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酱油酿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回调发酵温度的发酵机。
背景技术:
发酵是一个生物转化过程,通过温度和时间,让米曲霉分泌多种酶,其中是蛋白酶和淀粉酶、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酱油发酵时,发酵温度显著影响蛋白质和淀粉原料的分解速率,在15-41℃的发酵温度范围内,酱油的氨态氮、红色指数、总氮含量与发酵温度呈正相关;15℃低温发酵一个月后,升温至30℃发酵两个月的工艺所酿酱油还原糖含量较高、风味化合物含量较高、香气与滋味得分值高。
公开号为CN201577497U的专利文件(下文称对比文件1)中公开了一种自动酱油发酵装置,包括内壁铺设有保温层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内胆,内胆、保温层和壳体顶部构成密封的夹层,壳体顶部设置有与夹层相通的蒸汽水进口,壳体下部设置有与夹层相通的冷凝水出口,内胆底部设置有空心的元宝心,元宝心内安装有加热器,元宝心底部设置有两个通孔,该两通孔分别与元宝心进水口和元宝心出水口相通,元宝心出水口上设置有内螺纹球阀,内胆底部设置有成品出口,内胆内设置有筛板,内胆侧壁上设置有位于筛板上方的出渣口,内胆侧壁上固接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装置电连接。
对比文件1中公开的自动酱油发酵装置可以在负真空短时间内升高酱醅的温度,保证了酿造过程中的温度要求,避免了传统初期发酵的失败因素;但是,若发酵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操作,如:通过温度控制装置调节的温度过高,此时,就需要及时的将温度回调至合适的温度区间,因为对比文件1中的自动酱油发酵装置只能再次通过温度控制装置调节加热器加热的温度,然后等待自然散热才能使得温度回调,导致温度回调耗时较长;然而,因为温度对发酵物质的影响非常的大,若温度不能及时的回调,有可能会导致发酵物质发酵失败,导致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调发酵温度的发酵机,其可以根据需要回调发酵机中的发酵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回调发酵温度的发酵机,包括温度控制装置、含有发酵室的发酵桶及安装有保温桶的保温壳体,所述发酵桶套装于水浴控温桶,所述水浴控温桶与所述发酵桶之间留存有间隙以形成有水浴控温腔,所述水浴控温桶套装于保温桶,所述水浴控温腔设有由温度控制装置控制的加热装置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可回调发酵温度的发酵机还包括有用于降低所述发酵室内的温度的降温装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度控制装置通过数据传输件连接所述降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及所述温度传感器以控制所述降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启闭。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发酵桶的内壁上和/或所述发酵桶的外壁上和/或所述水浴控温桶的内壁上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数据传输件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温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保温壳体内的压缩机与冷凝器,所述发酵桶的内壁上和/或所述发酵桶的外壁上和/或所述水浴控温桶的内壁上固定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外表面套接有隔水层,所述蒸发器通过毛细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压缩机通过毛细管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毛细管与所述蒸发器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装置设为加热管。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水浴控温桶的底部和/或所述加热管均匀缠绕于所述发酵桶的外壁。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桶的侧壁开设有真空内腔。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桶的侧壁内嵌有保温层。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桶的内壁和/或所述水浴控温桶的外壁镀有防止热辐射的隔绝层,所述水浴控温桶的底部连通有位于所述保温壳体上的水位测试件。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酵桶的底部连通有贯穿所述保温壳体的导流管,所述水浴控温桶的顶部及底部均连通有贯穿所述保温壳体的水流管,且所述导流管与所述水流管均连接有控制其通断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浴控温腔中的水的温度高于发酵所需的温度时,本实用新型通过降温装置,控制发酵桶的发酵温度,使得发酵桶的温度很快的降低至合适的发酵温度,从而使得发酵室内的发酵物质可以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发酵,从而避免因为温度不能及时的回调而导致的发酵物质发酵失败,减小了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可回调发酵温度的发酵机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可回调发酵温度的发酵机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施例可回调发酵温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中:001、保温壳体;011、微电脑控制装置;012、保温桶;0121、保温层;0122、真空内腔;002、水浴控温桶;021、透明管;022、上流管;023、下流管;003、发酵桶;031、桶盖;032、导流管;033、加热管;034、发酵室;004、温度传感器;005、半导体制冷片;006、水浴控温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根据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回调发酵温度的发酵机,其包括保温壳体001,保温壳体001上固定有温度控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微电脑控制装置011,其设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钮;此外,在根据图2中可知,该保温壳体001包括安装有保温桶012,在本实施例中,保温桶012与保温壳体001一体化设置,当然保温桶012也可以是套装于该保温壳体001中;此外,该保温桶012中还套装有水浴控温桶002,水浴控温桶002中还套接有发酵桶003,该发酵桶003中开设有发酵室034,发酵室034用于放置酵醅;具体的,根据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浴控温桶002与发酵桶003之间存在间隙,即水浴控温桶002的内壁与发酵桶003的外壁并不接触,即水浴控温桶002与发酵桶003之间的这段间隙设为水浴控温腔006,即水浴控温桶002与发酵桶003的开口端闭合,水浴控温腔006密闭,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水浴控温腔006也可不密闭,即水浴控温桶002与发酵桶003的开口端不闭合,只需保证水位足够保持发酵桶003的发酵温度即可;此时,通过水浴控温腔002的开放,用户就可以直接掌握水浴控温腔006中的水位及水温,以便及时的应对突发情况;即在本实施例中,水浴控温桶002的顶部及底部均连通有贯穿保温壳体001的水流管,水流管均连接有控制其通断的阀门;具体的,水流管分为上流管022及下流管023,即水浴控温桶002的顶部连通有上流管022,上流管022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上流阀,水浴控温桶002的下部连通有下流管023,下流管023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下流阀,若关闭下流阀,用户可以利用上流管022往水浴控温桶002中注入合适温度的水,借助水的温度使得发酵桶003内的温度更加的均匀;当然,当发酵完成后,也可以打开下流阀,使得水浴控温腔006中的水流出,进行再次利用;此外,用户还可以自下流管023注入合适温度的水,当水溢满整个水浴控温腔006时,水就会自上流管022流出,实现水循环,将温度变低的水输出后进行再次加热,然后将已达温度标准的水输入水浴控温腔006,从而使得发酵桶003的外周始终被同一温度的水包围,使得发酵桶003的温度保持恒温;而该发酵桶003上还可设置有桶盖031,借助桶盖031,可以密封该发酵室034,同时,针对水浴控温腔006,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水浴控温桶002的开口端与桶盖031密封设置,借助桶盖031、水浴保温桶002与发酵桶003之间的间隙,也可以实现将开辟水浴控温腔006的目的;针对桶盖031分别与水浴控温桶002、发酵桶003之间的连接关系,桶盖031与水浴控温桶002之间、桶盖031与发酵桶003之间均可以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如:卡接或螺纹连接,当然,需要添加密封物质,使得发酵室034及水浴控温腔006保持密封状态,而且,若采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利于对桶盖031的拆卸与安装,即方便了对水浴控温腔006及发酵室034的清理。
其中,发酵桶003的底部连通有贯穿保温壳体001的导流管032,借助导流管032,就可以实现在不开启桶盖031的情况下,实现对发酵物质的取出动作,且导流管032与水流管均连接有控制其通断的阀门。而且,桶盖031上还可设置有窥视孔,借助窥视孔,就可以实现对发酵室034中的发酵程度的监测。
当然,在该可回调发酵温度的发酵机中,发酵桶003中还可安装有用于搅拌发酵物质的搅拌装置,通过搅拌装置的搅拌作用,使得发酵物质可与空气充分接触,增加微生物在发酵物质中的分布更加的均匀,从而提高发酵的速率与发酵质量,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搅拌装置的开启或关闭可根据发酵的需要进行决定,在发酵过程中,若不需要进行搅拌,就关闭或不必启动搅拌装置;其中,发酵装置可以示范性的设为平叶浆式搅拌器、折叶浆式搅拌器及圆盘涡轮式搅拌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可回调发酵温度的发酵机中还可安装有通风装置,针对通风装置,其示范性的包括位于发酵室034中的曝气机,该曝气机连通有通气管道,该通气管道贯穿发酵桶003、水浴控温桶002、保温桶012后连通有鼓风机,鼓风机与通气管道之间通过软连接件连接,借助通风装置并配合搅拌装置,该可回调发酵温度的发酵机可有效地保证发酵物质的有氧发酵过程更加的完全,当然,在本实施例中,通风装置的开启或关闭可根据发酵的需要进行决定,在发酵过程中,若不需要进行通风,就关闭或不必启动通风装置。
此外,因为发酵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很高,所以为了能及时的了解实时的发酵温度,故在本实施例中,水浴控温腔006设有由温度控制装置控制的加热装置及温度传感器004,利用温度传感器004,侦测发酵桶003及水浴控温腔006中水的温度,并将数据传递给温度控制装置,用户就可以在温度控制装置的显示屏看到温度值,若发酵桶003及水浴控温腔006中水的温度过低,用户就可以通过温度控制装置上的按钮调节加热装置,使得加热装置对水浴控温腔006中的水进行加热,若加热装置贴近发酵桶003,其也可以同时对发酵桶003进行加热,借此,使得发酵桶003的温度提高至合适的温度,借助水,保持发酵桶003的发酵温度,借此,提高发酵的效率,保证了发酵的质量。
针对加热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图2与图3可知,其设为加热管033,加热管033呈等间距的螺旋状设置,且加热管033均匀分布于发酵桶003的外壁,借助该加热管033,可以同时加热水浴控温腔006中的水及发酵桶003,使得发酵桶003的受热更加的均匀,借此,提高发酵的效率,保证了发酵的质量;此外,加热管033还可以设为呈直管设置,其均匀分布于发酵罐的四周或直接设置于水浴控温腔006的底部,因为直管的制作会比螺旋管的制作更加的节约材料,制作工艺也会更加的简单,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也可以设为若干加热器,加热器也可以是均匀分布于水浴控温腔006中,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加热装置的具体结构做出限定,只需其可以对水浴控温腔006中的水进行加热,使得发酵桶003的温度均匀即可。
但是,若发酵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操作,如:通过温度控制装置调节的温度过高,此时,就需要及时的将温度回调至合适的温度区间,此时,水浴控温腔006中的水的温度已经高于发酵所需的温度,故用户只能再次通过温度控制装置调节加热器加热的温度,然后等待自然散热才能使得温度回调,导致温度回调耗时较长;然而,因为温度对发酵物质的影响非常的大,若温度不能及时的回调,有可能会导致发酵物质发酵失败,导致经济损失。
故可进一步优化:可回调发酵温度的发酵机还包括有用于降低发酵室034内的温度的降温装置。
根据图3所示,针对降温装置,可以有以下设置:降温装置包括位于固定于发酵桶003的内壁上和/或发酵桶003的外壁上和/或水浴控温桶002的内壁上的半导体制冷片005,半导体制冷片005与数据传输件连接。若半导体制冷片005只固定于发酵桶003的内壁上,故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温度控制模块控制半导体制冷片005对发酵室034内的温度进行降低,使得发酵室034的温度稳定在发酵所需的温度;若半导体制冷片005只固定于发酵桶003的外壁上,故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温度控制模块控制半导体制冷片005对水浴控温腔006中的水的温度进行降低,借此,实现对发酵室034内的温度进行降低,使得发酵室034的温度稳定在发酵所需的温度;若半导体制冷片005只固定于水浴控温桶002的内壁上,故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温度控制模块控制半导体制冷片005对水浴控温腔006中的水的温度进行降低,借此,实现对发酵室034内的温度进行降低,使得发酵室034的温度稳定在发酵所需的温度;当然,若用户在发酵桶003的内壁上、发酵桶003的外壁上及水浴控温桶002的内壁上中的任意两项都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005,相对于上述关于半导体制冷片005的设置,就可以进一步的控制发酵桶003的发酵温度,使得发酵桶003的温度更快的降低至合适的发酵温度;若用户在发酵桶003的内壁上、发酵桶003的外壁上及水浴控温桶002的内壁上都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005,相对于上述关于半导体制冷片005的设置,就可以进一步的控制发酵桶003的发酵温度,使得发酵桶003的温度更快的降低至合适的发酵温度;此处,半导体制冷片005的体积较小,可有效地节约空间,从而可以减小该可回调发酵温度的发酵机的体积,使得该可回调发酵温度的发酵机小型化,便于运输。
针对降温装置,还可以有以下设置:降温装置包括位于保温壳体001内的压缩机与冷凝器,发酵桶003的内壁上和/或发酵桶003的外壁上和/或水浴控温桶002的内壁上固定有蒸发器,蒸发器的外表面套接有隔水层,蒸发器通过毛细管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通过毛细管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通过毛细管与蒸发器连接。通过温度控制装置的控制,经压缩过的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被冷凝为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室中,制冷剂液体从待冷却的物体中吸收热量全部蒸发为气体,从而实现对发酵桶003内的温度和/或水浴控温腔006中的水的温度进行降低,被压缩机吸进,重新经过压缩进行下一个循环,借此,控制发酵桶003的发酵温度,使得发酵桶003的温度更快的降低至合适的发酵温度。
当然,上述关于降温装置的两种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同时设有上述的两种方案,且本实施例中,降温装置还可以有其他的装置,并不对降温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只需能降低发酵室034的发酵温度至合适的温度即可。
根据图3所示,针对温度控制装置与上述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004及降温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通过数据传输件连接降温装置、加热装置及温度传感器004以完成控制降温装置是否工作。针对数据传输件,其可以设为数据传输线,也可以为无线传输连接。
此外,根据图1至图4所示,针对保温桶012,保温桶012的侧壁内嵌有保温层0121,保温层0121可以由保温材料制成,如软瓷保温材料或硅酸铝保温材料,减小热量的散失;而且,保温桶012的内壁和/或水浴控温桶002的外壁镀有防止热辐射的隔绝层,隔绝层可由水银或银制成,减少热辐射,从而减小热量的散失;此外,水浴控温桶002的底部连通有位于保温壳体001上的水位测试件,水位测试件可以设为透明管021,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可以实现实时掌握水浴控温腔006中水位的高低,从而实现对水浴控温腔006中水的添加时间的准确掌握;在此处,还可以进一步优化:透明管021上可以设置有刻度,就可以进一步精确的掌握水位的高低。
还可进一步优化:发酵桶003的底部连通有贯穿保温壳体001的导流管032,借助导流管032,就可以实现在不开启桶盖031的情况下,实现对发酵物质的取出动作,且导流管032与水流管均连接有控制其通断的阀门。
而且,保温桶012的侧壁开设有真空内腔0122;因为温度的上升会促使气体压强的上升,真空内腔0122中的气体密度会降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将增大,气体分子间和气体分子与容器壁的碰撞频率和强度相对减弱,延缓了热量的散失,有着较好的可以保温效果,可有效地维持发酵桶003的发酵温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