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添加发酵杂交构树粉的猪饲料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9352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养殖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饲料,特别涉及一种添加发酵杂交构树粉的猪饲料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生猪存栏量占到全世界的一半,在我国养猪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以及大幅度提高生长速度的同时,对应的配套措施并没有有效完善,饲料短缺、疫病频发、环境污染、猪肉品质下降、肉品安全隐患等问题层出不穷。

饲料是影响生猪养殖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生猪养殖模式中,以饲喂玉米、豆粕等粮食作物为主,这加剧了我国农作物生产与消费的失衡,人畜争粮矛盾愈发激化,我国畜牧养殖形成了严重的进口依赖。饲料短缺,尤其是蛋白饲料短缺是影响我国畜牧养殖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目前重大的饲料原料缺口,饲料原料的开发,尤其是开发高产量、高营养、高功能活性的饲料原料成为研究热点。

杂交构树中科1号、中科2号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速生型高蛋白品种,其适应性强,耐干旱、耐干冷、耐湿热,根系发达,丘陵、河滩、荒地、荒山、地角都可以种植;每年可收割4-5次,亩产鲜枝叶10~13吨,即约2.5~3吨干物质,每亩耕地可生产植物蛋白300~450kg,相当于种植大豆的3倍,种植玉米的8倍;且杂交构树营养均衡,植株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以及天然黄酮类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是一种良好的功能性饲料资源,其在畜禽水产养殖上具有改善动物健康水平、增加肉品风味等作用。自2015年国务院将构树扶贫工程列入全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杂交构树的推广与种植,成为我国经济滞后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性举措。

杂交构树的高产量、高蛋白含量以及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满足目前我国生猪养殖需求的优质饲料作物。但杂交构树用于生猪养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其营养成分丰富,但杂交构树蛋白分子量大,直接饲喂动物消化吸收率低;杂交构树含有较高含量的单宁等抗营养因子,不仅影响动物健康,且增加了饲料的苦涩感,降低动物采食量;产业化生产中将杂交构树枝条连同机械化收割,粗纤维含量较高,含杂的硬碎枝条降低适口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业饲料短缺,猪肉品质与肉品风味下降,抗生素依赖严重等问题,以及为了克服构树蛋白分子量大难以吸收,含有的单宁口感苦涩影响健康,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等缺陷,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添加发酵构树粉的猪饲料,该饲料营养均衡、品质好、无异味、有酸性味、诱食性好,蛋白质易消化吸收,抗病促生长效果好,且在改善生猪肉品风味方面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猪饲料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猪饲料,含有20~40%的发酵构树粉;所述的百分比是原料占猪饲料总质量的百分比;

所述的发酵构树粉由以下步骤制成:构树茎秆高至1~1.2m时,于末叶处连茎秆伐下,于阴凉处晾置2天后,将鲜构树叶和茎秆粉碎,将构树叶与茎秆打磨成米粒状大小,向构树粉中接种微生物,并添加碳源与无机盐,分装压实保存于密封的塑料薄膜袋中,室温发酵培养5~8天;

所述的构树包括杂交构树和野生构树,但杂交构树的蛋白含量更高,抗性好,可广泛种植,生长快,亩产高,因此优选采用杂交构树;

所述的微生物优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的混合菌液,接种量占构树粉总质量的4~6%;

所述的混合菌液中,每种菌的浓度优选1×108~1×1010CFU/ml;

所述的碳源优选糖蜜,其添加量占构树粉总质量的1~3%;

所述的无机盐优选(NH4)2SO4和KH2PO4,其添加量分别占构树粉总质量的0.1~0.5%、0.05~0.1%。

上述发酵培养过程是固体分步发酵,微生物菌种以好氧、兼性好氧到厌氧的顺序发酵,温度从室温不断升高至50℃左右时保持恒定,直至温度开始下降时约需3~8天,至此发酵培养完毕,期间不需调节发酵物料pH值。

在上述的步骤中,构树粉经微生物处理后,蛋白、粗纤维等生物大分子得到了有效的降解,获得的多肽、可溶性糖等成分更易消化吸收;单宁、植物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绝大部分被有效转化,失去抗营养作用,提高杂交构树粉的营养效价;发酵后的杂交构树粉消除了苦、青涩感,茎秆软化,酸香味浓郁,诱食效果好;发酵后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有益菌,除了增加菌体蛋白含量,还能有效提高养殖生猪机体免疫力,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商品猪肉的食用安全性,提高养殖效益与收益。

优选地,上述猪饲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发酵构树粉20~40%、豆粕15-25%、玉米40-50%、麸皮5~15%、石粉0.5-1.0%、预混料2~5%;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猪饲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发酵构树粉25%、豆粕18%、玉米45%、麸皮7%、石粉1%、预混料4%;

上述的猪饲料,其生产按照本领域常规商品猪颗粒饲料加工方法即可。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便可靠,非常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上述的猪饲料使用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投喂,饲料营养均衡,诱食性好,消化吸收率高,明显提升养殖效益。

本发明的猪饲料可以应用在商品猪养殖领域中。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杂交构树又称蛋白桑,除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外,还具有与桑树相似的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等药理活性,本发明将杂交构树进行发酵处理,明显增加其营养价值与功能活性,并将其应用于现代化的生猪养殖中,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药理活性物质、树木类饲料特性等可以满足生猪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升猪肉肉品风味,生产出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观念的安全优质肉产品。

(2)本发明将杂交构树进行发酵处理,不但可以将杂交构树中的蛋白质、粗纤维等生物大分子有效降解,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并且发酵过程中,还产生了具有抗菌活性的活性肽、活性多糖,并且保留了大量的有益活菌,具有提高生猪机体健康免疫力的作用。

(3)本发明杂交构树经微生物发酵后,消除了单宁、植物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粗硬的枝条茎秆经过发酵后也变得柔软适口,杂交构树原本的青、苦涩味也转变为浓郁的发酵酸香味,发酵处理后的杂交构树无毒副作用,诱食性、适口性明显提高。

(4)本发明利用发酵杂交构树进行商品猪饲料的研制与开发,是在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与生产安全优质猪肉产品为目的进行的,其具有多重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发展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添加发酵杂交构树粉的猪饲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发酵杂交构树粉25%、豆粕18%、玉米45%、麸皮7%、石粉1%、预混料4%;

其中预混料购自广东新南都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所述的发酵杂交构树粉由以下步骤制成:杂交构树茎秆高至1~1.2m时,于末叶处连茎秆伐下,于阴凉处晾置2天后,将鲜构树叶和茎秆通过磨浆机粉碎,将构树叶与茎秆打磨成米粒状大小,向构树粉中接种微生物,并添加营养辅料与无机盐,分装压实保存于密封的塑料薄膜袋中,室温发酵培养5~8天;

微生物为含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的混合菌液,微生物的接种量占杂交构树粉总质量的4%。

混合菌液中每种菌的浓度为1×108CFU/mL。

碳源为糖蜜,其添加量占杂交构树粉总质量的1%。

无机盐分别为(NH4)2SO4和KH2PO4,其添加量分别占杂交构树粉总质量的0.1~0.5%、0.05~0.1%。

该添加发酵杂交构树粉的猪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质量比取各原料,按照本领域常规商品猪颗粒饲料加工方法即可。

实施例2

试验设计:试验分对照和试验2个组,对照组:饲喂市场上销售的某品牌“商品猪饲料”,试验组:饲喂实施例1中的添加发酵杂交构树粉的商品猪饲料,试验共选择初始体重71.12±1.3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24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每组共计12头。

试验材料:实施例1中的添加发酵杂交构树粉的商品猪饲料;

试验动物: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初始体重71.12±1.32kg,由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威文伯乐农场提供(共24只)。

试验地点:佛山市三水区威文伯乐农场养殖场,共需试验猪舍2(×4)=8个。

试验方法:试验前对猪栏冲洗消毒,给猪只打耳号,使其适应环境。预试期为7天,前4天在原来的饲粮中按比例逐渐使用试验饲粮,后3天完全饲喂试验饲粮,预试结束时空腹称重并做好记录,进入正式期,正式期45天。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中选1头猪,共8头,禁食,自由饮水,24小时后屠宰,对猪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检测分析。

试验时间:2016年5月12日-6月26日

试验结果:见表1、表2、表3、表4。

由表1中检测数据可以看出,试验组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提高2.4%,肌内脂肪较对照组提高35.7%,灰分较对照组提高8.3%,水分较略有降低,通过对猪背最长肌营养成分的分析得出,发酵杂交构树粉能提高猪肉中的蛋白、灰分等营养成分,且肌间脂肪的增加,能显著提高肉品风味。

表1 发酵杂交构树粉饲料对商品猪背最长肌营养组成的影响

肉色是评定肉质的重要指标,肌肉颜色主要取决于肌红蛋白质的氧化还原状态及氧结合量;大理石纹评分高低是反映肌内脂肪的重要指标,对照大理石纹评分标准图,以3分为理想分布,2和4分为尚理想分布,1和5分为非理想分布;pH值常用于评价肉品质的好坏,其值过高或过低都表明肉品质下降,正常情况下,随着品种的不同,pH45min一般变动在6.0-6.6,pH24h一般变动在5.5-6.0;嫩度和熟肉率也是评价肉质性质的重要指标。

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试验组肉色较对照组提高11.4%,大理石纹分布较对照组更为理想,嫩度值较对照组略有提高,pH45min、pH24h均在正常范围左右,熟肉率较对照组略有降低,综合各项肉质性质指标,试验组在改善猪肉肉色与大理石纹方面效果显著,即对猪肉的外观色泽与肌间脂肪分布改善效果明显,肉质外观好、口感佳。

表2 发酵杂交构树粉饲料对商品猪背最长肌肉质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发酵杂交构树粉对商品猪背最长肌肌肉脂肪酸组成有一定影响,其中,主要功能性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4.7%、65.2%;且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对照组也有所提高,有研究表明,猪肉中饱和脂肪酸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时,肌肉嫩度、多汁性、风味均较好。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发酵杂交构树粉对猪肉脂肪酸组成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猪肉风味口感更加,且功能性成分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大幅度提高,猪肉品质明显提高。

表3 发酵杂交构树粉饲料对商品猪背最长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由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试验组18种氨基酸总和较对照组提高12.6%,主要风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均较对照组不同程度提高,且猪肉中的主要呈味性物质肌苷酸较对照组提高68.7%。结果表明,将发酵杂交构树粉添加进商品猪饲料中,猪肉风味大幅度提高。

表4 发酵杂交构树粉饲料对商品猪背最长肌肌肉氨基酸组成与肌苷酸含量的影响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