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凤丹牡丹花瓣茶饮料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4505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花瓣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凤丹牡丹花瓣茶饮料的制法。



背景技术:

牡丹,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是我国的国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花,牡丹花产品尚未形成规模,附加值较低。因此,应加大深加工技术,将短期性的效益提高。目前市面上有牡丹花茶、牡丹花醋、牡丹花酸奶、以及牡丹花饼和花粉等,但没有直接用乳酸菌发酵牡丹花的饮料。

凤丹牡丹花花瓣,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只有凤丹牡丹花可以作为食品供人们长期食用。凤丹牡丹花花瓣中含有:牡丹多糖、牡丹酚、氨基酸、维生素、牡丹皂甙、甾醇、角鲨烯、植物蛋白、核酸类、黄酮类、酶类等多类营养物质,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

绿茶茶叶营养成分丰富,富含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咖啡碱、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和多种维牛素及矿物质,不仅具有提神、消除疲劳、生津止渴等功效,而且还具有抑菌、消炎、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抗衰老、抗辐射、抗癌等疗效。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复合物,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远远高于洋甘菊、薄荷叶等植物多酚。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性、抑菌性和抗突变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远远高于维生素。

活性乳酸菌饮料,是一种以新鲜牛乳或乳粉、植物蛋白粉、糖类或果蔬汁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培养,然后稀释得到的产品。此类饮料口味相对于普通乳饮料更加的清爽,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可以在肠道内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目前人们对于食品的保健功能越来越重视,运用功能性原料生产饮料成为目前饮料市场的一种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凤丹牡丹花瓣茶饮料的制法,通过植物乳杆菌的发酵作用,将凤丹牡丹花和绿茶中的营养成分充分溶出,得到一种风味、口感以及营养等都优于普通的发酵饮料和牡丹花饮料,提高性乳酸菌饮料的附加值,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为牡丹花花瓣和茶叶的深加工开辟新途径。

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凤丹牡丹花瓣茶饮料的制法,包括将凤丹牡丹花和绿茶茶叶浸提后加入果葡糖浆,菌种驯化、接种、发酵和冷却工序,最后得到牡丹花活性乳酸菌饮料;未明确说明的含量和比例,均为质量含量和比例;具体步骤如下:

(1)、牡丹花茶液的制备

步骤一、选取新鲜无霉变的凤丹牡丹花花瓣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料水质量比为1:40,在60~70℃下水浴浸提15-25min,并不断搅拌,浸提液经冷却后过滤,最后得到的滤液即为牡丹花浸提液;

步骤二、称取干燥无霉变绿茶茶叶与去离子水混合,料水质量比为1:15,在70-90℃下水浴浸提30min,浸提液冷却过滤,得到的茶叶浸提液与牡丹花浸提液混合,混合比为1:1,即为牡丹花茶浸提液,25℃以下温度冷藏备用;

步骤三、在混合浸提液中加入占浸提液质量1%-6%的果葡糖浆,搅拌均匀后加入0.35%的柠檬酸护色,得到牡丹花茶原液;更具体的,所述的果葡糖浆的质量浓度是95%;

加入的果葡糖浆,技术目的是为植物乳杆菌提供所需的碳源;

步骤四、将上述步骤三的牡丹花茶原液分装后放入高压灭菌锅中,115-121℃15-30min,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牡丹花茶液。

(2)、菌种的驯化

步骤一、另取新鲜无霉变的凤丹牡丹花花瓣和与去离子水混合,此时的料水质量比为1:20,在65℃下水浴浸提20min,冷却过滤得到浸提液a;称取绿茶茶叶与去离子水混合,料水质量比为1:10,在80℃下水浴浸提20min,冷却过滤得到浸提液b;两种浸提液混合,混合质量比1:1,再加入占混合液质量6%的果葡糖浆,得到牡丹花茶浆液;获得的牡丹花茶浆液与脱脂乳按不同的质量百分比混合制备五份不同的培养基,五份培养基的原料比例分别是:牡丹花茶浆液50%,脱脂乳50%;牡丹花茶浆液60%,脱脂乳40%;牡丹花茶浆液70%,脱脂乳30%;牡丹花浆液80%,脱脂乳20%;牡丹花茶浆液90%,脱脂乳10%;

具体的,浸提液a的的制备条件为:在65℃~80℃下,将凤丹牡丹花花瓣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液浸提20min;然后在低于30℃下过滤后,即得到浸提液a。

具体的,浸提液b的的制备条件为:在65℃~80℃下,将绿茶茶叶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液浸提20min;然后在低于30℃下过滤后,即得到浸提液b。

所述的脱脂乳,是指纯牛奶的脱脂后的产物。

步骤二、将植物乳杆菌菌种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牡丹花茶浆培养基中接种驯化;过程如下:

植物乳杆菌活化:将保存在斜面上的植物乳杆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mrs培养基中,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菌种浓度达到108-109cfu/ml时,完成活化;

驯化阶段1:牡丹花茶浆液50%,脱脂乳5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活化好的菌种,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1;

驯化阶段2:牡丹花茶浆液60%,脱脂乳4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1,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2;

驯化阶段3:牡丹花茶浆液70%,脱脂乳3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2,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3;

驯化阶段4:牡丹花茶浆液80%,脱脂乳2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3,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4;

驯化阶段5:牡丹花茶浆液90%,脱脂乳1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4,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5;

取100%的牡丹花茶浆液,将发酵剂5接种其中,在37±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6h,菌种浓度达到6×108cfu/ml以上,驯化完成;即得到在高浓度牡丹花茶浆中具有良好发酵能力的驯化发酵剂;

所述的高浓度的牡丹花茶浆培养基,是指牡丹花茶浆培养基中的牡丹花茶浆液相对含量较高的牡丹花茶浆培养基;

菌种驯化时的接种量都为3%;

所述的mrs培养基,即为现有技术的一种适合各种乳杆菌生长的通用培养基。例如mrs培养基,质量配比成分可以为: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膏0.5%,葡萄糖2%,乙酸钠0.5%,柠檬酸氢二铵0.2%,吐温80为0.1%,硫酸锰0.02%,硫酸镁0.02%,其余为水。

(3)、接种、发酵制备牡丹花茶饮料

步骤一、取上述驯化发酵剂,接种于牡丹花茶液中,驯化发酵剂接种量为牡丹花茶液体积的1%-5%,混合均匀得到牡丹花茶培养液;

为植物乳杆菌提供碳源的是果葡糖浆,由于果葡糖浆在40℃以下时具有冷甜特性,甜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由于果糖的存在,具有清香、爽口的感觉。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牡丹花茶培养液进行发酵培养,发酵温度为32-42℃,发酵时间为12-48h,得到乳酸菌发酵牡丹花茶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乳酸菌发酵牡丹花茶液冷却均质后无菌灌装,放置于2-6℃冰箱中冷藏,得到最终的牡丹花茶饮料。

更具体的,所述的均质条件为:步骤二中得到的乳酸菌发酵牡丹花茶液冷却至15-20℃,15-25mpa均质。

本专利涉及的凤丹牡丹花花瓣一般是上午采摘,采摘后放在通风、避光处风干。绿茶茶叶市面上可购买。

本专利未明确说明的含量和比例,均为质量含量和比例。

这些技术方案,包括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互相组合或者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筛选出的植物乳杆菌进行发酵处理,制得的牡丹花茶饮料与发酵茶饮料相似口感清爽,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抗衰老、抗癌、降血压、降血脂、排毒养颜以及改善肠胃功能等。而且制备方法简单,发展前景良好。

本发明通过对凤丹牡丹花花瓣和茶叶浸提液的发酵,可使乳酸菌饮料的营养成分更加丰富,相对于市面上的乳酸菌饮料,该产品中还含有牡丹花花瓣和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如牡丹多糖、牡丹酚、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多种维牛素及矿物质等;对比于市面上的茶饮料,本产品中还具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与牡丹花的香味。赋予活性乳酸菌饮料了保健功能,同时提高了饮料附加值,迎合了多元化的饮料市场。

本发明通过确定牡丹花花瓣与水的质量比,茶叶与水的质量比,混合浸提液比,果葡糖浆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因素,辅以乳酸菌发酵牡丹花饮料的制作配方;还进行了产品品质的分析,对发酵液的ph、酸度、褐变程度,乳酸菌总数等指标进行了检测,以便对饮料的品质进行进一步评定,生产出高品质的活性乳酸菌饮料。

通过本方法制得的牡丹花茶饮料,色泽黄绿,口感细腻,酸甜适中,改善了原有牡丹花液苦涩的口味。既具有牡丹花特有的香味、绿茶的清爽口味,又带有乳酸的酸味,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饮料口味和营养的追求,为牡丹花资源的利用以及乳酸菌饮料新产品研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和实施例对本专利进一步解释说明。但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专利的一种牡丹花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凤丹牡丹花花瓣和绿茶茶叶的浸提处理,加入果葡糖浆、柠檬酸,灭菌后接入植物乳杆菌,培养发酵后得到牡丹花活性乳酸菌饮料。

(1)、牡丹花茶液的制备

步骤一、选取新鲜无霉变的凤丹牡丹花花瓣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料水质量比为1:40,在60℃下水浴浸提15min,并不断搅拌,浸提液经冷却后过滤,最后得到的滤液即为牡丹花浸提液。

步骤二、称取干燥无霉变绿茶茶叶与去离子水混合,料水比为1:15,在80℃下水浴浸提30min,浸提液冷却过滤,得到的茶叶浸提液与牡丹花浸提液混合,混合比为1:1,即为牡丹花茶浸提液,25℃以下温度冷藏备用。

步骤三、在混合浸提液中加入占浸提液质量1%的果葡糖浆,搅拌均匀后加入0.35%的柠檬酸护色,得到牡丹花茶原液;

步骤四、将上述步骤三的牡丹花茶原液分装后放入高压灭菌锅中,115℃15min,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牡丹花茶液。

(2)、菌种的驯化

步骤一、另取新鲜无霉变的凤丹牡丹花花瓣和与去离子水混合,此时的料水质量比为1:20,在65℃下水浴浸提20min,浸提液冷却过滤得到浸提液1;称取绿茶茶叶与去离子水混合,料水质量比为1:10,在80℃下水浴浸提20min,浸提液冷却过滤得到浸提液2;两种浸提液混合,混合质量比1:1,再加入占混合液质量6%的果葡糖浆,得到牡丹花茶浆液;获得的牡丹花茶浆液与脱脂乳按不同的质量百分比混合制备五份不同的培养基,五份培养基的原料比例分别是:牡丹花茶浆液50%,脱脂乳50%;牡丹花茶浆液60%,脱脂乳40%;牡丹花茶浆液70%,脱脂乳30%;牡丹花浆液80%,脱脂乳20%;牡丹花茶浆液90%,脱脂乳10%;

步骤二、将植物乳杆菌菌种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牡丹花茶浆培养基中接种驯化。过程如下:

植物乳杆菌活化:将保存在斜面上的植物乳杆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mrs培养基中,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菌种浓度达到108-109cfu/ml时,完成活化;

驯化阶段1:牡丹花茶浆液50%,脱脂乳5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活化好的菌种,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1;

驯化阶段2:牡丹花茶浆液60%,脱脂乳4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1,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2;

驯化阶段3:牡丹花茶浆液70%,脱脂乳3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2,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3;

驯化阶段4:牡丹花茶浆液80%,脱脂乳2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3,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4;

驯化阶段5:牡丹花茶浆液90%,脱脂乳1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4,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5;

取100%的牡丹花茶浆液,将上述发酵剂5接种其中,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此时的菌种浓度达到了6×108cfu/ml,驯化完成。即得到在高浓度牡丹花茶浆中具有良好发酵能力的驯化发酵剂。

(3)、接种、发酵制备牡丹花茶饮料

步骤一、取上述发酵剂,接种于牡丹花茶液中,发酵剂接种量为牡丹花茶液体积的1%,混合均匀得到牡丹花茶培养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牡丹花茶培养液进行发酵培养,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12h,得到乳酸菌发酵牡丹花茶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乳酸菌发酵牡丹花茶液冷却至15℃,15-25mpa均质后无菌灌装,放置于2-6℃冰箱中冷藏,得到最终的牡丹花茶饮料。

得到的产品性能和口感:外观颜色:淡绿色;组织状态:良好;营养物:牡丹多糖、牡丹酚、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多种维牛素及矿物质等;酸甜度:微酸;口感:清爽,轻微的苦味,淡淡的花香;植物乳杆菌存活性:106-108cfu/ml。

实施例2

牡丹花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凤丹牡丹花花瓣和绿茶茶叶的浸提处理,加入果葡糖浆、柠檬酸,灭菌后接入植物乳杆菌,培养发酵后得到牡丹花活性乳酸菌饮料。

(1)、牡丹花茶液的制备

步骤一、选取新鲜无霉变的凤丹牡丹花花瓣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料水质量比为1:40,在65℃下水浴浸提20min,并不断搅拌,浸提液经冷却后过滤,最后得到的滤液即为牡丹花浸提液。

步骤二、称取干燥无霉变绿茶茶叶与去离子水混合,料水比为1:15,在80℃下水浴浸提30min,浸提液冷却过滤,得到的茶叶浸提液与牡丹花浸提液混合,混合比为1:1,即为牡丹花茶浸提液,25℃以下温度冷藏备用。

步骤三、在混合浸提液中加入占浸提液质量3%的果葡糖浆,搅拌均匀后加入0.35%的柠檬酸护色,得到牡丹花茶原液。

步骤四、将上述步骤三的牡丹花茶原液分装后放入高压灭菌锅中,118℃18min,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牡丹花茶液。

(2)、菌种的驯化

步骤一、另取新鲜无霉变的凤丹牡丹花花瓣和与去离子水混合,此时的料水质量比为1:20,在65℃下水浴浸提20min,浸提液冷却过滤得到浸提液1;称取绿茶茶叶与去离子水混合,料水质量比为1:10,在80℃下水浴浸提20min,浸提液冷却过滤得到浸提液2;两种浸提液混合,混合质量比1:1,再加入占混合液质量6%的果葡糖浆,得到牡丹花茶浆液;获得的牡丹花茶浆液与脱脂乳按不同的质量百分比混合制备五份不同的培养基,五份培养基的原料质量比例分别是:牡丹花茶浆液50%,脱脂乳50%;牡丹花茶浆液60%,脱脂乳40%;牡丹花茶浆液70%,脱脂乳30%;牡丹花浆液80%,脱脂乳20%;牡丹花茶浆液90%,脱脂乳10%。

步骤二、将植物乳杆菌菌种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牡丹花茶浆培养基中接种驯化。过程如下:

植物乳杆菌活化:将保存在斜面上的植物乳杆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mrs培养基中,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菌种浓度达到108-109cfu/ml时,完成活化;

驯化阶段1:牡丹花茶浆液50%,脱脂乳5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活化好的菌种,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1;

驯化阶段2:牡丹花茶浆液60%,脱脂乳4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1,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2;

驯化阶段3:牡丹花茶浆液70%,脱脂乳3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2,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3;

驯化阶段4:牡丹花茶浆液80%,脱脂乳2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3,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4;

驯化阶段5:牡丹花茶浆液90%,脱脂乳1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4,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5;

取100%的牡丹花茶浆液,将上述发酵剂5接种其中,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此时的菌种浓度达到了6×108cfu/ml,驯化完成。即得到在高浓度牡丹花茶浆中具有良好发酵能力的驯化发酵剂。

(3)、接种、发酵制备牡丹花茶饮料

步骤一、取上述驯化发酵剂,接种于牡丹花茶液中,驯化发酵剂接种量为牡丹花茶液体积的3%,混合均匀得到牡丹花茶培养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牡丹花茶培养液进行发酵培养,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24h,得到乳酸菌发酵牡丹花茶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乳酸菌发酵牡丹花茶液冷却至18℃,15-25mpa均质后无菌灌装,放置于2-6℃冰箱中冷藏,得到最终的牡丹花茶饮料。

得到的产品性能和口感:外观颜色:黄绿色;组织状态:良好;营养物:牡丹多糖、牡丹酚、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多种维牛素及矿物质等;酸甜度:较酸;口感:清爽,轻微的苦味,淡淡的花香;植物乳杆菌存活性:107-109cfu/ml。

实施例三

牡丹花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凤丹牡丹花花瓣和绿茶茶叶的浸提处理,加入果葡糖浆、柠檬酸,灭菌后接入植物乳杆菌,培养发酵后得到牡丹花活性乳酸菌饮料。

(1)、牡丹花茶液的制备

步骤一、选取新鲜无霉变的凤丹牡丹花花瓣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料水质量比为1:40,在70℃下水浴浸提25min,并不断搅拌,浸提液经冷却后过滤,最后得到的滤液即为牡丹花浸提液。

步骤二、称取干燥无霉变绿茶茶叶与去离子水混合,料水比为1:15,在80℃下水浴浸提30min,浸提液冷却过滤,得到的茶叶浸提液与牡丹花浸提液混合,混合比为1:1,即为牡丹花茶浸提液,25℃以下温度冷藏备用。

步骤三、在混合浸提液中加入占浸提液质量6%的果葡糖浆,搅拌均匀后加入0.35%的柠檬酸护色,得到牡丹花茶原液;步骤四、将上述步骤三的牡丹花茶原液分装后放入高压灭菌锅中,121℃30min,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牡丹花茶液。

(2)、菌种的驯化

步骤一、另取新鲜无霉变的凤丹牡丹花花瓣和与去离子水混合,此时的料水质量比为1:20,在65℃下水浴浸提20min,浸提液冷却过滤得到浸提液1;称取绿茶茶叶与去离子水混合,料水质量比为1:10,在80℃下水浴浸提20min,浸提液冷却过滤得到浸提液2;两种浸提液混合,混合质量比1:1,再加入占混合液质量6%的果葡糖浆,得到牡丹花茶浆液;获得的牡丹花茶浆液与脱脂乳按不同的质量百分比混合制备五份不同的培养基,五份培养基的原料比例分别是:牡丹花茶浆液50%,脱脂乳50%;牡丹花茶浆液60%,脱脂乳40%;牡丹花茶浆液70%,脱脂乳30%;牡丹花浆液80%,脱脂乳20%;牡丹花茶浆液90%,脱脂乳10%;

步骤二、将植物乳杆菌菌种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牡丹花茶浆培养基中接种驯化。过程如下:

植物乳杆菌活化:将保存在斜面上的植物乳杆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mrs培养基中,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菌种浓度达到108-109cfu/ml时,完成活化;

驯化阶段1:牡丹花茶浆液50%,脱脂乳5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活化好的菌种,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1;

驯化阶段2:牡丹花茶浆液60%,脱脂乳4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1,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2;

驯化阶段3:牡丹花茶浆液70%,脱脂乳3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2,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3;

驯化阶段4:牡丹花茶浆液80%,脱脂乳2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3,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4;

驯化阶段5:牡丹花茶浆液90%,脱脂乳10%,100℃灭菌15min,冷却至40±5℃,接入发酵剂4,37±5℃下驯化培养24±6h得到发酵剂5;

取100%的牡丹花茶浆液,将上述发酵剂5接种其中,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此时的菌种浓度达到了6×108cfu/ml,驯化完成。即得到在高浓度牡丹花茶浆中具有良好发酵能力的驯化发酵剂。

(3)、接种、发酵制备牡丹花茶饮料

步骤一、取上述驯化发酵剂,接种于牡丹花茶液中,驯化发酵剂接种量为牡丹花茶液体积的5%,混合均匀得到牡丹花茶培养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牡丹花茶培养液进行发酵培养,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48h,得到乳酸菌发酵牡丹花茶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乳酸菌发酵牡丹花茶液冷却至20℃,15-25mpa均质后无菌灌装,放置于2-6℃冰箱中冷藏,得到最终的牡丹花茶饮料。

得到的产品性能和口感:外观颜色:黄绿色;组织状态:良好;营养物:牡丹多糖、牡丹酚、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多种维牛素及矿物质等;酸甜度:比例恰当;口感:清爽,轻微的苦味,淡淡的花香;植物乳杆菌存活性:107-109cfu/ml。

对比例1:不添加0.35%的柠檬酸,其他同实施例2。

得到的产品性能和口感:外观颜色:褐色;组织状态:一般;营养物:牡丹多糖、牡丹酚、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多种维牛素及矿物质等;酸甜度:较酸;口感:清爽,轻微的苦味,淡淡的花香;植物乳杆菌存活性:106-108cfu/ml。三周后产品的组织状态、外观等方面有所下降。

对比例2:凤丹牡丹花花瓣和茶叶的浸提液与复原乳各占一半,分别加入果葡糖浆、柠檬酸,灭菌后在复原乳中接入植物乳杆菌,培养发酵后,加入浸提液混合得到的饮料。其他同实例2。

得到的产品性能和口感:外观颜色:米黄色;组织状态:一般;营养物:牡丹多糖、牡丹酚、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多种维牛素及矿物质等;酸甜度:较酸;口感:不够清爽,较苦,淡淡的花香;植物乳杆菌存活性:107-1010cfu/ml。

对比例3:凤丹牡丹花花瓣和茶叶的的浸提液与复原乳各占一半,混合加入果葡糖浆、柠檬酸,灭菌后接入植物乳杆菌,培养发酵,其他同实例2。

得到的产品性能和口感:外观颜色:米黄色;组织状态:一般;营养物:牡丹多糖、牡丹酚、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多种维牛素及矿物质等;酸甜度:较酸;口感:不够清爽,轻微的苦味,淡淡的花香;植物乳杆菌存活性:107-1010cfu/ml。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