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中药成分的植物调和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9021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调和油,具体的涉及一种添加中药成分的植物调和油。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人类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热量的食物成为日常摄入的主力军,大部分人都无法抗拒高热量“美食”的诱惑,导致当今社会特别是在我国“三高”群体、癌症患者都越来越多,造成的社会问题越来越显著。目前的60后、70后出现三高的概率非常高,并且伴随工业化进程的是癌症患者也显著增加。

另一方面,人类又未进化出对高热量食物的抵御机制,即人们总是本能的想要食用高糖、高油、高盐等这些在过去无法得到经常性补给的食物,而未意识到工业化的进程已经把进化甩在身后,现在要做的是自觉的控制这些食物的补充。

因此如何应对以上问题成为一大课题,即不刻意去降低(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这些人群的高油食物的摄入成为一大课题;在本领域实际已经有对于高糖和高盐的食物摄入的控制方式,即使用替代品。但对于油脂的使用还没有替代品。

对于此,本发明人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反复实验和研究,提出了在植物油中添加有益的中药成分以应对以上的健康问题。对于此,发明人还发现本领域有类似的案例,如中国专利cn106350212,cn106336940就提出了一些在植物油中添加中药成分的例子,但他们都是直接往植物油或者调和油中添加中药浓缩液等,这种添加方式不能得到植物油和中药液体的均匀混合物,使用非常不方便。另外发明人还发现目前的榨油工艺以及植物油的保存工艺不够完善,存在榨油和保存过程中容易氧化的普遍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提出了一种添加中药成分的植物油,其不但具备保健功能即可以在不降低油脂的食用率的情况下降低健康风险还能配合本发明的榨油方法增强植物调和油的保存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技术背景,申请人作出了本发明。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添加中药成分的植物调和油,所述植物调和油由茶籽油、核桃油、花生油和中药添加成分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茶籽油50%~70%,核桃油6%~10%,花生油12%~20%,中药添加成分为11%~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添加成分为中药油脂。

优选的,所述中药添加成分为:南瓜籽油、紫苏籽油、薏仁油、蒲葵籽油、荏苒籽油,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南瓜籽油50%,紫苏籽油20%,薏仁油8%,蒲葵籽油2%,荏苒籽油20%。

本发明另一方面给出了一种添加中药成分的植物调和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植物调和油的成分组成以及各种原料的出油比例计算配备所需要的茶籽、核桃和花生;

(2)根据植物调和油的成分组成以及各种原料的出油比例计算配备所需要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以及荏苒籽;

(3)将配备好的茶籽、核桃和花生使用碾磨机进行粉碎和研磨,粉碎度为50-100目;

(3)将配备好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以及荏苒籽使用碾磨机进行粉碎和研磨,粉碎度为80目;

(4)将粉碎后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荏苒籽、茶籽、核桃和花生混合;

(5)对所述混合物使用微波进行预处理,处理时间为80-120s;

(6)对微波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冷却同时抽湿处理,处理时间为5min;

(7)对搅拌冷却和抽湿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超声波处理,处理时间为40min,超声波功率不超过800w;

(8)对超声处理后的所述混合物再次使用微波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50s;

(9)使用冷榨机对所述混合物进行榨油并得到所述添加中药成分的植物调和油。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添加中药成分的植物调和油,所述植物调和油由茶籽油、核桃油、花生油和中药添加成分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茶籽油50%~70%,核桃油6%~10%,花生油12%~20%,中药添加成分为11%~20%,并且所述中药添加成分为中药油脂。这样,可以通过优选的中药的油脂来对植物油进行添加配比,这样中药成分可以非常高效的添加在植物油中,并且混合均匀不影响烹饪食用。

优选的,所述中药添加成分为:南瓜籽油、紫苏籽油、薏仁油、蒲葵籽油、荏苒籽油,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南瓜籽油50%,紫苏籽油20%,薏仁油8%,蒲葵籽油2%,荏苒籽油20%。

其中的紫苏籽药典记载其性辛,温,归肺经,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并且现代医学还发现紫苏子压榨得到的紫苏籽油阿尔法亚麻酸含量高达67%,是橄榄油的80倍。而其中的南瓜籽也是一味中药,其特别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谷固醇、单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b族维生素,还有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的蒲葵药典中记载蒲葵籽即含酚类、还原糖、鞣质及甘油三酯其性味甘涩、平,能止血,抗癌。其中的荏苒籽具备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的特质,其特别能用于胸腹涨满。而其中的薏仁特质为性味甘、微寒,能健脾利湿,益气抗癌。其还含蛋白质、糖,多种维生素、苡仁素,苡仁脂、苡仁内脂、薏仁油等,有增强免疫功能补充营养和镇痛作用,其榨取的油脂有直接抗癌作用。

综上,本实施例优选配伍的中药均为出油率较高,且其又具备很强的保健功效,并且还特别地针对三高人群和癌症人群而配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添加中药成分的植物调和油,所述植物调和油由茶籽油、核桃油、花生油和中药添加成分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茶籽油50%~70%,核桃油6%~10%,花生油12%~20%,中药添加成分为11%~20%,并且所述中药添加成分为中药油脂。这样,可以通过优选的中药的油脂来对植物油进行添加配比,这样中药成分可以非常高效的添加在植物油中,并且混合均匀不影响烹饪食用。

优选的,所述中药添加成分为:南瓜籽油、紫苏籽油、薏仁油、蒲葵籽油、荏苒籽油,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南瓜籽油50%,紫苏籽油20%,薏仁油8%,蒲葵籽油2%,荏苒籽油20%。

并且其加工方法为:

(1)根据植物调和油的成分组成以及各种原料的出油比例计算配备所需要的茶籽、核桃和花生;

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首先对各种原料进行采样并做了出油实验,事实上也可以根据文献记载的出油比率进行直接配置,不过这样配置可能会由于原料的本身的原因而产生误差。

(2)根据植物调和油的成分组成以及各种原料的出油比例计算配备所需要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以及荏苒籽;

(3)将配备好的茶籽、核桃和花生使用碾磨机进行粉碎和研磨,粉碎度为50-100目;

(3)将配备好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以及荏苒籽使用碾磨机进行粉碎和研磨,粉碎度为80目;在本发明中对大颗粒的茶籽、核桃和花生进行预先粉碎和研磨,而对小颗粒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以及荏苒籽进行单独粉碎和研磨,一方面是保证了研磨和粉碎的质量,另外对于不同颗粒选用的机械也有所不同,最重要的一点是,所选用的中药成分出油大部分都有易挥发的特点,这样单独研磨并注意密封,避免提前挥发损失。

(4)将粉碎后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荏苒籽、茶籽、核桃和花生混合;

(5)对所述混合物使用微波进行预处理,处理时间为80-120s;

经过申请人的大量实验,发现进行微波进行预处理降低原料水分是非常有意义的。

(6)对微波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冷却同时抽湿处理,处理时间为5min;

在进行微波处理有,进行搅拌冷却和抽湿,极大的降低了水分的含量,并且以上的微波处理为预处理,其微波时间可以较长,优选了80-120s,因为水分的存在微波后温度不会过高。

(7)对搅拌冷却和抽湿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超声波处理,处理时间为40min,超声波功率不超过800w;进行超声波处理后可以提高混合物的混合程度和粉碎程度,增强原料的细胞壁的破碎,经过实验,40min的处理可以极大提高出油率,并且超声波功率可以根据监测混合物的温度进行调节,其不宜超过800w,以避免温度过高。

(8)对超声处理后的所述混合物再次使用微波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50s;

在进行超声处理后,使用微波对混合物再次进行处理,一方面使得原料进一步破碎,另一方面使得原料的温度进一步的提升,提高了出油率

(9)使用冷榨机对所述混合物进行榨油并得到所述添加中药成分的植物调和油。

要注意的是,步骤8后应当立刻进行步骤9,保持住原料的温度。

本发明的一大发明点还在于,其优选的中药成分榨取的油脂还具备非常高的抗氧化作用,并且其还采取了原料直接混合加工的方式,使得整个加工过程中,中药成分榨取的油脂直接参与到研磨后的全部加工进程,降低了加工过程中氧化比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添加中药成分的植物调和油,所述植物调和油由茶籽油、核桃油、花生油和中药添加成分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茶籽油50%~70%,中药添加成分为30%~50%,并且所述中药添加成分为中药油脂。这样,可以通过优选的中药的油脂来对植物油进行添加配比,这样中药成分可以非常高效的添加在植物油中,并且混合均匀不影响烹饪食用。

优选的,所述中药添加成分为:南瓜籽油、紫苏籽油、薏仁油、蒲葵籽油、荏苒籽油,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南瓜籽油10%,紫苏籽油60%,薏仁油8%,蒲葵籽油2%,荏苒籽油20%。

并且其加工方法为:

(1)根据植物调和油的原料的出油比例计算配备所需要的茶籽;

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首先对各种原料进行采样并做了出油实验,事实上也可以根据文献记载的出油比率进行直接配置,不过这样配置可能会由于原料的本身的原因而产生误差。

(2)根据植物调和油的成分组成以及各种原料的出油比例计算配备所需要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以及荏苒籽;

(3)将配备好的茶籽使用碾磨机进行粉碎和研磨,粉碎度为50-100目;

(3)将配备好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以及荏苒籽使用碾磨机进行粉碎和研磨,粉碎度为80目;在本发明中对大颗粒的茶籽进行预先粉碎和研磨,而对小颗粒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以及荏苒籽进行单独粉碎和研磨,一方面是保证了研磨和粉碎的质量,另外对于不同颗粒选用的机械也有所不同,最重要的一点是,所选用的中药成分出油大部分都有易挥发的特点,这样单独研磨并注意密封,避免提前挥发损失。

(4)将粉碎后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荏苒籽、茶籽、核桃和花生混合;

(5)对所述混合物使用微波进行预处理,处理时间为80-120s;

经过申请人的大量实验,发现进行微波进行预处理降低原料水分是非常有意义的。

(6)对微波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冷却同时抽湿处理,处理时间为5min;

在进行微波处理有,进行搅拌冷却和抽湿,极大的降低了水分的含量,并且以上的微波处理为预处理,其微波时间可以较长,优选了80-120s,因为水分的存在微波后温度不会过高。

(7)对搅拌冷却和抽湿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超声波处理,处理时间为40min,超声波功率不超过800w;进行超声波处理后可以提高混合物的混合程度和粉碎程度,增强原料的细胞壁的破碎,经过实验,40min的处理可以极大提高出油率,并且超声波功率可以根据监测混合物的温度进行调节,其不宜超过800w,以避免温度过高。

(8)对超声处理后的所述混合物再次使用微波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50s;

在进行超声处理后,使用微波对混合物再次进行处理,一方面使得原料进一步破碎,另一方面使得原料的温度进一步的提升,提高了出油率

(9)使用冷榨机对所述混合物进行榨油并得到所述添加中药成分的植物调和油。

要注意的是,步骤8后应当立刻进行步骤9,保持住原料的温度。

本发明的一大发明点还在于,其优选的中药成分榨取的油脂还具备非常高的抗氧化作用,并且其还采取了原料直接混合加工的方式,使得整个加工过程中,中药成分榨取的油脂直接参与到研磨后的全部加工进程,降低了加工过程中氧化比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添加中药成分的植物调和油,所述植物调和油由茶籽油、核桃油、花生油和中药添加成分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花生油60%,中药添加成分为40%,并且所述中药添加成分为中药油脂。这样,可以通过优选的中药的油脂来对植物油进行添加配比,这样中药成分可以非常高效的添加在植物油中,并且混合均匀不影响烹饪食用。

优选的,所述中药添加成分为:南瓜籽油、紫苏籽油、薏仁油、蒲葵籽油、荏苒籽油,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南瓜籽油10%,紫苏籽油60%,薏仁油8%,蒲葵籽油2%,荏苒籽油20%。

并且其加工方法为:

(1)根据植物调和油的原料的出油比例计算配备所需要的花生;

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首先对各种原料进行采样并做了出油实验,事实上也可以根据文献记载的出油比率进行直接配置,不过这样配置可能会由于原料的本身的原因而产生误差。

(2)根据植物调和油的成分组成以及各种原料的出油比例计算配备所需要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以及荏苒籽;

(3)将配备好的花生使用碾磨机进行粉碎和研磨,粉碎度为50-100目;

(3)将配备好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以及荏苒籽使用碾磨机进行粉碎和研磨,粉碎度为80目;在本发明中对大颗粒的茶籽进行预先粉碎和研磨,而对小颗粒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以及荏苒籽进行单独粉碎和研磨,一方面是保证了研磨和粉碎的质量,另外对于不同颗粒选用的机械也有所不同,最重要的一点是,所选用的中药成分出油大部分都有易挥发的特点,这样单独研磨并注意密封,避免提前挥发损失。

(4)将粉碎后的南瓜籽、紫苏籽、薏仁、蒲葵籽、荏苒籽、茶籽、核桃和花生混合;

(5)对所述混合物使用微波进行预处理,处理时间为80-120s;

经过申请人的大量实验,发现进行微波进行预处理降低原料水分是非常有意义的。

(6)对微波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冷却同时抽湿处理,处理时间为5min;

在进行微波处理有,进行搅拌冷却和抽湿,极大的降低了水分的含量,并且以上的微波处理为预处理,其微波时间可以较长,优选了80-120s,因为水分的存在微波后温度不会过高。

(7)对搅拌冷却和抽湿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超声波处理,处理时间为40min,超声波功率不超过800w;进行超声波处理后可以提高混合物的混合程度和粉碎程度,增强原料的细胞壁的破碎,经过实验,40min的处理可以极大提高出油率,并且超声波功率可以根据监测混合物的温度进行调节,其不宜超过800w,以避免温度过高。

(8)对超声处理后的所述混合物再次使用微波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50s;

在进行超声处理后,使用微波对混合物再次进行处理,一方面使得原料进一步破碎,另一方面使得原料的温度进一步的提升,提高了出油率

(9)使用冷榨机对所述混合物进行榨油并得到所述添加中药成分的植物调和油。

要注意的是,步骤8后应当立刻进行步骤9,保持住原料的温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