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饮用的麦冬复方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3855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饮用的麦冬复方茶。
背景技术
:茶饮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饮茶提出了新的要求,功能性饮品不断出现,人们将喝茶与预防保健结合在一起,达到饮茶和保健的双重效果。而中药也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探索和积累而成的民族瑰宝,在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上具有奇效,尤其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大,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的今天,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大大提高。尽管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增多,治疗效果也在稳步提升,但在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进步甚微,而中药在该领域上却有独特的疗效和作用,因此,人们把中药制成茶饮品每天饮用,即符合人们的饮食习惯,又能起到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的效果,中药材茶饮品备受人们的青睐。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因此,降血糖是治疗糖尿病最直接有效的办法,然而,虽然目前具有一定辅助治疗糖尿病作用的中药材种类繁多,但大多数中药材却并不适合制成茶饮品进而长期饮用,其效果也很差,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降血糖保健茶饮品中所存在的降血糖效果差,口感差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饮用的麦冬复方茶。该复方茶通过优化原料的配伍,使原料药材之间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复方茶的降血糖效果,改善了口感,其药效平和,无毒副作用,适合高血糖人群长期饮用。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饮用的麦冬复方茶,该复方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桑叶3-12份,麦冬10-20份,苦荞5-10份,天精草3-12份,槐米10-15份,枸杞子12-28份。上述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饮用的麦冬复方茶,其中所述的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清肝养肝、疏散风热;清肺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等症。其中所述的麦冬,味甘、微苦;性凉;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等症。其中所述的苦荞,味苦;性平、寒;具有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胃病等症。其中所述的天精草,味苦、甘;性凉;入心、肺、脾、肾四经;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明目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等症。其中所述的槐米,性微寒;味苦;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用于治疗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等症。其中所述的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具有养肝,滋肾,润肺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等症。上述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饮用的麦冬复方茶,优选的,所述桑叶为5-10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桑叶为7份。上述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饮用的麦冬复方茶,优选的,所述麦冬为12-18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麦冬为15份。上述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饮用的麦冬复方茶,优选的,所述苦荞为6-9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苦荞为8份。上述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饮用的麦冬复方茶,优选的,所述天精草为5-9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天精草为6份。上述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饮用的麦冬复方茶,优选的,所述槐米为11-13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槐米为12份。上述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饮用的麦冬复方茶,优选的,所述枸杞子为15-23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枸杞子为20份。通过上述优选,能使复方茶的协同增效作用最大,降血糖效果达到最佳,口感最好。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饮用的麦冬复方茶,该复方茶由多种温和的天然原料制成,各原料药材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具有滋阴补肾、消渴益气、清热活血等功效,能有效促血糖的代谢,保护全身组织器官的作用,降血糖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口感清香、甘甜,适合作为茶饮品长期饮用。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饮用的麦冬复方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取嫩桑叶,在200-25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0~9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麦冬,在100-130℃的温度下蒸煮10-15min后,在85~9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苦荞,在100℃的温度下蒸煮5-15min后,在80~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天精草嫩叶在150-20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70~7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槐米在160~2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枸杞子在70~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配比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上述一种适用于糖尿病人饮用的麦冬复方茶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对各原料药材进行高温处理,既能灭杀细菌病毒,保证复方茶的干净卫生;又能灭活生物酶和分解有毒成分,保证复方茶的有效物质不被分解和流失,降低毒副作用;干燥水分能浓缩药材内有效物质,提高有效物质浓度,提高复方茶的降血糖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复方茶通过各原料药材合理的配伍,使不同的有效活性成分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极大的激发了有效活性物质的药性,降血糖效果更好。2、本发明复方茶选用多种温和原料药,按最佳配伍配制而成,药效平和,无毒副作用。3、本发明复方茶通过不同性味原料药的搭配,改善了复方茶的口感。4、本发明复方茶通过高温工艺处理,提高了有效物质的浓度,降低了毒副作用,提高了复方茶的适应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1、取嫩桑叶,在22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麦冬,在120℃的温度下蒸煮12min后,在88℃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苦荞,在100℃的温度下蒸煮10min后,在82℃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天精草嫩叶在18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72℃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槐米在1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枸杞子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桑叶7份,麦冬15份,苦荞8份,天精草6份,槐米12份,枸杞子20份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实施例21、取嫩桑叶,在20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9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麦冬,在130℃的温度下蒸煮10h后,在9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苦荞,在100℃的温度下蒸煮15min后,在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天精草嫩叶在15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7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槐米在2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枸杞子在7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桑叶5份,麦冬18份,苦荞6份,天精草9份,槐米11份,枸杞子15份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实施例31、取嫩桑叶,在25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麦冬,在100℃的温度下蒸煮15h后,在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苦荞,在100℃的温度下蒸煮5min后,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天精草嫩叶在20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7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槐米在16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枸杞子在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桑叶10份,麦冬12份,苦荞9份,天精草5份,槐米13份,枸杞子23份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实施例41、取嫩桑叶,在25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9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麦冬,在130℃的温度下蒸煮10h后,在9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苦荞,在100℃的温度下蒸煮5min后,在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天精草嫩叶在20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7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槐米在2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枸杞子在7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桑叶3份,麦冬20份,苦荞10份,天精草3份,槐米15份,枸杞子28份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实施例51、取嫩桑叶,在20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麦冬,在100℃的温度下蒸煮15h后,在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苦荞,在100℃的温度下蒸煮15min后,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天精草嫩叶在15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7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槐米在16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枸杞子在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桑叶12份,麦冬10份,苦荞5份,天精草12份,槐米10份,枸杞子12份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对比例1取苦荞,在100℃的温度下蒸煮10min后,在82℃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对比例21、取嫩桑叶,在22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麦冬,在120℃的温度下蒸煮12min后,在88℃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天精草嫩叶在18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72℃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槐米在1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枸杞子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桑叶7份,麦冬15份,天精草6份,槐米12份,枸杞子20份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对比例3取天精草嫩叶在175℃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72℃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对比例41、取嫩桑叶,在22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8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新鲜麦冬,在120℃的温度下蒸煮12min后,在88℃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苦荞,在100℃的温度下蒸煮10min后,在82℃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取天精草嫩叶在18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后,在72℃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槐米在1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3%;取新鲜枸杞子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至水分含量≤5%;2、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桑叶7份,麦冬15份,苦荞8份,槐米12份,枸杞子20份进行混合即得到成品。药效学和毒性试验:为了证实本发明复方茶的疗效和安全性,发明人进行了药效学和毒性试验考察。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目的:本发明麦冬复方茶对大鼠的降血糖作用。2、试验材料(1)药物及试剂:根据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制备得到的复方茶;四氧嘧啶,sigmaco.生产;葡萄糖测定试剂盒,由北京化工厂生产;(2)动物:昆明种小鼠,由四川抗菌素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3)仪器:vzs-723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等。3、试验方法与结果:(一)本发明药物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的影响(1)、造高血糖模型与分组取体重25±1g昆明种雄性小鼠100只,随机分成相同数量的10组,禁食不禁水。3小时后,100只全部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注射液85mg/kg(0.5ml/只)造成高血糖模型,72小时后,将上述小鼠禁食禁水2小时;然后自其眼眶取血,葡萄糖氧化酶法测每只小鼠血糖浓度。(2)、给药、测血糖浓度分别对1-9组小鼠饮用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制备的茶泡制的茶水,第10组饮用纯净水;连续饮用20天,给药期间及前后观察各组的小鼠的摄食、活动及排泄情况均无异常情况发生。于第20天眼眶取血,测空腹血糖浓度(禁食禁水2小时,方法同前述)。试验结果记录如下:(表中所示为饮用20天后,对小鼠血糖的测量统计结果)组号用药前血糖平均值(mg/dl)20天后血糖平均值((mg/dl))空白组552.5545.8实施例1548.8466.5实施例2547.2468.2实施例3550.4470.5实施例4551.6471.6实施例5548.5469.8对比例1549.2523.4对比例2548.5521.2对比例3550.8533.5对比例4551.5512.8由上述记录结果可知,服用实施例1-5制备的复方茶20天后,小鼠的血糖值显著降低,证明本发明麦冬复方茶降血糖效果显著;对比例1和3中,单味原料药的降血糖效果差;对比例2和4中缺少一味原料药,复方茶降血糖的效果显著降低,且对比例1+2或3+4的降血糖效果也显著低于实施例1-5,因此,本发明麦冬复方茶中多味原料药之间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能显著降低血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