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S型回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4136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S型回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制作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S型回潮装置。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茶在中国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而且是世界最为流行的饮料之一。从绿茶中提取的茶多酚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高效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对人体多种疾病预防与治疗起着重大作用,且高效低毒,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天然药物,近年来在保健医疗上应用较广。

茶叶加工中半成品的回潮,有利于水分的重新分布、内含成分的转化,有利于提高茶叶成品的品质。现有的茶叶回潮机,通常为批量式的生产方式,降低了茶叶的生产效率,需要多台回潮机同时工作满足生产需求,导致回潮机的空间占用较大,现有的回潮机对茶叶的湿度控制不易调节,且对茶叶半成品容易造成磨损,降低了茶叶的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茶叶S型回潮装置,可对茶叶半成品连续性回潮,且结构紧凑,大大缩减了对空间的占用率,也不会造成对茶叶的磨损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茶叶S型回潮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茶叶半制品的回潮效率低,易对茶叶造成磨损且回潮机械的空间占用率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茶叶S型回潮装置,包括机架、若干传输机构和驱动电机,所述的机架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进料口与机架的内腔连通,所述的若干传输机构均水平安装在机架的内腔中,并沿着机架的高度方向等间距均匀分布,相邻传输机构交错分布,每个传输机构均由主动辊、从动辊、传输带构成,所述的主动辊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机架的外壁上,所述的机架的底部开设有落料口,所述的落料口位于最下方的传输机构的输出端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输机构的数量为3~7个。

作为优选,所述的每个传输机构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的前后机壁上,每个传输机构的主动辊和从动辊分别位于机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连接传输带。

作为优选,所述的每个传输机构的输入端均设置有端挡板,每个传输机构的传输带上方两侧均设置有侧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相邻传输机构,上方的传输机构的输出端位于下方的传输机构的输入端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输机构和驱动电机的数量相同,每个传输机构的主动辊均安装一驱动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架的前后壁中部开设有若干窗口,所述的窗口上均可移动安装有玻璃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叶S型回潮装置,结构合理,采用纵向交错分布的多个传输机构,使得茶叶半制品的运行轨迹呈S形,结构紧凑,大大缩减了茶叶半制品回潮机的空间占用率,且可连续不断地充分进行茶叶半制品的冷却回潮,不仅有利于水分重新分布、内含成分充分转化,还能连续性回潮,提高茶叶的生产效率;每个传输机构的输入端和两侧均设置有挡板,能防止在运行的过程茶叶掉落,即防止了茶叶的浪费,又能提高茶叶生产环境的整洁性;玻璃窗可在窗口上移动,从而达到调节机架与外界的通风口大小,从而对湿度进行调控。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茶叶S型回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茶叶S型回潮装置的半剖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进料口、12-支撑架、13-窗口、14-落料口、2-传输机构、21-主动辊、22-从动辊、23-传输带、3-驱动电机、4-端挡板、5-侧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叶S型回潮装置,包括机架1、若干传输机构2和驱动电机3,所述的机架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1,底部设置有支撑架12,所述的进料口11与机架1的内腔连通,所述的若干传输机构2均水平安装在机架1的内腔中,并沿着机架1的高度方向等间距均匀分布,相邻传输机构2交错分布,每个传输机构2均由主动辊21、从动辊22、传输带23构成,所述的主动辊21与驱动电机3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3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外壁上,所述的机架1的底部开设有落料口14,所述的落料口14位于最下方的传输机构2的输出端下方。

具体地,传输机构2的数量为3~7个。

具体地,每个传输机构2的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1的前后机壁上,每个传输机构2的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分别位于机架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之间连接传输带23。

进一步地,每个传输机构2的输入端均设置有端挡板4,每个传输机构2的传输带23上方两侧均设置有侧挡板5。端挡板4和侧挡板5的底面与对应传输机构2的传输带23上表面之间均存在微小间隙。

进一步地,相邻传输机构2,上方的传输机构2的输出端位于下方的传输机构2的输入端内侧,传输机构2和驱动电机3的数量相同,每个传输机构2的主动辊21均安装一驱动电机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传输机构2上下交错分布,使得茶叶半制品的运行轨迹呈S形循环,可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较大行程,不仅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也有利于茶叶水分的重新分布、内含成分的转化,有利于提高茶叶成品的品质。

更进一步地,机架1的前后壁中部开设有若干窗口13,所述的窗口13上均可移动安装有玻璃窗玻璃窗图中未示出,通过移动玻璃窗可以调节通风口的大小,从而达到湿度调节控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S型回潮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茶鲜叶杀青后,经初步冷却,从机架1上端的进料口11落掉,落入最上方的传输机构2上,随着传输机构2的运行,从进料口11连续落料的茶叶半制品均匀地堆于传输机构2的传输带23上,然后从传输机构2的输出端落入下一层传输机构2的传输带23上,经过多个传输机构2的传输,茶叶半制品呈S形向下运输,最后从最下方的传输机构2输出端输出,并从落料口14落料,结构紧凑,大大缩减了茶叶半制品回潮机的空间占用率,且可连续不断地充分进行茶叶半制品的冷却回潮,不仅有利于水分重新分布、内含成分充分转化,还能连续性回潮,提高茶叶的生产效率;每个传输机构2的输入端和两侧均设置有挡板,能防止在运行的过程茶叶掉落,即防止了茶叶的浪费,又能提高茶叶生产环境的整洁性;玻璃窗可在窗口13上移动,从而达到调节机架1与外界的通风口大小,从而对湿度进行调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