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祛风湿作用的竹节参复方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3852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祛风湿作用的竹节参复方茶。



背景技术:

茶饮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饮茶提出了新的要求,功能性饮品不断出现,人们将喝茶与预防保健结合在一起,达到饮茶和保健的双重效果。而中药也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探索和积累而成的民族瑰宝,在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上具有奇效,尤其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大,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的今天,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大大提高。尽管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增多,治疗效果也在稳步提升,但在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进步甚微,而中药在该领域上却有独特的疗效和作用,因此,人们把中药制成茶饮品每天饮用,即符合人们的饮食习惯,又能起到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的效果,中药材茶饮品备受人们的青睐。

风湿病是一种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目前具有祛风湿的中药材种类繁多,但大多数中药材却并不适合制成茶饮品进而长期饮用,因此,将少数可作为茶饮品长期饮用的祛风湿中药材制作成为保健茶已被人们熟知,也具有一定的祛风湿效果。然而,单味中药材制成的茶饮品始终存在祛风湿效果差,口感差的缺陷,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祛风湿保健茶饮品中所存在的祛风湿效果差,口感差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祛风湿作用的竹节参复方茶。该复方茶通过优化原料的配伍,使原料药材之间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复方茶的祛风湿效果,改善了口感,其药效平和,无毒副作用,适合所有患有风湿病的人群长期饮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祛风湿作用的竹节参复方茶,该复方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竹节参5-12份,伸筋草2-8份,牛尾菜5-10份,金银花10-20份,枸杞叶5-18份,甘草5-10份。

上述一种具有祛风湿作用的竹节参复方茶,其中所述的竹节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肺、脾、肝经;具有补虚强壮、止咳祛痰、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病后体弱、食欲不振、虚劳咳嗽、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倒经、崩漏、外伤出血、症瘕、瘀血经闭、产后瘀阴腹痛、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痈肿、痔疮、毒蛇咬伤等症。

其中所述的伸筋草,味苦、辛;性温;入肝经;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的功效;内服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等症;外用于治疗跌打扭伤肿痛。

其中所述的牛尾菜,味甘、苦;性平;归肝经;具有补气活血,舒筋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咯血等症。

其中所述的金银花,味甘、微苦、清香、辛;性寒;归肺、胃、心、大肠经;具有宣散风热,清解血毒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

其中所述的枸杞叶,味苦、甘;性凉;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生津补肝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等症。

其中所述的甘草,味甘、甜;性平和;入心、脾、肺、胃经;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治疗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等症。

上述一种具有祛风湿作用的竹节参复方茶,优选的,所述竹节参为6-10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竹节参为8份。

上述一种具有祛风湿作用的竹节参复方茶,优选的,所述伸筋草为3-6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伸筋草为4份。,

上述一种具有祛风湿作用的竹节参复方茶,优选的,所述牛尾菜为6-8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牛尾菜为7份。

上述一种具有祛风湿作用的竹节参复方茶,优选的,所述金银花为12-16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银花为15份。

上述一种具有祛风湿作用的竹节参复方茶,优选的,所述枸杞叶为8-15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枸杞叶为12份。

上述一种具有祛风湿作用的竹节参复方茶,优选的,所述甘草为6-9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甘草为8份。

通过上述优选,能使复方茶的协同增效作用最大,祛风湿效果达到最佳,口感最好。

一种具有祛风湿作用的竹节参复方茶,该复方茶由多种温和的天然原料制成,各原料药材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等功效,祛风湿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口感清香、甘甜,适合作为茶饮品长期饮用。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祛风湿作用的竹节参复方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取鲜竹节参在110~13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伸筋草嫩叶在150-18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75~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牛尾菜嫩叶在180-21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0~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金银花在120~14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鲜枸杞叶在160-19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0~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鲜甘草在160~1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

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配比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

上述一种具有祛风湿作用的竹节参复方茶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对各原料药材进行高温处理,既能灭杀细菌病毒,保证复方茶的干净卫生;又能灭活生物酶和分解有毒成分,保证复方茶的有效物质不被分解和流失,降低毒副作用;干燥水分能浓缩药材内有效物质,提高有效物质浓度,提高复方茶的祛风湿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复方茶通过各原料药材合理的配伍,使不同的有效活性成分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极大的激发了有效活性物质的药性,祛风湿效果更好。

2、本发明复方茶选用多种温和原料药,按最佳配伍配制而成,药效平和,无毒副作用。

3、本发明复方茶通过不同性味原料药的搭配,改善了复方茶的口感。

4、本发明复方茶通过高温工艺处理,提高了有效物质的浓度,降低了毒副作用,提高了复方茶的适应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取鲜竹节参在12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伸筋草嫩叶在16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牛尾菜嫩叶在20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3℃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金银花在13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鲜枸杞叶在17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3℃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鲜甘草在17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

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竹节参8份,伸筋草4份,牛尾菜7份,金银花15份,枸杞叶12份,甘草8份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

实施例2

1、取鲜竹节参在13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伸筋草嫩叶在15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7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牛尾菜嫩叶在21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金银花在12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鲜枸杞叶在19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鲜甘草在1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

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竹节参10份,伸筋草2份,牛尾菜8份,金银花12份,枸杞叶8份,甘草9份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

实施例3

1、取鲜竹节参在13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伸筋草嫩叶在18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7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牛尾菜嫩叶在21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金银花在14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鲜枸杞叶在19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鲜甘草在16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

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竹节参6份,伸筋草6份,牛尾菜6份,金银花16份,枸杞叶8份,甘草6份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

实施例4

1、取鲜竹节参在11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伸筋草嫩叶在18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7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牛尾菜嫩叶在18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金银花在14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鲜枸杞叶在19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鲜甘草在16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

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竹节参5份,伸筋草8份,牛尾菜10份,金银花10份,枸杞叶18份,甘草5份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

实施例5

1、取鲜竹节参在13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伸筋草嫩叶在15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7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牛尾菜嫩叶在18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金银花在14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鲜枸杞叶在16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鲜甘草在1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

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竹节参12份,伸筋草2份,牛尾菜5份,金银花20份,枸杞叶5份,甘草10份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

对比例1

取鲜竹节参在12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

对比例2

1、取伸筋草嫩叶在16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牛尾菜嫩叶在20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3℃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金银花在13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鲜枸杞叶在17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3℃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鲜甘草在17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

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伸筋草4份,牛尾菜7份,金银花15份,枸杞叶12份,甘草8份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

对比例3

取鲜枸杞叶在17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3℃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

对比例4

1、取鲜竹节参在12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伸筋草嫩叶在16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牛尾菜嫩叶在20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3℃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金银花在13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鲜甘草在17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

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竹节参8份,伸筋草4份,牛尾菜7份,金银花15份,甘草8份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

临床药效试验:

为了证实本发明复方茶的疗效,发明人进行了药效试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试验结果如下:

选择年龄为40-60岁阶段的患有风湿病的患者90人,随机分为9组,分别测量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三项指标,取平均值;然后9组患者分别服用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所制备得到复方茶泡制的茶水,连续服用8周,再测量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三项指标,取平均值;测量结果如下:

由上述记录结果可知,服用实施例1-5制备的复方茶8周后,患者的血沉和抗o显著降低,证明本发明竹节参复方茶祛风湿效果显著;对比例1和3中,单味原料药的祛风湿效果差,对比例2和4中缺少一味原料药,复方茶祛风湿的效果显著降低,且对比例1+2的祛风湿效果也显著低于实施例1-5,因此,本发明竹节参复方茶中多味原料药之间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能显著祛风除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