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畜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育肥肉鸭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饲养肉鸭周期短,我国目前肉鸭的年饲养量超过5.25亿只,位居世界之首,但从整体看,我国养鸭业生产主要是以一定规模的分散饲养为主,饲养方式粗放,落后,饲料单一,经济效益差是我国养鸭业的一大特点。目前市场上育肥肉鸭饲料多由浓缩饲料和能量饲料组成。因为浓缩饲料原料成本高,加工难度大,需要集中加工,远距离销售,所以数量力求精少。而能量饲料数量大,易加工,多由饲养户自己配制。现有的两种饲料的功能多侧重于养分的供给,很少顾及肉鸭自身机能的调整,特别是消化功能的改善,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偏重营养,造成饲料量的加大,销售成本提高,性价比大打折扣。具体表现为日增重低、育肥周期长、综合效益低等问题,制约了肉鸭产业的发展。随着育肥技术的普及和市场流通程度的提高,现有浓缩饲料的许多原料都已直接进入饲养户,有的已经演变成为能量饲料。形势的发展要求浓缩饲料尽快改进升级,而强调改善肉鸭体机能,特别是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已经成为浓缩饲料改进升级的必然趋势。
大蒜茎入药具有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疾、杀虫灭菌等作用;当归为补血活血、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可以达到气血双补,达到旺盛血液循环,增强物质代谢功能;党参能扶正祛邪、补脾益肺;桑叶和麦冬入药具有刺激大肠蠕动、加强排泻功能以及抗菌、健胃、利胆、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六一散和山药具有健胃开脾、补气养阴、祛寒止泻、清暑利湿之功效;白茅根、甘草茯苓、黄芪、首乌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之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肉鸭肠胃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肉鸭的日增重,缩短育肥周期,降低育肥成本的中草药浓缩饲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育肥肉鸭饲料的制备方法,它由白茅根、大蒜茎、当归、甘草各18克;茯苓、黄芪、首乌、党参、麦冬各20克;桑叶、山药各35克;六一散50克组成。
本发明具体操作步骤为:
1、将以上中药物晒干然后分开粉碎,过80目后,混合均匀,即得中草药肉鸭饲料;
2、然后将中草药肉鸭饲料,拌匀混于鸭饲料中饲喂,中草药肉鸭饲料数量为每餐二大汤匙,可供50只肉鸭育肥标准饲喂,一只肉鸭每天可增重100~150克,出售前15天开始投料,15天后便可出售。
用量:每日二次,分别是早上8点和下午5点。
本发明的优点:
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成的肉鸭饲料能提高肉鸭的免疫力,提高产生长速度,完全避免鸭肉中含有各种激素类药物残余的可能,既可以保证蛋白质、糖类、微量元素、维生素的供应,又可以强化肉鸭的生理功能,全面提高肉鸭消化吸收、新陈代谢、免疫抗病的能力,使通过本复合饲料饲养得到的鸭肉更加营养健康。
2、依靠受者自身的运动寻求平衡,与多种传统中药方剂的组方原则暗合,也是本饲料原料配伍的独到之处。对具有泻下功能的原料严格限量,并经过长期实验和两年的实用观察,均未发现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增重效果显著,明显缩短育肥周期,提高鸭肉品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可观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中药育肥肉鸭饲料的制备方法,它由白茅根、大蒜茎、当归、甘草各18克;茯苓、黄芪、首乌、党参、麦冬各20克;桑叶、山药各35克;六一散50克组成。
本发明具体操作步骤为:
1、将以上中药物晒干然后分开粉碎,过80目后,混合均匀,即得中草药肉鸭饲料;
2、然后将中草药肉鸭饲料,拌匀混于鸭饲料中饲喂,中草药肉鸭饲料数量为每餐二大汤匙,可供50只肉鸭育肥标准饲喂,一只鸭子每天可增重100~150克,出售前15天开始投料,15天后便可出售。
用量:每日二次,分别是早上8点和下午5点。