈6,在进行红茶的发酵时,向卡槽内的直流励磁线圈6进行间歇通电,当对直流励磁线圈6通电时,电磁块5产生磁力,该磁力将作用在金属挡板2上,在该磁力的作用下,金属挡板2沿环槽向电磁块5的方向移动,此时停止向直流励磁线圈6通电,电磁块5对金属挡板2的磁力消失,金属挡板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环槽往回移动,当金属挡板2落到环槽的底部时,环槽与金属挡板2之间产生一定的作用下,该作用力使金属挡板2产生一定的振动,该振动使放置在金属挡板2上的红茶产生一定的翻滚,从而使得整个发酵过程中的红茶能够均匀的发酵,有效的防止了局部红茶的腐烂。

在金属挡板2的下侧为液体腔室4,在液体腔室4内放置有液体水,液体水在自然状态下将产生蒸发现象,该蒸发的水分将向上运动穿过金属挡板2上的过水孔作用在发酵的红茶上,为发酵室3内的红茶提供发酵所需的充足的水分。

红茶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需要大量的氧气,因此在发酵过程中还需要为红茶提供足够的氧气,在发酵罐1的左侧设有加氧装置7,该加氧装置7与液体腔室4相通,在该加氧装置7内放置有高氧水,该高氧水通过加压的方式往水里加入大量的氧气,在进行发酵时,将该高氧水通入到液体腔室4内与液体水充分混合,由于氧气不溶于水,因此高氧水中的氧将逐渐从水中溢出,溢出的氧将随蒸发的水分一起穿过过水孔进入发酵室3内,溢出的氧和蒸发的水分将一起为发酵室3内的红茶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水分,从而保证发酵过程的正常进行。

在发酵罐1的右侧还设有抽气装置,抽气装置包括抽气泵9和抽气管8,抽气管8的两侧分别与发酵室3和液体腔室4相通,在发酵室3内的红茶发酵后将产生的高温高湿气体和蒸发的水分持续向上运动,该高温高湿气体和蒸发的水分在抽气泵9的作用下被排出到抽气管8内,并通过抽气装置将该高温高湿气体和蒸发的水分再次送回到液体腔室4内,因此该装置一方面实现了液体水的重复利用,另一方面该装置在发酵过程中不需要再额外的补充液体水,实现了装置的全自动化。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