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餐厨垃圾制作饲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6541发布日期:2019-01-02 22:49阅读:4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餐厨垃圾制作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餐厨垃圾做饲料,一种为生物方法,利用生物技术制作饲料,其生产过程工艺复杂。其一必须大量补充生物质辅料,通常补充的生物质辅料数量相当于餐厨垃圾的数量,其收集运输生物质辅料的成本很高。其二,必须利用高温干燥,其干燥量大导致消耗更多能源。

另一种,直接干燥法,现在运用的工艺其缺点在于,其一,国内大部分工艺方法均采用电供热或天然气供热,能耗偏大;其二,大都对所加工物料有大小均匀、厚薄相等的物料体积要求,使工艺设备需要更多的挤压、输送机构;其三,目前几乎所有的设备都采用连续机械化工艺,但由于餐厨垃圾具有物料多样性,有一定腐蚀性,连续机械化生产一旦某个环节发生故障,则须全线停产检修,不利于生产管理反而降低生产效率。

目前的工艺,几乎没有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循环利用,包括废气、废水及其他物质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工艺的思路是逆向思维解决问题。其一,垃圾分拣难,在含水率极高的餐厨垃圾中难于分拣,利用机械效率低,所以,本发明工艺是反其道而行之,是在干燥以后分拣;其二,通常干燥设备往往针对单一品种且形状较为一致的物质,而要使餐厨垃圾做到这一点势必要先分拣再挤压再输送,花费人力物力效率低,本工艺所采用的大口径入料方式,使大小不一的物料能混合入料,在出料时除杂外物外饲料基本粉碎,整个工艺步骤极为简化;其三,本发明工艺还解决了回收热能及其他废水、废气等问题,达到清洁生产和节能要求;其四,通常的油脂分离方法一种是油水分离,一种是从固态物中压榨,都需要分几个步骤进行。而本工艺通过利用其在同一温度下汽、液、固三相分离状态,同步完成油脂分离提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餐厨垃圾制作饲料的方法,达到高效、节能、低耗、环保,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利用餐厨垃圾制作饲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收集的餐厨垃圾沥去水分,使其含水量≤70%,并磁选出金属杂物;

b.将步骤a处理后的餐厨垃圾进行蒸煮灭菌干燥粉碎,使70%以上的水分汽化;

c.从汽化后的餐厨垃圾中提取液态油脂,用于饲料用油脂原料或工业用油脂原料;

d.提取餐厨垃圾中的液态油脂后,继续将餐厨垃圾中的固态物干燥和粉碎,制成饲料原料;

e.利用循环回收沥出的废液制作工业用油脂原料和肥料;

f.利用废气回收热能培养生物菌,降温后的废气排放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g.采用回收技术回收洁净冷凝水用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上述的步骤a中,采用简易带孔网板沥去水分,该带孔网板采用无毒、耐腐蚀材料制作,其网孔径为1毫米以上4毫米以下;磁选装置为可移动的磁选装置。

上述的步骤b中,采用高温高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加工时,使内部加热温度为90℃至180℃,内部压力为0.1mpa至0.5mpa;设备的入料口径要大于150mm,并具有能使水分汽化排放的滤气口及废气回收装置和冷凝水排放装置。

上述的步骤c中运用汽化设备设置的液化油脂提取装置,在容器水分汽化以后,使高温下油脂在液化状态时,予以提取。所提取油脂含水率≤1.0%。

上述的步骤d中,运用设备的搅拌机构对容器内的固态物进行进一步干燥及粉碎,其产出物大部分为粉状,少部分为块状;块状物进入粉碎机粉碎成粉状;偶尔有极少量混入的生活垃圾,通过拣拾取出,最终制成饲料的原料。所制成的饲料原料的含水率≤10%,蛋白质含量为≥17%,脂肪含量为≥13%,符合卫士标准。

上述的步骤e中,通过管道将所沥出废液集中回收至油水分离池,运用油水分离原理,提取油脂,返回废油加热炉将其中水分汽化后提取油脂,作为工业油脂原料。所制成的工业油脂原料的水分≤0.5%,杂质≤0.5,酸价(mgkoh/g)≤20,过氧化值(meg/kg)≤20。将剩余水分,拌入2倍于水分的桔杆碎块(≥2mm)或木屑(≥2mm),加入8%麦麸,8%的光合菌和放线菌,待其堆肥发酵18天,可制成有机肥料。其发酵期间,其最高温度达60℃至70℃,持续一周以上。含水率为20%~30%,碳氮比(c/n)不大于20:1,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

上述的步骤f中,设置排气管进入特定设置的菌类培养室,利用废气热能使两个培养室温度分别达到60℃~70℃和30℃~50℃;排放废气需要降温冷凝来减少其排放浓度,去除废气污染,利用其热能方式吸收热量来使废气逐步冷凝,工艺步骤e中所需光合菌和放线菌要在40℃~70℃的温度之间获得适宜的培养温度,从而免除了单独为培养生物菌而提供热能所产生的能量消耗。

上述的步骤g中,将高温高压设备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洁净冷凝水储蓄并通过热水泵输送入保温储存罐内,其冷凝水可作为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餐厨垃圾充分回收利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和冷凝水也都能循环利用,不仅使以往很难处理的餐厨垃圾变废为宝,而且处理成本低,可以实际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本本发明所述的利用餐厨垃圾制作饲料的方法详细的施工步骤为:

1.首先,将从宾馆、饭店、食堂及食品加工等场所运送来的,按规定已分类收集餐厨垃圾,采用简易带孔网板沥去水分,并由可移动磁选装置分拣取出混入的极少量的金属杂物;沥干后的餐厨垃圾含水量≤70%。采用简易带孔网板系采用无毒、耐腐蚀材料制作,其网孔径为1毫米以上至4毫米以下。

2.将沥水过的4吨餐厨垃圾倒入专用的高温高压设备将餐厨垃圾进行蒸煮灭菌干燥粉碎,使大部分水分汽化。采用的高温高压设备为一种密闭、高温、加热、高压容器设备,内含搅拌机构,系使用蒸汽为加热源。内部加热温度为140℃,内部压力为0.4mpa;其备有一种大口径入料口,口径大于150mm,该设备具有能使水分汽化排放的滤气口及废气回收装置;该设备还具备冷凝水排放装置。

3.采用上述设备在水分汽化后提取餐厨垃圾中的液态油脂;用于饲料用油脂原料或工业用油脂原料。在容器水分汽化以后,当高温下油脂在液化状态时,予以提取。所提取油脂含水率≤0.8%。饲料用油脂原料指标为:碘价(每100g油吸收碘的质量)50-90g,皂化价≥190mg,水分及挥发物≤1.0%,不溶性杂质0.5%,非皂化物≤1.0%,酸价≤20mg,过氧化值(mmol/kg)≤15,羰基值(mmol/kg)≤50,极性组分≤27%,游离棉酚≤0.02%,黄曲霉素b1(ug/kg)≤10,苯并(a)芘(ug/kg)≤10,砷(以as计,mg/kg)≤7。工业用油脂原料指标为:水分≤0.5%,杂质≤0.5,酸价(mgkoh/g)≤20,过氧化值(meg/kg)≤20。

4.采用上述设备在提取餐厨垃圾中的液态油脂后,继续将餐厨垃圾中的固态物干燥和粉碎,制成饲料原料。运用该设备的搅拌机构对容器内的固态物进行进一步干燥及粉碎,其产出物大部分为粉状,少部分为块状;块状物进入粉碎机粉碎成粉状;偶尔有极少量混入的生活垃圾,通过拣拾取出。最终制成900kg饲料的原料。所制成的饲料原料的含水率≤10%。卫生指标为:霉菌允许量<40×103,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每千克产品中)ug/kg≤50,细菌总数允许值cfu/g<2×102;蛋白质含量为≥17%,脂肪含量为≥13%。

5.采用循环利用技术回收沥出的废液制作工业用油脂原料和肥料。通过管道将所沥出废液集中回收至油水分离池,运用油水分离原理,提取油脂,返回废油加热炉将其中水分汽化后提取油脂,作为工业油脂原料。所制成的工业油脂原料的水分≤0.5%,杂质≤0.5,酸价(mgkoh/g)≤20,过氧化值(meg/kg)≤20。将剩余水分,拌入2倍于水分的桔杆碎块(≥2mm)或木屑(≥2mm),加入5%麦麸,5%的光合菌和放线菌。待其堆肥发酵15天,可制成有机肥料。其发酵期间,其最高温度达55℃至70℃,持续一周以上。含水率为20%~35%,碳氮比(c/n)不大于20:1,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卫生指标为:杂物≤3%,蛔虫卵死亡率95-100%,大肠杆菌值10-1-10-2,有机质(以c计)≥10%,总氮(以n计)≥0.5%,总磷(以五氧化二磷计)≥0.3%,总钾(以氧化钾计)1.0≥,ph值6.0-8.5,水分25-35%。

6.采用废气回收热能技术,利用废气热能培养生物菌;降温后的废气排放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设置排气管进入特定设置的菌类培养室,利用废气热能使两个培养室温度分别达到60℃~70℃和30℃~50℃;排放废气需要降温冷凝来减少其排放浓度,去除废气污染,采用利用其热能方式吸收热量来使废气逐步冷凝,工艺步骤e中所需光合菌和放线菌要在40℃~70℃的温度之间获得适宜的培养温度。从而免除了单独为培养生物菌而提供热能所产生的能量消耗。

7.采用回收技术回收洁净冷凝水用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将高温高压设备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洁净冷凝水储蓄并通过热水泵输送入保温储存罐内,其冷凝水可作为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