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树茶的加工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9440阅读:13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茶叶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树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茶叶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我国茶叶种类较多,其中大树茶是众多茶叶之中的优异茶叶之一。大树茶生长于树林内,周围有高大树木遮阴,形成散射光线。而茶树是耐阴植物,在遮阴条件下,茶树叶片折卷可减轻或无折卷,枝条向外张开成水平状,叶面幅度加大而隆起,叶色变深而更有光泽,叶中芳香物质增加,粗纤维含量减少,嫩度持久,多酚类化合物无过多过少的缺点,鲜叶内各种成份丰富而协调,使茶叶汤味醇厚,减低苦涩,芳香可口。大树茶有助于延缓衰老、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有助于预防和抗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有助于美容护肤、有助于醒脑提神、有助于利尿解乏、有助于降脂助消化。正是大树茶有上述诸多优点,人们对大树茶的需求量增多,大树茶的制作加工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大树茶的加工制作基本包括采茶、摊凉、刹青、揉捻、烘干以及包装入库等步骤。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完成了大树茶的制作,满足了大树茶制作的基本要求。但是,没有从大树茶特性出发,没有把握好萎凋、揉捻工序,使得茶叶水分的蒸发速度难以促进其物质的转化,加工制作的大树茶营养物质流失严重,香味损失,口味不佳,达不到人们对大树茶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较好把握大树茶制作工序,精准调节萎凋和揉捻所需环境,避免大树茶营养物质损失的大树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一种大树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天气晴朗的清晨,选择枝粗叶厚的嫩叶采摘;(2)萎凋:将采摘的茶叶摊散在萎凋槽内,保持萎凋温度为23~26℃,湿度为60~75%,每隔3~3.5小时进行翻拌,使水分蒸发茶叶叶面变为淡黄;(3)杀青:将萎凋好的茶叶放入杀青机内,杀青温度为320~360℃至茶叶发出连续不断的啪啪响声为准,杀青时间为3~4分钟;(4)初步揉捻:将杀青好的带有温度的茶叶迅速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快速轻柔使茶叶达到初步卷曲状态,茶叶揉捻破碎率为35~40%;(5)深度揉捻:待初步揉捻的茶叶冷却至常温后,进行第一次揉25~30分钟无压力,第二次揉25~28分钟无压力,第三次揉26~28分钟半压力,第四次揉10~12分钟重压力,第五次揉12~16分钟无压力,整过揉捻过程均加入水使被揉捻的茶叶处于湿润状态,揉捻至茶叶达到卷曲状态,破碎率为60~75%;(6)烘焙:将深度揉捻好的茶叶放入烘焙机进行烘焙,烘焙温度加至180~200℃,烘焙时间为5~8分钟,后将烘焙温度降至30~40℃,烘焙时间为40~50分钟,烘焙至含水量为6~8%;(7)包装:将烘焙好的茶叶在进行无菌真空包装。

进一步,该大树茶的加工制作方法的步骤(2)萎凋:将采摘的茶叶摊散在萎凋槽内,保持萎凋温度为25℃,湿度为70%,每隔3小时进行翻拌,使水分蒸发茶叶叶面变为淡黄。

进一步,该大树茶的加工制作方法的步骤(5)深度揉捻:待初步揉捻的茶叶冷却至常温后,进行第一次揉30分钟无压力,第二次揉26分钟无压力,第三次揉26分钟半压力,第四次揉12分钟重压力,第五次揉15分钟无压力,整过揉捻过程均加入水使被揉捻的茶叶处于湿润状态,揉捻至茶叶达到卷曲状态,破碎率为70%。

通过该技术手段,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大树茶的加工制作方法能较好的统筹大树茶的加工制作工序,从大树茶茶叶特性出发,把握萎凋和揉捻环节,有效的避免制作加工造成茶叶营养物质的流失,提高了茶叶的口味香味,满足了人们对大树茶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长期从事大树茶加工制作,大树茶加工制作过程中的萎凋、揉捻工序,主要是以水分的变化促进和控制物质转化,为形成茶叶内质制造适当的水分条件,是整个过程中水分变化与品质形成的关键,本发明人正是掌握大树茶制作的该特点,对关键的工序进行深入研究总结,进而得到本发明。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大树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天气晴朗的清晨,选择枝粗叶厚的嫩叶采摘;

(2)萎凋:将采摘的茶叶摊散在萎凋槽内,保持萎凋温度为23~26℃,湿度为60~75%,每隔3~3.5小时进行翻拌,使水分蒸发茶叶叶面变为淡黄;

(3)杀青:将萎凋好的茶叶放入杀青机内,杀青温度为320~360℃至茶叶发出连续不断的啪啪响声为准,杀青时间为3~4分钟;

(4)初步揉捻:将杀青好的带有温度的茶叶迅速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快速轻柔使茶叶达到初步卷曲状态,茶叶揉捻破碎率为35~40%;

(5)深度揉捻:待初步揉捻的茶叶冷却至常温后,进行第一次揉25~30分钟无压力,第二次揉25~28分钟无压力,第三次揉26~28分钟半压力,第四次揉10~12分钟重压力,第五次揉12~16分钟无压力,整过揉捻过程均加入水使被揉捻的茶叶处于湿润状态,揉捻至茶叶达到卷曲状态,破碎率为60~75%;

(6)烘焙:将深度揉捻好的茶叶放入烘焙机进行烘焙,烘焙温度加至180~200℃,烘焙时间为5~8分钟,后将烘焙温度降至30~40℃,烘焙时间为40~50分钟,烘焙至含水量为6~8%;

(7)包装:将烘焙好的茶叶在进行无菌真空包装。

为给杀青奠定基础,充分杀青,保障茶叶杀青质量。该大树茶的加工制作方法的步骤(2)萎凋:将采摘的茶叶摊散在萎凋槽内,保持萎凋温度为25℃,湿度为70%,每隔3小时进行翻拌,使水分蒸发茶叶叶面变为淡黄。

为使大树茶营养物质更为丰富,充分保持其清香味道。该大树茶的加工制作方法的步骤(5)深度揉捻:待初步揉捻的茶叶冷却至常温后,进行第一次揉30分钟无压力,第二次揉26分钟无压力,第三次揉26分钟半压力,第四次揉12分钟重压力,第五次揉15分钟无压力,整过揉捻过程均加入水使被揉捻的茶叶处于湿润状态,揉捻至茶叶达到卷曲状态,破碎率为70%。

通过该方法加工制作出来的大树茶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减少糖类和脂肪类食物被吸收,消食去腻、生津利尿、减肥健美,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降低血压等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树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选择枝粗叶厚的嫩叶采摘;萎凋:使水分蒸发茶叶叶面变为淡黄;杀青:杀青时间为3~4分钟;初步揉捻:茶叶揉捻破碎率为35~40%;深度揉捻:待初步揉捻的茶叶冷却至常温后,揉捻至茶叶达到卷曲状态,破碎率为60~75%;烘焙:将深度揉捻好的茶叶放入烘焙机进行烘焙,烘焙至含水量为6~8%;包装:将烘焙好的茶叶在进行无菌真空包装。该大树茶的加工制作方法能较好的统筹大树茶的加工制作工序,从大树茶茶叶特性出发,把握萎凋和揉捻环节,有效的避免制作加工造成茶叶营养物质的流失。

技术研发人员:段系玄;段泽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老庄红大树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8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