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植物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6138发布日期:2019-01-02 22:4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饮用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天然植物为主要原料混合制备天然植物茶的工艺技术,特别是一种天然植物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有千年的饮茶历史,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我国可饮用的茶品种类繁多,喝茶已成为多数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品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并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品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喜爱,现有的市场上所售的茶叶主要有绿茶、红茶、白茶和乌龙茶等多个品种,但这些茶叶均为单一原料加工制成,营养和功效单一;将天然植物原料及种类合理配制,制成保健养生的调和茶供人们饮用,既能起到药物辅助功能又能起到保健养生的功效;崂山参又名桔梗、包袱花、铃铛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为崂山参,是青岛地区的特产之一,主要生长潮湿环境下的山坡草丛中,崂山参根部肥大肉厚,可以入药,味微甜、苦,性平,有宣肺散寒、利咽、镇咳祛痰、排脓之功效,有增强抗炎和免疫作用,崂山参的食用方法很多,是很好的美味及保健食品;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效,香椿富含优质蛋白质、富含维生素c和磷、铁等矿物质,是蔬菜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香椿的吃法很多,可炒食、腌制,也可做调味用,都别有风味;槐花一般在每年的4—5月份开放,营养丰富,有多种做法,而未开放时采摘其花蕾,又称为槐米,槐米中富含多达17中益于人体的氨基酸,还含有蛋白质、黄铜、硒等元素,能有效清除体内杂质和毒素、调节肌体平衡、补充营养的作用,具备五千年养生理念“清、调、补”的方针,长期服用,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使肌体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柳树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降压、抗血栓、抗动脉硬化、消肿散解、消热解毒、祛风利湿等作用;玉米须有利尿、降压、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中国专利201310744098.7公开了一种保健龙须茶的制备方法,记载玉米须的药用及保健作用,甘薯梗也是良好的保健天然植物;将多种天然原料合理搭配制成养生调和茶,不仅符合人们平时的饮茶习惯,而且还能起到强身健体、保健养生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通过混合崂山参、槐米、香椿叶、柳树叶、玉米须和甘薯梗制成养生调和茶的工艺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天然植物茶中各原料成份的重量百分配比为:崂山参为40—50%,槐米为20—30%;柳树叶为20—30%;香椿叶为10—20%;玉米须为5—10%;甘薯梗为5—10%;均为干品计量。

本发明涉及的天然植物茶的制备工艺包括崂山参原料制备、柳树叶原料制备、槐米原料制备、香椿叶原料制备、玉米须与甘薯梗原料制备和混合包装六个步骤;

(1)崂山参原料制备:取新鲜的崂山参先用清水洗净后切成直径为2~5mm的丝条状,放入温度为90~100℃的热水中烫2~3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后,放入烘干箱内控温60~80℃烘烤30~50分钟,再用常规的炒茶机控温50~70℃翻炒3~5分钟,冷却后放入切碎机切成粒径为2~5mm的颗粒,得崂山参原料;

(2)柳树叶原料制备:将采摘的柳树叶先用开水浸煮2~5分钟后捞出放入清水中,再沥干水分,用常规的炒茶机控温50~70℃翻炒10~2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得柳树叶原料;

(3)槐米原料制备:采摘未开放的槐花作为槐米原材料,先用清水冲洗后沥干水分,放入烘箱中控温70~90℃烘烤20~30分钟,再放入常规的炒茶机控温50~65℃翻炒5~1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槐米原料;

(4)香椿叶原料制备:收集采摘含梗香椿叶,先用清水洗净后沥干水分,放入常规的炒茶机控温45~65℃翻炒20~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放入切碎机内切成5~10mm的碎片状,得香椿叶原料。

(5)玉米须与甘薯梗原料制备:收集玉米须自然晾干并切成5~10mm的线段后得玉米须原料;取采摘的甘薯梗在自然环境中晾干,放入非金属容器中控温85~95℃烘炒10~20分钟,至有甘味放出,冷却后切剪成5~10mm的线段后,得甘薯梗原料;

(6)混合包装:将上述所得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其中崂山参为40—50%,槐米为20—30%,柳树叶为20—30%,香椿叶为10—20%,玉米须为5—10%,甘薯梗为5—10%;再将称取好的原料放入搅拌罐内常温下充分搅拌均匀后,分装在方便冲泡的渗水袋中,即得天然植物茶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工艺制备简单,设备易得,生产成本低,所制备的养生调和茶营养丰富,冲泡方便,是日常保健的最佳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的天然植物茶中各原料成份的重量百分配比为:崂山参为40—50%,槐米为20—30%;柳树叶为20—30%;香椿叶为10—20%;玉米须为5—10%;甘薯梗为5—10%;均为干品计量。

本发明涉及的天然植物茶的制备工艺包括崂山参原料制备、柳树叶原料的制备、槐米原料制备、香椿叶原料制备、玉米须与甘薯梗原料制备和混合包装六个步骤;

(1)崂山参原料制备:取新鲜的崂山参先用清水洗净后切成直径为2~5mm的丝条状,放入温度为90~100℃的热水中烫2~3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后,放入烘干箱内控温60~80℃烘烤30~50分钟,再用常规的炒茶机控温50~70℃翻炒3~5分钟,冷却后放入切碎机切成粒径为2~5mm的颗粒,得崂山参原料;

(2)柳树叶原料制备:将采摘的柳树叶先用开水浸煮2~5分钟后捞出放入清水中,再沥干水分,用常规的炒茶机控温50~70℃翻炒10~2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得柳树叶原料;

(3)槐米原料制备:采摘未开放的槐花作为槐米原材料,先用清水冲洗后沥干水分,放入烘箱中控温70~90℃烘烤20~30分钟,再放入常规的炒茶机控温50~65℃翻炒5~1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槐米原料;

(4)香椿叶原料制备:收集采摘含梗香椿叶,先用清水洗净后沥干水分,放入常规的炒茶机控温45~65℃翻炒20~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放入切碎机内切成5~10mm的碎片状,得香椿叶原料。

(5)玉米须与甘薯梗原料制备:收集玉米须自然晾干并切成5~10mm的线段后得玉米须原料;取采摘的甘薯梗在自然环境中晾干,放入非金属容器中控温85~95℃烘炒10~20分钟,至有甘味放出,冷却后切剪成5~10mm的线段后,得甘薯梗原料;

(6)混合包装:将上述所得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其中崂山参为40—50%,槐米为20—30%,柳树叶为20—30%,香椿叶为10—20%,玉米须为5—10%,甘薯梗为5—10%;再将称取好的原料放入搅拌罐内常温下充分搅拌均匀后,分装在方便冲泡的渗水袋中,即得天然植物茶成品。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饮用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天然植物茶的制备方法,其中各原料成份的重量百分配比为:崂山参为40—50%,槐米为20—30%;柳树叶为20—30%;香椿叶为10—20%;玉米须为5—10%;甘薯梗为5—10%;均为干品计量;其制备工艺包括崂山参原料制备、柳树叶原料制备、槐米原料制备、香椿叶原料制备、玉米须与甘薯梗原料制备和混合包装六个步骤;先将各原料制备好后,再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好,然后搅拌均匀,最后分装在方便冲泡的渗水袋中得天然植物茶成品,其工艺简单,设备易得,生产成本低,所制备的养生调和茶营养丰富,冲泡方便,是日常保健的最佳选择。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明明
技术研发日:2017.06.24
技术公布日:2019.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